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驱动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应用进展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hanxiche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状记忆聚合物是一类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响应,实现自主形状回复的智能材料.将这类材料作为基体与其他功能材料复合可制成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赋予其在多种外界刺激下实现智能变形的能力.形状记忆聚合物本身不具有导电性,但与导电材料复合后形成连续的内部导电网络,使其具有导电特性;导电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特点是在通电条件下,利用焦耳热效应实现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电驱动变形.电驱动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可远程驱动、驱动电压可调、复合形式和结构可设计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生物医疗等领域显示出了巨大
其他文献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其遵循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和群众史观,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并体现了对西方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等国家安全理论的借鉴、批判和发展,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全球安全治理以及发展中国家解决安全和发展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理念,彰显出中
期刊
本文在隐私合规视角下,对数据安全从3个维度进行剖析与观察:从国外合规视角,观察国外的数据安全合规技术与产品;从时间发展宏观视角,观察数据安全合规性从无到有的跃迁;最后聚焦数据安全的重点合规场景数据共享,并基于前沿技术与算法,提出数据安全共享与计算框架。
期刊
分布式能源的高渗透率及配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配电网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布式架构的配电网将是未来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趋势,针对分布式架构的配电网控制和规划成为当下智能配电网研究的新方向.智能配电网的信息系统是支撑智能配电网运行规划的重要基础,在分布式框架下,从通信网络建设、电网建设、分布式储能规划、网架结构的角度提出分布式配电网规划指标,应用多智能体系统理论建立智能配电网协同控制系统,一方面能够
期刊
~~
期刊
本文选用染料小分子双(间氰基苯)-1,4-吡咯并吡咯二酮(DPP-CN)、双(对氯苯基)-1,4-吡咯并吡咯二酮(DPP-Cl)和双吡啶基-1,4-吡咯并吡咯二酮(DPP-PN)作为光催化剂用于光催化制氢,探究了这一类染料小分子结构的差异对其吸收光谱、能级、粒径、表面电荷以及光催化制氢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这一类小分子末端的取代基团能够显著影响其光催化性能.其中,取代基为间位氰基单元的小分子DPP
期刊
本文报道了一种高强度聚丙烯酸基黏附水凝胶的简便制备方法.在丙烯酸(AA)单体中溶解氢键单体2-乙烯基-4,6-二氨基-1,3,5三嗪(VDT),再加入去离子水、交联剂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和热引发剂过硫酸铵(APS)并混合均匀,热引发聚合即可得到氢键和化学键共交联的聚丙烯酸基水凝胶.交联剂PEGDA的加入使得水凝胶的韧性增强,疏水氢键单体VDT的引入提高了水凝胶强度和溶胀稳定性.在不需要
期刊
六方氮化硼(h-BN)是一种类石墨结构的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较宽的带隙、较强的高温抗氧化性、优异的电绝缘性和突出的导热性而吸引了无数科研人员的青睐.但是,纳米尺度的h-BN分散性较差且极易团聚,影响其广泛应用. h-BN基气凝胶具有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低密度,可以作为高导热性超轻材料或导热聚合物添加剂.此外, h-BN基气凝胶具有可调的开放孔隙结构,高比表面积和可压缩性,可以作为理想的吸
期刊
选取二维氧化石墨烯、一维羧基化碳纳米管、零维碳纳米颗粒和碳点作为水润滑添加剂,研究了碳纳米材料对聚四氟乙烯(PTFE)自配副水润滑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碳纳米材料维度与尺寸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去离子水润滑剂中添加一定量不同维度与尺寸的碳纳米材料可以有效抑制PTFE摩擦副的滑移和解脱,且不同碳纳米材料因性能和形貌结构的差异展现出不同程度的作用效果.其中片层状氧化石墨烯可以在摩擦副表面形成连续且相对致密
期刊
在夹芯结构中,轻质多孔材料可以让面板远离中性层,从而使夹芯结构获得最大的抗弯能力.蜂窝结构作为一种主要的轻质多孔材料,由于其可靠的力学性能和极佳的可设计性而被广泛地用于航空航天、车辆、船舶、建筑和机械工程等诸多领域.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开发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超轻蜂窝结构的有效方法.近些年来,使用这种轻质高强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蜂窝来代替传统的铝蜂窝和芳纶纸蜂窝受到
期刊
纳流控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其产生和发展伴随着新流体现象的发现和新型器件的诞生.纳米流体中独特的物质传输性质和潜在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迄今为止,纳米通道器件在DNA测序、单分子传感、能源储存与转换、离子门控等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仿生纳米通道的设计与制备、纳米通道功能化修饰的策略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并思考了仿生纳米通道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