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人们留下了无数灿烂的文化精髓。人类文明的特点在于它的延续性,人类文明需要沿袭和继承。然而,反观如今的社会现状:多媒体时代信息获取的多渠道;娱乐方式的多重化;语文教学逐渐蜕化为获取分数的“工具”……种种状况导致传统文化正逐步淡出人们的精神生活。作为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者——语文教师,内心的忧虑一日甚于一日。要重振传统文化,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引领,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采用恰当的策略,引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是语文教师现阶段应该思考并付诸行动的。
一、语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起点可以定在“审美”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走进传统文化这片“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森林时,就会心醉神迷,乐而忘返,“复前行,欲穷其林”。笔者曾经尝试过以下几种手段:
1、配乐诵读法
古诗词所特有的音韵美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充分彰显出来。教师或利用朗读音频资料,或运用本身的朗读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吟诵,一起沉浸在诗歌“美”的意境中。
2、吟唱法
有些传世佳篇已经被谱成曲,成为现代流行歌曲的一部分。如李清照的《一剪梅》,李煜的《虞美人》等,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一起聆听吟唱的方法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借助优美的旋律完成对诗歌意境的多角度审美。
3、古诗配画法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诗的又一大特点。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直观的画面表现诗的内容。借助直观的画面,丰富的色彩和欣赏者自身的主观体悟,诗歌的意境被大大地丰富了。
4、写“唐诗小品”
“古诗配画法”还停留在直观审美上,适宜在学生整体中铺开。对于一部分领悟能力强,文字驾驭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写“唐诗小品”。把古人用凝练的文字表现出的意境用今天的语言,加上合理的想象,写成一篇文质兼美的小品文,再现诗词优美的意境。
多种学习手段的交错运用,可以从不同侧面激发各个学习层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学生的审美素质逐步提升,优美凝练的文字在不知不觉中积淀着学生的人文
底蕴。
二、语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二层面应该落实在通过阅读教学“触发学生的情感,丰
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上。
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实是中华文明的民族精神史。屈子投江,苏武手持旌节牧羊十八年,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宁死不屈……在一篇篇激扬的文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不屈的民族英魂。语文教师应该及时抓住文本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契机,触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传承。
利用文本材料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课前合作阅读,课堂讨论探究,课后个人写作三个环节,完成学生对于文本材料的初步感知——整体把握——深层理解体悟的过程。
三个环节的落实,其实就是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中英雄人物螺旋式上升体悟的过程。感性的认知触发了学生的情感;理性的分析触及到英雄行为背后的精神领域,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益发深刻地体悟。课后的写作可以看作是学生个体和群体学习后融汇的较为深刻的精神产物,是学生的灵魂被熏陶后的一种精神外化。
三、语文教师在使用文本进行教学时,应该充分整合文本材料,使之系统化,厚重化,帮助学生传承传统文化价值观,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具体做法可以如下:
(1)整合文本材料中吟咏自然山水的诗词篇章,引导学生学会审美,在优美的文字中积淀自身的文化底蕴。
(2)整合教材中与民族精神有关的篇章,并对相关英雄人物的事迹加以补充(引用史料),使学生对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外在表现既有形象的感悟,又有理性的分析体悟,达到能够在自身的处事理念中加以内化的效果。
(3)整合教材中有关中华民族生存智慧、核心价值观的有关文本,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较为集中地获得引领,从而构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4)把系统化、厚重化的文本教材编写成校本课程,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初步的学习成果,在学生群体中进行交流互动,达到阶梯式的上升,推动学生整体精神家园的构建。
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学生学业重,时间紧,更应当直接了解民族与人类文化的最高成就,直接进入精神文化的制高点。唯有如此,才能解决阅读精神高度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地应当担起这一份神圣的使命,把民族文化的精髓有层次、有系统、有广度、有深度地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内化在学生的精神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依然绽放着精神之花,民族之魂。
一、语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起点可以定在“审美”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走进传统文化这片“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森林时,就会心醉神迷,乐而忘返,“复前行,欲穷其林”。笔者曾经尝试过以下几种手段:
1、配乐诵读法
古诗词所特有的音韵美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充分彰显出来。教师或利用朗读音频资料,或运用本身的朗读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吟诵,一起沉浸在诗歌“美”的意境中。
2、吟唱法
有些传世佳篇已经被谱成曲,成为现代流行歌曲的一部分。如李清照的《一剪梅》,李煜的《虞美人》等,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一起聆听吟唱的方法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借助优美的旋律完成对诗歌意境的多角度审美。
3、古诗配画法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诗的又一大特点。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直观的画面表现诗的内容。借助直观的画面,丰富的色彩和欣赏者自身的主观体悟,诗歌的意境被大大地丰富了。
4、写“唐诗小品”
“古诗配画法”还停留在直观审美上,适宜在学生整体中铺开。对于一部分领悟能力强,文字驾驭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写“唐诗小品”。把古人用凝练的文字表现出的意境用今天的语言,加上合理的想象,写成一篇文质兼美的小品文,再现诗词优美的意境。
多种学习手段的交错运用,可以从不同侧面激发各个学习层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学生的审美素质逐步提升,优美凝练的文字在不知不觉中积淀着学生的人文
底蕴。
二、语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二层面应该落实在通过阅读教学“触发学生的情感,丰
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上。
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实是中华文明的民族精神史。屈子投江,苏武手持旌节牧羊十八年,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宁死不屈……在一篇篇激扬的文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不屈的民族英魂。语文教师应该及时抓住文本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契机,触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传承。
利用文本材料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课前合作阅读,课堂讨论探究,课后个人写作三个环节,完成学生对于文本材料的初步感知——整体把握——深层理解体悟的过程。
三个环节的落实,其实就是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中英雄人物螺旋式上升体悟的过程。感性的认知触发了学生的情感;理性的分析触及到英雄行为背后的精神领域,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益发深刻地体悟。课后的写作可以看作是学生个体和群体学习后融汇的较为深刻的精神产物,是学生的灵魂被熏陶后的一种精神外化。
三、语文教师在使用文本进行教学时,应该充分整合文本材料,使之系统化,厚重化,帮助学生传承传统文化价值观,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具体做法可以如下:
(1)整合文本材料中吟咏自然山水的诗词篇章,引导学生学会审美,在优美的文字中积淀自身的文化底蕴。
(2)整合教材中与民族精神有关的篇章,并对相关英雄人物的事迹加以补充(引用史料),使学生对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外在表现既有形象的感悟,又有理性的分析体悟,达到能够在自身的处事理念中加以内化的效果。
(3)整合教材中有关中华民族生存智慧、核心价值观的有关文本,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较为集中地获得引领,从而构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4)把系统化、厚重化的文本教材编写成校本课程,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初步的学习成果,在学生群体中进行交流互动,达到阶梯式的上升,推动学生整体精神家园的构建。
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学生学业重,时间紧,更应当直接了解民族与人类文化的最高成就,直接进入精神文化的制高点。唯有如此,才能解决阅读精神高度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地应当担起这一份神圣的使命,把民族文化的精髓有层次、有系统、有广度、有深度地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内化在学生的精神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依然绽放着精神之花,民族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