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让聋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的策略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o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从中体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从而促进聋生读写能力的提高。 对于正常学生来说,朗读能以声解义、动口又动脑,调动多种感官,使大脑左右半球同时和谐地活动起来。耳聋学生朗读,则有利于理解课文、丰富词汇,对于他们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说完整话、提高写作水平、发展语言都有很大的好处。因此,聋校教师应重视朗读教学,加强对耳聋学生的朗读指导。
  根据耳聋学生的自身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 在讲解中来读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一定要先把课文所要表述的意思讲清楚,要让每个学生明白课文向他们传达的是什么信息。在讲解课文时,可以边讲边读,边读边讲。做到讲中有读,读中有讲,两者相辅相成,互相结合。三年级第一学期10课《到海边去》,写了“我”到海边时、在海边玩耍、在海滩上玩耍、离开海边时依依不舍的心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中,可以围绕“从那句话可以看出作者是热爱大自然的?”这一问题,教师边引导边让学生朗读,找出问题的答案,使学生通过朗读和讲解,体会会到小作者的心情,一意思一旦表达清楚,学生的感情就出来了。每个人都会带着喜悦的心情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运用多种手段指导学生朗读
  埃克曼和弗里森的研究表明:面部表情往往传达情绪的性质,而身体则暗示情绪的程度。由此可见,无声的身体语言信息同样也充满了感情色彩。就像哑剧演员那样,虽然他们没有绘声绘色的有声语言,但是从他们的一举一动中,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他们所要表现的情节内容和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聋哑人的面部表情相当丰富,模仿能力很强,这说明他们的身体语言(一般指表情、动作)是十分丰富的。由此看来,指导耳聋学生巧妙地运用身体语言来演示,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是可以实现的。
  苏霍姆林斯基把阅读看成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是智力和思维发展的源泉,也是学生掌握知识极为巧妙的工具。因此,指导聋生有感情地朗读不只是为了让他们读好几篇文章,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以学生的自我感悟为主体。
  聋生通过形象动作来演示课文内容,展现在他们眼前的不再是一些枯燥乏味的词语符号,而是一个个神形俱备的人物,一组组形象生动的画面。这样经常训练聋生凭借示范动作、面部表情朗读课文,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
  3. 得当的训练,提高聋生的朗读能力
  (1)训练中多鼓励、多肯定。很多聋生由于多种原因,坐在座位上朗读时,表情、动作都运用得不错,读得很有感情。可是,一旦站起来或到讲台前来读,就完全失去了那份“精彩”。所以,在训练过程中我努力做到多鼓励、多肯定,逐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我班有个学生,每次进行有感情地朗读的时候,他都认真地进行练习,而且读得很好。但是,每当我让他站起来读时,就变得很呆板。针对这种情况,我每次看到他在座位上读得很好以后,就有意让他站起来朗读;在评讲时,也总是先表扬他的长处,最后,再委婉地指出他的不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逐渐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碍,每次朗读时,都主动要求,进步很大。
  (2)训练中尊重个性。身体语言同个人的性格、气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都带着个性的特点。因而在有感情地朗读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能要求学生都要按照教师的范读,要让学生有发挥和创造的余地,这样学生才会有朗读的积极,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我班还有一位学生,性格活泼、好动,每次读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都会非常激动。在学习《今天我喂鸡》一课时,读到母鸡见到喂食、高兴极了这部分时,他一下子溶到文章中去了,边读边情不自禁地学着小鸡子的样子,做起了各种动作。尽管他不是按照我的示范去读的,但是,他的朗读更有自己的特色,更能表现他对文章的理解和自己的内心感情,所以,我带头给他鼓起掌来。
  加强耳聋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训练,大大调动了学生的朗读兴趣,锻炼了胆量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了个性的发展,他们的情感体验也随之始于动情、逐步入情、进而移情,达到文与道、情与理、语言与思维的三者和谐统一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巧用信息技术,培养低年级聋生语文学习能力》
  [2] 《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点滴体会》
  收稿日期:2013-08-12
其他文献
随着课改的实现,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单方面的要求——“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师生的共同成长,教师更应该像天边的云彩,照亮别人的同时也彰显自己,这就要求我们尽快地更新观念和转变角色。首先,我们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改中来。
期刊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语文教师历来把作文教学当作“重头戏”,精备细讲,精批细改,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是结果总很不理想。表现的程式是:教师布置作文——学生写作文——教师改作文——教师评作文——教师再布置作文,循环往复。一方面教师忙于批阅,疏于读书学习;另一方面学生苦于应付作
期刊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这部作品思想内容之博大,艺术描写之精深,在中国小说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创造,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最高峰。  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用简单明了的词语来概括作家作品的语言特色,或典雅,或深奥,或精简。但《红楼梦》中的语言却远非这些词语能够形容。《红楼梦》中的铺陈绚丽多彩,嘲讽一语中的,抒情深沉隽永,叙事流利畅达,可以说曹雪芹的语
期刊
【摘 要】电教手段的应用有利于体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动态地显示给定的几何关系;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安排课堂教学结构,还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可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数学,爱学数学。  【关键词】电教手段;数形结合  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面临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大飞跃——
期刊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  1. 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
期刊
【摘 要】中学思想政治课引入生涯规划内容,进行课本内容的升华,使学生对生涯规划的认识得以深化,扩展;将为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发挥推动作用,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故加强对中学生的生涯规划的教育显得十分的重要;应积极进行探究与落实。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生涯规划;教育  《经济生活》引入“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准备”的综合探究。使我认识到新课程改革中,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仍按课本内容流程式逐一讲解已不
期刊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采用种种灵活的形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激发其兴趣,引导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具体方法有:(1)形成悬念;(2)开拓想象;(3)设置情境;(4)设计导语.;(5)运用网络等等。  【关键词】语文;趣味性课堂;创设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我国著名作家北董是这样说的:“如果你打下扎扎实实的语文基础,那么你一辈子就有了一种得心应手的工具,它除了便利你的工作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实践,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高;建筑制图;识图;教学  建筑制图是一门职高学校的技术基础课。随着职高毕业生毕业实习时间的增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逐渐减少,建筑制图课程的学时数越来越少。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达到既要教师教得好更要学生学得好的目标呢?  1. 教学重视应用性  “制图”就是“绘图”。所以,不少学生就以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下面,本人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些认识。  
期刊
【摘 要】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中考复习阶段,我们可以把建设美丽中国分为:美丽国人、美丽家园和美丽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教材知识关于建设美丽中国问题的理解和复习。  【关键词】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国人;美丽生活  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