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网膜空肠固定制作孤立肠段模型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yueza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以大鼠为实验对象,将大网膜与空肠对系膜缘的浆肌层固定,5周后离断固定肠段的系膜,制成无系膜孤立肠段。组织学检查显示肠壁结构无明显缺血性改变。大网膜动脉墨汁灌注显示大网膜与肠壁间血管建立了良好的侧支循环。本实验为研究小肠肠袢延长治疗短肠综合征和去神经肠段的生理功能提供了新的动物模型。

其他文献
对20例胆石病病人和15例对照组的胆汁中胆固醇单水结晶(CMC)形成过程进行了连续10天电镜研究。结果表明,CMC的形成可分为五个阶段:(1)泡聚集、融合形成小聚集物,(2)在小聚集物增大的同时其中央部浓缩形成核,(3)结晶前体自核内析出,析出后核便消失,(4)结晶前体逐渐增大形成亚显微CMC,(5)亚显微CMC再增大形成显微CMC。小聚集物增大的同时其中央部浓缩形成的核是我们新发现的。核在CMC
离体鼠心工作模型,采用温血停搏液诱导与末次灌注结合冷晶体停搏液及局部低温行心肌保护研究,并与单纯冷晶体停搏液及局部低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温血停搏液诱导与末次灌注能增加心肌ATP的储备,促进心功能恢复,心肌酶释放少,超微结构改变轻,心肌保护效果优于单纯采用冷晶体停搏液组。
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20只绵羊的动物实验模型中应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抑肽酶,并与潘生丁作比较,通过测定TXA2及PGI2的变化,血小板超微结构的改变,以及术中术后的观察,证实抑肽酶确能有效地保护血小板功能,减轻血小板的激活释放及损耗,维护正常健全的凝血机制,达到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与渗血之目的。
本文观察了家兔经动脉(A),静脉(V)不同途径补钾的反应。结果显示:经动脉途径补钾,钾制剂浓度大大高于经静脉途径。在一定剂量之内,血钾上升平稳,可迅速纠正低血钾,为一种安全、可靠的补钾途径。
期刊
将24只猫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对照组、右侧组、实验组、减压组。移植股静脉制成脉动血管植入延髓腹侧,结果植入左侧的实验组和减压组造成高血压,解除压迫后血压降至正常(n=6),对照组血压无变化。结果提示原发性高血压可能与延髓左侧血管压有关。
利用大鼠脑损伤模型,观察了脑损伤后血浆及伤区脑组织内心房肽含量变化,发现在脑损伤后6、72h血浆或脑组织内心房肽含量明显减少;脑损伤前经侧脑室或静脉内应用心房肽,可有效地缓解脑水肿并减少伤区脑组织内伊文思蓝含量;同期的超微结构观察表明,脑室或静脉内应用心房肽可减轻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开放程度。结果提示心房肽具有改善脑水肿、降低脑损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
本实验采用雄性猫,以神经电生理和显微解剖技术研究脑损伤对胃肠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影响。首先分离引导内脏大神经单纤维自发紧张性动作电位,然后以不同重量落体致伤顶叶,观察致伤前后该神经传出动作电位变化。结果表明:脑损伤可使内脏大神经动作电位传出增多,尤其是重型脑损伤时,动作电位于25秒内即明显增加,在此基础上还有超高频电位传出,其计数高于自发紧张性电位数10倍~15倍。提示在伤后超早期支配胃肠的交感神经即
本文报道了脊柱手术后硬膜外纤维瘢痕的形成和预防。以家兔为实验对象,共30只,在其腰椎上行椎板切除术,共120次。采用自体筋膜,自体脂肪及明胶海绵作为预防隔离物,术后饲养固定时间。结果发现明胶海绵十自体筋膜为最好的预防措施,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在实验性腰椎骨折模型中,经过不同直径锥形椎弓根螺钉固定后,分别进行载荷—应变动态生物力学实验观察,结果认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直径锥形椎弓根螺钉拥有相同的复位固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