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母)甲瓣游离移植术中趾静脉相关问题探讨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def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足母)甲瓣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术前应用数字化技术明确(足母)趾静脉走行的临床意义.方法 自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对拇指不同程度缺损拟行游离(足母)甲瓣移植再造拇指术的患者22例,术前进行供、受区CT扫描,通过CT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获得患者供区动、静脉血供三维图像,术前明确供区第一跖背动脉的分型、(足母)趾静脉的分布规律及走行.采用计算机辅助解剖建模分析供区血供三维图像、受区缺损参数,根据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指导供区的手术设计.按设计方案施行游离(足母)甲瓣移植再造拇指术. 结果 64排双源螺旋CT能良好显示躅趾静脉的大小、分布规律及走行,(足母)趾静脉分深、浅两组,其中浅静脉管径粗大,是(足母)趾的主要回流静脉.(足母)趾趾背静脉起自甲床的静脉丛,其沿趾背后行至跖趾关节附近,组成3~4支跖背静脉后注入足背静脉弓,其走行规律遵循:集中→分散→交通→再分散的形式.大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内侧端,在内踝前沿小腿内侧上升,收集3条较大的属支:内踝支-小腿前支-小腿外侧支.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外侧缘,绕外踝后方上行至小腿后面,后注入静脉. 结论 应用(足母)甲瓣移植再造拇指,明确(足母)趾静脉的走行及分布规律,结合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手术设计,有利于静脉回流,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从而提高(足母)甲瓣移植术的成活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应用拇指近节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一期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设计拇指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一期修复拇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创面8例,皮瓣切取面积为2.0cm × 3.5 cm~2.5 cm×5.0cm,供区均直接缝合. 结果 术后皮瓣均成活,随访6~12个月,皮瓣外形良好,患侧拇指指间关节活动度与健侧接近.患指指腹的两点辨别觉平均为9.2 mm. 结论 应用拇指近节指固有动
目的 观察显微斜视矫正术后使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眼部刺激症状及舒适度的影响. 方法 对水平斜视患者72例(119眼)行显微斜视矫正手术.随机分为激素组36例(57眼)(术后使用地塞米松妥布霉素滴眼液5d,3次/d),及双氯芬酸钠组36例(62眼)(术前1h及术后使用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5d,3次/d).观察两组术后眼部刺激症状,结膜切口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术后早期(3d内)两组比
目的 探讨(足母)甲瓣移植术后供区创面采用吻合血管的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26例因外伤致手拇指近、末节撕脱,皮肤与甲床组织缺损患者,施行吻合神经、血管的(足母)甲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指后,采用吻合血管的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第一趾皮瓣供区皮肤与甲床组织缺损. 结果 26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经3个月~4年随访,(足母)趾供区保留了趾体原有的长
目的 探讨应用邻指指动脉背侧穿支皮瓣修复指末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应用邻指指动脉背侧穿支为蒂的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指端部软组织缺损21例,皮瓣切取面积1 cm ×0.6 cm~2 cm× 1.6 cm. 结果 本组21例术后皮瓣血运良好,18例全部成活,2例皮瓣边缘部分皮肤坏死,1例术后第1天出现皮瓣暗红,肿胀,水泡形成,及时拆除蒂部部分缝线后,血运改善,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手显微外科专业起始于1962年,同年成立了“断肢(指)再植研究小组”,1964年第一例完全性断臂再植取得成功,1967年又取得了第一例断指再植的成功,随后于1973年和1978年又分别成功开展了示指移位拇指薛造术和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术。1981年正式分出了手显微外科专业组,手显微外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获得了快速发展,
期刊
目的 探讨游离前臂骨问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碰到穿支血管变异时的处理方法与疗效。方法对8例术中发现骨问后动脉穿支血管变异的患者,调整皮瓣位置,2例采用单一穿支吻合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3例切断穿支改变路径后重新吻合,3例设计成分叶状皮瓣。结果术后7例皮瓣顺利成活,1例皮瓣部分坏死,二期植皮后愈合,随访3—1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及厚薄较满意,手指伸、屈功能恢复较满意,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
期刊
目的 比较放大镜辅助下与常规开放颈椎前路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差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9月间收治的5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接受放大镜辅助下(A组)和常规开放(B组)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手术减压治疗29例和30例.通过比较两组病例的住院费用、术后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手术前及随访时的神经功能JOA评分及改善率,评估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 结果 所有
目的 探讨经肱桡肌入路治疗桡神经深支卡压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 方法 自2008年12月至2012年2月,应用经肱桡肌入路小切口治疗桡神经深支卡压综合征13例.手术取前臂近端桡侧长约6 cm的纵行切口,暴露肱桡肌,于肱桡肌肌腹中间纵形钝性切开,直接暴露旋后肌及Froshe腱弓,显露桡神经深支,可见桡神经深支卡压情况,予以充分松解减压. 结果 随访5~38个月,平均25个月,3个月内恢复6例,6个月内
目的 探讨示指和中指指腹桡侧缺损应用皮瓣修复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应用顺行指动脉皮瓣、逆行指动脉皮瓣、大鱼际皮瓣及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皮瓣分别修复示指、中指指腹桡侧缺损27例共31指,其中,示指23指,中指8指.皮瓣切取面积为1.7 cm×l.2cm~2.7cm×l.7 cm,供皮区游离皮片移植. 结果 27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时间3~6个月,皮瓣外
目的 探讨儿童腕掌侧浅静脉在拇指离断再植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8年8月至2013年4月,儿童拇指离断伴指动脉缺损应用同侧自体腕掌侧浅静脉移植修复17例17指,离断拇指经清创后指动脉缺损长度为0.8 ~3.0 cm. 结果 本组17指再植拇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 24个月,再植拇指外观满意,拇指对指、对掌功能良好,5岁以内(包括5岁)的患儿针刺指腹均有回避反应,5岁以上患儿指腹两点辨别觉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