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8956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是学校各项工作之中的重中之重,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学校教育能否培养出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校德育的管理。为了提高德育的实际成效和结果,充分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整体功能,对如何做好学校德育工作谈点自己的想法:
  
  1端正教育思想,把学校德育摆在重要地位
  
  作为一个学校,其目的是培养能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是育人的特殊地方,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地位,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升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我认为要使学校德育工作做出实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1领导重视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保障。任何一项工作,没有领导的重视和推进是难以做好的。特别是校长要重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着力进行德育系列的建设,形成多种德育途径相结合的合力网络,只有领导重视,才能保证多渠道、多方位的教育途径,才能创造出德育的实效。
  1.2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德育队伍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教育出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的学生,除领导重视以外,还必须有政治素质高的德育队伍。首先,为强化德育工作管理的全员参与,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将政教处和团委合为一体,即有分工又有合作,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效益。其次,加强班主任教师队伍建设。第三,充分发挥学生会、团组织、学生干部在德育中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第四,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和警民共建关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1.3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是提高学校德育的源泉。教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随时把握教育的时机,使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①寓德育于各科教育及活动之中,把德育目标和任务渗透到教学过程中;②把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载体,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体验;③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校内的一草一木都成为教育的阵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熏陶,提高素质。
  
  2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2.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营造教学渠道氛围。
  2.2大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营造爱国主义氛围。
  2.3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创设校园文化氛围。
  2.4营造家庭、社会教育氛围。
  3发挥各方面作用,增强育人效应
  3.1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教育,学生成长各个过程中所需要吸收的“精神复合营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来提供,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也是最丰富的教育,课堂教学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传递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多种多样的精神文明内容。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具有最基础、最丰富的特征,伴随学生在校阶段的始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2立足教材,找准结合点,让德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各学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对此要求各科任课教师立足课本,掌握自身所任学科的特点,紧紧抓住学科优势,使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3.3运用电教,研究教法,增强德育效果。充分运用电教媒体,结合教材内容播放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以及有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伟大成就等内容的录像,进行直观形象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增强爱国主义的热情,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4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分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其他教育形式不可取代的,所以,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增进家庭与学校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在必行。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研究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按照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教书育人,是每位教师尤其是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的本分与天职。而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在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一种重要形式。本文从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在培养中学生自控能力中的运用的角度,阐述了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性质、运用它提高学生自控能力的必要性、运用的方式方法及取得的效果,提出了作为班主任运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在培养中
期刊
受传统信息技术学习的影响,在学生的意识形态中,理论知识是可要可不要的,学生感兴趣的只是信息技术中实践的操作,理论知识的学习味同嚼蜡。而很多信息技术教师也认为信息技术理论课没什么好上的,考试时学生记一下理论的知识重要点就可以了。然而,新课程下这样的学习达不到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新课程的出现,要求学生既能掌握一定的操作,为日常的生活学习所服务,又能掌握扎实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为提高自身的信息素
期刊
班级是组成学校的基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基层组织,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都是通过班集体来进行的。    1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特点    1.1开放性。所谓开放性就是把班级工作放在社会大系统中认识,与社会紧密联系。从社会大背景下看对学生的要求,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
期刊
【摘 要】 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教学要力求导入及时、亦师亦生、禁忌代劳,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学习自主性、教学模式、课堂探究    在信息社会大背景下,以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育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激发学生在学习
期刊
每个人都想取得事业和学业上的成功,尤其是渴望成为同龄人中的杰出者,然而众多孩子的这种良好愿望往往被老师所漠视。我们教师在尊重、关心、承认每个学生存在价值的前提下,应该给他们成功的希望,尤其是那些基础差,底子薄,自制力差的学生,我们更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在这里我就学生中的这个特殊群体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友好和睦的气氛,帮助其重树自信。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友好和睦的教育气氛是搞
期刊
中华民族是一个知荣辱、重礼仪的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和道德传统。在中国古代传统道德思想史上,以儒家道德规范体系为主,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生活中有着深厚影响。  “仁、义、礼、智”是两千多年前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提出的道德标准。今天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继承古代思想家的道德合理内核,摒弃封建糟粕,并结合时代特色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提出来的。传统伦理道德的推陈出新
期刊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发者,也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和道德的体现者,承担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责任,肩负着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使命。祖国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都要通过教师来实现。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8月31日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提出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四点希望”,为新的历史条
期刊
做班主任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现在班级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了,尤其对学生的思想工作越来越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学生一犯错就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批评,我们往往会产生“恨铁不成钢”的心态。  而学生是某种意义上的弱势群体,“服从”是他们生活里最常见的行为方式:在家里,小皇帝也好、娇生惯养也好,他们更多的是服从父母的意志;在学校,首先要遵守一条又一条装订成册的规章制度;除此之外,还要面对繁重的课业负担和
期刊
第一次走进初二·三班教室,我就发现教室最后排的角落里坐着一位个子高大、体格健壮的男生——小明,他懒散的坐姿和脸上敌视老师的表情特别引人注目。课后与几位科任老师交流情况,才知道老师们对他早已“深恶痛绝”,因为他有一个特别的“爱好”,专门与老师、家长对抗,并且成绩很差,在班上列倒数几名。家长和老师提到小明都摇头叹气。有老师善意地提醒我:小心,别惹他。在其后的教学中,我仔细观察,发现小明的确自控能力差、
期刊
高尔基说过:“谁爱学生,学生就爱他,只有爱学生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学生。”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心就没有育心,没有情的滋润和没有和谐的人际心理氛围,就没有教育的成功。这是我从教14年及多年来当班主任的亲身感受和体会。同时,我在14年的耕耘中,还总结出了两句发自内心的心里话,那就是:“心中装满了爱,便拥有了整个世界;心中播种了爱,便收获了整个世界。”    1严中有爱,以爱赢得信任,用爱感受心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