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盘我熟悉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nb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学生大都是本地的客家人,他们保持了客家人的许多传统,有的学生小时候还在客家围住过。但说起客家围的历史价值和美学欣赏价值,大部分同学没有全面的认识。有的说:“客家围太旧,太土,太脏,影响市容。”有的说:“客家围占地面积大,影响新建筑的开发与投资环境。”还有的说:“维修要耗费太多的钱财,不如拆除。”有的甚至说:“如果外国人看见我们原来那么穷,会不会嫌弃?”我问:“既然你们都爱说‘我的地盘我做主’,那在客家围这个不熟悉的地盘,小主人翁们,你们怎样做主?”应该让学生知道,这个地盘是他们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这个老地盘将被逐渐边缘化。研究和保护客家围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
  我自编了幻灯片,首先截取同学们熟悉的游戏《帝国时代》里面的建筑图片,有城堡、寺庙、宫殿、民居,告诉大家这些都是古代的建筑形式,在我们身边还残存少量的古建筑。然后展示龙岗区域内的客家民居。它们散布在龙岗的小巷和田间,经历了文革的浩劫,现在又承受着改革的阵痛。它们有的被摧毁了,建成了高楼;有的被破坏了,出租给外来民工;有的被遗忘了,荒废在山野中。
  引入教学讨论的主题。分三节课完成这个课题,目的解决以下6个要素:客家围建筑属于美术遗存吗?它的建筑风格和形式有哪些独特的地方?它的独特美学在哪里?它有美学价值吗?它蕴含了什么样的传统礼制、伦理观念、风水意识?城市要发展,是拆还是保这些古建筑?利弊在哪里?如何协调两者的矛盾?怎样科学地保护、开发?
  第一节课上课前,学生查找书籍、上网、请教家里的老人,了解龙岗地区的客家围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具有较高的艺术和人文价值,均属于美术遗存。
  在课堂上,我指出,从总体而言,它们是中原建筑结合客家新聚居地特点而形成的。其建筑材料(土)和构筑方式(夯筑)与早期北方民间的土构建筑类似。但作为落脚于偏僻山区的移民,客家人必须十分注重建筑的防御功能,以抵御野兽、盗贼等侵害,因此形成了封闭、坚固、聚族而居的客家居住形态。常见的四大楼型有围楼、方楼、圆楼、碉楼。学生共同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和区别处。
  第二节课,我把学生课后收集的资料组织起来,围绕它的美学价值展开讨论。
  客家围首先满足其“客居他乡”生产生活的实际功能需要,反映和传达出客家民系丰富而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情感追求,鲜明地显示出客家人建筑美学的品格。结构美:对称结构,方圆结合。造型美:点线围合的布局方式。以祠堂为点,住宅为线的点线布局。祠堂居中,规格最高。居室环形布置或列于两侧。外闭内敞的空间组织,使客家围外墙高筑,易守难攻,内部敞开,族人聚居,相敬相亲,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美术结构。装饰美:在客家围的屋檐、门廊、房梁等都有大量的装饰画和装饰雕塑,充分反映了他们的审美情趣的高雅和手工技术的高超。特别是木雕、石雕、砖雕、灰雕、陶雕,在质感、韵味和艺术感染力方面各有不同,它们的综合运用就得到独特而丰富多彩的建筑立面效果。不论是哪种结构的围屋,它的等级礼制分明,伦理观念清晰,风水意识强烈。知书达理、勤勉进取的儒家文化价值在民居中鲜明可见。
  第三节课,我们讨论了如何协调城市发展和古建筑保护,我们如何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保护。
  有个居住在罗瑞合的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罗瑞合有个两百多年历史的围屋。有关部门花了资金维修、翻修。拆掉了古老的红木门,换成了新的杂木板门。推掉夯筑的墙,换成砖头和水泥墙。还装修了几间老房,改造成‘忆苦思甜’展厅。请问这样的维修对吗?”我们展开了讨论。有的说如果要夯做三合墙,就现在的条件是很难办到的;有的说按原来的木质材料造价太高;有的说现在的工人没有那种手艺了,别说那些彩绘、浮雕,就是连基本的门窗分割、卷草花纹绘制都很难找到像样的工匠和画匠。
  我假设他们将来的社会角色,安排了几个问题:将来我当市长,怎样合理保护客家围?将来我是文物局领导,怎样保护客家围?将来我是一个普通市民,怎样保护客家围?学生们各抒己见,换位思考,情绪高涨,有好多不同的结论,有些得出没有结论的总结,他们带着好奇继续寻找答案,带着疑问继续思考结果。
  人教版中学美术第18册中有《我们身边的美术遗存》,提到中学美术欣赏要充分利用身边的地方文化资源,并积极参与保护这些遗存。我们利用周末,带上相机、录像机、速写本到客家围进行实地调查和现场画画。我们在一排排古老的房屋中感受美,在一圈圈黄土灰墙中描绘沧桑,在一片片残垣断壁里感叹历史。回来后,我们把照片和速写资料整合,用国画、版画、线描多种绘画形式来表现。对于绘画基础弱的同学,我建议他们采用散文、记叙文、说明文、新闻等文本的形式来表达。
  一段时间以后,我开展了小型的学生作品展览,让学生们自评或互评。他们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描绘,感到了客家围神奇的建筑美,懂得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把这个课题的意义归纳如下:从课本走入生活,让学生从被动的接收者变成主动的探索者,从漠然的旁观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可以聚集一帮关注文化遗产的教师长期研究和推广;可补充统编教材研究与展示地方民居的教学内容。
  我结合地域文化与地方人文特点,编写了一套适合本地学生的教材。这是一个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根、自己的文化,并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园的课题。进而可以深化到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责任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其他文献
唐雪卉,2007年第六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征文大赛”初中组金奖得主,同时又因为高中组金奖空缺,她成了这场约40万海内外华人少年参加的盛大比赛中唯一捧得金奖杯的“幸运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过多的重视知识的传授,教学中严重存在囫囵吞枣的现象,片面强调书本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我曾听过一堂讲授《桃花源记》的语文课,老师要求学生划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翻译几段古文,然后要求学生朗诵和背熟。教师的教学只局限于课文的字、词、句以及背诵,至于作者陶渊明的胸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气与向往人间出现和谐美好的理想家园,以及作者所面临的秦晋战争、人民流离失所和黑暗统治等
张鸣坑蒙拐骗偷五毒俱全,最近警方“严打”风声紧,害得他晚上在大排档附近转悠半天,看见好几次“商机”都没敢出手。  忽然有人拍了一下张鸣肩膀,他回头一看,竟然是老同学李文。李文很兴奋,拉着张鸣在大排档坐下,要来了酒菜,说是他请客。  张鸣求之不得,一边喝酒一边问:“咱们自从毕业就再没见了,看你小子的精气神,混得不错吧?”  李文一笑:“也没啥,就当了一个小所长。”    “挺好啊,工商所还是税务所?
当格林威治标准时间为12:00时,世界一些主要城市的标准时间如下:英国伦敦London Great Britain 12:00葡萄牙里斯本Lisbon Portugal 12:00加纳阿克拉Accra Ghana 12:00 At 12
成功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可能地交给学生.因此,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师应重视和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活”起来,使学生会读、善究、巧思、活用.    一、重视文本研读的指导,实现“会读”    指导学生学会研读数学文本,实现与文本之间智慧地“对话”,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与基础.在具体指导研读时,除了“眼到”,还应要求学生做到“手到、口
真不知道班主任张老师为什么推荐我去演讲。我相貌平平,个子不高;我成绩平平,无所特长;我表现平平,沉默寡言。在班上,我就像一粒小小的尘埃,浮游在班级的空气中,毫不起眼。我
英语和汉语对手指的称呼既有差别,又有相似之处。现介绍如下:1.thumb:大拇指。英语中的all(fingersand)thumbs表示“笨手笨脚”的意思。例如:①I’m all fingers and Ther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我对方块字爱恨交加。偏偏我写得最称心的是诗,外国人无法懂。诗,无法翻。外国人学中文,学得再好,只夠读小说、散文,对诗是绝望的。中国字,只能生在中国,死在中国。再想想:能和屈原、陶渊明同存亡,就可以了,气也就平了,乖乖把“世界文学史”拉扯讲完。  现代艺术,流派越来越多。这是个坏现象。上次讲过一个公式:直觉——概念——观念。从希腊到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人类可以划在直觉时代。直觉的时代,很长,后来的流
中午,安仁镇,大雾弥漫。修车铺的陈田和老婆李小玉正在吃饭,手机突然响了。陈田一看来电号码,手不由自主地抖起来。  “老婆,是……是张二牛打来的。”陈田颤声地道。  李小玉一听,也不禁打了一个颤,道:“听听他说些啥。”    陈田一接通电话,就听张二牛大声地吼道:“陈胖子,你欠老子的钱赶快还我,老子我马上过来拿……”  陈田吓得一哆嗦,关了电话。  张二牛原是安仁镇上有名的养猪专业户,早年间挣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