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指的是对文章进行分析,揭示文本的主旨、作者的思想及其独特的语言和写作方法。一堂语文课就是一堂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过程。然而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漠视教材和缺乏文本意识的问题。不少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课文时没有注意整体性,喜欢提出碎片化的问题,这种点状解读的方式很难读出文章的韵味。还有的教师提问过于随意,过于拘泥于标准答案,這使得学生没能将文章读活。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指导小学生展开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尝试树立开放意识,让学生将文章读通读活,促使学生更深入地阅读课文。
在指导学生展开阅读时,我鼓励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阅读,尝试把握住文章的精髓。尤其是在阅读较长的文章时,可以先让学生找出文章的文眼在哪里,然后总结概括,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再捕捉字里行间的重要信息,感受作者的创作情感,并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和作者形成共鸣。这样的阅读关注整体性,做到了将作品读薄。
六年级下册第8课《三打白骨精》一文的篇幅较长,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浏览,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学生整体阅读后,我提出问题:“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在学生能概括文章的大意后,我又引导学生捕捉文章字里行间的重要信息,如提出问题:“这篇文章中有哪几个主要的人物,他们分别在情节的发展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又如:“文章展现了孙悟空三次和白骨精交手的情节,那么这三次交手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这些问题能促使学生在整体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作品中的有效信息。如有学生发现:“白骨精越来越狡猾,每一次的变化都能抓住人心。而孙悟空则越来越聪明,从一开始的猛打变成了用智谋取胜。”
在开放意识下,我组织学生展开浏览体味,这样就能把握住文章的整体特点,把握住其中的经典内容。
为了促使学生对文本积极进行创造性解读,我还鼓励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将文章读厚。我鼓励学生找出作品中的经典词句,分析作者为何如此选词,是否有特殊的用意。在朗读和品味的过程中,学生逐步感受了作品的意境,体会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这样就让原本短小的作品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更为厚实。
在指导学生学习六年级下册第9课《如梦令》时,我鼓励学生诵读这篇课文,并围绕课文的内容进行品味和感受。让学生先找出这首词中的经典句子,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其次则可以让学生说说能否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如有学生提出:“‘误入藕花深处’的‘误’写得十分巧妙,作者是不经意进入的,这和酒醉相互呼应,正是因为作者醉了,所以作者才会误入的。”还有学生提出:“我觉得这个‘误入藕花深处’还能体现出这是一种不经意的美。这说明作者也是一个追求自然、喜欢率性而为的人。”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透过作品的意境感受到了人物的情感,学生对于这首词的理解和认识也会更为深刻。
在学生学习古诗词作品时,让学生在品味的过程中感受古诗词的意境。同时还鼓励学生积极联想,树立开放意识,积极品味作品的情感,体会其中的意境。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展开联想。我鼓励学生在联想中将文章中的词句还原成某种画面,然后进入画面中进一步感悟。这样就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学生将作品读活。
六年级上册第13课《牛郎织女》是一个精彩的民间传说故事,在作品中突显了牛郎和织女相遇的场景和分离的场景,但是对牛郎和织女相处的内容则一笔带过,写得比较简略。我在教学中尝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阅读“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两个人辛勤劳动,日子过得挺美满”等句子,并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尝试还原该场景,并用语言将其表达出来。我引导学生思考:“牛郎织女情谊深厚,所以最后才会让分离显得特别惨烈。这样的情感自然不可能是一日之间形成的,那么这两人相守的三个年头中,他们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并鼓励学生用小作文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头脑中想象的内容,撰写《牛郎织女外传》。在活动中,学生对牛郎织女的情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除了根据文章中描写的内容进行想象以外,我还积极鼓励学生围绕文章中的空白处进行想象。学生可以自主补充文章的留白处,这不仅提高了写作能力,同时还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简介: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一、浏览体味,读“薄”
在指导学生展开阅读时,我鼓励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阅读,尝试把握住文章的精髓。尤其是在阅读较长的文章时,可以先让学生找出文章的文眼在哪里,然后总结概括,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再捕捉字里行间的重要信息,感受作者的创作情感,并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和作者形成共鸣。这样的阅读关注整体性,做到了将作品读薄。
六年级下册第8课《三打白骨精》一文的篇幅较长,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浏览,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学生整体阅读后,我提出问题:“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在学生能概括文章的大意后,我又引导学生捕捉文章字里行间的重要信息,如提出问题:“这篇文章中有哪几个主要的人物,他们分别在情节的发展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又如:“文章展现了孙悟空三次和白骨精交手的情节,那么这三次交手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这些问题能促使学生在整体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作品中的有效信息。如有学生发现:“白骨精越来越狡猾,每一次的变化都能抓住人心。而孙悟空则越来越聪明,从一开始的猛打变成了用智谋取胜。”
在开放意识下,我组织学生展开浏览体味,这样就能把握住文章的整体特点,把握住其中的经典内容。
二、感受意境,读“厚”
为了促使学生对文本积极进行创造性解读,我还鼓励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将文章读厚。我鼓励学生找出作品中的经典词句,分析作者为何如此选词,是否有特殊的用意。在朗读和品味的过程中,学生逐步感受了作品的意境,体会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这样就让原本短小的作品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更为厚实。
在指导学生学习六年级下册第9课《如梦令》时,我鼓励学生诵读这篇课文,并围绕课文的内容进行品味和感受。让学生先找出这首词中的经典句子,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其次则可以让学生说说能否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如有学生提出:“‘误入藕花深处’的‘误’写得十分巧妙,作者是不经意进入的,这和酒醉相互呼应,正是因为作者醉了,所以作者才会误入的。”还有学生提出:“我觉得这个‘误入藕花深处’还能体现出这是一种不经意的美。这说明作者也是一个追求自然、喜欢率性而为的人。”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透过作品的意境感受到了人物的情感,学生对于这首词的理解和认识也会更为深刻。
在学生学习古诗词作品时,让学生在品味的过程中感受古诗词的意境。同时还鼓励学生积极联想,树立开放意识,积极品味作品的情感,体会其中的意境。
三、放飞想象,读“活”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展开联想。我鼓励学生在联想中将文章中的词句还原成某种画面,然后进入画面中进一步感悟。这样就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学生将作品读活。
六年级上册第13课《牛郎织女》是一个精彩的民间传说故事,在作品中突显了牛郎和织女相遇的场景和分离的场景,但是对牛郎和织女相处的内容则一笔带过,写得比较简略。我在教学中尝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阅读“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两个人辛勤劳动,日子过得挺美满”等句子,并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尝试还原该场景,并用语言将其表达出来。我引导学生思考:“牛郎织女情谊深厚,所以最后才会让分离显得特别惨烈。这样的情感自然不可能是一日之间形成的,那么这两人相守的三个年头中,他们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并鼓励学生用小作文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头脑中想象的内容,撰写《牛郎织女外传》。在活动中,学生对牛郎织女的情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除了根据文章中描写的内容进行想象以外,我还积极鼓励学生围绕文章中的空白处进行想象。学生可以自主补充文章的留白处,这不仅提高了写作能力,同时还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简介: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