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以来,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历史课堂中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从形式上看,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里常常是欢声笑语、高潮迭起,似乎我们的历史课堂已经走进了新课程的最佳状态。但是,认真审视、研究一下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我认为,有些教师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
例如,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有时候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追求表面的形式,只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我认为创造互动式课堂不能丢掉“秩序”和“规则”。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历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不断更新,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老师们可谓绞尽脑汁。有些课堂确实活起来了,老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探讨。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有时候。学生一旦动起来,课堂秩序就没有了,学生们各说各的,似乎发表意见的同学或者小组与自己毫无关系。我在讲【昌盛的秦汉文化】一课时,教学内容有以下几部分:1、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2、地动仪;3、《九章算术》:4、华佗的“麻沸散”;5、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我在设计这节课时采用了非常灵活的方法。“你认为以上哪项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组合,持相同意见的同学到一个组,阅读课文,补充资料,然后分组坐定之后,交流各自的看法。各小组的同学非常积极,从各个角度论证本组所选的成就的重大意义,我作适当点拨。应该说,我的教学设计是比较新颖的,一改过去文化课教学中的枯燥。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但是,在其中某一个小组阐述观点、表达成果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要么忙着整理自己的资料,要么说笑、吵闹,即使有个别想听的同学也听不清楚。学生们不倾听,不补充、不否定,明显的错误发现不了,我也只是与该小组的特定成员进行单向对话。对于每个小组的成员来说,他只是了解了本小组的研究内容,而对其他小组完成的那部分知识就知之甚少了。也就是说,在这一节课里。每个学生获得的知识都是不完整的。我与其他老师们谈到这一问题时,老师们很无奈,一方面,他们清楚在混乱的课堂里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管理;但是又害怕因为管理而压制学生的热情。毫无疑问,没有了有效的课堂管理,就不会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建立起新规则,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真正地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一定要教育学生在追求课堂的民主、开放的同时,要共同遵守“秩序”和“规则”。
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归属和落脚点。解决现存问题,推进历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寻找缩短教育理想世界与教育现实世界距离的最佳结合点,对我们历史教师来说任重道远。
例如,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有时候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追求表面的形式,只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我认为创造互动式课堂不能丢掉“秩序”和“规则”。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历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不断更新,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老师们可谓绞尽脑汁。有些课堂确实活起来了,老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探讨。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有时候。学生一旦动起来,课堂秩序就没有了,学生们各说各的,似乎发表意见的同学或者小组与自己毫无关系。我在讲【昌盛的秦汉文化】一课时,教学内容有以下几部分:1、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2、地动仪;3、《九章算术》:4、华佗的“麻沸散”;5、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我在设计这节课时采用了非常灵活的方法。“你认为以上哪项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组合,持相同意见的同学到一个组,阅读课文,补充资料,然后分组坐定之后,交流各自的看法。各小组的同学非常积极,从各个角度论证本组所选的成就的重大意义,我作适当点拨。应该说,我的教学设计是比较新颖的,一改过去文化课教学中的枯燥。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但是,在其中某一个小组阐述观点、表达成果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要么忙着整理自己的资料,要么说笑、吵闹,即使有个别想听的同学也听不清楚。学生们不倾听,不补充、不否定,明显的错误发现不了,我也只是与该小组的特定成员进行单向对话。对于每个小组的成员来说,他只是了解了本小组的研究内容,而对其他小组完成的那部分知识就知之甚少了。也就是说,在这一节课里。每个学生获得的知识都是不完整的。我与其他老师们谈到这一问题时,老师们很无奈,一方面,他们清楚在混乱的课堂里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管理;但是又害怕因为管理而压制学生的热情。毫无疑问,没有了有效的课堂管理,就不会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建立起新规则,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真正地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一定要教育学生在追求课堂的民主、开放的同时,要共同遵守“秩序”和“规则”。
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归属和落脚点。解决现存问题,推进历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寻找缩短教育理想世界与教育现实世界距离的最佳结合点,对我们历史教师来说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