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望都县8644部队卫生队(072450)
关键词 跟痛症 推拿治疗 足反射区治疗
跟痛症又称足跟痛,是跟骨底面局限性疼痛,常伴有跟骨结节部的前缘骨刺,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笔者通过近两年的临床实践,应用电疗、推拿加"足健法"综合治疗跟痛症,发现明显优于单方疗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从1997年起,笔者总结了32例门诊和住院病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37岁,平均年龄50.5岁;病程最短2月,最长4年,平均1年半。
1.2 西医病种统计:足跟纤维脂肪垫炎9例,占28.10%;跖腱膜炎7例,占21.9%;跟骨骨刺16例,占50%。
2 诊断依据
2.1 多为中老年人,起病缓,病史数月或数年,足跟疼痛,晨起站立或行走过久时加重。
2.2 跟骨结节处有压痛,骨刺较大时可触及骨性隆起。
2.3 X线片示:跟骨结节前方可有骨刺样增生。
3 治疗方法
3.1 电疗法:用电脑中频多功能治疗仪(K89-22型,北京翔云电子设备厂出品)疗足跟部20分钟。
3.2 推拿治疗:
3.2.1 患者俯卧屈膝位:
3.2.1.1 滚跟疗法:足底向上,医者以滚法施于足底部,重点在足跟的压痛点周围,约5分钟,继以用按摩锤对准压痛点〖HT5",6〗扌〖KG-*2〗垂〖HT5",7〗〖HT5"〗打3~5下,然后辅以掌擦法使之足跟温热。
3.2.1.2 叩击法:医者摸准骨刺部位压痛点,一手推住踝部固定,一手以掌根叩击痛点,由轻至重逐渐加力,连续10数次,再以手掌在足跟部擦法。
3.2.1.3 按摩法:用手掌或拇指按推足心及足跟,由前向后反复20~30次,按摩涌泉、太冲、然谷、太溪、昆仑、解溪、申脉、照海穴各1~3分钟,拿捏足跟的内外、后缘2~3分钟。
3.2.2 患者仰卧位:医者以大指从足跟部沿跖筋膜按揉数遍,再配合弹拨跖筋膜,重点在其跟骨附着点周围,及然谷穴,最后顺跖筋膜方向用掌擦法,以透热为度。
3.3 足健法患者仰卧或坐于治疗床上,治疗时采用全足按摩,重点加强的方法。
3.3.1 反射区: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尿道(以上为基础反射区)、肝、胆、尾骨内外侧、生殖腺、压痛点、敏感点、髋关节、大腿部、膝关节、肘。
3.3.2 常用手法:按揉法、拇指推法、单食指扣拳法、搓法、摇法、按摩棒法。
3.3.3 按摩程序及说明:以按摩基础反射区开始,然后按摩治疗反射区(重点程序,重点是肝、肾),最后再按摩基础反射区。说明:按摩完后,饮用温开水500ml,每天治疗1次,每次20分钟,5次为1个疗程,2疗程之间休息1天。注意事项:适当休息,减少承重,行走和站立不宜过久。用温水浸足15分钟。
4 疗效标准和治疗结果4.1 疼痛症状完全消失,行走自如,3个月无复发者为治愈27例,占84.37%。
4.2 疼痛症状基本消失,偶有行走不适者为有效,4例,占12.5%。
4.3 症状和体证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者为无效,1例,占3.13%。有效率96.9%,治愈率84.3%,痊愈率84.3%,痊愈其中20例追踪半年,无复发。
5 典型病例闻某,男,61岁。于1997年9月27日就诊,该患者足跟痛两年余,近日加重,行走时拄着拐杖,由其老伴搀扶,而且情绪激动,烦躁不安。经查体,跟骨结节处有压痛,触及骨性隆起,X线片示:有骨刺样增生。以前用过中西药治疗,总是时轻时重。现经上述三方综合治疗2次,足痛减轻,扔掉拐杖,缓慢行走;治疗6次,疼痛基本消失,自己能独立行走数10米;治疗10次症状完全消失,痊愈出院,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6 讨论祖国医学认为,肝肾亏损,肾阴不足是造成足跟痛的主要因素,劳累过度致使足跟部筋骨损伤。肝主筋,肾主骨,中老年人肾肝之气不足,功能渐衰,即肾虚无以生骨,肝虚无以养筋,筋骨随之退化;肾主经脉绕行足跟,且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而致跟痛。上述三法联合治疗,可滋肝补肾、增强肝肾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解除血管痉挛,消炎止痛,疏通经络,宣通气血,祛阻风寒湿邪,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同时起到了协同作用,使疗效迅速增加和巩固,无任何副作用。
关键词 跟痛症 推拿治疗 足反射区治疗
跟痛症又称足跟痛,是跟骨底面局限性疼痛,常伴有跟骨结节部的前缘骨刺,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笔者通过近两年的临床实践,应用电疗、推拿加"足健法"综合治疗跟痛症,发现明显优于单方疗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从1997年起,笔者总结了32例门诊和住院病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37岁,平均年龄50.5岁;病程最短2月,最长4年,平均1年半。
1.2 西医病种统计:足跟纤维脂肪垫炎9例,占28.10%;跖腱膜炎7例,占21.9%;跟骨骨刺16例,占50%。
2 诊断依据
2.1 多为中老年人,起病缓,病史数月或数年,足跟疼痛,晨起站立或行走过久时加重。
2.2 跟骨结节处有压痛,骨刺较大时可触及骨性隆起。
2.3 X线片示:跟骨结节前方可有骨刺样增生。
3 治疗方法
3.1 电疗法:用电脑中频多功能治疗仪(K89-22型,北京翔云电子设备厂出品)疗足跟部20分钟。
3.2 推拿治疗:
3.2.1 患者俯卧屈膝位:
3.2.1.1 滚跟疗法:足底向上,医者以滚法施于足底部,重点在足跟的压痛点周围,约5分钟,继以用按摩锤对准压痛点〖HT5",6〗扌〖KG-*2〗垂〖HT5",7〗〖HT5"〗打3~5下,然后辅以掌擦法使之足跟温热。
3.2.1.2 叩击法:医者摸准骨刺部位压痛点,一手推住踝部固定,一手以掌根叩击痛点,由轻至重逐渐加力,连续10数次,再以手掌在足跟部擦法。
3.2.1.3 按摩法:用手掌或拇指按推足心及足跟,由前向后反复20~30次,按摩涌泉、太冲、然谷、太溪、昆仑、解溪、申脉、照海穴各1~3分钟,拿捏足跟的内外、后缘2~3分钟。
3.2.2 患者仰卧位:医者以大指从足跟部沿跖筋膜按揉数遍,再配合弹拨跖筋膜,重点在其跟骨附着点周围,及然谷穴,最后顺跖筋膜方向用掌擦法,以透热为度。
3.3 足健法患者仰卧或坐于治疗床上,治疗时采用全足按摩,重点加强的方法。
3.3.1 反射区: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尿道(以上为基础反射区)、肝、胆、尾骨内外侧、生殖腺、压痛点、敏感点、髋关节、大腿部、膝关节、肘。
3.3.2 常用手法:按揉法、拇指推法、单食指扣拳法、搓法、摇法、按摩棒法。
3.3.3 按摩程序及说明:以按摩基础反射区开始,然后按摩治疗反射区(重点程序,重点是肝、肾),最后再按摩基础反射区。说明:按摩完后,饮用温开水500ml,每天治疗1次,每次20分钟,5次为1个疗程,2疗程之间休息1天。注意事项:适当休息,减少承重,行走和站立不宜过久。用温水浸足15分钟。
4 疗效标准和治疗结果4.1 疼痛症状完全消失,行走自如,3个月无复发者为治愈27例,占84.37%。
4.2 疼痛症状基本消失,偶有行走不适者为有效,4例,占12.5%。
4.3 症状和体证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者为无效,1例,占3.13%。有效率96.9%,治愈率84.3%,痊愈率84.3%,痊愈其中20例追踪半年,无复发。
5 典型病例闻某,男,61岁。于1997年9月27日就诊,该患者足跟痛两年余,近日加重,行走时拄着拐杖,由其老伴搀扶,而且情绪激动,烦躁不安。经查体,跟骨结节处有压痛,触及骨性隆起,X线片示:有骨刺样增生。以前用过中西药治疗,总是时轻时重。现经上述三方综合治疗2次,足痛减轻,扔掉拐杖,缓慢行走;治疗6次,疼痛基本消失,自己能独立行走数10米;治疗10次症状完全消失,痊愈出院,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6 讨论祖国医学认为,肝肾亏损,肾阴不足是造成足跟痛的主要因素,劳累过度致使足跟部筋骨损伤。肝主筋,肾主骨,中老年人肾肝之气不足,功能渐衰,即肾虚无以生骨,肝虚无以养筋,筋骨随之退化;肾主经脉绕行足跟,且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而致跟痛。上述三法联合治疗,可滋肝补肾、增强肝肾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解除血管痉挛,消炎止痛,疏通经络,宣通气血,祛阻风寒湿邪,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同时起到了协同作用,使疗效迅速增加和巩固,无任何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