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技馆科普教育形式的创新

来源 :科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有相当数量的科技馆在科普教育形式上显得较为陈旧、较为单一、千篇一律,较易让观众厌烦,既很难将科普教育职能进行有效发挥,又不能达到较好的科普教育效果。因此,科技馆在新时期务必要高度重视科普教育形式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提升科普教育效果。本文首先阐述了科普教育的概念和意义,其次,深入探讨了科技馆科普教育形式的创新,其中包括:建设“流动科技馆”、展品方面的创新、完善基础设施来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科技馆;科普教育;形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08-0006-01
  科普教育是一种具有公益性、群众性、社会性等多个特点于一体的社会教育形式,科普教育对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国家经济发展均会产生较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科技馆是开展科普教育的主要阵地,肩负着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弘扬科学精神等多种责任。但是从目前来看,有相当数量的科技馆在科普教育形式上显得较为陈旧、较为单一、千篇一律,较易让观众厌烦,既很难将科普教育职能进行有效发挥,又不能达到较好的科普教育效果。因此,科技馆在新时期务必要高度重视科普教育形式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提升科普教育效果。本文就科技馆科普教育形式的创新进行探讨。
  1 科普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科普教育是指以易于公众参与、易于公众接受的形式,以多媒体传播方式来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弘扬科学精神等。科普教育属于社会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延伸,“科普教育+学校教育”既有利于培养出大批具有高综合素质的科技人才,又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科学意识与科学素质,还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将科学技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对于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予以了充分的认识。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科普教育实现又快又好又稳的发展,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首次以立法的方式在公共科学教育范畴中纳入了科普教育,具体确定了科技馆在科普教育工作中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职能,可见我国对科普教育的重视程度。
  2 建设“流动科技馆”
  虽然现在各级科技馆都对社会免费开放,且每周开放的时间通常为6天,可谓科普教育的主要阵地。但是很多农村地区居民,由于家庭住址离科技馆太远,每周末乘车到科技馆来参加活动,那么无疑是不现实的,因此,建设“流动科技馆”就是一种较佳的选择。“流动科技馆”是加强国民素质教育,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能够共享优秀科普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是进一步促进城市和农村区域科普教育协调均衡发展的必要手段。例如,四川某市科技馆成立了流动科技馆,组织了100余人的专业辅导队伍,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偏远地区开展“流动科技馆”进基层活动。例如,2016年6月1日,该市科技馆以“体验科学”为主题在全市5个县开展了流动科技馆活动,包括“声光体验”“电磁探秘”“运动旋律”等七大主题,内容涵盖力学、电学、光学、数学、声学、机械学等科学门类。此次展品规模庞大、内容丰富、新颖独特,其中大部分展项可让观众动手操作或亲身体验,生动形象、妙趣横生,有着丰富的科技内涵,活动期间参观人数达30.67万人。
  3 展品方面的创新
  3.1 展品表现形式的更新
  第一,对科技馆展品的外观设计进行更新,要对外观设计形式进行创新、突破,既要能够将展品的形象真实地反映出来,又要能够将观众的求知欲与注意力同时激发,让其外观设计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第二,对科技馆展览环境的布置进行更新,既要能够将展品所蕴含的科普原理予以揭示,又要能够将展览的科普主题予以突出,让观众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来进行参与、参观,甚至思考和动手,最终达到主动思考、主动参观、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效果。
  3.2 传统展品展教形式的更新
  在绝大多数的科技馆内,都会有较多的传统展品。但是传统展品的展教形式往往较为陈旧、单一,为了能够更好地将观众的参观热情予以激发,可以结合科技馆的实际情况来对传统展品的展教形式进行更新。以瓦特蒸汽机原理展示为例,可在展区采用图像演示、音乐、视频、语音等方式来向观众全方位地展示蒸汽机的全过程,这样一来,既能够加深观众理解展品的深度,又能够将观众的好奇心进行激发。
  3.3 展品创新应捕捉社会热点
  科技馆在创新展品的过程中还应该要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地捕捉,要能够将最新、最热门的科研成果用更易理解的方式转为科普展品,以此来向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传递前沿科学信息和高新技术,推进展品原始创新。以热门的纳米技术为例,在未来的10年内,纳米技术将会被广泛应用到信息、环境、医学、能源、生物学、电子学等多个领域,那么科技馆可以考虑在将这些知识进行浓缩,以便公众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纳米技术。
  4 完善基础设施来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科技馆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努力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以四川省隆昌县科技馆为例,为拓展科普服务功能,县科技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科技世界展厅、科普报告厅、科技体验厅、科技探索厅、机器人世界展厅、科普图书室六大功能区,在展厅外绘制了以中国科技文明史为主题的文化墙,设置各类科普展板,在进行自然科学知识普及的基础上,增设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通过体验、互动等方式,激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推进数字科技馆建设,全方位应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科普服务平台,努力打造集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的互联网科普阵地。扎实开展流动科技馆进校园活动,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提高青少年的实践能力,让青少年与科技馆零距离接触,更加便捷地接受优质的科技教育。积极与国家科技馆对接,主动承接中国科技馆主题巡展项目,引进了优质科普资源,进一步提升了科普服务水平。自2010年9月开馆以来,实行了免费开放,成为一项科技惠民新举措,为青少年科普教育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和学习平台。开馆两年来,累计接待观众近六万人次,获得市民的广泛认可和肯定。四川省隆昌县科技馆在城市文化品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普及提高、青少年科普教育等方面承担了重要的任务。开馆两年以来,多形式开展了各种科技知识教育和科普知识专题展出,截止到2012年9月,四川省隆昌县科技馆向中小学生开展专场参观100余场次,观摩学生达5?000多人;专题展览5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9?000多人;科普体验和小实验操作20余场次,参加人数达2?000多人;发放科技知识手册、科普宣传资料、青少年“节能、减排、环保”系列书籍7?800余份;充分发挥了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普及科技知识的作用和普及科技的作用。
  5 结论
  总之,我国若要变为全球性的强国,那么就必须要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由此可见,利用科技馆来展开科普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谭利群.青少年科普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7,17(3):120-125.
  [2]万超凡.大学生科普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視界,2015,18(7):143-146.
  [3]丁爱侠.国际比较视阈下的科普教育[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16(1):100-105.
  [4]李成芳.关于加强大学生科普教育的几点思考[J].学会,2013,16(3):171-174.
  [5]张云龙.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J].科普研究,2013,20(3):122-126.
其他文献
汽车从问世到现在已有100余年,一辆汽车由上万个零件组成,那么雨刷、气囊、轮胎、大灯……这些都是谁发明的?你又知道多少呢?轮胎最早汽车用的是木制或铁制车轮.舒适性可想而知,直
设备法兰螺栓预紧力可以通过相关标准计算给出,但是实际螺栓上紧时需要给出指导性的预紧力矩以方便操作。当前相关国家标准中未给出统一的预紧力矩计算方法。通过研究当前国
地质结构随着三维可视化理论的不断发展,三维地质建模和数据可视化技术早己经成为地质学家研究热点。将实际地质工作中灰度数据进一步实现抽象成三维地物,运用空间分析和数据库
针对基层部队士兵学驾驶积极主动,但学完技术后不愿留队,导致基层驾驶员队伍人数偏少、驾龄偏短、素质不高的现象。日前,71811部队采取多种方法保留驾驶人才。一是严把选送关,从
资金是经济管理和财务控制的核心,是医院从事医疗服务经营中循环的血液,保证医院各项业务活动得以持续运行,直接体现医院财务管理质量。医院对资金的运用、管理是评价医院整体竞
<正>日本学者沟口雄三、竹内好提出了"作为方法的中国"、"作为方法的亚洲",得其启示,中国学界也有与之相似的论点,如"作为方法的20世纪80年代"、"作为方法的乡土中国",等等,
2003年荣膺网民评选的“2003年中国IT十大上升人物,2011年以11亿美元首次进入福布斯富豪榜,排名全球第1153名,中国第92名。在《财富》2012“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榜单中位
本文推证了应用时间基线视差法进行变形观测时,直接解算出物方点三维移位的解算数学模型。从而使时间基线视差法从只能解算物体的二维变形,推广到解算出物体三维变形。通过数
气温高导致爆胎汽车在高温条件下行驶时,由于热胀冷缩的作用,使得轮胎容易发生变形,抗拉力下降,再加上轮胎在行驶过程中不断地发热,而散热却相对较慢,于是气压随之增高,从而造成胎体
榜单说明:“全国学会科普活跃度排行榜”是中国科协所属210个全国学会的月度科普排行榜,数据实时统计,每月在《科学家》杂志发布一次。本榜单中的“科普活跃度指数”主要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