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体育教学的“一体化”变革,即本着学生全体体质提升、掌握一项体育运动技能、特长学生有所发展为最终目标。通过对两操、大课间活动(俱乐部)、体育课(“小班化”选项教学)、专业训练课(体育高考、运动队)等进行统筹安排,形成学校学生体育特长培养内容体系,构建长效的课程化管理,形成全新、高效、多维的学生体育教学观,建立符合高中阶段各层次学生身体素质、体育技能和体育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初步构建一个适合普通高中特点的学生体育素质发展的良性范式,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一个成长平台。
一、实施体育教育教学“一体化”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和中央七号文件的颁布与实施,给创新高中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4年前,我校对高中体育课改、竞技比赛、阳光体育活动等相关体育人才培养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发现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客观上,存在普、专师资分离,教、训方式单一,管、评制度形式化等问题;主观上,学校、教师、学生对体育教育教学的认识不足。而且伴随“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培养模式的发展(运动体校、体育传统校、普通学校以及三者融合的运行形式),在教学上导致体育教学均偏重于高水平竞技人才,不够重视教育过程培养的系统性,误解了“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的本意,忽视了全体学生的整体体育发展、学生体育特长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学校、社会、家庭的协调发展。因此,无论是从总的教育指导方针,还是从学校学生发展来说。实施体育教育教学“一体化”都显得尤为必要。
二、体育教育教学“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
2007年以来,我校对高中体育教学进行了初步改革。根据高中学校、教师、学生的现状和特点,对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实践与探索,突出两操一课堂教学一课外活动一专业训练和选材一过程一升学两个系统的课程化、一体化建设,并对高中阶段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途径进行了初步架构,已初显成效。教师研究能力有了提高,实验阶段近30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学生逐步奠定了体质和特长基础,运动技能有所突破,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率逐年提升,合格率保持在85%以上;比赛获奖层次逐步提高,全国冠军、省一等奖达25人次;体育高考上线人数稳步增长,始终保持在50%录取率。
1 依托多种课程进行整体架构
将体育教学、课外活动与体育高考要求的内容进行整体架构,分层推进。以各种课程为依托,并在实践中对两操-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专业训练进行整体设计,分布实施:将体育高考考试四项素质(100米、800米、立定三级跳、实心球)渗透到两操辅助性课程之中,借以提升学生整体身体素质;将学生擅长技能(篮球、足球、武术、健美操、排球等)分列为基础性课程,依照学生兴趣选项分班教学:俱乐部以选修课形式提供拓展性课程给学生选择,计入学分;体育高考生、专业队开设“4 1”专业性课程。
2 突出体育人才发展的思路
根据高中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特点、条件和校情,对进口-培养-出口进行系统链接,对学习和训练主体、内容、手段进行分层、变革,优化选拔过程,强调过程培养的效果,为体育特长生成功提供保障。并实现理论、实践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
3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我校对体育学习评价采取分层次、多选择、学分化、共监管的评价体系,建立学生体育学习档案库,使得学生全体提升有成绩、技能熟练有学分、特长发展有方向,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一体化”教学变革需要以体育校本课程为依托,在各个学段构建体育课程的目的、形式、评价,依托基础-有效-高效-专业化的发展链,建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系统:在各阶段过程中突出学校体育文化和本质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都有利于形成学校体育发展的特色,并最终彰显学校的内涵。
(编辑 李华凯)
一、实施体育教育教学“一体化”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和中央七号文件的颁布与实施,给创新高中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4年前,我校对高中体育课改、竞技比赛、阳光体育活动等相关体育人才培养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发现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客观上,存在普、专师资分离,教、训方式单一,管、评制度形式化等问题;主观上,学校、教师、学生对体育教育教学的认识不足。而且伴随“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培养模式的发展(运动体校、体育传统校、普通学校以及三者融合的运行形式),在教学上导致体育教学均偏重于高水平竞技人才,不够重视教育过程培养的系统性,误解了“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的本意,忽视了全体学生的整体体育发展、学生体育特长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学校、社会、家庭的协调发展。因此,无论是从总的教育指导方针,还是从学校学生发展来说。实施体育教育教学“一体化”都显得尤为必要。
二、体育教育教学“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
2007年以来,我校对高中体育教学进行了初步改革。根据高中学校、教师、学生的现状和特点,对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实践与探索,突出两操一课堂教学一课外活动一专业训练和选材一过程一升学两个系统的课程化、一体化建设,并对高中阶段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途径进行了初步架构,已初显成效。教师研究能力有了提高,实验阶段近30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学生逐步奠定了体质和特长基础,运动技能有所突破,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率逐年提升,合格率保持在85%以上;比赛获奖层次逐步提高,全国冠军、省一等奖达25人次;体育高考上线人数稳步增长,始终保持在50%录取率。
1 依托多种课程进行整体架构
将体育教学、课外活动与体育高考要求的内容进行整体架构,分层推进。以各种课程为依托,并在实践中对两操-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专业训练进行整体设计,分布实施:将体育高考考试四项素质(100米、800米、立定三级跳、实心球)渗透到两操辅助性课程之中,借以提升学生整体身体素质;将学生擅长技能(篮球、足球、武术、健美操、排球等)分列为基础性课程,依照学生兴趣选项分班教学:俱乐部以选修课形式提供拓展性课程给学生选择,计入学分;体育高考生、专业队开设“4 1”专业性课程。
2 突出体育人才发展的思路
根据高中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特点、条件和校情,对进口-培养-出口进行系统链接,对学习和训练主体、内容、手段进行分层、变革,优化选拔过程,强调过程培养的效果,为体育特长生成功提供保障。并实现理论、实践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
3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我校对体育学习评价采取分层次、多选择、学分化、共监管的评价体系,建立学生体育学习档案库,使得学生全体提升有成绩、技能熟练有学分、特长发展有方向,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一体化”教学变革需要以体育校本课程为依托,在各个学段构建体育课程的目的、形式、评价,依托基础-有效-高效-专业化的发展链,建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系统:在各阶段过程中突出学校体育文化和本质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都有利于形成学校体育发展的特色,并最终彰显学校的内涵。
(编辑 李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