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要场所。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本文通过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感悟,即:如何有效地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从以下三点来谈谈对我的启发。
【关键词】课堂 民主 和谐 氛围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课堂再也不是教师个人的舞台,课堂成为了老师和学生的共同舞台;成为了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了师生互相沟通的桥梁。课堂需要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
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的呼吸,如果不能营造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能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在课堂上有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老师要有一颗爱生如爱子的心
新型的师生关系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尊师重教。学生应当尊重老师,老师也应当热爱关心学生,这种关系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我认为,尊师是爱生的结果,爱生是尊师的前提。作为教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应该是老师的责任。只有爱生,才能深入了解学生,才能全面关怀学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我们爱护关心学生其实并不难,微笑就是向学生表达爱意最简单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温和的笑容应始终伴随着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学习本来就是一个繁重的脑力劳动,学习任务重,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此,要想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就应当带着微笑走进课堂,让自己的笑脸去感染每一个学生,给学生一个好的心里暗示。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回答问题时,答案不管是否理想,老师一定要给予学生微笑,此时的微笑,既是对答得较好学生的鼓励,也是对答得不太理想学生的安慰。
二、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地位
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活动。教师站于讲台,与学生有一段距离,但不要让讲台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首先,老师在没有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要放下自己的架子。教学本来就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在这个学习中实现互补。既然是互相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就应该首先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正常平等的师生关心,成为良师益友。
有了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才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感;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他们处于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老师之间如果失去了这种民主和谐的关系,学生就会觉得有压抑感,也就不会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来。
三、用亲切的话语打开学生的心扉
在教学实践中会发现,因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特别是来自乡村的学生)怕老师,在任何场合面对老师都有一种胆怯的心理。在课堂上,学生不敢大胆发言,即使无奈被老师叫起回答问题时也是面红耳赤,结结巴巴。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太少,缺乏心灵上的交流。偶尔老师和学生交谈,老师也是摆出师者或家长的架子,一味地训斥学生,没有学生说话的机会。在教学中,要消除学生对老师这种胆怯的心理,老师就必须放下师者的架子,用亲切的言语和学生交流,让学生从心里感受到老师的和蔼可亲。
我认为,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师生(或人与人)之间在心灵上的情感交流。试想,如果每堂课学生的都在紧张的心理状态,那么教学质量就可想而知!心理学表明,一个人只有在宽松和和谐的氛围中,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以最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并能较长时间保留记忆。所以,构成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教师的教育应以爱为核心,建立在平等、民主、友善、和谐的基础上,用循循善诱的方法,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老师绝不能认为学生是孩子,而以“大人”、“长者”自居,不能用简单的态度和压制的方法对待学生,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影响了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贵州江口县江口中学。
【关键词】课堂 民主 和谐 氛围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课堂再也不是教师个人的舞台,课堂成为了老师和学生的共同舞台;成为了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了师生互相沟通的桥梁。课堂需要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
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的呼吸,如果不能营造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能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在课堂上有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老师要有一颗爱生如爱子的心
新型的师生关系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尊师重教。学生应当尊重老师,老师也应当热爱关心学生,这种关系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我认为,尊师是爱生的结果,爱生是尊师的前提。作为教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应该是老师的责任。只有爱生,才能深入了解学生,才能全面关怀学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我们爱护关心学生其实并不难,微笑就是向学生表达爱意最简单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温和的笑容应始终伴随着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学习本来就是一个繁重的脑力劳动,学习任务重,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此,要想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就应当带着微笑走进课堂,让自己的笑脸去感染每一个学生,给学生一个好的心里暗示。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回答问题时,答案不管是否理想,老师一定要给予学生微笑,此时的微笑,既是对答得较好学生的鼓励,也是对答得不太理想学生的安慰。
二、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地位
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活动。教师站于讲台,与学生有一段距离,但不要让讲台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首先,老师在没有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要放下自己的架子。教学本来就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在这个学习中实现互补。既然是互相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就应该首先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正常平等的师生关心,成为良师益友。
有了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才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感;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他们处于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老师之间如果失去了这种民主和谐的关系,学生就会觉得有压抑感,也就不会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来。
三、用亲切的话语打开学生的心扉
在教学实践中会发现,因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特别是来自乡村的学生)怕老师,在任何场合面对老师都有一种胆怯的心理。在课堂上,学生不敢大胆发言,即使无奈被老师叫起回答问题时也是面红耳赤,结结巴巴。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太少,缺乏心灵上的交流。偶尔老师和学生交谈,老师也是摆出师者或家长的架子,一味地训斥学生,没有学生说话的机会。在教学中,要消除学生对老师这种胆怯的心理,老师就必须放下师者的架子,用亲切的言语和学生交流,让学生从心里感受到老师的和蔼可亲。
我认为,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师生(或人与人)之间在心灵上的情感交流。试想,如果每堂课学生的都在紧张的心理状态,那么教学质量就可想而知!心理学表明,一个人只有在宽松和和谐的氛围中,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以最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并能较长时间保留记忆。所以,构成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教师的教育应以爱为核心,建立在平等、民主、友善、和谐的基础上,用循循善诱的方法,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老师绝不能认为学生是孩子,而以“大人”、“长者”自居,不能用简单的态度和压制的方法对待学生,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影响了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贵州江口县江口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