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转型背景下提升大学数学课堂吸引力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b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现在许多高校都面临转型,在转型背景下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对大学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强调实用性。对于被抽象,晦涩难懂这样的词语打上标签的大学数学课,如何突破现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吸引力才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转型;概率统计;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219-02
  一、引言
  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代大学教育的理念。概率统计课程是大学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主要包括概率论和统计学两大部分,前部分是理论,主要研究自然界的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后部分是应用,主要围绕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分析随机数据等做出统计推断或预测。它在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工程技术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成为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分析工具和量化科学的中心,在许多交叉学科研究中起着桥梁的作用。要想好好发挥它的实用性,必须依靠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网络信息时代,既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同时也存在很多的弊端,近几年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屡见不鲜,听课的状态也越发不积极。有些老师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平淡乏味,照本宣科,一堆公式,一堆字母的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应接不暇,完全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试想枯燥乏味的概率课,试想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密度函数f(x)=,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不会比手机朋友圈的内容或是网络游戏更具吸引力。长此以往,学习效果低下且学习风气也越发糟糕。怎样改变现状呢,急需教师转变教学风格和教学状态,把课堂营造的更具吸引力,让学生享受整个学习的过程,这样所获得的知识才能发挥价值。
  二、概率统计教学改革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以实际概率教学为例,教学计划安排概率课时48学时,每周安排4学时。讲授内容包括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数值特征、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七章的内容,几乎每两周就要讲完一章的内容,才能顺利完成教学工作。这对教师对学生来说都显得有些匆忙,提到数学往往和枯燥乏味这样的词语挂上钩,它难度高,知识含量大,难理解。教学形式目前仍然是传统教学,秉承老师为主、板书为主的形式,由教师控制整个教学进度,将知识面对面的传授给学生,最终完成教学任务。讲解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计算公式的演练,而现代教育重视能力的培养,为了提倡应用性,很多院校不得不压缩课时,导致教师删减内容,甚至浅化处理相关知识,基本上就是粗线条的灌输。加上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缺乏,自我思考功能的退化,老师在讲练习题的过程中大多都是包办的形式,往往忽视举例与实际相结合。这就需要老师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个体发展为取向,以满足学生个体需求为目的,重新设定概率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内容需要合理安排
  数学教材的编写倾向于理论本身的完整性、知识衔接的有序性等因素。因此,第一次课应将教材内容重新整合,告知学生这门课程讲什么,核心内容,主要方法,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这门课,使零散的内容整体化,因此讲解理论内容时适当的增加拓展课环节,让学习的过程充满乐趣。
  概率统计课程第一章的教学内容为古典概型,几何概型,高中课本已经涉及,所以这部分知识可以通过快速回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当作复习和适应,从而压缩部分课时。第二章开始涉及到随机变量了,学生就有些不太适应了,抽象的概念、新鲜的名词接踵而来,应接不暇。可以适当放慢速度,学生的数学功底参差不齐,要让大家在漫长的十几周的时间里保持听课的状态,不被落下,真的能把知识学到心里,我想除非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讲课内容极具吸引力,教师的状态非常灵活才可能。
  (二)师生互动,调动课堂气氛,提升吸引力
  教育观点决定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前的课堂比较注重理论推导,长篇大论的证明过程,学生乐此不疲的抄写,反复推敲。然而21世纪数据时代,创新、应用才是这个时代的标签,学生对这种枯燥乏味的课堂完全提不起兴趣。定理、公式是记下来了,但做题不会用,就连老师答疑,学生都不知道问什么,考试的时候期待老师给模拟题、划范围,考完了就全忘了。如果是这样还有“学”的必要么?岂不是投资无回报。不是学生变笨了只是追求改变了,所以课堂教学急需改变。
  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非常重要,教师的语言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有清晰的思路,也要具备饱满的情绪情感。幽默风趣生动的语言能够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程度也会提高,教学效果会明显变好。相反随意的訓斥和批评只会增加学生的反感,排斥课堂学习,作为数学教师,除了研究教学方法以外,还要认真研究教学中语言的表达,增强课堂的吸引力。
  在教学用例的选择上,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的专业,当然教材中例题不会广泛到各个领域,这就需要教师多下功夫,更新例题将理论与实际有效的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觉上课时轻松的,快乐的,无压力的。
  比如二项分布的学习,可以举例“期末考试,如果概率只考50道选择题,每题2分,那么,某学生答对25道题以上的概率是多少。”请学生思考,估计会拉回学生的注意力。靠瞎猜,碰运气每个题答对的概率是,答错的概率是,显然各题的解答互不影响。因此可以将解答50道题看成50重伯努力试验。
  概率很小,所以靠瞎猜通过考试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这也同时提醒学生上课要注意听讲,才能取得好的成绩,从而激发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热情。
  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不是通过教师单纯的知识传授就能直接获得的,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体会,探索和实践。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吸引力
  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化教学的标志,也终将是大趋势。对于概率这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来说,板书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但在适当章节加入多媒体可以更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多媒体的图片和动态演示使得教学生动、形象,多媒体显示定理,公式和例题的内容要比老师在黑板上抄写节省时间,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在处理统计学问题时,会面对大量的样本数据,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介绍一些处理数据的软件,将excel、matlab、spss融入教学,通过直观的演示,使学生对概念和结论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实现教学与软件应用有机结合,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比如excel软件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功能,尤其统计函数利用率更高,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这些常用分布的计算都可以通过excel来实现。因为会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手算工作量太大,而且准确率不高。因此计算机辅助必不可少。新时代的学生对计算机都比较热衷,投其所好更能达到学习的效果。另外课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小作业,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开展,共同学习和讨论,最后可以将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给老师,这样的学习我想会更有意义和价值。   (四)考核方式的改变,具有吸引力
  以实际教学为例,概率统计课程的考核方式多年来一直是闭卷的形式,卷面题型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大题的形式。学生有平时成绩30分。平时成绩主要是记录学生出勤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最终总评成绩计算:卷面成绩*70% 平时成绩。即便近几年考试题目越来越简单,但是挂科率一直居高不下,大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有些考试题目根本看不懂,学生完全是考前进行突击,考试时搭边就写,趁监考老师不注意就想抄,想法就是蒙混过去,只求别挂科就好。为了改变这种不正能量的局面,考试方式也要变革,不能只考理论知识,毕竟没有发挥概率的实效性。可以这样尝试(理论 实践 平时),理论考核一部分,作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比重略小;实践考核一部分,作为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拓展。比如可以考核利用工具软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包括问题背景、数据分析、结论,三人一组来共同完成。比如老师给学生布置不同的实践任务:第一组,应用数字特征概念进行证券投资组合分析,利用matlab求解最大收益;第二组,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部分,利用软件spss来完成;第三组,函数分布的知识,利用excel功能函数计算。分组完成实践考核,最后根据实践结果给出相应的分值。这样的考试方式估计只有实际操作才能通过,靠投机取巧是通过不了的。这样的学习才真的有意义,不仅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个大背景,高等院校正处于转型期,新课改环境下,大学数学教育更加强调对学生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如何将所学内容发挥到实际生产生活中去,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复杂的工作,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三、结束语
  大学课堂是许多人梦想中的地方,因为在那里可以学习知识,感悟人生,丰富自己的灵魂。竖立坚定的信念,体现自我的价值。作为教师有义务提高大学课堂的吸引力。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让教与学的课堂成为真正快乐地方。
  参考文献:
  [1]顾沛.数学文化课的探索與启示[J].中国大学数学,2013,(2)
  [2]李岚.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进展[J].大学数学,2007,(8).
  [3]于义良.实用概率统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梅长林,王宁,周家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习与提高[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武威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阐述,指出了适应我院“一体三通”的以工学结合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是让其他同类高职院校借鉴学习提供可以参考的思路和依据。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9-0127-02  根据教育部文件(教高[2006]16号)精神:“高等
摘要:石油高校实验室所开展研究项目与石油和石油化工息息相关,实验室废液主要是来自科研实验室的组成比较复杂的有机废液和含油废液。本文根据废液的组成特点,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实验室废液处置的管理办法及措施进行了分析。提出应从管理队伍的建设、管理制度及办法的建立、规范废液处理流程、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完善回收机制以及宣传和监管等多方面入手,才能使实验室废液得到综合治理,减少环境污染。  关键词:石油高
摘要:目前,民办院校中推行本科导师制做法的并不多,与导师制相关的制度也未完全形成。而其体制和机制的灵活性,以及学生的特点决定了推行“导训结合制”的可行性。针对学生实施导师的“导”和“训”,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特长,在常规教学之外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引导和实践技能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导师从中也能获得新的教学启示。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导训结合”的第二课堂实践育人体系,并在
摘要: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再到能力体系,彰显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理念。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法贯穿该课程教学的始终,进行课程实践性教学探索,从而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口头表达、文字书写、团队协作、分析运用、创新等能力。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体系;能力体系;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
摘要:我国现有职业教育体制制约了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合作以师带徒强化实践教学的一种人才培养新模式。论文阐述了现代学徒制的含义及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试点班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做法。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汽车运用与维修;试点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043-02  一、背景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制下学生虽然掌握了丰
摘要:和谐校园需要和谐教育,和谐教育呼唤着师德修养。文章从师德建设的地位、和谐校园生态标准、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入手,阐述加强师德修养对建设和谐校园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师德建设;和谐校园生态;以生为本;和谐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5-0030-02  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并把这作
摘要:我国的工科学生专业实践技能较低,不能满足社会实际需要。本文通过在美国访问期间的学习和观察,总结美国大学教学的特点,同时思考我国的工科专业学生培养的弊端,结合我国大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对我国工科专业教学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上进行探讨。通过在上述方面的改进有助于把握美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实践提供可参考的思路。  关键词:工科专业;教学形式;理论与实践结合  中图分类号:
摘要:课程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是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核心内容,对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测评无论是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过程的调整,还是对教学的引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观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类和管理类学生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文章通过对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分析,指出《微观经济学》教学总体上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在教学内容的不同模块和不同年级之间仍存在差异,并基于此提出了以教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课堂教学视频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和教育机构的重视,从而在全国教育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本文在分析微课在高校中的应用优势和应用现状后,针对水产养殖学的专业核心课程——《虾蟹类增养殖学》在教学过程中制作微课的必要性,以“眼柄切除技术”为例,阐述了微课制作的过程和注意事项,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构建多元的学习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关键词:微课;教学
摘要:围绕着建设多学科融合的建筑设计课程体系框架,探索建筑设计课程与建筑构造课程协同教学的体系构建。通过教学环节的优化设置,加强课程间的衔接与联系,更好地发挥建筑设计教学的主导作用,向建筑本原回归。从而实现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整体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协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