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转课堂认为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教师积极为学生进行教学资源的提供,为学生的学习实践提供指导。本文列举教学实例,对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上的应用进行探究,期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其成为社会建设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应用
G711
所谓翻转课堂,是指合理调整教学过程的知识传授以及知识内化两个环节。传统教学往往是课堂上完成知识的传授、课外完成知识的内化。而翻转课堂是课外完成知识的传授,由学生课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资源的获取。学生在时间安排上比较自由,在学习选择上也具有个性化,并且能够进行知识的存储,为知识的消化及巩固提供便利。与此同时,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内化,教师安排具体的任务由学生通过合作以及在教师的引导下处理信息,使其在真实情境中应用。如此一来,课堂的互动性显著提升,教师也就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所以,翻转课堂使学生学习更加自主、更加具有選择性,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参与。
一、翻转课堂在思政课程中可行性分析
思政课程的内容并不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然而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能够基本了解课程理论知识,但是却很难做到知行统一。例如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第一节的“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公共生活”以及“社会公德”为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其中以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学重点,以社会公德的养成和实践作为教学难点。针对这种类型的教学内容,可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教师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理论,知识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从而在课堂上能够具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与实践,从而实现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有效提高。
二、翻转课堂在思政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要想使翻转课堂在思政课程中发挥作用,必须对翻转课堂进行科学设计。至此以“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为例,对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一)课前设计分析
知识传授是课前设计环节的重要任务。翻转课堂需对信息化技术以及大学空间资源进行利用,有效落实章节知识的预习。因此,该内容的理论知识准备工作可在教师的大学城空间里得到体现,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视频、教案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资料以及教学案例等,这些信息量丰富的媒体信息,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开展问卷调查以及实践作业的“校园公德观察”。前者是关于社会公德意识的调查问卷,学生可在教师大学生空间主页上参与调查,完成问卷后,学生即可看到显示的调查结果。通过调查的参与以及调查结果的显示,可有效促进学生对社会公德意识的反省。后者是学生组队开展校园社会公德拍摄调查,围绕五个方面开展,包括礼貌待人、团结互助、爱惜公物、环保节约以及遵纪守法等。标明照片的具体信息,科学整理拍摄内容,将作业上传至大学城空间,包括关于社会公德问题的探究。课堂環节将引用学生的调查成果,将其作为课堂活动设计的引导内容。
(二)课堂活动设计分析
课前设计凭借有效的预习安排,使教学的时间更为充裕。翻转课堂最重要的是教师应对课堂时间进行合理利用,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显著提升。知识内化则是课堂活动设计环节的重要任务。章节内容中具有较多适合安排的课堂活动,例如“我为社会公德建设做参谋”。活动的开展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进行情境的创建。使用多媒体进行与社会公德相关的影像的播放,向学生展示“校园公德观察”作业,对现实中社会公德的教学案例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确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其次,明确任务、合理分组,适当设置小组人数,进行“我为社会公德建设做参谋”的方案设计,各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汇报小组提出的方案。再次,执行任务。结合社会公德现状,小组成员一同进行讨论,判断提出的观点是否合理,提出8-10条有关社会公德建设的建议,整理得到小组方案。再次,展示成果。小组组长上台进行汇报,其他组准备提出各自对该组汇报成果的观点。最后,总结评价。对此次活动进行评价和总结,采用三种评价模式,即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将活动的成果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上传至班级共享平台,为学生的复习与共勉提供方便。
需要注意的是,翻转课堂的应用,也需要结合其他相关教学方法,例如自主学习法、实践探究法、合作交流法以及讲授归纳法等,从而促使翻转课堂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效果。
结语:
翻转课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积极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对其学习实践进行引导。凭借提高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性及积极性,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预期。而思政课程中的活动实践,则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培养,促使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修养、遵纪守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慧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2]王欣,党安静.高职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效性[J].教育与职业,2016,04:92-94.
[3]党安静,王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探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113-115+134.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应用
G711
所谓翻转课堂,是指合理调整教学过程的知识传授以及知识内化两个环节。传统教学往往是课堂上完成知识的传授、课外完成知识的内化。而翻转课堂是课外完成知识的传授,由学生课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资源的获取。学生在时间安排上比较自由,在学习选择上也具有个性化,并且能够进行知识的存储,为知识的消化及巩固提供便利。与此同时,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内化,教师安排具体的任务由学生通过合作以及在教师的引导下处理信息,使其在真实情境中应用。如此一来,课堂的互动性显著提升,教师也就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所以,翻转课堂使学生学习更加自主、更加具有選择性,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参与。
一、翻转课堂在思政课程中可行性分析
思政课程的内容并不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然而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能够基本了解课程理论知识,但是却很难做到知行统一。例如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第一节的“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公共生活”以及“社会公德”为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其中以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学重点,以社会公德的养成和实践作为教学难点。针对这种类型的教学内容,可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教师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理论,知识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从而在课堂上能够具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与实践,从而实现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有效提高。
二、翻转课堂在思政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要想使翻转课堂在思政课程中发挥作用,必须对翻转课堂进行科学设计。至此以“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为例,对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一)课前设计分析
知识传授是课前设计环节的重要任务。翻转课堂需对信息化技术以及大学空间资源进行利用,有效落实章节知识的预习。因此,该内容的理论知识准备工作可在教师的大学城空间里得到体现,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视频、教案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资料以及教学案例等,这些信息量丰富的媒体信息,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开展问卷调查以及实践作业的“校园公德观察”。前者是关于社会公德意识的调查问卷,学生可在教师大学生空间主页上参与调查,完成问卷后,学生即可看到显示的调查结果。通过调查的参与以及调查结果的显示,可有效促进学生对社会公德意识的反省。后者是学生组队开展校园社会公德拍摄调查,围绕五个方面开展,包括礼貌待人、团结互助、爱惜公物、环保节约以及遵纪守法等。标明照片的具体信息,科学整理拍摄内容,将作业上传至大学城空间,包括关于社会公德问题的探究。课堂環节将引用学生的调查成果,将其作为课堂活动设计的引导内容。
(二)课堂活动设计分析
课前设计凭借有效的预习安排,使教学的时间更为充裕。翻转课堂最重要的是教师应对课堂时间进行合理利用,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显著提升。知识内化则是课堂活动设计环节的重要任务。章节内容中具有较多适合安排的课堂活动,例如“我为社会公德建设做参谋”。活动的开展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进行情境的创建。使用多媒体进行与社会公德相关的影像的播放,向学生展示“校园公德观察”作业,对现实中社会公德的教学案例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确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其次,明确任务、合理分组,适当设置小组人数,进行“我为社会公德建设做参谋”的方案设计,各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汇报小组提出的方案。再次,执行任务。结合社会公德现状,小组成员一同进行讨论,判断提出的观点是否合理,提出8-10条有关社会公德建设的建议,整理得到小组方案。再次,展示成果。小组组长上台进行汇报,其他组准备提出各自对该组汇报成果的观点。最后,总结评价。对此次活动进行评价和总结,采用三种评价模式,即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将活动的成果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上传至班级共享平台,为学生的复习与共勉提供方便。
需要注意的是,翻转课堂的应用,也需要结合其他相关教学方法,例如自主学习法、实践探究法、合作交流法以及讲授归纳法等,从而促使翻转课堂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效果。
结语:
翻转课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积极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对其学习实践进行引导。凭借提高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性及积极性,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预期。而思政课程中的活动实践,则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培养,促使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修养、遵纪守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慧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2]王欣,党安静.高职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效性[J].教育与职业,2016,04:92-94.
[3]党安静,王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探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113-11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