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描述,提出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与利用的现实问题,探讨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的新途径,对促进南昌县城乡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育资源;共享;教师
作者简介:董玲(1970-),女,江西鄱阳人,江西省教育厅教育技术装备站,中学一级教师。(江西 南昌 330038)潘琰(1988-),女,江西南昌人,南昌县莲塘三中,助教。(江西 南昌 3302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1YB280)、2011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Y1128)、2010年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10ZD03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009-02
国务院近年来召开的各类城乡教育工作会议都特别提出要精心部署,扎实工作,确保城乡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反对形式主义,提高城乡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然而,城乡教育资源同其他资源一样,不交流、不使用就会失去活化的土壤,其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导致价值流失。为充分发挥城乡优质资源在教育信息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服务是当前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笔者选取南昌县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为例,试图寻找该城乡优质资源共享服务的有效途径。
一、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可行性
目前,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现状是资源短缺和闲置并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将数量不多的资源达到最高效率的利用,将闲置的资源也投入正常的使用中,仅靠政府去优化资源配置还不够。笔者认为应进行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优化整合与共享建设。[1]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只是少量存在,如一年两次送客下乡活动,即由重点学校的教师到普通的城乡学校中进行两个课时的教学;现在南昌县教育局已经开始在网页上对各地城乡教育资源进行汇总,但总体而言,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并未形成具有具体功能并可运行的体系。下面本文将对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二、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
建设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的基本原则包括四点:整体性、目的性、层次性、稳定性。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建设是将本区域内的城乡教育资源相互链接成一个有机的教育资源共享整体,接着再将这些城乡教育资源进行高效的利用。[2]也就是说,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也是一个有自身特点的个体。为了实现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除了要有基本的建设原则之外,在建设过程中还应当遵循以下特定的原则来完成这个有特殊作用的工程项目:确保合理整合优质南昌县的城乡教育资源;确保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的成本与效益在比例上均衡;保证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所在的区域持续开放;政府宏观调控机制保证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的建设与实施;要建立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内部自主协调的机制。
三、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途径的构建
根据以上原则,要解决当前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出现的教育资源和经费的短缺、闲置和浪费等问题,如何整合、如何合理配置与使用南昌县城乡教育网络设施配备、功能教室、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城乡远程教育设备、图书阅览室等资源问题。主要是构建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的理念、共享的主体、共享的规则、共享的模式、共享的流程、共享的保障机制等内容。
1.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要素的界定
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就是将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依据共享的规则、通过共享方式进行实现的过程。由此可见,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包括三大基本要素:各类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的主体——城乡教育资源。由此可见,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的规则主要包括共享的程序、各种层次的协议、各种文化背景和各类教育资源共享的方式。
2.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主体的构建
(1)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主体的概述。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主体根据其种类可分为:第一,硬件资源。包括校舍、功能教室(实验室、艺术教室等)、操场、体育设施以及其他教学设备。第二,软件资源。包括教学教案、教学课件、校园文化等。第三,人力资源。包括教师以及学校工作人员。根据其来源可分为校内教育资源、校外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3]
(2)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主体的生产流程。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主体的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主体生产流程图
第一,资源收集。包括文字、图片等纸质资源,音频、视频、动画、多媒体课件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师资以及各种硬件资源的登记数据。第二,要对资源做加工前的准备,主要是针对纸质书面性质的资源、硬件设备教育资源以及人力资源。[4]即硬件设备资源主要包括:城乡学校的物生化实验室、科学实验室、计算机室、美音体设施、操场等;对于人力资源,要确定具体的在岗在编城乡教师人数、代课教师的人数。第三,要给每一个单独的原始的城乡教育资源标注一个专属的流水号。这是目前大多数数字化项目都会采取的一种标示方式。每个运输工具也应当给予一个同等的专属流水号。第四,选择数字化加工设备,如数码相机、扫描仪等等。第五,要开始搭建生产环境。首先是数字化加工的生产环境,其次是非数字化加工资源的数据登记应采用稳定安全的信息化平台进行登记,方便数字统计,以节约人力物力的开支。第六,开始生产资源。这个过程包括纸质资源的数字化加工以及不可数字化加工的资源的数字化统计登记。第七,采用预先制定好的质量规范评估整个生产成果。第八,整个生产过程要有质量监控。
3.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构建
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模式应是多种多样的,但前提是所有的共享模式必须满足公平、高效以及经济的原则。[5]这样才能保证该共享体系的建设目标得以实现,才不会偏离该共享体系的功能的本质。其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可以搭建数字化的共享平台。在客服终端利用该共享平台进行数字文件的上传和下载。这种方式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有信息技术方面的技术要求,对整体的人机交换界面有美观方便操作的要求,同时也要求相应的管理人员拥有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是技术集成密度比较高的一种共享方式,也是该共享体系中最便捷最常用的一种共享方式。
(2)是面对面交流的共享模式。这些主要是针对一些隐性的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如教师的上课风格、教学心得等等可以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该模式内部的管理层可以进行官方的组织进行交流,也可以鼓励非正式团体的自发交流。非正式团体可以通过在寒暑假组织该县城乡教师的业余活动等促成非正式团体的建立与交流。
(3)采用教师流动的方式实现该县教师资源的共享。南昌县城乡地区大都交通便利,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仍有其他的实施困难:在教学资源优越环境下教学的教师自然不愿意去恶劣的环境教学;而拥有优质教师的学校也不愿意将优质师资长期投放在外。这需要政府的干预和一定的激励手段,如将支教作为学校测评以及教师晋升的一个重点指标等模式。
(4)走出校门实现共享的模式。每个学校可以定下某一个开放时段,邀请一定数量的其他学校的师生入驻,提供其所需要的教育教学资源。也可以走出校门,进入社区,比如邀请社区中的人才给学生上一堂课或是对教师进行信息素养、心理素养、教学方法等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培训,充分利用来自社会中的教育教学资源。但这种共享模式受到地理范围的局限,有安全方面的隐患,因此不宜去距离较远的地区,但是可以挖掘就近的资源。
4.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规则的制订
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规则主要涉及两个要素,即共享程序、共享协议。共享程序是贯穿整个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枝干组织,是整个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体系运行的链条。进入平台的界面将会有账户的实名制注册。注册信息包括注册者的属性(分为教师与学生两种)、姓名、单位、工号或学号和电子邮箱地址。[6]注册登录后就可进录共享体系的共享程序。账号登陆后的第一个界面即为账号的个性化界面,包括账号密码的修改等安全性设置、有操作动作的资源目录、资源种类通道选项等。该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摸式的共享程序如图2所示。
图2 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程序示意图
第一,在该共享模式中,教育资源的获取通道主要分为两种通道,第一种是上传下载软件教育资源的通道,第二种是预定取消硬件、人力资源的通道。
第二,软件通道。通过软件通道进入软件教育资源上传和搜索下载的选择界面。进入上传界面将会有上传选项,上传之后平台管理者就对上传的教育资源按照优质教育资源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估,通过评估的教育资源进入搜索目录。进入搜索界面输入关键字即可得到含有关键字的搜索目录。
第三,硬件通道。可进行教育资源的预定。若是已有预定教育资源则会出现在账号的个性化界面。通过已预定的教育资源可以选择是否确认预定和取消预定的选项。未有预定硬件资源则可以通过关键字搜索相关资源,并输入预定细则(包括日期、数量、使用的时间长度)进行预定,预定失败就反馈失败的原由,再重新进入对某选定教育资源的预定界面。
5.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服务生产流程的建设
由于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工程的实施在目标的指引下需要一个流程体系贯穿其中。
第一需要进行整体的项目规划,包括整体的规划方案书以及以月度或者季度为时间单位的短期规划和经费、软硬件教育资源、专业的技术人才的规划等。
第二是要生产所需共享的城乡基础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的配备是整个共享模式的核心,优质有序的城乡教育资源会促进该共享模式发挥巨大的作用。
第三是进行技术平台的建设,包括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中心站建设、客户管理端建设、客户服务端建设。技术平台的建设必须具有方便的可拓展性,方便资源的录入;必须有优越的人机交互界面,使用户操作便捷。
第四是将整个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体系投入试用一段
时间之后进行成果评估阶段,将预先制定好的质量标准与之对比,进行修正后正式投入使用。
6.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
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建设追求的是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对该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模式进行高效率的应用,同时也是一个公益式的模式。[7]因此,共享机制应当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为依托。它涉及学校单位的共享效果的高低、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工作状态、城乡教育资源质量的好坏等,最为重要的是综合性共享机制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是否提高城乡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是否提高城乡教育的普及程度。
首先,要统筹整个南昌县城乡每个教学单位的资源拥有情况、各学校的资源估量。其次,对于共享平台的保障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点:第一,共享平台的工作速度,是否能进行实时的更新,数据的访问及负载能力是否足够;第二,人机交互的操作界面是否符合人性化的标准,是否便于信息素养较低的人群操作;第三,共享操作平台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会泄露隐私等信息技术方面的保障机制,是否有实时的安全监控和安全隐患排除的功能,是否有专门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在线管理。再次,对于城乡教育资源模式的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同时一定要关注其城乡教育资源的质量,是否是创新的优质城乡教育资源。最后要关注城乡教育资源整体使用效率是否提高了,即共享成本和效益是否达到了一定比例的均衡。
总之,时代在不断发展,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不是一个静止的模式,教育的时代性使得它必须要追寻时代的脚步。因此,当时代不断变化的同时,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也应当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根据现代技术和共建共享等各方面的需求不断调整其共享的准则。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EB/OL].[2012-03-06].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
2006/content_185157.htm.
[2]2012年南昌县教育技术工作会议精神[EB/OL].[2012-06-06].http://www.ncxedu.cn.
[3]程结晶,潘琰,黄晶晶.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途径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5):58-70.
[4]唐西波.浅谈农村初中科学实验室的现状与管理[J].科技向导,2010,(24):43-46.
[5]许丽英,袁桂林.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现状调查与优化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11):57-62.
[6]吴志华,于兰兰,苏伟丽.农村教师的流失问题及解决之策——基于辽宁省的实证调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3-5.
[7]刘晓晓.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构建[D].南昌:南昌大学,2010:18-21.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关键词:教育资源;共享;教师
作者简介:董玲(1970-),女,江西鄱阳人,江西省教育厅教育技术装备站,中学一级教师。(江西 南昌 330038)潘琰(1988-),女,江西南昌人,南昌县莲塘三中,助教。(江西 南昌 3302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1YB280)、2011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Y1128)、2010年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10ZD03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009-02
国务院近年来召开的各类城乡教育工作会议都特别提出要精心部署,扎实工作,确保城乡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反对形式主义,提高城乡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然而,城乡教育资源同其他资源一样,不交流、不使用就会失去活化的土壤,其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导致价值流失。为充分发挥城乡优质资源在教育信息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服务是当前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笔者选取南昌县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为例,试图寻找该城乡优质资源共享服务的有效途径。
一、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可行性
目前,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现状是资源短缺和闲置并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将数量不多的资源达到最高效率的利用,将闲置的资源也投入正常的使用中,仅靠政府去优化资源配置还不够。笔者认为应进行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优化整合与共享建设。[1]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只是少量存在,如一年两次送客下乡活动,即由重点学校的教师到普通的城乡学校中进行两个课时的教学;现在南昌县教育局已经开始在网页上对各地城乡教育资源进行汇总,但总体而言,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并未形成具有具体功能并可运行的体系。下面本文将对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二、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
建设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的基本原则包括四点:整体性、目的性、层次性、稳定性。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建设是将本区域内的城乡教育资源相互链接成一个有机的教育资源共享整体,接着再将这些城乡教育资源进行高效的利用。[2]也就是说,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也是一个有自身特点的个体。为了实现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除了要有基本的建设原则之外,在建设过程中还应当遵循以下特定的原则来完成这个有特殊作用的工程项目:确保合理整合优质南昌县的城乡教育资源;确保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的成本与效益在比例上均衡;保证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所在的区域持续开放;政府宏观调控机制保证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的建设与实施;要建立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内部自主协调的机制。
三、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途径的构建
根据以上原则,要解决当前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出现的教育资源和经费的短缺、闲置和浪费等问题,如何整合、如何合理配置与使用南昌县城乡教育网络设施配备、功能教室、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城乡远程教育设备、图书阅览室等资源问题。主要是构建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的理念、共享的主体、共享的规则、共享的模式、共享的流程、共享的保障机制等内容。
1.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要素的界定
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就是将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依据共享的规则、通过共享方式进行实现的过程。由此可见,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包括三大基本要素:各类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的主体——城乡教育资源。由此可见,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的规则主要包括共享的程序、各种层次的协议、各种文化背景和各类教育资源共享的方式。
2.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主体的构建
(1)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主体的概述。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主体根据其种类可分为:第一,硬件资源。包括校舍、功能教室(实验室、艺术教室等)、操场、体育设施以及其他教学设备。第二,软件资源。包括教学教案、教学课件、校园文化等。第三,人力资源。包括教师以及学校工作人员。根据其来源可分为校内教育资源、校外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3]
(2)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主体的生产流程。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主体的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主体生产流程图
第一,资源收集。包括文字、图片等纸质资源,音频、视频、动画、多媒体课件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师资以及各种硬件资源的登记数据。第二,要对资源做加工前的准备,主要是针对纸质书面性质的资源、硬件设备教育资源以及人力资源。[4]即硬件设备资源主要包括:城乡学校的物生化实验室、科学实验室、计算机室、美音体设施、操场等;对于人力资源,要确定具体的在岗在编城乡教师人数、代课教师的人数。第三,要给每一个单独的原始的城乡教育资源标注一个专属的流水号。这是目前大多数数字化项目都会采取的一种标示方式。每个运输工具也应当给予一个同等的专属流水号。第四,选择数字化加工设备,如数码相机、扫描仪等等。第五,要开始搭建生产环境。首先是数字化加工的生产环境,其次是非数字化加工资源的数据登记应采用稳定安全的信息化平台进行登记,方便数字统计,以节约人力物力的开支。第六,开始生产资源。这个过程包括纸质资源的数字化加工以及不可数字化加工的资源的数字化统计登记。第七,采用预先制定好的质量规范评估整个生产成果。第八,整个生产过程要有质量监控。
3.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构建
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模式应是多种多样的,但前提是所有的共享模式必须满足公平、高效以及经济的原则。[5]这样才能保证该共享体系的建设目标得以实现,才不会偏离该共享体系的功能的本质。其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可以搭建数字化的共享平台。在客服终端利用该共享平台进行数字文件的上传和下载。这种方式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有信息技术方面的技术要求,对整体的人机交换界面有美观方便操作的要求,同时也要求相应的管理人员拥有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是技术集成密度比较高的一种共享方式,也是该共享体系中最便捷最常用的一种共享方式。
(2)是面对面交流的共享模式。这些主要是针对一些隐性的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如教师的上课风格、教学心得等等可以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该模式内部的管理层可以进行官方的组织进行交流,也可以鼓励非正式团体的自发交流。非正式团体可以通过在寒暑假组织该县城乡教师的业余活动等促成非正式团体的建立与交流。
(3)采用教师流动的方式实现该县教师资源的共享。南昌县城乡地区大都交通便利,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仍有其他的实施困难:在教学资源优越环境下教学的教师自然不愿意去恶劣的环境教学;而拥有优质教师的学校也不愿意将优质师资长期投放在外。这需要政府的干预和一定的激励手段,如将支教作为学校测评以及教师晋升的一个重点指标等模式。
(4)走出校门实现共享的模式。每个学校可以定下某一个开放时段,邀请一定数量的其他学校的师生入驻,提供其所需要的教育教学资源。也可以走出校门,进入社区,比如邀请社区中的人才给学生上一堂课或是对教师进行信息素养、心理素养、教学方法等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培训,充分利用来自社会中的教育教学资源。但这种共享模式受到地理范围的局限,有安全方面的隐患,因此不宜去距离较远的地区,但是可以挖掘就近的资源。
4.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规则的制订
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规则主要涉及两个要素,即共享程序、共享协议。共享程序是贯穿整个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枝干组织,是整个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体系运行的链条。进入平台的界面将会有账户的实名制注册。注册信息包括注册者的属性(分为教师与学生两种)、姓名、单位、工号或学号和电子邮箱地址。[6]注册登录后就可进录共享体系的共享程序。账号登陆后的第一个界面即为账号的个性化界面,包括账号密码的修改等安全性设置、有操作动作的资源目录、资源种类通道选项等。该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摸式的共享程序如图2所示。
图2 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程序示意图
第一,在该共享模式中,教育资源的获取通道主要分为两种通道,第一种是上传下载软件教育资源的通道,第二种是预定取消硬件、人力资源的通道。
第二,软件通道。通过软件通道进入软件教育资源上传和搜索下载的选择界面。进入上传界面将会有上传选项,上传之后平台管理者就对上传的教育资源按照优质教育资源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估,通过评估的教育资源进入搜索目录。进入搜索界面输入关键字即可得到含有关键字的搜索目录。
第三,硬件通道。可进行教育资源的预定。若是已有预定教育资源则会出现在账号的个性化界面。通过已预定的教育资源可以选择是否确认预定和取消预定的选项。未有预定硬件资源则可以通过关键字搜索相关资源,并输入预定细则(包括日期、数量、使用的时间长度)进行预定,预定失败就反馈失败的原由,再重新进入对某选定教育资源的预定界面。
5.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服务生产流程的建设
由于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工程的实施在目标的指引下需要一个流程体系贯穿其中。
第一需要进行整体的项目规划,包括整体的规划方案书以及以月度或者季度为时间单位的短期规划和经费、软硬件教育资源、专业的技术人才的规划等。
第二是要生产所需共享的城乡基础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的配备是整个共享模式的核心,优质有序的城乡教育资源会促进该共享模式发挥巨大的作用。
第三是进行技术平台的建设,包括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中心站建设、客户管理端建设、客户服务端建设。技术平台的建设必须具有方便的可拓展性,方便资源的录入;必须有优越的人机交互界面,使用户操作便捷。
第四是将整个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体系投入试用一段
时间之后进行成果评估阶段,将预先制定好的质量标准与之对比,进行修正后正式投入使用。
6.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
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建设追求的是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对该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模式进行高效率的应用,同时也是一个公益式的模式。[7]因此,共享机制应当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为依托。它涉及学校单位的共享效果的高低、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工作状态、城乡教育资源质量的好坏等,最为重要的是综合性共享机制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是否提高城乡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是否提高城乡教育的普及程度。
首先,要统筹整个南昌县城乡每个教学单位的资源拥有情况、各学校的资源估量。其次,对于共享平台的保障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点:第一,共享平台的工作速度,是否能进行实时的更新,数据的访问及负载能力是否足够;第二,人机交互的操作界面是否符合人性化的标准,是否便于信息素养较低的人群操作;第三,共享操作平台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会泄露隐私等信息技术方面的保障机制,是否有实时的安全监控和安全隐患排除的功能,是否有专门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在线管理。再次,对于城乡教育资源模式的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同时一定要关注其城乡教育资源的质量,是否是创新的优质城乡教育资源。最后要关注城乡教育资源整体使用效率是否提高了,即共享成本和效益是否达到了一定比例的均衡。
总之,时代在不断发展,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不是一个静止的模式,教育的时代性使得它必须要追寻时代的脚步。因此,当时代不断变化的同时,南昌县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也应当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根据现代技术和共建共享等各方面的需求不断调整其共享的准则。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EB/OL].[2012-03-06].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
2006/content_185157.htm.
[2]2012年南昌县教育技术工作会议精神[EB/OL].[2012-06-06].http://www.ncxedu.cn.
[3]程结晶,潘琰,黄晶晶.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途径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5):58-70.
[4]唐西波.浅谈农村初中科学实验室的现状与管理[J].科技向导,2010,(24):43-46.
[5]许丽英,袁桂林.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现状调查与优化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11):57-62.
[6]吴志华,于兰兰,苏伟丽.农村教师的流失问题及解决之策——基于辽宁省的实证调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3-5.
[7]刘晓晓.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构建[D].南昌:南昌大学,2010:18-21.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