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味古典文学的细节描写魅力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典文学非常多极其精彩而美妙的细节描写,彰显中国文化无穷魅力。而《项脊轩志》的细节描写达炉火纯青。环境细节构建了陶渊明式的理想追求,更为下文的情节展开做出铺垫;生活细节,展现了家道中衰,人世沧桑的大波澜及对母亲、祖母、妻子怀念的大悲痛;表情细节的层层递进,更是匠心独运,成熟老道。
  关键词:环境细节 生活细节 表情细节
  《项脊轩志》,寥寥数笔,记三代之遗迹,笔意清淡,感情深至。读之,无不浮想联翩,为之大恸。有人评价,归有光散文写尽人世沧桑,可抵中篇、甚至长篇,细细揣摩,并不为过。何以如此?细节描写的高超运用,不容忽视。
  一、环境细节作铺垫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小鸟时常来到庭院里啄食,作者来了也不离去,人以鸟为伴,鸟以人为邻,项脊轩的环境多么宁静、和谐,多么富有生活情趣!尤其是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月亮照到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白日小鸟,月夜桂影,构成了一种和谐清雅风光图。作者的清贫的生活,高洁的志趣,怡悦的心境,于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
  不由想到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1]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闲适与宁静,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归震川的生活中,有小鸟,有明月,有桂影,人景交融,浑然一体,《项脊轩志》的环境描写亦有陶诗妙处。
  又想到了“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2]方宅茅舍,榆柳桃李,远村近烟,狗吠鸡鸣,田园景色是那样的清新、淳朴,村居生活是如此静穆、安闲。《项脊轩志》的环境描写与之异曲同工,同时,陶渊明的田园向往也不一定就不是归有光的一种理想追求。
  《项脊轩志》之所以构建如此的典型环境,我认为作者有一重要用意,联系孙犁的《荷花淀》加以说明。“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清新、真挚、自然、明丽,充满诗情画意。我们要明白这是为战争铺垫的典型环境,孙犁的作品被称为“诗意的战争”,是为了表现中国人民的大智慧、大勇敢,“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为此我仿佛看到,归有光通过典型的环境细节描写,构建出人以鸟为伴,鸟以人为邻,逗人无尽遐想的月夜桂影图,把人引进了月白风清,花香袭人的美妙境界,除了表达某种理想追求外,更重要的是为下面的大波澜、大悲痛作铺垫,因为,只有大平静、大胸怀才配有大波澜、大悲痛啊!
  二、生活细节展四情
  “东犬西吠”、“鸡栖于厅”,要知道东犬向西吠,咬的原本是自家人;鸡栖于厅,而不是栖与庭。庭院由通到隔,由隔到堵,“始为篱,已为墙”,由狗吠到鸡栖,破败凌乱,诸叔伯分居所致,一个和谐繁荣的大家庭顿时变得零落衰败,真乃世态炎凉。仿佛看到红楼梦中贾珍、贾琏、贾环等齐登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家道中衰,人世沧桑,悲伤之情,可以想见。
  归有光自幼丧母,从母亲那里得到的爱甚少,对母亲的印象自然也就不够清晰。母亲毕竟是母亲,母子情最深,作者深深怀念是必然的,但只能通过先大母婢的述说来回忆。一语一行,人物形象极鲜明,但印象不一定最美好。“娘以指叩门扉曰”,以指叩门,当当作响,有不满乎?有凌人乎?贵妇人仪态,跃然纸上。“儿寒乎?欲食乎?”,孩子是不是冷呀?是不是饿了呀?一冷一饿,极通俗,但真典型,表达对孩子的关心,力透纸背,一字千金。语平凡,但情无比;言未尽,而情已致。六个字,透出的感情,有几个中篇能比得上?我们也不要忘记短短话语是对老妪的吩咐,有不满,有责怪。然“先妣扶之深厚”,母亲是有德之妇,犹如《红楼梦》中的王夫人,虽贤但毕竟是主子,吩咐下人还是满气势的。母亲的形象,鲜明而立体,却人已逝,爱已空,空留悲痛于胸中。
  祖母与母亲比,形象更真切,感情也更深厚。对祖母的刻画,再不用转述,全凭自己的亲身经历。“以手阖门”,一个“阖”字,写尽了祖母对归氏的关心,怕孙儿着凉,还是怕外面的嘈杂影响孙儿的学习?或者兼而有之吧。“顷之,持一象笏至”,老太太迈着三寸金莲,一步三晃的神态,如在眼前。“笏”,做官的象征,“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乃传家之宝,老太太深藏多年,没舍得给自己的多个儿子,现在拿出来送给作者,体现出老太太对孙子的偏爱,更体现了祖母对孙子的希望与期待,“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他日汝当用之”。祖母啊,祖母,关爱之情何以报? “瞻顾遗迹”,于是乎“长号不自禁”。
  写亡妻,“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古代的事情,或者伏在桌旁学写字。平平淡淡两件事,既刻画出聪明好学,知书达理的少妇形象,又写出夫妻二人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相依相爱、幸福和谐。妻子归宁回来后,转述小妹妹的话,“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更是充满生活情趣,不但传神地表现了小妹们的娇憨之态,而且很好地体现出夫妻二人无话不说、无话不谈、亲密无间的生活氛围,更能生动地再现了夫妻二人卿卿我我、依依情话的场面,真可谓焦仲卿、刘兰芝再现,梁山伯、祝英台重生。天有不测风云,婚后仅六年,妻子即去世,幼年失怙、中年丧妻,乃人生之大不幸。况且是相敬如宾、相濡以沫地具有深厚感情的妻子啊,该是多么悲痛!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庭院中的枇杷树,是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像伞盖一样高高耸立了。对亡妻的怀念仅枇杷树的细节而已,别无其他。但思念之情极为饱满,非他篇所能比?这亭亭的枇杷树啊,睹物思人,情何以堪
  三、表情细节有层次
  听老妪对母亲的回忆,“语未毕、余泣”;对老祖母的回忆,“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妻子死后,“余久卧病无聊”。三种悲痛的不同表现,亦有层次在里面。震川八岁丧母,母子连心,作者回忆起来,肯定很悲痛,但母丧之时毕竟只有八岁,好多印象没有形成。而老祖母伴其半生,祖孙相依为命,感情更浓,故“长号不自禁”。我每读此处,颇有同感。我自小跟奶奶长大,与奶奶感情笃深,奶奶去世多年,但她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归有光与妻子生活,不足六年,但毕竟是朝夕相处,“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故感情更笃,至其死后,“久卧病无聊”,百无聊赖,此处无泪胜有泪,无语凝咽。
  纵观《项脊轩志》全文,景淡事小,“言近旨远,辞浅义深”[3],但以小见大,情真意切,“一枝一叶总关情”, 正所谓“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4]。《项脊轩志》的细节描写,含而不露,以情动人,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效果。
  至此笔者闭目细细体味,回味无穷如酒酣如茶甘感受着古文学绝伦语言魅力。
  参考文献
  [1]陶渊明 《饮酒》其五
  [2]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
  [3]周先慎 《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上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4]王锡爵 《归公墓志铭》
其他文献
郦法  LI YUN  四川传媒学院电影电视学院讲师,四川省电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  近年来,迪士尼日渐凸显的影像发展的策略一一动画改编真人电影的脚步愈加频繁。其背后是经典IP焕发新生机,打通多媒介平台,融变激发更广泛的商业价值。由《沉睡魔咒》( Maleficent,2014)、《灰姑娘》( Cinderella,2017)、《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Bea
这一天,乌龙院里好不热闹,说是有电视台的记者来采访长眉和善。  “师父上电视喽!师父是大明星啊!”三兄弟欢快地把这个消息传遍全院。大师兄告诉他们:“嗯,说得倒是不假,但这里头,还有你们不知道的原因呢!”  “不知道的原因?”深思怎么思考,也思考不出结果。于是,等到记者一走,三兄弟立刻来见长眉和善,一来祝贺师父上电视,当明星,为他高兴;二来打听“不知道的消息”。长眉和善说:“不是我成了明星,而是我们
大凉山布拖县是国定贫困县,也是江油市定点扶貧县。2018年夏季,江油市政协、文联组织书画家深入布拖进行采风活动,画家们不畏艰难,深入到布拖最偏僻贫困的老古德村与贫苦户们零距离接触,彝族同胞的敦厚朴实,在脱贫攻坚奋斗中的吃苦耐劳、努力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快乐恬淡的人生态度深深地感染着他们,他们用手中之笔记录下那传神的瞬间。创作的这十幅作品,便是从脱贫攻坚大凉山国画写生“情寄布拖”系列中挑选出来的,刊载出
近些年来,随着戏剧观念的拓展,网络的互通交流,戏剧形式的多样化,戏剧排演形式也在逐步改变。以往导演跟演员之间的“命令”跟“服从”的关系逐渐产生变化,导演对演员不再是摆弄似的使用。导演跟演员的关系更像是合作伙伴,亦师亦友的关系。需要互相尊重,导演要了解演员对角色的理解,人物关系的建立,而演员则要听取导演对剧目的宏观看法,消化吸收导演的想法在碰撞和磨合下合作完成剧目的创作。  剧目的演出,需要多个部门
古人無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无以发其志,故有诗。诗、书、画,是传统中国生活的重要构件,是中国文化生活的理想样式。特别是书法,与中国人生活联系尤其紧密。刻画发轫、甲骨滥觞、小篆一统、隶书意兴、魏晋尚韵、隋唐尚法、宋元尚意、明清尚态,共同形成了灿烂多姿的中国书法。顿挫提按、逆人平出,是笔法,又何尝不是人生经验的体悟;凌波微步、摇曳生姿,是仪态万方,又何尝不是走笔如神;“书必有神、气、骨
主管、主办单位:阿坝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王庆九  WANGQINGJIU  《阿坝文艺》执行主编。汉族,1969年生。现为阿坝州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系四川省作协会员、四川省美协会员、四川九寨画院秘书长、阿坝州美协副主席。曾获阿坝州首届“丰谷杯”文学奖、第六届“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荣誉奖等奖项。  寄语  跌宕着浩远宏阔的历史脉流,应和着激越劲健的时代鼓乐,洋溢着缤纷豪迈的人文风采,
龚扇 40cm×25cm 2001年  作品表现了古代仕女弹奏箜篌的优美情景。该作品制作极其精细,且花了相当的工夫解决竹丝的色差问题,在编制过程中,调动了龚扇编制中的“穿”“破”“吊”“镶”等绝技。因此,极大的提高了作品的表现力。作品中的仕女端庄娴雅,五官清秀。其中仕女的五官和手指编制十分精巧,眼睛能传神,两只手也动感十足。且手和琴弦层次分明,琴弦编制得非常竖直。该作品充分体现了作者炉火纯青的工艺
一向敬重有学问、有一技之长的人,对于仅是偶遇稍坐晤谈的大学生们,都十分赞叹称颂!也向来喜欢寻师访友,所幸的是,能得众多老师的教导垂训,他们的言行举止影响我一生行径。我的老师德高望重,令人敬仰,不仅有精湛的艺术学问,还是品格高尚的仁厚长者。在老师们的精心教导下,今天仍不停地探索前行,或可告慰。由于天性、人事,即使无所成,但能徜徉一二技艺,不负时光已足。因此也想起已故好友赖志强对我的评价谓之“不治生产
张怡  ZHANG Yl  四川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花腔女高音。  2004年获第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声乐比赛银奖;两次获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四川赛区金奖。曾在歌剧《茶花女》《波西米亚人》《费加罗的婚礼》《清教徒》、民族歌剧《笔墨著三国》中饰演女主角。多次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赴意大利、美国、古巴、哥斯达黎加、韩国、新加坡等国家访问演出。曾担任四川省声乐比赛、中国音乐金钟奖四川赛区比赛
他在行中记录   在电脑屏幕上翻阅着他的一幅一幅作品,其中有一幅作品《异乡到异乡一意大利》以独特的视觉呈现效果吸引了我,在画面上停留了许久,他告诉我,这是以意大利各个城市为单位,用旋转组合形式创作的一幅作品——这便是李典,一个年轻人的艺术表达形式。   在意大利学习期间,李典和他的一位艺术家朋友约定起徒步意大利的各个城市,那位艺术家是一个金牛座,大家都叫他碗(VAN),他们每天徒步一座城市,经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