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标亮 邓爷爷资助我念书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adonaargent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的资助是我人生的起点,正是因为这个起点,才有了我今后的生活。
  
  5000元捐款
  
  如果没有“邓小平资助的学生娃”这个光环,周标亮,这个普通的乡村女孩,不知又会是怎样一种生活。无论过去现在,她最大的梦想就是做好一名小学教师。
  2004年7月16日,武汉。我见到了女孩周标亮。
  她刚从重庆转道过来,在那儿参加了一个资助贫困学生的会,顺便到武汉会见一个曾经资助她的人。
  葱黄的恤衫,一束马尾,身材娇小的周标亮端坐在我面前,甜甜地笑着。她的年轻令我猝不及防。她一点也不慌张,只管闪着细长灵动的眼。
  她显然不符合我对一个乡村姑娘的想象:理应拘谨,小心翼翼,开口必言邓爷爷的恩德,终生难忘之类的“豪语”。全然不是,她拥有平常人难得的一份从容自若,言谈直率坦诚;不加修饰的表情,伴随她清脆的笑声,就像带着泥土气息的风叶一般,生机勃勃。
  我开门见山:“小平同志资助你时,是他亲自将钱放到你手中?”
  她急急地打断:“不是的。那时,我上小学四年级,从未见过邓爷爷,父母也没见过他。我只是从小人书上知道他是伟人,一个战斗英雄,就是指挥打仗的那种。”
   “那时,你不知道他是国家领导?”
  “当时不知道。既没有电视,报纸也缺。有关邓爷爷捐款希望工程的事,我还是从老师那听来的。”
  1992 年,邓小平两次向青基会捐款5000元,资助希望工程失学的孩子。这笔款直接拨到了广西百色地区——这里因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而著名。这笔款来到了百色地区第一所希望小学——平果县希望小学,周标亮正是这所小学的学生。5000元的捐款给了她和其他24位同学重新学习的机会,改变了她(他)们一生的命运。
  
  非常的“幸运”
  
  1981年,周标亮出生在平果县凤梧乡仕仁村巴雄屯,一个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1993年,她小学四年级时,一场大火,烧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因交不起学费,她退了学,在家做农活。两个月后的一天,班主任李老师从地里叫回了小周的父母,说,你们的女儿明天就可以去学校了,有人资助她,资助人是邓小平。
  女孩感觉是在做梦。她真不愿意退学呀,她的功课很棒,年年都是班长。她依稀记得,奶奶还按当地的风俗,烧香,磕头。
  每学期50元学费,邓爷爷的钱一直资助女孩念完了小学。上初中时,家里人很矛盾,经济太困难。但父母还是咬着牙让她上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邓爷爷的资助,父母说要珍惜这份非常的“幸运”。
  幸运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初中阶段是女孩周标亮记忆中最艰难的日子。家中一年养下来的几头猪,卖了,仅够一学期的学费,生活费却又没了着落。打听到学校可以蒸饭,女孩每天带着米饭、黄豆、油盐。越困难,越坚持,女孩说,日子就是这样挺过来的。直到她毕业,才听妈妈说,有一次为交学费,将家里一年的口粮全部卖了。怕女儿分心,一直瞒着没说。
  1997年,周标亮考上了田东县民族师范学校。
  
  “报考这个专业,一来实现了我从小的夙愿,做个人民教师;另一想法,师范学校很适合我这个农村孩子,不仅全免了学费,而且每月有32元的补助。我很开心能为家里减轻负担。”
  女孩很少讲自己生活中的困难,每次触及这个话题,她便简单一略带过。
  “不怕你笑话,我会去哭一场。一个人,安静一会儿就好了。然后,再想该怎么解决。”她说受到邓爷爷的资助不是她做好任何事的惟一理由,个人奋斗太重要。
  
  名气和苦恼
  
  毕业后回到平果县希望小学任教,女孩坦承有报恩的想法——报邓爷爷的恩,报社会的恩。经媒体报道,女孩得到许多人的资助,她觉得非常温暖,于是常想,别人这么帮你,那就一定要做出点成绩给大家看。
  几年来女孩接受的采访不计其数,她说“已习以为常”。她记不清第一次接受记者采访的情形了,只记得还在念小学,不会讲普通话,一口壮语,一问三不知,而且胆子小,说话时手不停地发抖。
  她不喜欢被媒体关注的感觉,觉得还是做个普通人好,踏踏实实地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
  “名气这东西,既帮助了我,也让我苦恼,就看你持一种怎样的心态了。”女孩忽闪着眼。
  “什么苦恼?”
  我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女孩说,有人问我,是不是要求太高?我说不是,一点也不高。可是,许多人一听我的名字,就说,唉呀,肯定追不上她。还有人跟我接触后,才发现,原来你这么平易近人,以前我怎么不知道呢。我说,那是因为你们不了解我。
  周标亮甚至埋怨自己的名字,它在平果县的名气太大了。她最怕和伙伴一起出去玩,碰到不相识的人,一提到自己,就会说:呀!你就是周标亮呀。哟,总听到你的名字,就是没见过你。
  “我觉得非常不舒服。我不喜欢太出众,太另类。”女孩说。
  她热爱现有的这份工作——语文教师,她说自己有义务让村里的孩子成长,她和她的学生们建立着朋友般的友谊,她相信,这一定好过老一辈的苦脸教育。
  周标亮常写错“一片树叶”的“片”字。明明是横折,“我老带了钩。学生们就说你写错了,要罚抄15遍。这是我给他们立的规矩,错了字就要罚。我专门有个本,自己错了也罚。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以你为榜样,处处模仿着你,我觉得这个效果很好”。
  “我对学生们说,我就像你们的大姐姐,也会不开心,如果我做什么事不对,希望同学们原谅。你若不好意思当面说,请你写张纸条夹在老师的课本里,或放在我的抽屉里,我就能看见了。能改我就改。”
  
  周标亮简历
  
  1981年出生于广西。1992年邓小平资助希望工程捐款的受益者之一,现在广西百色的一个乡村小学任教。
其他文献
两篇“答记者问”均摘自《邓小平文选》,是这套共182篇的话语遗产里仅有的两篇“对话”,大概也是他一生中影响最大的两篇“对话”——“对话”保存了这位老人鲜活的真诚、坦率和气宇。  “对话”的时间分别是1980年和1986年,显示了这位老人选择时机向世界说话的政治智慧。  1980年8月31日和9月1日,当西方各大报纸连载法拉奇采访邓小平的全文时,“世界第一次对这个矮个子领导人和他的事业有了全面的认识
期刊
对中国的未来,没有人会比中国人自己更关心,不过,当事人在看问题时,虽然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也有着身居其中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劣势,不论如何,听一听西方研究者的看法,总是有益的。  邓小平已经使中国发生了令世人瞩目的变动,他的任何一位继承者,如果不重新定义或改变列宁主义的结构,就可能控制不住已经释放出来的巨大社会能量。  自19世纪以来,改革者们一直期盼使中国富裕和强大起来,但是,这个愿望只有在毛泽
期刊
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们想自己对了,这才大胆地走,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土黄色的短袖T恤,领口的三粒扣子全解开了,刘永行看起来平实而轻松。  还是去年夏天,他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自己穿的衬衫“400元可以买到11件”。刘说是受儿时艰苦的环境和父辈的影响,不必浪费的地方就尽可能地省了。这次刘又举了个例子,他很多年都没带过手表了——根本就没表可带,既然手机上有时间可看,带手表岂不是多此一
期刊
时间:2021年4月25、27日  地点:广西南宁、北海  主办: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南方文坛》杂志、广西民族大学  承办: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  人员:白烨、贺绍俊、程光炜、乔以钢、陈福民、张柠、吴俊、邵燕君、李国平、杨青、王春林、崔庆蕾、陶庆梅、杨早、徐刚、丛治辰、项静、相宜、卞成林、黄晓娟、东西、陆晓芹、张柱林、曾攀、李约热、朱山坡、赵牧、韩颖琦、陈祖君、王俊
期刊
邓小平是政治家里的实用主义者,将理论中有利的东西搬出来用,让中国的经济增长、国力增强、企业获得机会,我们应当感谢他。  张怡军是那种不事张扬的人:质地普通的白色T恤、款型普通的浅色裤子、式样普通的方扣皮带,眼睛不大,眼角微微上挑,憨厚不失精明。  这个1992年下海的湖南生意人,现在就坐在深圳“新蓝”电脑公司总部那把乌黑的真皮老板椅上,面前的大班台上随随便便地摆放着两个水晶奖座——一个是“华南IT
期刊
组照《退下来以后的邓小平》,获得了荷赛大奖,我问评委为什么喜欢它,他们说,因为我们看到了在家里的邓小平和我们没什么两样。    开国领袖眼里的“小二”    我是1942年5月在延安出生的。  1948年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以前,经常和李讷(毛泽东之女)、叶向真(叶剑英之子)、王兴(王若飞之子)、任远(任弼时之子)这些小伙伴一起玩。小孩子嘛都爱吃糖果,我们几个知道,毛主席手上有糖果,玩高兴了就去他
期刊
我算什么呢?邓小平才是真正有资格上《时代》的“风云人物”,他做了那一期的封面嘛!我能与他放在一期,真是一种荣幸。   时钟刚指向下午5点半,买鸡的顾客就已排成了长队。在物质供应已极大丰富的今天,这种景象显然并不多见。  这家鸡店并不大,临街的铺面也只有110平米。年代久远的老房子,逼仄的小会客室显得十分陈旧。  55岁的主人公高德良,坐在记者对面侃侃而谈,一边比划着当年屋外堆满活鸡、厅里和美国记者
期刊
SARS考验了中国人的体质,也考验也中国政治的体质,新一届政府经历了这一次浴火后,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执政观,变得更加诚实、理性和顺应国际潮流  万事开头难,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一定对此体会尤深。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产生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任领导班子,次年3月,又产生了以温家宝为总理的新一届政府。就在此时,履新不久的中国领导人遭遇了一次深刻的SARS危机。  2003年的春天,突如其来的“
期刊
如果不是邓小平南巡,我们这些人“九死一生”。讲老实话,我们这些人都是他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啊,所以,我从心底里怀念他老人家。   5月17日下午,上海市广中西路777弄12号二楼,一个近六十平米的大房间里,靠着三面墙壁,摆放着几十台电脑,近二十来位不同年龄的男女伏在电脑前忙碌着。这里就是杨怀定软件公司。  54岁的杨怀定居中东向而坐,面前摆放着三台笔记本电脑。他用手写板一笔一
期刊
拿什么纪念邓小平?如果说我,我认为“应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去做科学研究。对你们传媒,则“应该”是敢说真话,少说空话、套话、假话。   人物周刊:您认为,邓小平对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贡献是什么?  于光远:在中国推进了经济改革。在只认“计划”的中国,推进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这个观点,是小平同志在1979年接见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时首先提出的,这使得中国经济的发展走上新的轨道。  邓小平非常强调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