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矢状窦闭塞或狭窄后静脉侧支循环的建立及其意义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i9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了解颅内存在病变时上矢状窦旁桥静脉侧支循环的建立模式,为预防经纵裂入路术后发生静脉性脑梗死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影响上矢状窦血流的30例脑膜瘤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 上矢状窦后1/3或窦汇处闭塞时,主要通过与外侧裂浅静脉、导静脉、半球外侧异常硬脑膜静脉窦等建立侧支循环;上矢状窦中1/3闭塞时,主要通过闭塞前段与外侧裂浅静脉、闭塞后段与Labbé静脉及导静脉等建立侧支循环;病变影响到上矢状窦血流,但仍通畅时,主要通过瘤周静脉网及纵裂内侧面引流静脉建立上下矢状窦间侧支循环.30例脑膜瘤术中离断桥静脉5例,其中2例发生严重脑水肿.结论 不同部位病变引起上矢状窦血流变化时所建立侧支循环的模式是不同的,术前明确侧支循环的建立模式,对计划经纵裂入路以及处理侵及上矢状窦的肿瘤是十分必要的。

其他文献
为了更好地总结国内知名专家的手术经验,提高广大神经外科医生的手术技术,《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增设“手术技术”栏目。本栏目征文的特点:总结某一种手术方法,包括体位、切口、骨瓣、分离和显露的技术要点、切除病变的技巧,等等。所介绍的“手术技术”必须是作者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撰写方法:不要求具体的病例数、随访和统计分析,只写清楚手术技术即可。希望广大的神经外科专家将自己的手术经验撰写成文,为其他神经
期刊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116例脑积水患者,其中交通性脑积水85例,梗阻性脑积水29例,特发性脑积水2例.术后并发症35例,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12~60岁,平均40岁.患者术前均行颅脑CT、MRI检查,其中98例行腰椎穿刺测压力,正常压力脑积水15例。
期刊
患者 男,50岁.因"左上肢顽固性剧烈疼痛5个月,加重2个月"入院.查体:左上肢桡侧感觉过敏,左手食指、中指麻木,左上肢肌萎缩,肌力Ⅳ级.MRI示:C_7左侧椎间孔扩大,可见圆形肿物,边界清楚,T1呈稍低信号,T2以稍高信号为主,轻度增强,强化较均匀。
期刊
约85%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是因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1]).目前普遍采用DSA做为诊断动脉瘤的"金标准".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作为无创的血管检查方法,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多层螺旋CT(Multi-SliceCT,MSCT)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倍受关注,它甚至能发现一些DSA所未能显示的微小动脉瘤~([2]).本文拟初步探讨320排CT的血管造影及其动
期刊
第五届世界神经内镜学术大会(5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Neuroendoscopy)于2009年5月31日至6月4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来自世界各地50个国家地区的与会代表26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期刊
由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和北京市王忠诚医学基金会主办,四川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四川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承办,第四届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学术大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及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2010中国继续教育大会将于2010年6月18日至2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世纪城骄子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会
期刊
目的 探讨儿童颅内未成熟畸胎瘤的临床特征、治疗策略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未成熟畸胎瘤患儿的临床资料,26例获得随访.结果 19例术前行血和(或)脑脊液肿瘤标记物(AFP,B-HCG)检测,12例阳性.初次手术肿瘤全切15例,近全切7例,大部切除6例,部分切除2例.随访患儿中,23例行辅助治疗.患儿半年、1年及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0%、69%、60%,患儿的存活时间与肿瘤的
例1 女,52岁.脑出血锥颅血肿清除术后7 d出现颅内感染,给予万古霉素治疗效果不佳.入院时体温39.2℃,自细胞19.4×10~9/L.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常规:浑浊,总细胞1760×10~6/L,白细胞1160×10~6/L;脑脊液培养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给予利奈唑胺(斯沃)600 mg静点,每日2次.第11天体温正常,白细胞4.65×10~9/L,脑脊液培养
期刊
上世纪60 -70年代,Donaphy在欧洲建立了显微神经外科实验室,在小动物活体上成功地吻合小于1 mm的血管.1965年Yasargil在该实验室接受显微血管外科培训后于1967年10月31日为1例Marfan综合征和大脑中动脉栓塞患者进行了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 STA - MCA)搭桥手术。
期刊
患者男,68岁.因左上肢麻木、无力5个月,颈部疼痛2个月入院.查体:左V1感觉减退,颈抵抗,左肢体肌力Ⅳ级,右侧Ⅴ-级,四肢腱反射活跃、浅反射减退,双侧病理征阳性,左肢体浅感觉减退.MRI示C1~C2髓内类圆形混杂短T1、短或等T2异常信号影,病灶强化明显均匀,边缘尚清(图1a).入院后行C1~C2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术中切开脊髓后正中沟发现肿瘤位于颈髓内,有陈旧性出血,上至枕骨大孔水平,下至C3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