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微”风吹进课堂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r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微课教学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当代的各种学科的教学之中,它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考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的微课应用还处于较低的阶段,在现实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本文讲述了微课的优点,基于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对于微课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微课;小学美术教学;优势;应用
  小学生年龄较小,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专注力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很难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因此如果教师的内容较为枯燥,很容易导致小学生听课三心二意,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而微课的应用则对这一现状大大改观,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对于微课的技术特点及微课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给予更多的教师一定的启发。
  一、小学美术微课教学概述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它基于新课程的标准和实际的教学目标,以视频音频为自身载体,融合了情景教学和网络教学,以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作为依托,由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课堂内容进行制作和开发的新型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微课并非片面的追求高大全式的教学方法,将所有的课堂内容和学习知识点全部呈现给学生,而是注重高精尖、短而精,重点放在某一知识难点上面,集中展开教学。微课的教学视频通常不超过十分钟,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突破教学难点,提升教学效率。
  二、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
  1.针对性强
  微课的教学目标十分集中。它重点对于某一教学要点或知识难点进行发散思维式的展开教学,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从多个角度将这一知识难点的相关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与穿插,使得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更容易把握要点。微课教学方法具有极强的教学针对性,对于提升教学难点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整合能力出众
  在教师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应当深入广泛地获取教学资源,而不能仅仅限于教材或者参考书,还应将收集的触角广泛深入到网络互联网资源、课件论坛等多种电子资源上面,从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微课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培养发散思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靈活性高
  微课的另外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它的灵活性,传统教学手段在于教师在课堂上当面向学生讲授课堂内容,一旦学生思想跟不上,或者因为其他事情错过了课程,就很有可能错过这堂课的精彩内容。而微课教学方法则不存在这种现象,因为微课是在用短视频教学法,它可以在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过程中,随时拿出来温习存放方便。
  三、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几点建议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荷花的绘画的时候,教师可以制作相关的微课。在视频之中讲解荷花的生长习性,关于荷花的民间故事和美丽传说,从而使得学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荷花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意义,体会荷花所代表的各种感情或象征,然后给学生们展示多个关于荷花的名家作品,以及荷花的摄影及视频,让学生们从多种角度观看荷花,然后将画荷花的绘画技巧进行全方位的展示。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创作方法与创作技巧。
  2、丰富教材内容,创新教学元素
  比如在国庆节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新中国的成立国庆节日的由来、国庆阅兵及各地的国庆欢庆活动等内容,制作相关的微课视频,引领学生认识国庆节的重要意义及欢庆场面,然后让学生大胆想象,用手中的笔创作出关于国庆的相关事物或景色。又比如在学习春节这一主题的时候,可以在微课视频之中,加入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由来及历史沿革,引导学生认知春节的重要意义,向学生们展示春节的欢庆场面,然后让学生描述对于春节的感受和脑中的画面,并用手中的画笔将它表现出来。
  3、快乐完成作业,提高作业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讲授日常蔬果这堂课程的时候,布置了蔬果造型的课后作业,可以安排学生在放学之后将日常的水果改造成蔬果拼盘,然后学生用智能手机对拼盘的过程进行拍摄,制作成为短视频,并加上配乐和文字说明,通过邮件的方式发送到教师的教学邮箱。在教师进行点评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学生的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过程,而可以更加准确有效的作出作业点评,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同时准确的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深入结合新兴的微课教学方法,可以进一步扩展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更好的实现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加全面的掌握教学内容,开拓艺术视野,提升美术素养,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丹青.微课资源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43):169.
  [2]  常松林.小学美术学科利用微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20):203-204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体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在课堂教学当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如何培养学生在实际教学当中有效地掌握数量关系、合理分析数学关系的办法是我们在数学实际教学当中必要手法。数学学科是一门非常关键的学科,它是以解决各种数学实际问题为主的课程,对学生思维的分析能力、运算能力、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所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当中如果想要提升孩子们
期刊
摘 要:如今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对于小学语文的教育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小学生语感的培养也被提上了日程。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并没有对于语感培养的教学策略,因此这就需要现在的教育者们自己摸索出一条合适的道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感的培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语感有助于其学习汉语知识,理解汉语文化,因此学生接受培养语感的训练,可以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就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但这需要所有教育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也迎来了一次变革,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涌入到课堂中,教师要抓住机遇,实现现代化课堂的蜕变。在以往课堂中,抽象的数学知识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可以实施生活化教学,将生活化的观念穿插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此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降低学生的难度,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
期刊
摘 要:物理是初中的基础教学科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理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发散学生思维,降低物理教学的难度。文章主要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数理能力的培养策略和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够借此更好的提升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数理能力;培养  所谓的数理能力指的是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分析,描述物理问题的能力。数学与物理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数学是一种定量描述
期刊
前段时间,学校让我们写与阅读教学相关的论文,我想了一下,也参考了别人的,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今天就来说说。  小学语文老师跟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课堂,所以要充分把握课堂的时间,在备课时将课文进行巧妙设计,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所学课文以“讲故事”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积极互动,寓教于乐。同时要注意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内容由浅入深。在课堂中要鼓勵学生提出疑问,对学生每一点进步都予以鼓励,在课文讲解过程中,可设
期刊
摘 要:低年级写话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我们语文教师应从字、词、句、段、标点入手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指导学生进行修改,使其句子通顺,语言更规范,并使学生在评改中学会自主修改的能力。本文主要从扩、删、觅、问四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写话评改能力的做法。  关键词:低年级;写话;评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低年级写话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而低年级学生还不能达到自能作文的水平。因此,我们语文教师更应给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开始追求更加优质的教育。合作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优势。词汇是学习英语必不可少的元素。更好的掌握词汇为学习英语做了很好的铺垫。本文主要来探讨在小班环境下如何让合作学习更好的为小学英语词汇学习服务,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英语词汇。  关键词:词汇;合作学习;小组  1.合作学习在词汇学习的运用  在小班化的教学模式和小组合作學习的运
期刊
摘 要:本文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是指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主要运用生活化教学法、合作教学法以及故事教学法,以深入浅出地方式,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和学生认知,学生生活的连接,提升他们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法律保护意识。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浅尝与浅见;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
期刊
摘 要:当今社会,素质教育改革愈加完善,其以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提高个体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目标,使得德育教育的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教育内容之一。小学阶段的教育使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初步的行为认知,初中阶段则是学生三观塑造的关键环节。在这一阶段,正面积极的德育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体系,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班主任作为班级体的引领者和指导者,在德育教育工作
期刊
摘 要:研究高校学生微文化认同机制,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微文化认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符号共享是高校学生微文化认同机制的起源,话语知觉是高校学生微文化认同机制的基础,文化涵化是高校学生微文化认同机制的目的。立足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应注重引领微文化话语权,营造微文化环境,提升微文化素养,科学应对微文化认同。  关键词:高校;微文化;认同机制;应对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多元文化交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