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防疫和输出兼顾 稳住农民工就业

来源 :中国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iskhot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己亥岁末,庚子之初,荆楚大地被新冠肺炎入侵,爆发了严重的疫情。面对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总书记19天内三次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会,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全力支持湖北、武汉抗击疫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出现大规模裁员。面对严重疫情,面对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就业部门怎么办?荆州市通过预判形势,提出统筹抗疫的就业工作方针,在措施上帮助农民工就业,在稳定上做文章。
  
                        分析预判形势   统筹谋划抗疫与就业
   形势研判,疫情对务工和用工市场双冲击  2020年1月23日,荆州封城、小区封门、高速封路。农民工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受影响最大的就业群体之一。农民工出行将会遇到严重障碍。据统计,疫情导致荆州市125万计划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是农民工)滞留在荆,造成外出人员返岗复工难。企业生产将受到严重影响。荆州市用工企业以制造业为主,复工复产面临上游供应链原料不足、下游需求订单骤减、消费市场购买力和购买欲下降等多种困难,表现在用工方面,普遍下调招聘计划,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减弱,用工需求大幅下降。就业困难群体将会雪上加霜。因疫情,部分企业出现裁员、轮岗、待岗或者新增就业岗位减少的情况,本地务工人员尤其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以及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普遍文化水平低,年龄偏大,缺乏技术,在人力资源市场求职应聘中缺乏竞争力。
   统筹兼顾,明确疫情防控与稳定就业两手抓的方针  疫情爆发后,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工作侧重。按照应勇书记“晴天带伞”“撑伞避雨”“打伞干活”“修伞补强”的指示精神,针对不同阶段,做了相应的侧重安排。一是制定统筹疫情防控与稳定就业方针。去年1月28日,距离武汉封城仅过去5天,受省人社厅、省就促会委托,荆州就业人临危受命,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切实做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就业稳定工作的八点建议。2月2日市人社局、市就业局分别召开全体科长以上干部视频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2月15日起,研究并迅速启动援企稳岗措施。市就业局工作人员日以继夜地提取近1400家参保单位数据,于2月28日起分两批向市直744家符合条件企业拨付稳岗补贴1048万元,稳定就业岗位34871个;二是疫情防控期政策和措施准备。为切实做好复工复产,首先从数据上作准备,每天都要对由广东省人社部门从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等地收集而来共10万多名务工人员名单,逐一核实姓名、务工地、务工单位等信息。其次从健康检测方面作准备,对有意愿返岗的务工人员逐一开展核酸检测、验证健康码。再次从物资保证上作准备,组织车辆将人员从各县市区集中到荆州火车站、送上专列。最后从政策及落实上作准备,确保省市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三是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稳住农民工就业。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不仅仅常态防控责任大,更重要的是要坚持抓防疫不忘稳就业,为最大限度稳住农民工就业。荆州市陆续制定出台《关于强化风险应对做好当前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有关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稳就业的政策措施,全力以赴保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
  
  防疫输出兼顾  多措并举稳住农民工就业
   留下来,充分享受优惠政策  拨付稳岗返还以及工业结构调整资金。2020年1—10月全市累计发放企业返还资金6660.97万元,惠及企业3367家,稳定就业岗位19万余个。拨付工业结构调整资金5231万。率先发放失业补助金。荆州成为在全省范围内首家发放失业补助金的地市州之一;创新线上招聘模式。针对疫情下就业工作的新要求、新挑战,在全省先行先试,首创网络直播招聘方式,从2020年3月9日起连续10天,举办荆州市首届网络“春风行动”直播招聘会,每天直播2小时,邀请近百家企业、高校、人力资源公司参加宣讲和互动。落实减免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用人企业2020年2月以来免缴各项社保费用6.9亿多元,为企业减负。
   送出去,千方百计拓展就业渠道    争取領导。去年3月16日,荆州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外出务工人员返岗工作,决定10天之内解决滞荆82万人外出返岗的目标任务。从务工去向最多的广东省着手,主动联系广东对口支援荆州医疗队前方指挥部,促成粤鄂牵手、粤荆合力,广东、湖北两省签订了点对点输送协议,开启两地点对点输送专列;开行专列。采取外省提供信息、市局筛查信息、县市区反馈信息、市局集中组织、点对点专列输送的方式。这项工作说起来简单,实际上从联系车次、10万多名务工名单中筛选,电话通知到人,集中上车送火车站,每个人要有座位车票等荆州就业人付出了大量劳动力,12个不眠之夜换来了丰硕战果。3月19日,首批返粤专列从荆州站出发,将1631名务工人员安全送达广东省,湖北省委书记应勇亲赴荆州站送行,广东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等领导专程到广州南站迎接,体现两省最高规格送行和接站。应勇书记在送行时表示,湖北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为打赢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付出了极大努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呼吁请求全国各地、全社会善待湖北人民,善待湖北农副产品;丰富出行方式。开通前往广东、上海、浙江、湖南、江苏等地的客车预约登记,组织客车包车2275车次输送务工人员5.84万人。推动洪湖、监利、松滋、石首、公安、江陵建立与岳阳火车站点对点包车运输机制,实现一站式送达。鼓励自驾拼车出行,简化自驾出行网络审批环节,提升服务效率,推动自驾出行返岗28.92万人。
   稳得住,尽量稳在当地务工,回流的妥善安置就业  深化劳务协作。荆州市将疫情期间对口援助模式转化为后疫情时代劳务对接机制,与广东、海南、浙江等地开展了劳务协作行动,通过征集就业岗位、搭建信息平台、设立劳务工作站、组织劳务输送等多种渠道确保外出务工者留得下、收入稳,同时依托“荆州能人返乡”、湖北公共招聘网、粤省事等人力资源平台,强化与劳务协作地之间就业信息、政策互联互通;加强与联动地访问沟通。荆州市与各地加强联系,实时关注了解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积极努力引导社会无差别对待湖北务工人员。去年7月底,荆州专门组织县市区人社局长、就业局长对务工地集中的东莞、佛山、中山等地访问,以期促进外出人员稳定就业;有针对性开展招聘服务活动。疫情爆发期,全市停办线下招聘会,为帮助回流、待家人员找工作,人社部门在湖北公共招聘网上专项开展了网络招聘会70余场,入驻企业1000余家。7月以来,在服务民营企业招聘月活动中,在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共举办线下招聘会13场,参加现场招聘会的企业325家次,累计提供岗位信息9470个,达成就业意向1422人。
   农民工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参与者,是“双循环”,特别是内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宝贵人力资源。农民工既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群体,也是复工复产后流动规模最大的群体。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荆州将进一步落实中省的决策部署,为农民工就业复工提供更加均等化、更加人性化、更加精准化的就业服务,保障农民工有序流动,全力推动农民工就业创业。
其他文献
2020年以来,河北省唐山市把就业作为“六稳”“六保”的首要任务,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抓发展创造就业岗位、抓创业带动就业规模、抓技能提升就业能力。围绕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坚持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并重,突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政策加码、措施加力、服务加速,相继打出减负、稳岗、扩就业“组合拳”,确保了全市就业局势的稳定。        强化帮企业办实
期刊
近期,新都区分别在新城市广场和斑竹园街道举办以“稳就业政策助力 保就业服务筑桥”为主题专场招聘会。  此次专场招聘会,新都区、斑竹园街道和板滩街道共组织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中汽成都配件有限公司等在内的百余家企業参加,提供包括主办会计以及劳动密集型等在内的近600个工种,5700余个岗位,吸引有近3200余名劳动者入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协议近828人。活动现场还设立政策咨询点,发放各类宣传资
期刊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江苏省宿迁市人社局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六稳”“六保”部署要求,创新创优、主动作为,以全市统一开展的“四帮四送”助企活动为载体,以人社部门组织的“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五项行动”“企业帮办服务百日行动”“就业创业服务百日攻坚行动”等活动为抓手,全力以赴稳定就业保民生,全市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  “线上+线下”助企复工复产      线上求职不见面
期刊
按:近期,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应邀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人力资源校友分会成立大会暨2020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高峰论坛”上,以视频形式作了《构建交流新平台 服务社会做贡献》主题发言,从在加强交流中促进人力资源工作提升;将大学生就业作为开展社会服务的重点;开展重大问题研究,为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三个方面提出观点和主张。现将发言摘要刊登如下,供学习参考。      在加强交流中促进人力资源工作提升  
期刊
“我在微信上看到可以申領失业补助金,是真的吗?请问怎么申领?”邹成海在电话里激动地问道,他是靖安县二引机厂的下岗职工,2001年失业后身体不好,一直靠打零工维持家庭生活,当就业局工作人员接到他电话后立即为他办理业务。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去年失业的人明显增多,为进一步落实失业保险扩围政策,更好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确保失业人员待遇应发尽发、应保尽保,江西省人社厅于2020年9月份出台新政
期刊
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是一座工业基础雄厚,综合实力较高的工业城市。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曾经的国企优势逐渐转换为沉重的就业压力,大量青年及技能人才外流,两次疫情让摩擦性失业风险再次加剧,就业总量与结构性矛盾交织并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吉林市就业服务局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为“保居民就业”和“稳就业”的着力点、作为兜住民生底线,维护社会稳定、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
期刊
“去年,人社局的同志主动联系我们申领稳岗补贴,程序也比以往更简单了,为他们的服务点赞。”日前,甘肃省张掖市大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   2020年以来,张掖市人社部门采取精准落实政策礼包、分层分类精准服务、精准建设扶贫车间、精准开展岗位对接一系列措施,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截至目前,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76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3%以内
期刊
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青湖镇西娟工艺品公司农民工正在加班加點赶制布玩具出口订单。连日来,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积极组织民、私营出口“一带一路”订单出口企业加紧赶制外贸订单,着力做好在手外贸订单的岁末年终“消化”,推动既定订单按时完成,全力以赴加大外贸出口签约订单交付率,确保工业经济实现“全年红”与脱贫攻坚年的完美收官提供强势保障。
期刊
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并不意味着脱贫攻坚工作结束了,相反,这将是下一个新的起点,幸福的康庄大道仍要日夜兼程。为此,各省市纷纷采取措施,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扶上马送一程,确保已脱贫的不返贫、边缘人口不致贫,坚决做到小康路上不停步。我们仍将继续讲述和分享过去发生的脱贫攻坚好故事和正在发生的巩固提
期刊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稳就业保就业部署要求,立足“流动人口多、中小微企业多、服务商贸业多”等区情,从筑牢基础、兜实帮扶、精准服务等方面着力,逐步构建“保障有力、职责分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就业工作格局,织密织细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网,确保全区就业形势平稳。     筑牢基础 “扭住”工作关键   针对就业工作中面临的“家底不清、政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