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提出,中职教育有了新的教育理念,即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因此,在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职业情景,让其通过实践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得中职学生在学习期间就有了非常强的综合实力,一毕业就能符合岗位需求。对服装专业的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进行研究,可为中职的服装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服装企业需求;中职教育;职业资格标准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0-0095-02
目前中职毕业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毕业后无法在第一时间符合企业的岗位需求,因此如何将专业和企业需求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让中职生一毕业就能符合职业资格标准,是每个中职院校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中职院校应该从多个方面来加强教学的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尽最大努力让学生符合职业资格标准。而服装专业跟企业实际需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教师只有不断地转变教学思路,才能掌握服装行业的市场需求,为服装企业提供所需的人才,让学生毕业后所学的知识能够符合职业资格标准。
一、校企合作的理念
在中职服装教学中,应该本着校企合作的理念,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让学校和服装企业共同参与到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利用学校和服装企业两种不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来培养出适合服装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保证学生的学历和职业资格,从而使得学生所学的课程跟职业标准相吻合,让学生在获得职业资格的同时,获得企业的认可,从而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
二、坚持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为原则
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首先要坚持一个原则,即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为原则,将培养目标设置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满足生产服务一线对人才的需求,让学生毕业后获得集证书和技能为一体的职业资格,因此在教学中要更加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企业解决人才需求问题。如在教学中,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组都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款式、版型设计,原材料预算,生产加工以及市场销售等,让学生掌握整个服装行业的流程,并且实行轮岗机制,让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服装行业的每个环节。再比如,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应该向学校提供专业的设备、专业的岗位师傅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掌握操作技能,并且企业跟学生之间签订学徒合同,让学生提前领悟企业文化,理解职业规范,以此来保证学生毕业后就能获得职业资格。
二、对接职业资格标准的课程体系
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开发和设置跟企业需求对接以及职业资格标准对接的课程,首先由专业的教师到各大服装厂或者去服装市场调查企业的人才所需,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跟其他教师或专家进行探讨,确定教学课程。同时,由于企业所需人才比较广泛,教师还需要分析出比较典型的岗位需求,以典型的岗位需求为基础,以企业的工作过程为主要内容来设置专业的服装教学,再结合理论知识确认以岗位平台课、岗位课以及顶岗实习等为主的三个阶段的课程体系。
三、基于生产过程的教学模式
根据企业所学确认的课程内容符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这种课程还将职业需求、个人需求以及社会需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基于生产过程中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将学习领域转变成以工作过程为主的情境式教学模式,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服装的兴趣。如在教学中,对于如何进行裁边、如何进行打板,可让学生到企业现场实习,通过观看服装工人的现场制作过程,让学生掌握打板和裁边的技术,如此教学不但让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方便,还能让学生加深记忆。
四、零距离岗位要求的技能实训
零距离岗位要求是中职教育的目标,通过开发跟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以及企业需求相对接的课程,有效形成了一种结合学校理论知识且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因此在中职服装教学中,学校应根据服装专业的基础课程,建立集理论教学跟实训为一体的服装实训室,并将实训室划分区域,如服装创意设计区、作品陳列区、服装材料展览区、样板区、服装CAD区以及生产流水线等,以此来实现零距离岗位要求的技能实训。同时实训室要的功能设施要齐全,必须要具备教学、科研以及实训为一体的教学功能,使其成为现代学徒制的校内基地。在完成服装专业基础知识培训的同时,可让学生体验真实的生产情景,提前适应岗位需求。而且还可以将课堂设置在企业的库房或者面料市场中,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整个服装行业的流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专业素养。
五、构建校企融合的师资队伍
在中职服装教学中,还要建立满足校企融合的师资队伍。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让其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准确地抓住教学重点。同时还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培养其服装实践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必要时还可以聘请行业的专家来校进行授课,如此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能让学生开拓视野。此外,还要明确师徒的角色定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服务生产的意识,做到通过实践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学生也要有现场生产的服务意识,做到在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不但要提高专业素养,还要提高专业技能,从而将现代学徒制的应用成效发挥到极致。
六、完善评价机制
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达到岗位职业资格标准,满足服装企业的需求,在教学中还要完善学校的评价机制。首先,由教师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进行评价,评价学生的基本水平。其次,由企业的师傅对学生的服装作品及其制作流程,如质量、周期以及职业素养进行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再次,由学生就学生的素质,如团结合作、礼貌等进行评价,互相评价学生的基本素质。最后,进行社会评价,将学生的作品放到专业的销售市场上去,由消费者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企业岗位的需求。
综上所述,在中职服装教育中,对接服装企业需求和对接职业资格标准的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学校、学生以及企业三赢的局面。因此在中职服装教学中,首先要有校企合作的理念,其次要设置对接职业资格标准的课程体系,然后再采用基于生产过程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零距离岗位要求的技能实训,同时构建校企融合的师资队伍,以此来保证中职服装教学不但符合职业资格标准,也符合企业所需。未来,学校还应不断地更新对接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组织学生零距离的进企业、工厂进行实习,以及加强校企的深度融合,更一步地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冯建波,刘建峰.基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企业岗位标准的课程标准研究[J].轻工科技,2015(4).
[2] 吕惠芳,李冬.对接职业资格标准提高综合技术素质[J].继续教育研究,2012(2).
[3] 储玲.《外贸单证制作》课程标准与外贸单证员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J].时代经贸,2015(21).
[4] 周玉蓉.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以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6(15).
[5] 姜秀宇,李福红.加快中职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步伐 促进学生优质就业[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3(4).
[关键词]服装企业需求;中职教育;职业资格标准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0-0095-02
目前中职毕业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毕业后无法在第一时间符合企业的岗位需求,因此如何将专业和企业需求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让中职生一毕业就能符合职业资格标准,是每个中职院校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中职院校应该从多个方面来加强教学的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尽最大努力让学生符合职业资格标准。而服装专业跟企业实际需求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教师只有不断地转变教学思路,才能掌握服装行业的市场需求,为服装企业提供所需的人才,让学生毕业后所学的知识能够符合职业资格标准。
一、校企合作的理念
在中职服装教学中,应该本着校企合作的理念,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让学校和服装企业共同参与到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利用学校和服装企业两种不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来培养出适合服装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保证学生的学历和职业资格,从而使得学生所学的课程跟职业标准相吻合,让学生在获得职业资格的同时,获得企业的认可,从而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
二、坚持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为原则
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首先要坚持一个原则,即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为原则,将培养目标设置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满足生产服务一线对人才的需求,让学生毕业后获得集证书和技能为一体的职业资格,因此在教学中要更加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企业解决人才需求问题。如在教学中,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组都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款式、版型设计,原材料预算,生产加工以及市场销售等,让学生掌握整个服装行业的流程,并且实行轮岗机制,让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服装行业的每个环节。再比如,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应该向学校提供专业的设备、专业的岗位师傅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掌握操作技能,并且企业跟学生之间签订学徒合同,让学生提前领悟企业文化,理解职业规范,以此来保证学生毕业后就能获得职业资格。
二、对接职业资格标准的课程体系
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开发和设置跟企业需求对接以及职业资格标准对接的课程,首先由专业的教师到各大服装厂或者去服装市场调查企业的人才所需,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跟其他教师或专家进行探讨,确定教学课程。同时,由于企业所需人才比较广泛,教师还需要分析出比较典型的岗位需求,以典型的岗位需求为基础,以企业的工作过程为主要内容来设置专业的服装教学,再结合理论知识确认以岗位平台课、岗位课以及顶岗实习等为主的三个阶段的课程体系。
三、基于生产过程的教学模式
根据企业所学确认的课程内容符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这种课程还将职业需求、个人需求以及社会需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基于生产过程中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将学习领域转变成以工作过程为主的情境式教学模式,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服装的兴趣。如在教学中,对于如何进行裁边、如何进行打板,可让学生到企业现场实习,通过观看服装工人的现场制作过程,让学生掌握打板和裁边的技术,如此教学不但让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方便,还能让学生加深记忆。
四、零距离岗位要求的技能实训
零距离岗位要求是中职教育的目标,通过开发跟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以及企业需求相对接的课程,有效形成了一种结合学校理论知识且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因此在中职服装教学中,学校应根据服装专业的基础课程,建立集理论教学跟实训为一体的服装实训室,并将实训室划分区域,如服装创意设计区、作品陳列区、服装材料展览区、样板区、服装CAD区以及生产流水线等,以此来实现零距离岗位要求的技能实训。同时实训室要的功能设施要齐全,必须要具备教学、科研以及实训为一体的教学功能,使其成为现代学徒制的校内基地。在完成服装专业基础知识培训的同时,可让学生体验真实的生产情景,提前适应岗位需求。而且还可以将课堂设置在企业的库房或者面料市场中,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整个服装行业的流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专业素养。
五、构建校企融合的师资队伍
在中职服装教学中,还要建立满足校企融合的师资队伍。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让其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准确地抓住教学重点。同时还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培养其服装实践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必要时还可以聘请行业的专家来校进行授课,如此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能让学生开拓视野。此外,还要明确师徒的角色定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服务生产的意识,做到通过实践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学生也要有现场生产的服务意识,做到在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不但要提高专业素养,还要提高专业技能,从而将现代学徒制的应用成效发挥到极致。
六、完善评价机制
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达到岗位职业资格标准,满足服装企业的需求,在教学中还要完善学校的评价机制。首先,由教师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进行评价,评价学生的基本水平。其次,由企业的师傅对学生的服装作品及其制作流程,如质量、周期以及职业素养进行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再次,由学生就学生的素质,如团结合作、礼貌等进行评价,互相评价学生的基本素质。最后,进行社会评价,将学生的作品放到专业的销售市场上去,由消费者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企业岗位的需求。
综上所述,在中职服装教育中,对接服装企业需求和对接职业资格标准的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学校、学生以及企业三赢的局面。因此在中职服装教学中,首先要有校企合作的理念,其次要设置对接职业资格标准的课程体系,然后再采用基于生产过程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零距离岗位要求的技能实训,同时构建校企融合的师资队伍,以此来保证中职服装教学不但符合职业资格标准,也符合企业所需。未来,学校还应不断地更新对接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组织学生零距离的进企业、工厂进行实习,以及加强校企的深度融合,更一步地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冯建波,刘建峰.基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企业岗位标准的课程标准研究[J].轻工科技,2015(4).
[2] 吕惠芳,李冬.对接职业资格标准提高综合技术素质[J].继续教育研究,2012(2).
[3] 储玲.《外贸单证制作》课程标准与外贸单证员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J].时代经贸,2015(21).
[4] 周玉蓉.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以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6(15).
[5] 姜秀宇,李福红.加快中职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步伐 促进学生优质就业[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