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互动探究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ao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铺垫
  1.课前播放钢琴家的音乐会视频。
  2.教师弹奏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c小调练习曲》《爱之梦》《探戈》音乐片段。
  思考:哪几个音乐片段是属于浪漫乐派的钢琴音乐?
  设计意图:一方面教师从高中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边欣赏钢琴家音乐会视频边步入教室;另一方面教师充分利用自身的特长,通过自身的钢琴演奏,帮助学生初步体验浪漫乐派的钢琴音乐的特点。
  二、感受内涵:聆听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
  1.请学生谈谈对肖邦的认识。
  2.简介“肖邦生平”(播放录像)。
  3.完整聆听肖邦《c小调练习曲》。
  思考: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分为几个部分?
  (1)从引子的和弦与16分音符的作用展开分析。
  思考:作品以一个和弦开始,这个和弦有几个音?16分音符表现了什么?
  总结:这段引子由强烈的、森严的和弦开始。它伴随着一连串音符、上下翻滚的流动音型组成,表现了作曲家悲愤的、震惊的、用语言难以言表的心情。
  设计意图:教师在钢琴上演奏示范,让学生亲身体验并从音乐要素上更深刻理解该乐曲的风格特征。
  (2)聆听第一部分,进一步体验音乐的情绪特点。
  重点对引子和主题音乐进行分析,使学生熟悉第一主题(屏幕显示第一主题谱例)。
  思考:主题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和场景?
  教师总结补充:主题音乐刚毅明亮,似冲锋号角,带有英雄性格。伴随着一连串16分音符与上下翻滚的流动音型所组成的下行乐句,表现了作曲家慷慨激昂和起伏难平的心情,同时又让人联想到华沙起义的英雄们是怎样与敌人浴血奋战的。
  (3)聆听第二部分,音乐的情绪特点(屏幕显示第二主题谱例)。
  思考:这段旋律描述的感情是怎么样的?
  学唱第二部分旋律,感受体验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在情绪上的不同(引导学生从旋律和节奏等音乐要素入手进行分析)。
  教师总结补充:这段音乐略带悲痛,表现了作者对战争失败的悲伤,同时也是对为国捐躯战士们的哀悼。
  (4)聆听第三部分
  思考:A.这一部分与哪一部分相似?它象征了什么?
  B.乐曲尾声的和弦又象征着什么?
  总结:第三部分刚毅曲调再现,象征着人民的斗争还在继续,抗击侵略的火焰并未熄灭。表达了肖邦心中的满腔仇恨以及对革命终归胜利的坚定信念。
  4.完整聆听《c小调练习曲》
  5.学习练习曲与音乐会练习曲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一方面通过音乐要素的变化对《c小调练习曲》进行分段讲解,让学生更好理解该乐曲的风格特征、曲式结构;另一方面体现了互动探究中师生关系的和谐性。
  三、加深理解:对比听赏李斯特的《爱之梦》
  1.李斯特生平简介(通过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
  2.作品简介。
  3.与诗歌相结合,进行诗歌朗诵。
  设计意图:通过诗歌朗诵,把抽象的音乐变成具体的文字风格,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同时感受《爱之梦》的情感特征并与教师进行互动。
  4.聆听《爱之梦》,感受李斯特钢琴作品中细腻浪漫的音乐风格。
  5.教师小结。
  6.对浪漫派钢琴大师肖邦和李斯特的音乐比较分析。
  设计意图:对比两者的异同,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风格特点。
  四、课堂总结
  师生讨论与总结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教师总结补充:时光飞逝,200年沧桑巨变,而永恒不变的是那跨越时空响彻我们耳畔的或优美或激越的旋律,是那赤诚的爱国情怀,是那将民族的爱化作音乐融入生命的情结,是那无所畏惧的开拓精神。请同学们牢记一句话:民族是你的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希望同学们课后能用心感受与聆听更多的浪漫派钢琴音乐,进一步走进钢琴大师肖邦和李斯特的音乐世界,更深切地体会他们不同的音乐风格和他们对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甚至是整个音乐历史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大成中学)
  □责任编辑:方 玉
其他文献
一、 学习先行,建设教师文化  1.与书为友,积淀文化底蕴  为了拓宽教师的视野,学校为各学科教师订阅的报纸杂志多达20多种,每学期按计划分送给实验教师和各教研组,组织教师研读,并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读书感悟,由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反馈。通过持之以恒地开展荐书——送书——读书活动,增强了教师的书卷气,教师成为文化人的意识强了,专业底蕴也变得深厚起来。  2.网络学习,拓宽文化视野  基于新课程
期刊
阅读历来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英语高考的重点考查对象。我认为,运用图式理论是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图式理论概述  图式的概念最早由哲学家康德提出,原意是“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技术,一种技巧”,他认为一个人在接受信息、新概念和新思想时,只有把它们同他脑海里固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意义。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图式可以说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
期刊
一、在主题活动中实施爱的教育  在建构式课程的背景下,孩子的学习内容是以主题的形式呈现的,教师对幼儿实施爱心教育,应该充分挖掘主题中的隐性教育内容培养幼儿爱心情感。如在中班《朋友见面真开心》中我们可以培养幼儿同伴间真挚、合作、友爱的美好情感;在大班《有趣的昆虫》中,我们可以培养幼儿关爱动物,深切感知动植物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从教材中挖掘大量的情感教育因素,从激发情感入手,让孩子在感动
期刊
宁鸿彬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提出了两个著名的问题。一是:“请你们给这篇童话加上个副标题,一个什么什么样的皇帝(板书:一个……的皇帝)?”二是:“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一下这个故事情节。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或者说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  这两个问题决定了一节好课——当然离不开宁鸿彬老师深厚的语文功底,娴熟驾驭课堂的艺术和其对教学﹑对学生的热忱——在今天新课标新课改的
期刊
初中生作文差,大多差在语言。语言既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又是文学创作的第一要素。那么,怎样提高初中生作文语言的水平呢?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看法。  一、“听”是培养作文语言的起点  语言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必须通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反复实践才能得以发掘和提高。才能使语言符合在大脑中反复进行加工而形成许多组块或模块,以至达到自动化(脱口而出)的程度。这可用学龄前儿童学习语言的事实来佐证。其
期刊
担任班主任这么多年来,本人一直坚持与科任教师协同合作,给科任教师一定的空间,让他们一起参与班级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让科任教师明白,带好班级不仅是班主任的责任,也是本班全体科任教师的责任。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位科任教师都想把学生教好,而要实现这一点,他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但如果班主任态度不明朗,就会使教师之间发生不必要的误会,使得科任教师不知如何去做。这样,就会使班主任
期刊
后羿射日、人造卫星、精卫填海、航空母舰、嫦娥奔月、宇宙飞船、女娲补天、运载火箭,这八个词语便是识字8的全部内容。虽然是识字,但我认为不该是单纯的识字,还要考虑在语境中识字,在情境中运用词语,在识字中培养阅读的兴趣。因此,我在教案中设计这样一些环节:  1.识记“宇宙”和“射”这两个会意字,我用多种方式呈现三个字的变化:  看一看“宇宙”两字的变化来历:北朝民歌《敕勒川》——天似“穹庐”——蒙古包图
期刊
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美术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也非常重视美术教育,今年8月江西省赣州市就对全市音、体、美骨干教师举行了首届培训。作为一名教学第一线的美术教师,我将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新时代、新思潮、新理念、新尝试、新
期刊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而第三部门是现代社会化解矛盾的重要组织。公益精神契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社会需要普及公益文化,大学精神呼唤公益文化,这是我国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历史机遇。  关键词:和谐社会 公益精神 大学生 机遇;    “公益”是时下中国非常时尚的用语,很多企业、明星都热衷于公益活动,各方媒体也大力宣传公益事业,但公益文化在中国还未成为大众文化。中国正处于社
期刊
教学语言一般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语言,按照其教学过程,教学语言大致可分为导语、教授语和结束语三种。今天重点探讨的是导语和结束语。  精彩的语文课几乎都有精彩的导语和结束语,并作为一节好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的作用和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导语,是一堂课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它要给整堂课定调子,第一时间吸引学生。所以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精心设计导语。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