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调”鹦鹉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mi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军覆没
  “气势磅礴的伊瓜苏瀑布群、潮湿茂密的亚马孙雨林,风光旖旎,草色青青”,这是我们对巴西的惯有印象。而绝大多数人对这个国家的东北部却不甚了解,事实上,那里遍布裸露的
  全军覆没
  “气势磅礴的伊瓜苏瀑布群、潮湿茂密的亚马孙雨林,风光旖旎,草色青青”,这是我们对巴西的惯有印象。而绝大多数人对这个国家的东北部却不甚了解,事实上,那里遍布裸露的岩石,到处是布满砂砾的荒漠,多刺的灌木丛需要在半干旱的贫瘠土壤中顽强抗争才能够生长。尽管,这片土地着实荒凉得令人意外,但这里却生活着世界上最有魅力的鸟儿——小蓝金刚鹦鹉。
  国际鸟类保护协会的鸟类专家汤姆从1990年开始,就在巴西东北部寻找这世间罕有的“蓝精灵”——斯皮克斯金刚鹦鹉。斯皮克斯金刚鹦鹉又名小蓝金刚鹦鹉,是世界上最稀少的鸟类之一。最早由德国博物学家乔治·马克桂福于1638年在巴西的伯南布哥州所记载。1819年,德国自然学家斯皮克斯前往巴西寻找异常美丽的鸟儿。他在巴西东北部一带发现了这一品种,并射杀了一只制成标本,斯皮克斯金刚鹦鹉的名称也就由此而来。
  小蓝金刚鹦鹉居住在卡巴尔河岸的森林走廊里(干旱森林气候),它们十分钟爱开阔的林地和有丰富种子的树林。有意思的是,它们的羽毛呈深浅不一的蓝色,如绝大部分羽毛呈精致的灰蓝色,前胸和腹部带点亮绿的色调,头顶羽毛为浅蓝灰色,尾巴及翅膀部分又散发着迷人的亮蓝色,而眼睛附近裸露的皮肤则为暗灰蓝色。雌鸟和雄鸟在外观上大致相同,但通常雌性个头较为小巧。由于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原本生活范围就很有限的它们很快暴露在盗猎者无情的猎枪下。1986年,全世界仅剩3只野生的小蓝金刚鹦鹉。到2000年,最后一只野生小蓝金刚鹦鹉也失去了踪迹。小蓝金刚鹦鹉被国际鸟类红皮书列为极度濒危的物种。
  四大美“蓝”
  其实,在金刚鹦鹉家族中,共有四种蓝色鹦鹉,小蓝金刚鹦鹉仅仅是四大美“蓝”之一。蓝金刚家族的另外三名成员分别是浅蓝绿金刚鹦鹉、李尔氏金刚鹦鹉和蓝紫金刚鹦鹉。它们无一例外都拥有异乎寻常的美丽外表、极其友善的性格以及硕大可爱的体型,这使得它们简直成了盗猎者的心头爱。在人类接连疯狂的捕猎买卖中,它们的数量都急剧下降,近乎绝种。许多野生金刚鹦鹉在幼年时,就被走私者非法买卖、人工圈养,以至于大部分成年金刚鹦鹉连基本的飞行能力都丧失了。
  蓝金刚家族中的浅蓝绿金刚鹦鹉已经在20世纪60年代绝种;李尔氏金刚鹦鹉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1978年的数据显示它们的野外数量只有约60只;而在巴西潘塔纳尔湿地及洪水泛滥的草地间活动的蓝紫金刚鹦鹉最为人所熟知,它们是全世界最大的鹦鹉,是蓝金刚家族中野生种数量唯一超过1000只的种类。不过,当地部落仍有以蓝紫金刚鹦鹉的羽毛作为装饰的习俗,它们硕大的体型在某些部落人眼中更是一顿美味的大餐。对觊觎它们高身价的偷盗者而言,蓝紫金刚鹦鹉简直就是摇钱树,这让蓝紫金刚鹦鹉面临的处境极为艰难。
  李尔氏金刚鹦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鸟类标本博物馆的“座上宾”。在过去,许多贵族对于这种漂亮的蓝色鹦鹉羽毛的喜爱直接导致此种鸟儿被大量猎杀,制成标本或拔取羽毛。它们和蓝金刚鹦鹉的其他成员一样,都有着强壮有力的腿和爪、弯曲的喙以及华丽且极长的尾羽。和浅蓝绿金刚鹦鹉一样,它们被认为是可能已经灭绝的物种,但是,1978年一次发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看法。
  寻找“圣杯”
  巴西动物学家赫尔·穆特在巴西东北部地区探险了不下10次,从1964年开始,他就热衷于搜寻李尔氏金刚鹦鹉这个物种。可以说,他搜索过的区域,覆盖面积都超过了他的家乡法国。直到14年后,他终于发现了它们的踪影。
  这处隐藏颇深的野外栖息地位于巴西东北部巴伊亚州内陆的砂岩悬崖上,那里植物群种极其匮乏、土壤贫瘠、气候干燥。如若想要走进砂岩附近的地带,就不得不骑马前行。而且,想要穿越那适合贫脊干旱土质生长的低矮灌木丛并非易事。只有从汹涌的灌木丛中“挣脱”出来,才得以继续徒步前行,一睹野生鹦鹉们的绝艳风采。穆特将这片荒地形容为:“远离世界的震撼”。他的理解不无道理:当人们跋山涉水,正精疲力竭的时候,全世界最罕见的鹦鹉们突然出现在眼前,任谁都会瞬间被它们震撼,心都会被它们那摄人心魄的身影所融化。
  1978年,穆特在某处荒原中碰巧遇见一位当地猎人。那位仁兄正在狼吞虎咽地吃着一只“烤鸡”,不过,地面上却洒满了蓝色的大羽毛。内心狂喜的穆特毫不犹豫地拾起最为精致的几片,如获至宝。和这位猎人别过后,他回到住地,对羽毛进行了详细的测量,由于曾经在动物园里研究过李尔氏金刚鹦鹉,在测量完的一瞬间,他立刻明白,“圣杯”也许就在不远处。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1978年12月的最后一天,赫尔·穆特终于发现了约有60只李尔氏金刚鹦鹉的野生鹦鹉种群。它们栖息于巴西东北部的这块砂岩峭壁上,大部分在砂岩峭壁上筑巢,也有些会在棕榈树树洞中筑巢。
  李尔氏金刚鹦鹉具有惊人的价值,一只成熟的李尔氏金刚鹦鹉售价可高达1~2万美元,这可大大刺激了那些想要发现它们并抓住它们的盗猎者。最受盗猎者青睐的捕猎方式是降低织网密度,当金刚鹦鹉飞离固定区域,它们就会被这些网缠住,然后开始“环球旅行”,成为富有的私人收藏家的萌宠。
  李尔氏金刚鹦鹉不仅有被捕的高风险,还面临食物短缺的危机。它们尤其钟爱利科瑞棕榈树的果实,可以说它们90%的食物都源自这种独特的果子。因此,高度依赖单种食物的特性也是导致李尔氏金刚鹦鹉生存困难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近亲繁殖的问题已然敲响了警钟。巴西农业、畜牧业的过度开发以及无情的森林大火,导致仅有几对鸟儿能正常繁殖,这60只大部分都是兄弟姐妹。扩充基因库迫在眉睫,否则还是会因为近亲繁殖问题产生病变而造成绝种。因此李尔氏金刚鹦鹉的前途十分堪忧。   目前,人们尚不清楚,为何李尔氏金刚鹦鹉如此罕见。但无论其稀缺性的原因是什么,有一点毫无疑问,即李尔氏金刚鹦鹉已濒临绝种。它们曾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列为极度濒危的物种,也就是说,这60多只野生李尔氏金刚鹦鹉可能会是此种鸟儿完全灭绝前的最后一批。
  震惊世界的保育成果
  在这次惊人的发现之后,许多国际性保护组织展开了一系列紧急的救援行动,再加上巴西政府的明令保护政策,20世纪90年代,它们的野生数量上升至100多只。2001年,猛增到250只;2004年,数量达到可观的400~500只;2006年,达到630只;2008年,李尔氏金刚鹦鹉的复育数量已突破千只大关。这是个多么鼓舞人心的数据啊!不过,由于环境严重干旱,人们还是担心,环境问题或可影响其未来繁殖。另一方面,走私和非法买卖的情况仍然屡禁不止。在1992~1995年间,就有20只被偷运走私。仅1996年这一年,就又有19只失去了踪影。
  时至今日,由于保育行动的落实,严禁盗捕与买卖政策工作的加强以及保护区范围的扩大,给了李尔氏金刚鹦鹉一次重生的机会。2007年,巴西环保组织在美国鸟类保护协会的协助下,将原有保护区的覆盖面积扩大了10倍,其中就包括有着大量悬崖以及裸岩的荒漠地区。这无疑在物种的保护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李尔氏金刚鹦鹉只吃利科瑞棕榈树这一特定树种的果实。不过,这种果实很硬,所以它们有时候会在牧地上捡被牛羊反刍过或是排泄出来的果实来吃,因为这样,果实吃起来会比较软。但一旦这样做,它们娇小的身躯就很容易成为牛羊践踏的对象。栖息地的破坏与利科瑞棕榈树脆弱的生长环境造成这种棕榈果实一直没有充分的数量供给李尔氏金刚鹦鹉,所以保护利科瑞棕榈树也是李尔氏金刚保育的重要一环。目前,在某基金会的支持下,有些长着利科瑞棕榈树的地方已经被围了起来。不过,要维持主食供应仍是一个不小的任务,大约450颗棕榈树果实才能喂饱一只李尔氏金刚鹦鹉。
  现今,至少有74只圈养李尔氏金刚鹦鹉还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私人收藏家手中和国家动物园里。这些鸟儿也同样具有保护价值,但是却无法统一记录和管理。因此,它们的处境仍然不容乐观。值得庆幸的是,成功拯救李尔氏金刚鹦鹉这一事实给我们人类上了重要一课,我们有责任去拯救其他濒危的物种。岩石,到处是布满砂砾的荒漠,多刺的灌木丛需要在半干旱的贫瘠土壤中顽强抗争才能够生长。尽管,这片土地着实荒凉得令人意外,但这里却生活着世界上最有魅力的鸟儿——小蓝金刚鹦鹉。
  国际鸟类保护协会的鸟类专家汤姆从1990年开始,就在巴西东北部寻找这世间罕有的“蓝精灵”——斯皮克斯金刚鹦鹉。斯皮克斯金刚鹦鹉又名小蓝金刚鹦鹉,是世界上最稀少的鸟类之一。最早由德国博物学家乔治·马克桂福于1638年在巴西的伯南布哥州所记载。1819年,德国自然学家斯皮克斯前往巴西寻找异常美丽的鸟儿。他在巴西东北部一带发现了这一品种,并射杀了一只制成标本,斯皮克斯金刚鹦鹉的名称也就由此而来。
  小蓝金刚鹦鹉居住在卡巴尔河岸的森林走廊里(干旱森林气候),它们十分钟爱开阔的林地和有丰富种子的树林。有意思的是,它们的羽毛呈深浅不一的蓝色,如绝大部分羽毛呈精致的灰蓝色,前胸和腹部带点亮绿的色调,头顶羽毛为浅蓝灰色,尾巴及翅膀部分又散发着迷人的亮蓝色,而眼睛附近裸露的皮肤则为暗灰蓝色。雌鸟和雄鸟在外观上大致相同,但通常雌性个头较为小巧。由于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原本生活范围就很有限的它们很快暴露在盗猎者无情的猎枪下。1986年,全世界仅剩3只野生的小蓝金刚鹦鹉。到2000年,最后一只野生小蓝金刚鹦鹉也失去了踪迹。小蓝金刚鹦鹉被国际鸟类红皮书列为极度濒危的物种。
  四大美“蓝”
  其实,在金刚鹦鹉家族中,共有四种蓝色鹦鹉,小蓝金刚鹦鹉仅仅是四大美“蓝”之一。蓝金刚家族的另外三名成员分别是浅蓝绿金刚鹦鹉、李尔氏金刚鹦鹉和蓝紫金刚鹦鹉。它们无一例外都拥有异乎寻常的美丽外表、极其友善的性格以及硕大可爱的体型,这使得它们简直成了盗猎者的心头爱。在人类接连疯狂的捕猎买卖中,它们的数量都急剧下降,近乎绝种。许多野生金刚鹦鹉在幼年时,就被走私者非法买卖、人工圈养,以至于大部分成年金刚鹦鹉连基本的飞行能力都丧失了。
  蓝金刚家族中的浅蓝绿金刚鹦鹉已经在20世纪60年代绝种;李尔氏金刚鹦鹉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1978年的数据显示它们的野外数量只有约60只;而在巴西潘塔纳尔湿地及洪水泛滥的草地间活动的蓝紫金刚鹦鹉最为人所熟知,它们是全世界最大的鹦鹉,是蓝金刚家族中野生种数量唯一超过1000只的种类。不过,当地部落仍有以蓝紫金刚鹦鹉的羽毛作为装饰的习俗,它们硕大的体型在某些部落人眼中更是一顿美味的大餐。对觊觎它们高身价的偷盗者而言,蓝紫金刚鹦鹉简直就是摇钱树,这让蓝紫金刚鹦鹉面临的处境极为艰难。
  李尔氏金刚鹦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鸟类标本博物馆的“座上宾”。在过去,许多贵族对于这种漂亮的蓝色鹦鹉羽毛的喜爱直接导致此种鸟儿被大量猎杀,制成标本或拔取羽毛。它们和蓝金刚鹦鹉的其他成员一样,都有着强壮有力的腿和爪、弯曲的喙以及华丽且极长的尾羽。和浅蓝绿金刚鹦鹉一样,它们被认为是可能已经灭绝的物种,但是,1978年一次发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看法。
  寻找“圣杯”
  巴西动物学家赫尔·穆特在巴西东北部地区探险了不下10次,从1964年开始,他就热衷于搜寻李尔氏金刚鹦鹉这个物种。可以说,他搜索过的区域,覆盖面积都超过了他的家乡法国。直到14年后,他终于发现了它们的踪影。
  这处隐藏颇深的野外栖息地位于巴西东北部巴伊亚州内陆的砂岩悬崖上,那里植物群种极其匮乏、土壤贫瘠、气候干燥。如若想要走进砂岩附近的地带,就不得不骑马前行。而且,想要穿越那适合贫脊干旱土质生长的低矮灌木丛并非易事。只有从汹涌的灌木丛中“挣脱”出来,才得以继续徒步前行,一睹野生鹦鹉们的绝艳风采。穆特将这片荒地形容为:“远离世界的震撼”。他的理解不无道理:当人们跋山涉水,正精疲力竭的时候,全世界最罕见的鹦鹉们突然出现在眼前,任谁都会瞬间被它们震撼,心都会被它们那摄人心魄的身影所融化。   1978年,穆特在某处荒原中碰巧遇见一位当地猎人。那位仁兄正在狼吞虎咽地吃着一只“烤鸡”,不过,地面上却洒满了蓝色的大羽毛。内心狂喜的穆特毫不犹豫地拾起最为精致的几片,如获至宝。和这位猎人别过后,他回到住地,对羽毛进行了详细的测量,由于曾经在动物园里研究过李尔氏金刚鹦鹉,在测量完的一瞬间,他立刻明白,“圣杯”也许就在不远处。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1978年12月的最后一天,赫尔·穆特终于发现了约有60只李尔氏金刚鹦鹉的野生鹦鹉种群。它们栖息于巴西东北部的这块砂岩峭壁上,大部分在砂岩峭壁上筑巢,也有些会在棕榈树树洞中筑巢。
  李尔氏金刚鹦鹉具有惊人的价值,一只成熟的李尔氏金刚鹦鹉售价可高达1~2万美元,这可大大刺激了那些想要发现它们并抓住它们的盗猎者。最受盗猎者青睐的捕猎方式是降低织网密度,当金刚鹦鹉飞离固定区域,它们就会被这些网缠住,然后开始“环球旅行”,成为富有的私人收藏家的萌宠。
  李尔氏金刚鹦鹉不仅有被捕的高风险,还面临食物短缺的危机。它们尤其钟爱利科瑞棕榈树的果实,可以说它们90%的食物都源自这种独特的果子。因此,高度依赖单种食物的特性也是导致李尔氏金刚鹦鹉生存困难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近亲繁殖的问题已然敲响了警钟。巴西农业、畜牧业的过度开发以及无情的森林大火,导致仅有几对鸟儿能正常繁殖,这60只大部分都是兄弟姐妹。扩充基因库迫在眉睫,否则还是会因为近亲繁殖问题产生病变而造成绝种。因此李尔氏金刚鹦鹉的前途十分堪忧。
  目前,人们尚不清楚,为何李尔氏金刚鹦鹉如此罕见。但无论其稀缺性的原因是什么,有一点毫无疑问,即李尔氏金刚鹦鹉已濒临绝种。它们曾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列为极度濒危的物种,也就是说,这60多只野生李尔氏金刚鹦鹉可能会是此种鸟儿完全灭绝前的最后一批。
  震惊世界的保育成果
  在这次惊人的发现之后,许多国际性保护组织展开了一系列紧急的救援行动,再加上巴西政府的明令保护政策,20世纪90年代,它们的野生数量上升至100多只。2001年,猛增到250只;2004年,数量达到可观的400~500只;2006年,达到630只;2008年,李尔氏金刚鹦鹉的复育数量已突破千只大关。这是个多么鼓舞人心的数据啊!不过,由于环境严重干旱,人们还是担心,环境问题或可影响其未来繁殖。另一方面,走私和非法买卖的情况仍然屡禁不止。在1992~1995年间,就有20只被偷运走私。仅1996年这一年,就又有19只失去了踪影。
  时至今日,由于保育行动的落实,严禁盗捕与买卖政策工作的加强以及保护区范围的扩大,给了李尔氏金刚鹦鹉一次重生的机会。2007年,巴西环保组织在美国鸟类保护协会的协助下,将原有保护区的覆盖面积扩大了10倍,其中就包括有着大量悬崖以及裸岩的荒漠地区。这无疑在物种的保护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李尔氏金刚鹦鹉只吃利科瑞棕榈树这一特定树种的果实。不过,这种果实很硬,所以它们有时候会在牧地上捡被牛羊反刍过或是排泄出来的果实来吃,因为这样,果实吃起来会比较软。但一旦这样做,它们娇小的身躯就很容易成为牛羊践踏的对象。栖息地的破坏与利科瑞棕榈树脆弱的生长环境造成这种棕榈果实一直没有充分的数量供给李尔氏金刚鹦鹉,所以保护利科瑞棕榈树也是李尔氏金刚保育的重要一环。目前,在某基金会的支持下,有些长着利科瑞棕榈树的地方已经被围了起来。不过,要维持主食供应仍是一个不小的任务,大约450颗棕榈树果实才能喂饱一只李尔氏金刚鹦鹉。
  现今,至少有74只圈养李尔氏金刚鹦鹉还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私人收藏家手中和国家动物园里。这些鸟儿也同样具有保护价值,但是却无法统一记录和管理。因此,它们的处境仍然不容乐观。值得庆幸的是,成功拯救李尔氏金刚鹦鹉这一事实给我们人类上了重要一课,我们有责任去拯救其他濒危的物种。
  当鹦鹉遇到富豪
  你肯定有所耳闻,一些富豪们通过晒自己和猎豹“萌宠”的合照来 “炫富”。这都不算什么,在一处野生动物保护中心,里面有超过2500只罕见的野生动物,可以说,全世界绝大多数濒危物种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这个地方不在亚马孙的热带雨林里而是在遥远的阿拉伯国家——卡塔尔,它就是阿尔·瓦布拉野生动物保护中心。
  起初,它只是一座因私人兴趣而建立的动物收集中心,由于收集奇异动物给富豪带来了极大的乐趣,于是富豪把它翻新扩大,建起了一座颇具专业化水准的稀有动物育种研究基地。这里拥有全世界最优秀的动物护理团队、实验室、最好的天然食品,以及人工降雨设备。
  研究基地不向公众开放,许多区域标有“禁止入内”标志,呈封闭状态,此举的目的是希望游客别去打扰那些生性敏感的罕见动物。有些围墙专门用作隔离,这一独特做法,成功保护了那些繁殖困难的野生物种。多年下来,这里收集了许多世界上最美丽的动物物种,包括极乐鸟、大型鹦鹉、猎豹、大羚羊等,同时他们肩负着多个濒危物种的拯救工作,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拯救小蓝金刚鹦鹉。在2000~2003年,这位富豪从两位生物学家手中购入了30多只圈养小蓝金刚鹦鹉,交由他所建立的庞大育种基地进行繁育。拥有充足资金和技术支持的育种基地顿时成为了拥有最多圈养小蓝金刚鹦鹉的机构,且每年都有新的小蓝金刚鹦鹉成功诞生。目前,这里的圈养小蓝金刚鹦鹉的数量已接近百只,占目前全球现存数量的三分之二。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和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并借此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发展是幼儿园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论述了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幼儿语言能力发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正>福安,建县于宋淳佑五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绮丽,历来为闽东北重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是闽东的首府,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文化积淀相当丰厚。工艺美术作为中华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JP+1〗略,它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虽然各国的小
期刊
在即将迎来祖国60华诞的前夕.一年一度的“田汉戏剧奖”评奖会议于9月1 日至4日在风景秀丽的“双世遗”武夷山召开,共有来自全国十几家戏剧专业期刊的社长、主编、老主编.以
和孩子们一起徜徉在那些绘本故事中,才发现绘本独特的表达系统使得它多么适合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异常活跃的处于浪漫期的这群一二年级的孩子.每天与孩子们一起享受绘本故事,让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