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的生育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1272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中国生育率变迁的话题,我是很有感性认识的。
  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以前,人们的生育处于自然状态。举我家的例子,据我所知,我妈妈家有9个孩子,她是最小的,她自己生育了4个孩子。她的兄弟姐妹每家都生育5~7个孩子,和我家来往最多的三姨36岁丈夫去世时已经生育了7个孩子。我爸爸家有4个孩子,他是老三,他的兄弟姐妹共生育了12个后代……他们那一辈和他们的上辈人都是怀孕了就生,鲜有避孕措施,自己不能控制孩子的数量,除非停止夫妻生活或者失去生育能力。20世纪70年代前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大概在6.0左右。
  我父母的下一代有4个人,生育于1949~1958年,都只生育了一个孩子,而且晚婚晚育,最晚的38岁才要孩子。孩子多数生于1977~1996年,新生代更加推崇晚婚晚育甚至不育。从我的亲戚朋友生育观念和实践的变化,我发现人们的生育越来越从自然向自主转变。生育已经不是简单的某因传递、种族繁衍,而是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和条件才能够决定的事。甚至出现了不要孩子的“丁克家庭”、“二人世界”的生活方式。
  由小见大,根据历次生育率调查,中国城市地区1979年总和生育率降到1.5以下,1984年以来(除1989~1990年)降到了1.3以下。在中国的大城市上海、北京,不仅很早就达到了极低生育率,而且和香港、澳门一起,成为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地区。上海在1974年、北京在1990年达到极低生育率,2000年以来总和生育率都降到了1以下。中国城市地区从更替水平生育率到极低生育率的转变仅用了10年时间。计划生育以来全国少生了3亿人,极大地缓解了中国人口激增的压力。
  
  生育变迁的城乡差异
  
  这种生育率下降的变迁开始是20世纪70年代国家基于人口过多而提倡的,那时候我正在部队服役,不但自己很迅速地接受了“为国分忧,晚婚晚育,只生一个好”的观念,27岁结婚,28岁有了唯一的孩子,我周围的战友也几乎都如此。因为我们都有繁忙的工作,经济上有保障,养老也没问题,生育一个孩子可以减轻许多负担,加上当时是“文革”时期,军人以服从国家利益为天职,没有人会想个人利益会不会受到损失。记得我当时担任政治处干事,兼管计划生育工作,我所在部队数年都没有出现非计划生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都到了结婚生育的年龄,他们常常在结婚与不结婚、生育与不生育间徘徊。他们考虑的已经不是国家利益,而是对自己合适不合适,他们的生育意愿已经非常理性和自主。
  当然那时候农民是比较被动的,他们没有社会保障,干体力活、养老完全靠儿子,所以要生,个儿子的愿望十分强烈,希望最好能够儿女双全,最害怕一直生女儿,宁可遗弃或选择流产,也不甘心“无后”。我朋友的儿媳妇家在农村,她家就有4个孩子,她父母宁可超生,也要生下儿子才罢休。因为这种愿望过于强烈,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农村采取了许多强制手段减少生育,造成干群间巨大矛盾和很差的国际影响,也造成男女性别比例的失调。经过逐渐人性化工作方式的推行,农民可以在4年间隔后生育第二个孩子,目前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阻力也逐渐减少。我们去农村调查了解到,只要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能够落到实处,能够老有所养,农民也愿意少生孩子。
  
  矫枉过正的“不育文化”
  
  我们原来为中国人口过多而忧虑,甚至对不育文化持默许和鼓励的态度。记得在电视台争论要不要孩子的节目里,许多人认为不育者是自私,对民族繁衍失职,我表示不支持也不反对,其实心里还是希望中国人口能够迅速下降。许多年轻人也接受了不育文化的观念,不生或晚生、少生孩子成为共识。
  前不久我的中学同学向我抱怨她不能抱孙子,使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看法。因为她的儿媳很有主见,说什么都不要孩子,并且理由十分充分,什么房子小,自己收入少,不能给孩子优越的生活和教育条件,竞争激烈将来孩子就业困难,怕给父母添麻烦,怕给国家增负担……她不能说服儿媳,也不能提供物质保证,很无奈,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就爱不释手,情感上有很大空缺。她担忧如果老伴走了,谁来陪伴自己?担忧隔代亲情缺失,家庭后继无人。她的忧虑很有代表性。其实眼前就经常发生独生子女带来的困扰,独生子女发生恶性疾病、意外死亡、先天后天残疾、犯罪等问题,往往给家庭带来毁灭性打击。2008年汶川地震,许多父母痛失爱子,有的已经过了生育年龄,难以补救,更加凸显了其负面作用。
  现在看来“不育文化”对人口调整的作用是过犹不及。因为如果大行其道,可能导致一个国家的衰败甚至消亡。据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所原新教授介绍,2004年日本总和生育率(平均每个妇女一生中所生育的孩子数)创下“二战”后新低,降到1.28,日本《朝日新闻》遂发出警告称,如果按照目前的生育率水平,200年后日本将因人口的极度减少而出现种族消亡。据他测算,假如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持续稳定在2000年政策允许的总和生育率水平1.46(部分夫妇可以生两个孩子甚至更多),到2300年人口将只剩下7500万:如果总和生育率维持在超低水平1.30,到2300年人口则只剩下2800万!“哪怕是微小的人口负增长,只要维持时间足够长,都是人类的灾难。”看来任何政策都要有前瞻意识,矫枉过正是会带来危险的。
  
  积极寻求对策
  
  2005年1月6日凌晨,中国人口达到13亿。专家预测40年后将达到人口高峰,也就是极限人口16亿左右,之后缓慢下降。在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合作的过程中,专家讨论认为在稳定现有的低生育率状态中,保持比较合理的性别比和年龄架构问题需要极度重视。
  目前大家忧虑和争论比较大的人口问题是:中国的生育率到底是多少,保持在什么状态有利中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男女性别比持续拉大必须重视,性别比失调的严重后果是婚姻挤压,将会有数千万婚龄男子找不到对象,会产生许多社会稳定和家庭动荡问题;老龄化社会的问题;“4、2、1”倒金字塔人口结构带来的家庭和教育问题等。
  在寻求对策方面,我认为:
  适度调整生育率。
  中国政府希望保持低生育水平,但并不希望其下降得过低。现任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在许多场合指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估计在1.7~1.8之间,中国将努力保持这种低生育率状态,使我国人口过多问题得到缓解。但是许多专家认为目前中国生育率低于此值。人口专家曾毅统计,全国有63.1%的夫妇只被允许生一孩,35.6%的夫妇被允许生二孩,1.3%的夫妇被允许生三孩,由此计算的政策生育率只有1.382。生育政策应该加以调整。专家呼吁除了允许双独生子女生二胎,普通人也应该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希望2015年能够实现。
  疏解不育心理
  至于80后普遍对生育没有兴趣的心理问题,也应该予以疏解。近期我有机会在媒体表达意见时,都强调生育对女性和家庭是非常重要的,从维护婚姻的角度来讲,孩子确实有黏结夫妻感情的作用:从父母角度来看,有孩子才能够使人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成熟的、能够担当社会和家庭责任的人,体会亲子之情的过程,不仅仅是尽义务,更多的是亲情的欢乐、身体的健康、家庭的完整和未来的希望;从孩子角度说,不必担心没有富贵的生活,孩子不会要求父母提供锦衣玉食才同意出生,适度的坎坷和磨难往往是孩子成才路上的阶梯,恰当的教育比物质供应的极大丰富更有益孩子的成长。
  提高女性地位。
  性别比例失调不是婚姻动荡的根本原因,经济、属地、文化、城乡差异等才是婚姻难以缔结的本质因素,例如现在“织女在都市,牛郎在僻壤”,城市有大批单身白领女性,却宁可独身也绝对不会嫁给农村的百万光棍,这是不能进行强制干预的。一夫必有一妻相配只能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单身不婚将成为许多人选择或无奈的生活方式。由此产生的各种问题只能积极寻找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从某个角度来说,“物以稀为贵”的规律还有利于提高女性价值。但是毕竟“天人合一”、“顺乎自然”才是最合理的,女性社会、经济、政治地位的提高,必然逐渐改变农耕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使性别选择不再向男性倾斜。(文章代码:2026)
  
  责任编辑 王 凯
其他文献
为了生存,人和生物都要适应环境,并且从适应中调整自己的生存策略、方式和行为。因此,有时候一个个体的劣势反而可能转变为优势,而另一些个体的优势却可能转变为劣势。这样的情况既可以认为是一种进化,也可以看作是适应环境的一种替换或补偿行为,其目的都在于很好地生存。  尽管下面的故事有相似的内容和意义,但其实里面蕴含的东西远不止适者生存和优势与劣势的相互转化。    第一个故:地鸣鸟的生存替代法则    美
“檢察机关通过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向未依法全面履行职责的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切实推动古梅树的管理保护工作,我真心为你们的工作点赞!”近日,在云南省永平县检察院召开的检察建议公开听证暨现场送达会议上,梅友公社会员周显泽说。  2019年10月,一则“永平惊现唐梅,其生存环境堪忧”的朋友圈消息引起了永平县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检察官的关注。第二天,他们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在走访相关人员、咨询相关专业
我们都想要最新式的汽车,最时髦的服装和最耀眼的小玩意儿。可是,想到地球为此付出的代价,购买起来就不那么理直气壮了。新一代发明者正在设计这样一些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生态环保水壶人们用电水壶烧水时一般要多烧超出需求量一倍的水。而用火炉加热水壶时除了要加热壶中的水,还要加热把柄和外壳。不过,英国设计师设计的生态环保水壶一举解决了这些问题。生态环保水壶每次只加热符合需求量的水,并具备绝缘隔热功能,可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单元,包含了大气、海洋、陆地、冰雪和生物等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全部过程。通过这些相互作用,地球高纬度地区不断驱动着全球变化,同时也深受全球变化的影响。极地拥有过去地球系统演变的独特信息,对认识地球系统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3月1日,由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和世界科联(ICSU)联合发起的“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活动在法国巴黎启动,从2007年3月
在中华民国历史上,大家都知道蒋介石有一个很忠实的谋臣,被称为蒋介石的“文胆”,他就是陈布雷。而在国民党内还有一位才子谋士,被称为国民党的“文胆”,他就是戴季陶。戴季陶(1891~1949),原籍浙江湖州,出生于四川广汉西街一个经商兼儒医的家庭。  在国民党中,戴季陶是一位比较有眼光的政治家。他曾做孙中山的秘书达12年之久。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积极参加西山会议派的反共活动,先后发表《孙文主义的哲
2007年5月6日,在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人民运动联盟主席尼古拉·萨科齐以53.06%的得票率获得选举胜利,当选新一任的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成为爱丽舍宫的新主人。5月17日,萨科齐正式就任法国总统,任期5年。  萨科齐是在击败社会党候选人罗雅尔后当选法国总统的。萨科齐当选总统后,法国包括巴黎、里昂、南特、图卢兹和雷恩等在内的各大城市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并引发严重骚乱。数百辆汽车被焚毁,多名
它体如一粒沙子,在5亿多年前就已经存在,由于独特的身体构造,使它能够反映出当时当地的地质状况,所以它的化石在亿万年之后就成为地球沧海桑田变迁的“见证者”,它就是有孔虫。探索有孔虫的秘密,其实也是在探究地球变化的秘密。  有孔虫是带壳的海生单细胞动物,大多数种类的有孔虫体长不到1毫米,少数大者可达10毫米以上。因其房室之间有孔相通,故称有孔虫。有孔虫有5亿多年的地质历程,其保存于不同地质时期的已知种
人类多年来所形成的一个观念是,人对自然的索取是天经地义的。由此便顺理成章产生一种必然的行为,对大自然几近掠夺性的获取资源。而在这种天经地义的索取中,可能人类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对自然造成了深深的伤害。要问这种伤害有多深,新的调查和研究发现,人类对地球的伤害可能会影响并改变今后所有生物和人自身的进化过程。    DDT:灾难的源头    1948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瑞士化学家保罗·米勒,因为他发
墓志铭:它有“拳击手”的关称,但仍未阻挡住人类的捕杀以及灭绝的命运。  灭绝时间:20世纪之前。  白足鼬狐猴体长25~30厘米,尾长22~26厘米,体重500~700克。眼大,眼周灰褐色,背部体毛主要为灰色,肩部、前肢为褐色,腹面灰白色。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它的四足都是白色的,因此得名白足鼬狐猴。  鼬狐猴是灵长目狐猴科鼬狐猴属,共有7个种:诺西比鼬狐猴、艾氏鼬狐猴、米氏鼬狐猴、红尾鼬狐猴、拳手鼬狐
旅游景点和公共场所一直是“公地悲剧”的典型反映,尤其在节假日就更是如此。比如,去年的“十一”黄金周期间,北京市有2万多名环卫工人对生活垃圾进行日产日清,国庆假期前3天,仅天安门地区共清运垃圾113.8吨,是平时的20余倍。  美国学者哈丁在1968年提出“公地悲剧”来解释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如果存在一个向所有人开放的牧场,而每个人都从一己私利出发,会毫不犹豫地多养羊,但又不必为这个公共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