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再生稻栽培技术,能够实现杂交水稻生产模式的创新,以此提升杂交水稻的生产效益。本文主要研究再生稻栽培技术与实施要点,分别从选种、播种、布局、病虫害防治几方面入手,本文研究结果仅供参考。
关键词:再生稻;栽培技术;实施要点
借助再生稻栽培技术的支持,将其应用在杂交水稻中可实现生产模式的转变,以此提升水稻产值,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再生稻栽培技术能够有效应用秋季的太阳光资源,实现稻田复种指数的提升,进而提升粮食总体产量,加速再生稻的生产发展。
一、再生稻选种播种
再生稻选用标准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季稻 再生稻”栽培模式在品种选择上,要按照以下四个原则选择:一是再生能力强;二是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强;三是适宜选择优质稻品种,以满足消费者对优质稻米的需求;四是生育期适宜。目前,罗山县适宜作“一季稻 再生稻”栽培的品种以两优6326、天两优616、丰两优香1号为主栽品种。
罗山县位于河南的最南边,为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在3月上中旬(3月15日以前)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2℃以上,此时播种为宜。播种前要催芽,催芽用咪鲜胺浸种24小时后改为清水浸种,籼稻共浸种72小时,粳稻共浸种84~96小时。采用保护地育秧方式,温室、大棚、小拱棚均可。提倡采用基质育秧技术、大棚原田双膜育秧技术。播种后扣棚保持高温高湿促齐苗。在秧苗出土2公分左右、根据天气揭膜炼苗。此后采取间歇灌溉方式:揭膜时灌平沟水,自然落干后再上水,如此反复。 移栽前3~5天控水炼苗。在秧苗1叶1心期每亩秧田用尿素10斤兑水1000斤,于傍晚秧苗叶片吐水时浇施。在移栽前3~4天每亩用尿素8~10斤加水1000斤于傍晚均匀喷洒或泼浇,施后并洒—次清水以防肥害烧苗。移栽前1~2天每亩用2.5%快杀灵乳油30~35毫升加水80~120斤进行喷雾,带药下田。可在4月上中旬、连续3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及时移栽。适当增加栽插密度,杂交稻每亩插1.5万穴、3万基本苗以上,常规稻每亩插1.7万穴、6万基本苗以上。
二、合理布局杂交水稻、科学施肥管理
再生稻栽培技术,在杂交水稻播种阶段的应用,一般将品种布局设置为温度考察、水源考察、生产成本控制几方面。一般将田间温度控制在17.7℃左右,且高度在350米左右的地方最适合杂交水稻的生长。
1.秧田肥水管理
在杂交水稻播种之前,需要确保秧田土壤内有足够的氧化钾、氮气、五氧化二零,并且在杂交水稻秧苗有一叶一心的时候,为秧苗施加尿素,在水稻秧苗有三叶一心的时候,同样增加尿素。在杂交水稻秧苗进行移栽之前的三天到五天、需要施加尿素与钾肥,以此加速秧苗的生长、促进秧苗的发育。就秧苗水分管理,在秧苗播种之后需要将田间的水放干,依据秧苗播种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水分管理方案,做到实际情况实际考虑,以此保障施肥灌水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2.科学安排田间肥料。
杂交水稻本身的生长周期较长,为更好地加速秧苗的生长与发育、相关人员需要依据秧苗的生长发育阶段配备不同的施肥方案。比如:中到生长后期,需要适当的增加施肥次数,在原有的基础上额外增加磷、钾类肥料。由于水稻在其生长阶段对氮肥、无机肥、钾肥、磷等有很高的需求,这就要求种植人员在施肥阶段需要结合秧苗的实际生长状况、科学施加肥料。不仅如此,在稻田生育阶段需要适当减少日照时间、以此降低季节温差对水稻的影响。通过适当增加钾肥、可加速植物的生长,促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以此更好地满足秧苗的生长需要,实现秧苗粗细、颗粒大小的改变。不仅如此,通过增加钾肥的应用可实现秧苗抗逆力的提升,以此减少病虫害对秧苗的影响。
3.合理应用发苗肥
再生稻发苗肥的应用,主要是在稻子出水阶段,在秧苗长出新叶后,施加一定的肥料。简单而言,也就是供水肥,通过施加适当的肥料,可加速稻苗的生长,借助发苗肥可实现再生水稻总体含氮量的提升,更好的满足再生水稻的营养需求,进而加速再生水稻的生长与发育。通过适当增加发苗肥,可增加单个水稻植株叶面面积,进而提升再生水稻光合作用能力,保障水稻产量。
4.田间用水管理
坚持湿润管理。当亩“茎”数(每穴发头11茎)达到16万~18万时,要及时晒田。进行机械收割的稻田,在施促芽肥后一般不再上水,割稻时以收割机轮胎不下陷、不碾碎稻桩为原则。
三、病虫害综合防治
就实际情况而言,病虫害会影响杂交水稻的产量。现阶段杂交水稻在其生长阶段常见的病虫害,主要包括: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只有强化病虫害的预防,才可保障杂交水稻产量。在杂交水稻种植阶段,应当强化再生稻栽培技术应用,即便是在出现病虫害现象,也应当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频率或者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浓度,以此从源头减少水稻化学物残留量。就实际情况而言、通过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可杜绝化学农药对稻田的影响,保障稻田的可持续种植。笔者认为,再生稻病虫害防治,可应用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切实减少农药的使用频率。比如:稻田可在每年的五月份到七月份开展螟虫防治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阶段、还应当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深入贯彻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杂交水稻种植范围的不断扩大,对杂交水稻产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地区气候,地理环境等有着较大的差异,想要保障杂交水稻产量,必须要合理使用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在杂交水稻种植阶段、就不同的生长环节配备不同的管理措施、合理安排布局、强化病虫害防治,施肥管理,灌水管理等工作,以此加速杂交水稻生产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智勇,刘仁平,李安艳.栽培稻再生性遗传及育种技术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8(23):44.
[2]古刚文,蒋代秀.杂交中稻——再生稻栽培技术与实施要点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7,37(06):102.
[3]丁舉高.含山县再生稻生产技术可行性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10(09):54-55.
[4]孙立军,杨兴柏,熊明军,方述清,张敏,侯玲.中稻再生稻机械化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初探[J].中国农业信息,2017(01):45-46.
[5]周其宣.浅谈杂交中稻、再生稻综合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6,19(15):43 92.
[6]李国超. 浅谈我区再生稻生产的潜力及对策[A].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发现杂志社,2018:3.
关键词:再生稻;栽培技术;实施要点
借助再生稻栽培技术的支持,将其应用在杂交水稻中可实现生产模式的转变,以此提升水稻产值,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再生稻栽培技术能够有效应用秋季的太阳光资源,实现稻田复种指数的提升,进而提升粮食总体产量,加速再生稻的生产发展。
一、再生稻选种播种
再生稻选用标准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季稻 再生稻”栽培模式在品种选择上,要按照以下四个原则选择:一是再生能力强;二是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强;三是适宜选择优质稻品种,以满足消费者对优质稻米的需求;四是生育期适宜。目前,罗山县适宜作“一季稻 再生稻”栽培的品种以两优6326、天两优616、丰两优香1号为主栽品种。
罗山县位于河南的最南边,为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在3月上中旬(3月15日以前)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2℃以上,此时播种为宜。播种前要催芽,催芽用咪鲜胺浸种24小时后改为清水浸种,籼稻共浸种72小时,粳稻共浸种84~96小时。采用保护地育秧方式,温室、大棚、小拱棚均可。提倡采用基质育秧技术、大棚原田双膜育秧技术。播种后扣棚保持高温高湿促齐苗。在秧苗出土2公分左右、根据天气揭膜炼苗。此后采取间歇灌溉方式:揭膜时灌平沟水,自然落干后再上水,如此反复。 移栽前3~5天控水炼苗。在秧苗1叶1心期每亩秧田用尿素10斤兑水1000斤,于傍晚秧苗叶片吐水时浇施。在移栽前3~4天每亩用尿素8~10斤加水1000斤于傍晚均匀喷洒或泼浇,施后并洒—次清水以防肥害烧苗。移栽前1~2天每亩用2.5%快杀灵乳油30~35毫升加水80~120斤进行喷雾,带药下田。可在4月上中旬、连续3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及时移栽。适当增加栽插密度,杂交稻每亩插1.5万穴、3万基本苗以上,常规稻每亩插1.7万穴、6万基本苗以上。
二、合理布局杂交水稻、科学施肥管理
再生稻栽培技术,在杂交水稻播种阶段的应用,一般将品种布局设置为温度考察、水源考察、生产成本控制几方面。一般将田间温度控制在17.7℃左右,且高度在350米左右的地方最适合杂交水稻的生长。
1.秧田肥水管理
在杂交水稻播种之前,需要确保秧田土壤内有足够的氧化钾、氮气、五氧化二零,并且在杂交水稻秧苗有一叶一心的时候,为秧苗施加尿素,在水稻秧苗有三叶一心的时候,同样增加尿素。在杂交水稻秧苗进行移栽之前的三天到五天、需要施加尿素与钾肥,以此加速秧苗的生长、促进秧苗的发育。就秧苗水分管理,在秧苗播种之后需要将田间的水放干,依据秧苗播种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水分管理方案,做到实际情况实际考虑,以此保障施肥灌水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2.科学安排田间肥料。
杂交水稻本身的生长周期较长,为更好地加速秧苗的生长与发育、相关人员需要依据秧苗的生长发育阶段配备不同的施肥方案。比如:中到生长后期,需要适当的增加施肥次数,在原有的基础上额外增加磷、钾类肥料。由于水稻在其生长阶段对氮肥、无机肥、钾肥、磷等有很高的需求,这就要求种植人员在施肥阶段需要结合秧苗的实际生长状况、科学施加肥料。不仅如此,在稻田生育阶段需要适当减少日照时间、以此降低季节温差对水稻的影响。通过适当增加钾肥、可加速植物的生长,促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以此更好地满足秧苗的生长需要,实现秧苗粗细、颗粒大小的改变。不仅如此,通过增加钾肥的应用可实现秧苗抗逆力的提升,以此减少病虫害对秧苗的影响。
3.合理应用发苗肥
再生稻发苗肥的应用,主要是在稻子出水阶段,在秧苗长出新叶后,施加一定的肥料。简单而言,也就是供水肥,通过施加适当的肥料,可加速稻苗的生长,借助发苗肥可实现再生水稻总体含氮量的提升,更好的满足再生水稻的营养需求,进而加速再生水稻的生长与发育。通过适当增加发苗肥,可增加单个水稻植株叶面面积,进而提升再生水稻光合作用能力,保障水稻产量。
4.田间用水管理
坚持湿润管理。当亩“茎”数(每穴发头11茎)达到16万~18万时,要及时晒田。进行机械收割的稻田,在施促芽肥后一般不再上水,割稻时以收割机轮胎不下陷、不碾碎稻桩为原则。
三、病虫害综合防治
就实际情况而言,病虫害会影响杂交水稻的产量。现阶段杂交水稻在其生长阶段常见的病虫害,主要包括: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只有强化病虫害的预防,才可保障杂交水稻产量。在杂交水稻种植阶段,应当强化再生稻栽培技术应用,即便是在出现病虫害现象,也应当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频率或者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浓度,以此从源头减少水稻化学物残留量。就实际情况而言、通过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可杜绝化学农药对稻田的影响,保障稻田的可持续种植。笔者认为,再生稻病虫害防治,可应用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切实减少农药的使用频率。比如:稻田可在每年的五月份到七月份开展螟虫防治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阶段、还应当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深入贯彻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杂交水稻种植范围的不断扩大,对杂交水稻产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地区气候,地理环境等有着较大的差异,想要保障杂交水稻产量,必须要合理使用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在杂交水稻种植阶段、就不同的生长环节配备不同的管理措施、合理安排布局、强化病虫害防治,施肥管理,灌水管理等工作,以此加速杂交水稻生产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智勇,刘仁平,李安艳.栽培稻再生性遗传及育种技术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8(23):44.
[2]古刚文,蒋代秀.杂交中稻——再生稻栽培技术与实施要点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7,37(06):102.
[3]丁舉高.含山县再生稻生产技术可行性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10(09):54-55.
[4]孙立军,杨兴柏,熊明军,方述清,张敏,侯玲.中稻再生稻机械化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初探[J].中国农业信息,2017(01):45-46.
[5]周其宣.浅谈杂交中稻、再生稻综合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6,19(15):43 92.
[6]李国超. 浅谈我区再生稻生产的潜力及对策[A].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发现杂志社,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