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县基层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建议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ua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S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154-03
  动物疫病是畜牧业发展的大敌,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要有效控制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必须抓好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夯实动物疫病防治基础。笔者对我县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思考,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现状
  (一)动物防疫机构设置情况
  1、 县级动物防疫机构设置情况。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发[2006]18号)及《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印发地区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毕署通字[2007]20号)文件精神,黔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西县畜牧兽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黔政办发[2007]115号)撤销黔西县畜牧事业局,组建黔西县畜牧兽医局,为黔西县人民政府的正科级机构,使用事业编制,行使畜牧兽医行政管理职能。同时县机构编制委员会组建了黔西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和黔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均为隶属于县畜牧兽医局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010年12月底根据《中共毕节地委办公室、毕节地区行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黔西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毕委办字[2010]12号)和《中共黔西县委、黔西县人民政府关于黔西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县发[2010]13号))文件精神,黔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西县农牧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黔政办发[2010]166号),组建黔西县农牧局,为黔西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2、乡(镇)动物防疫机构设置情况。2007年初,根据畜牧体制的有关文件精神,均按照“一乡一站”的原则设立了畜牧兽医站,为县畜牧兽医局的派驻机构,对其批复的“三定”方案中职责任务包括了动物防疫监督等相关职责。2011年乡(镇)机构改革成立了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乡(镇)畜牧兽医站类属于乡(镇)农业服务中心。
  (二)动物防疫机构人员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
  1、县级动物防疫机构人员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县动物防疫机构人员编制共21名。其中:动物卫生监督所全额事业编制7名,实有人员6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额事业编制14名,实有人员14人。
  2、乡(镇)动物防疫机构人员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全县26乡(镇)畜牧兽医站全额事业编制118名,实有人员93名,另外,每个村都临时聘用了1名防疫员,全县现有村级防疫员360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虽然我县已基本建立了行政执法、技术支持与基层检疫相结合的动物防疫体制,在有效防范动物疫病和保障动物产品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近年来,我县不断从外省、外县引进畜禽,同时也造成疫病时有发生,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现行的基层动物防疫体制明显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要求,在机构设置、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镇)动物防疫工作执法体制不顺,出现了执法不合法的问题
  一是乡(镇)畜牧兽医站不是合法的执法主体,却从事着动物检疫等执法性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第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和其他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设立黔西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的通知》黔机编[2007]115号:“设立黔西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为县畜牧兽医局管理的下属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依法实施动物及动物产品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出入境检疫;动物防疫监督、市场监督等行政执法工作。根据上述规定,动物检疫等执法性工作应由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承担,但由于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工作和动物防疫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受人力、经费、时限等因素影响,单靠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派员到所辖26乡(镇)开展检疫工作根本难以适应工作需要,也无法有效完成繁重的检疫任务。而目前26乡(镇)畜牧兽医站不是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的派出机构,从而导致目前26乡(镇)的动物检疫工作只能由不具备执法资格的乡(镇)畜牧兽医站来完成,行政主体地位明显不合法,出现了执法却不合法的问题。二是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不具备执法资格,将导致基层动物防疫体系面临网破线断的局面。《动物防疫法》中第四十一条规定:“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具体实施动物、动物产品检疫。本法所称官方兽医,是指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并经兽医主管部门任命的,负责出具检疫等证明的国家兽医工作人员”。目前乡(镇)在动物检疫工作中所出具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由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一次性加盖本单位检疫专用章后,交由26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在具体进行检疫时加盖自己名章签字完成。而26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持有的是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颁发的行政执法证和毕节地区动物卫生监督所颁发的检疫员证,只具有检疫资格;县兽医工作人员持有的是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颁发的行政执法证和毕节地区动物卫生监督所颁发的监督员证,只具有监督及罚没资格。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官方兽医管理制度,将检疫资格和监督资格并轨,官方兽医同时具有检疫资格和监督资格。也就是说,26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不属于官方兽医,这就直接导致了没有执法资格的人员在执法,不符合《动物防疫法》的规定,一旦发生法律纠纷,必将会陷入被动局面。且由于26乡(镇)畜牧兽医站不是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授权的合法执法主体,其工作人员又不具备官方兽医的执法资格,故凡是涉及到监督、管理、罚没等执法性工作,他们只能停滞于表面,很多实质性的执法监督检查工作都无法进行,严重阻碍了动物防疫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黔西县还未出台官方兽医管理办法,因此暂时允许持有行政执法证和检疫员证的26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在《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官方兽医签字”处签字盖章,但官方兽医管理办法一但出台,按照有关规定,官方兽医只审批到县级,届时26乡(镇)的动物防疫、检疫等工作将因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人员力量不足,26乡(镇)畜牧兽医站又不具备执法主体而导致网破线断的局面。   (二)乡(镇)动物防疫机构职责任务不清,眉毛胡子一把抓,给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1、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职责任务不统一。按照政府办规定,26乡(镇)的畜牧兽医站是集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动物疫情调查、监测、兽药监督管理和承担畜牧、水产、饲料、草原等公益性职责任务的综合性机构。目前县编委批复的畜牧兽医站职责任务中没有明确其“承担畜牧、饲料、草原”等公益性职责。
  2、赋予畜牧兽医站承担的动物防疫、检疫、监督职责不能有效完成。县编委批复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三定”方案中,明确其动物防疫、检疫、监督职责任务为:“制定和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动物疾病预防控制规划、计划、措施和应急预案;监督本行政区域内动物强制免疫、计划免疫和规模饲养场防疫措施等工作的落实;监督本行政区域内动物疾病控制和扑灭措施的落实,实施动物疾病防治技术的指导和培训;监管本行政区域内动物及其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的动物防疫及与之相关的公共卫生;承担本行政区域内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疾病监(检)测、普查、净化、疫情报告、防疫检疫统计报表等项工作;承担本行政区域内动物疫情、动物免疫档案、畜禽标识等的管理使用”。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26乡(镇)畜牧兽医站管理体制混乱。一是隶属关系不明确。按照政府办规定:“对县派驻26乡(镇)的行政、事业机构实行县与乡(镇)双重领导,以县管理为主,26乡(镇)管理为辅”。虽然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的机构名称为“××乡(镇)畜牧兽医站,但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畜牧兽医站成了乡(镇)的事业单位,受县畜牧兽医局和其所属事业单位以及所在乡(镇)的多重领导,承担着众多“婆婆”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如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畜禽品种生产、配种、改良、饲料草种监管、草原建设、计划生育、森林防火、包村等。况且,虽然乡(镇)畜牧兽医站已上划管理,并以县业务主管局管理为主,但乡(镇)畜牧兽医站仍要参与乡(镇)的中心工作,形成了谁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有的是份内工作,有的不是份内工作,职责和任务不清,专业不专岗,工作任务繁重,最终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重点不突出,承担的职责任务不能有效完成。二是不少地方没有把动物防疫工作的公益性职责与经营性服务职责区分开来。如村级聘用的防疫员是动物防疫工作的主力军,然而这些防疫员因年龄、文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且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有的地方采取“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做法,把公益性防疫职责交给经营性实体承担,这就形不成科学的机制,甚至还会滋生“轻防重治”、“留病养医”的现象。三是个别乡(镇)存在畜牧兽医站编制被挤占的问题。
  (三)检疫员队伍发展不均衡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我县现有检疫员队伍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全县现有59个左右集贸市场、50个产地检疫报检点、3个城区农贸市场、1个屠宰场,30个养殖小区,仅靠目前在岗的6名(其中有1人还不具备执法资格)检疫人员来把好畜产品安全关口,责任重大。特别是全县26乡(镇)检疫员队伍发展又不均衡,如金碧镇,总面积94.06平方公里,总人口44810人,牲畜总头数2.84万头只,畜牧兽医站人员编制5名,实有人员5人;而沙井乡属于农业乡,总面积118.1平方公里,总人口40120人,牲畜总头数3.21万头只,畜牧兽医站人员编制5名,实有人员1人;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除需完成县级业务工作以外,再派到26乡(镇)开展动物防疫、检疫等执法性工作难度较大。长期超负荷工作,市场多、检疫监管任务重而检疫力量不足,加之公益性职责与经营性服务职责分离不清,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科学的管理机制又没有建立起来,产生漏查疏检的问题,使检疫、监督公平、公正的作用难以发挥,更谈不上发挥“以监促检”的作用。
  (四)村级防疫员待遇低,工作繁重,思想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难以调动
  2008年11月国家财政部、发改委联合下发通知,从2009年1月1日起取消了畜禽及畜禽产品的防疫费,减轻了农牧民的负担,但由于村级的防疫人员既不是公务员,又不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只能享受到中央财政100元/月的防疫员补贴,有的乡(镇)根据村牲畜头数的多少,考虑村防疫员的工作量再补助一部分,但我县收入最高的村防疫员也只能达到2400元/年,且村级防疫员的人身安全难以保障,很多村级防疫员都在给畜禽免疫或打耳标时被犬咬、猪踢、牛顶等,甚至有的还被感染上布病、口蹄疫等疾病,待遇低下以及工作条件差、基础设施缺乏,直接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工作情绪低落,队伍不稳定。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村级防疫员收入低、待遇差、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且工作难度大,防控压力重,工作环境差,导致愿意从事这份工作的基本都是一些学历层次低、年龄偏大的当地村民,而懂技术、有知识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份工作,造成村级防疫员队伍后继无人,后备力量严重匮乏。
  (五)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制约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抓好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是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基础。近年来,国家虽然投入资金对乡(镇)畜牧兽医站进行改建、扩建,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加上地方财力有限,配套资金难以到位,乡(镇)畜牧兽医站改扩建项目的效果甚微,面貌改观不大,有的乡(镇)畜牧兽医站没有业务用房,仍然和乡(镇)政府挤在一起。且乡(镇)畜牧兽医站的防疫、检疫、诊断等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器械,工作手段普遍落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
  三、几点建议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存在的种种问题,已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县的动物防疫工作和畜牧业的发展,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一)深刻认识我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推进基层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紧迫感
  目前全县牲畜总头数达到75.52万头只。其中:牲畜出栏33.21万头只;生猪年饲养量58.04万头,出栏29.68万头;肉牛年饲养量11.53万头,出栏2.56万头;肉羊年饲养量5.95万只,出栏0.97万只;2011年,畜产品年产量达到肉类3.44万吨,禽蛋0.32万吨。全县建有生猪养殖小区18个,肉牛养殖小区5个,肉羊养殖小区5个,禽类养殖小区2个。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是确保我县畜牧业安全,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是提高我县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当前,国家对食品安全十分重视,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不断提高。只有加强动物防疫工作,有效降低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病率,才能提高畜产品安全水平,才能提高我县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是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迫切需要。动物防疫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有的200多种动物传染病和150多种动物寄生虫病中,已知可以传染给人的有160多种。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扑灭,必然会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威胁,甚至危及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是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不仅直接影响畜牧业的发展,而且还会对食品加工业、饲料工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造成影响。因此,推进基层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是事关全局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进一步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深入推进我县基层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建设
  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在机构编制方面做好如下工作。一是理顺乡(镇)动物防疫监督工作体制。根据《动物防疫法》、行署《关于印发毕节地区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毕署通字[2007]20号)精神,从动物防疫工作实际出发,在县派驻乡(镇)的畜牧兽医站对外增挂动物卫生监督站牌子,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动物卫生监督站为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的派出机构,代表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在辖区内依法实施动物防疫、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动物产品安全和兽药监管等行政执法工作。二是规范职责任务。按照国务院、农业部、省政府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实际,规范乡(镇)畜牧兽医站职责任务如下:制定和实施辖区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规划、计划、措施、应急预案;监督辖区内动物强制免疫、计划免疫和规模饲养场防疫措施等工作的落实;监督辖区内动物疫病控制和扑灭措施的落实,实施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的指导和培训;监管辖区内动物及其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的动物防疫以及与之相关的公共卫生行为;承担辖区内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疫病监(检)测、普查、净化、疫情报告、防检疫统计报表等项工作;承担辖区内兽药、预防用生物制品等与畜产品卫生安全相关的监管工作;承担辖区内动物疫情、动物免疫档案、检疫书证、畜禽标识等的管理和使用;组织实施辖区内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承担畜牧、饲料、草原等公益性职责;承担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农牧局相关业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三是明确隶属关系及人员编制。明确乡(镇)畜牧兽医站分别受县农牧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和乡(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以县农牧局和动物卫生监督所管理为主,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为辅。动物疫病预防、监测、动物疫情控制、扑灭、管理等工作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畜牧、饲料、草原等公益性职责任务受县农牧局相关业务部门指导。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人员编制划入县农牧局管理。
  (三)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
  一是制定和完善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管理的政策规定。根据《动物防疫法》和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建议县政府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管理的实施细则和方案,要在明确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法律身份和地位以及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加快制定改善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的收入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相关措施,确保队伍稳定。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完善防疫员补贴制度。县政府要把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工作经费纳入年初工作预算中去,要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大力争取各级财政的支持。同时仍然要完善和修订防疫员补贴制度,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提出切实可行更加科学的补贴措施。至少要保证每一名村级防疫员在聘用期内补助标准不低于当地当年最低工资标准,所需经费可由各级财政按一定比例承担。三是要与有关部门加强协调,努力解决社会保障问题。作为村级动物防疫员最关心也是最突出的问题,解决社会保障问题是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最关键的措施,也是最有效的措施,只有解决了防疫员的这个后顾之忧,才能真正稳定这支队伍,然后在提高收入稳定待遇的前提下,积极招收后备队伍,为我县动物防疫工作充实新鲜血液。四是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建立后备兽医制度。针对现有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水平低下,接受新技术能力差的问题,积极组织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技术部门加强对现有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帮助村级动物防疫员更新知识,提高其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对后备人才的摸底统计和业务培养,建立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结构优化、素质高能为全县动物疫病防控作出更大贡献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
  (四)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继续加大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乡(镇)畜牧兽医站是基层动物防疫的主要力量,各级政府和农牧局要着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应逐步加大对26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的要求,使每个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业务用房达到规定标准,做到有办公室、会议室、疫苗冷藏室、检疫检验室、防控物资储备室等。但由于我县地方财力有限,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建议可采取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方法,确保建设一个成功一个,争取做到一次建设,永久使用。
其他文献
2013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201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安排的通知》,文件称,今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已经进入全面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但是,我国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存在着后期制作与节目的前期采编脱离、技术与艺术脱节、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运城市单位GDP能耗由2005年的3.64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0年的2.72吨标准煤/万元,累计下降25.24%,完成了山西省政府下达的25%的节能目标的任务。“十二五”期
长期以来,忻州市把”发展经济、保护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强化节能降耗工作,致力于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特别是进入2013年以来,忻州市各级经信部门在省经信委和市
“有效教学”已越来越多的被人理解、接受并重视,也成了当前所有老师需要时刻深思的问题。而教学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反思,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的应变能力是使课堂教学有效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一、课前深思,谱写和谐乐章  1.有效的活动目标是提升效益的前提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如小班音乐活动《走路》,首先反思活动目标。原有的活动目标是:(1)幼儿在
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分层教学可以说是大势所趋。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驱动小学生阅读需要,营造开放性阅读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扩大小学生阅读数量。
摘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要求,并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培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就必须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为此,教师可创造性地将语文课堂还原为“生活大舞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能力的机会。如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还可以改编课本剧、即兴演讲、情景对话等都是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好形式。  关键词:语文教学 生
山西鲁能河曲发电公司位于忻州市河曲县,是国家“西电东送”北通道主要电源点之一,属“煤电一体化”项目,规划建设4X600MW和4×1000MW机组,分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2X600MW国
研究了用辐照技术对牛初乳进行灭茵的效果和辐照对牛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影响。用0,2,4,6,8kGy的剂量进行对牛初乳进行辐照,检测辐照后的茵落总数、大肠茵群、霉菌酵母茵和免疫球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