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徽州之徽
少时曾经学画,所以徽州一直令我神往。
徽墨、歙砚和宣纸,这些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装备,都是从这片山地上长出来的,黑的白的,都在时间的深处闪着迷人的幽光。似乎,只要提起徽州,抽抽鼻子就可以闻到来自墨、砚和宣纸的芬芳气息。
生产墨、砚和宣纸的作坊都深藏在那些古村古镇。
白壁、黛瓦、马头墙,祠堂、街弄、高牌坊。这在徽州成为一种制式,也是它鲜明的标记。它们以青山绿水为背景,古朴简约,别具美感却充满人间烟火气。即使艺术气质很重,但在当年,它们不过是承载徽州人日常生活的寻常村落。只是,兵火、匪患以及自然或者社会的大灾难大浩劫,将其他地方的同类扫荡一空;而这里,因为偏僻闭塞,因为运气,因为某个高人灾难来临时的急中生智,或者干脆就说是上苍的有意安排,一个时代的场景,就完整或者相对完整地遗存下来。它们像化石,像出土文物,具有历史标本的意义。它们的珍贵,除了本身的质地,更是因为过于稀缺。它们还因为媒体、影视和绘画而被无限放大,身价百倍。面对它们,我们做不到无动于衷。
徽州之“徽”,意为美好。太多历史文化的元素集于一地,它想不“徽”都不行。今秋,我用了中秋小长假再加四天公休假,整整一个星期,我都在徽州大地上游走,从容地过了一小段徽州人的日子。
古老的小村小镇小城,每天,都被灿烂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轮番照耀。这是徽州对我的格外关照,将自己充分袒露在光明之中,让我里里外外把它看个清楚。
被一个的士司机带进徽州
早晨,屯溪。阳光明媚,映照着清清浅浅的新安江。近岸处,几个浣衣美女穿红着绿,鲜亮耀眼。“梆梆”的捣衣之声,像清丽的小令,成为立体音画的绝配。我们一家三口刚出酒店,背着行囊,拖着拉杆箱,在车水马龙的路边没有了方向,却对河边小景看得出神。突然,一辆出租车开到我们身边,猛地刹住,司机伸出头来,老朋友一样打招呼。
没想到如此之巧,他就是昨天深夜从机场送我们到酒店的老胡!并且,他现在是空车。
坐老胡的车踏实。因为昨晚他的收费比我们事先打听的价低好几块,还送了我们一张本地地图,帮我规划了接下来几天的行程。现在说起去西递,他的要价又比我们刚才在前台的询价整整少了50元。还犹豫什么呢!我们立马就决定了,打他的车直奔西递。
老胡名永忠,精瘦,精神,年近五十岁,是我认识的第一个有名有姓的徽州人。胡姓是绩溪大姓。但是他强调,他不是戚继光顶头上司胡宗宪胡大帅那个胡,更不是前任党的总书记那个胡。他的胡,与胡适和做徽墨的胡开文靠得更近,与西递的胡氏同宗。
我理不清老胡所在姓氏的纷繁谱系,但他介绍的西递胡氏的来历却引人入胜。那是唐昭宗时,握有重兵把持朝政的朱温威逼昭宗皇帝李晔迁都洛阳。途中,何皇后产下一个男婴。这是李晔的第一个儿子,且为皇后所出,当立太子。但是这时的李唐王朝已经式微,李晔预感此去凶多吉少,就秘密将孩子托付给一个婺源籍胡姓官员带回老家抚养,并取名胡昌翼。不久,朱温果然篡位,将李晔满门诛杀,唯有隐居皖南的胡昌翼一脉幸存。170年后,昌翼公后人胡士良偶然路过西递,见这里风水、地势俱佳,便将全家移居这里,成为西递胡氏的始祖。
这是一个徽州版的《赵氏孤儿》,一个至今活着的传奇,脉络清晰,还有这位活生生的老胡为证,其真实性似乎毋庸置疑。
“金枝玉叶”的老胡出生于上世纪跳“忠字舞”的年代。母亲希望他永远忠于祖国,忠于伟大领袖。但是现在,他强调自己名字的真正寓意是诚信,是孝顺,是忠义,很有些敝帚自珍的味道。自此,他把他的车变成了“百家讲坛”,从孔子、朱熹讲到我闻所未闻的几个徽州大儒,从道家讲到佛学,从《三字经》讲到《弟子规》。开始我还有几分兴趣,附和着与他讨论这些很崇高很形而上的话题。我甚至还拍他马屁,说从他身上看到了徽州的深度。但是,我毕竟是游客,兴趣点根本不在他这里。但是,他诲人不倦,没发现我的呵欠不断。
出屯溪,与一条叫横江的小河同行。据说这是新安江正源。河水清浅,逶迤,与青黛的远山、油黑的田野以及散布其间的黄灿灿草垛,水彩画一样铺展在车窗外,让人心醉。尤其是齐云山,它没有纳入我的日程,但毕竟是全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粗砺的红褐山岩让我远远地就感觉到了它的道骨仙风。于是我借机转换话题。但是,我发现要让他停止布道,这比抽刀断流还难。因为我曾经的表扬,更因为他自觉地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我已被他虚拟为礼崩乐坏时代芸芸众生的代表,他不得不苦口婆心。
后悔莫及,不甘心当小学生。但是,我还要装得礼貌,有教养。最终,我只好以闭目养神走完了去西递的后半程。
再度想起老胡的时候,我已在西递的胡氏宗祠。炫目的日光从天井里斜射进来,明暗反差强烈,让宏敞森严的祠堂更能够释放宗法规制的余威。站在浓重的阴影里,听导游讲西递胡氏引以为傲的那些先祖時,“胡永忠”立刻从我脑子里跳了出来。因为前者不过是一些与我无关的抽象人名,只有胡永忠,他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存在。这时,静下来,在新的语境中,我才慢慢体会出这个人的可爱与可敬。一个处于底层的普通人,却不遗余力地弘扬传统,身上散发着不同凡俗的气质。他是徽州古风的现代样本。因为他,我对西递胡氏源自大唐皇室更加深信不疑。
那一刻,看着老屋里活动着的那些人影,就想起了我老乡李白在西递写的诗:
黟县小桃园,烟霞百里间。
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老 屋
走进西递,被一条大街引向古村深处。
大街之“大”,也宽不过两米。七八十条更小的巷道胡乱穿插,最窄仅两尺。房子都不是新建,甚至不是翻新,保留着原初的风貌。巷道逼仄,石板小路在高墙夹峙下随意地扭来扭去,宽宽窄窄,开合不定,永远无法预料它的走向,为外地人制造着迷宫。拉杆箱带着夸张的隆隆声走过碎裂的青石板,就像开着MINI小车在乱石滩上狂奔,生怕颠掉娇小的轮子。 街边的门都黑洞洞地开着。站在高门槛外,依稀可见神龛两边,太师椅上早年的故人已经作为工笔画像挂在壁上,泛黄的对联意境清旷豁达,透露出追求淡泊宁静的心境。案上少不了自鸣钟。那是经商或者为官的主人从外地带回,当年的奢侈品,代表时尚,也是身份的象征。就像我们曾经追逐的彩电,今天向往的豪车。正看得新奇,当的一下钟响,回荡在空旷的厅堂,更凸显了寂寥。
街头巷尾,写生的学生无处不在。他们像是一片水域突然飞来了无数候鸟。这里是古建筑的博物馆,是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旧与新生,主人与过客,临摹与被临摹,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氛围,跨越时空,在幽深的巷道里弥散。
我们一家住的地方叫耕乐堂,据说是清代一位户部尚书的宅邸。没传几代人,新中国建立,翻天覆地,重新洗牌,易主到现在主人余斌的爷爷手上。这一代的余姓,据说都是秦桧的后裔。但是,他们都耻于与遗臭万年的先祖同姓,就将秦子上面三横去掉,改姓余。余斌家上溯几代都是普通农户。但是他们一旦成为老屋主人,天天呼吸的是富贵的气息,斯文的气息,渐渐被新的环境洗脑,因此他们努力向风雅靠拢。雕花的大床,精致的窗棂,还包括那些古董,即使在那场红色风暴中,他们也舍不得毁坏。现在余斌务农,和老婆种了五亩地。儿子在城里上高二,他们希望他读中国科技大学,儿子的梦想却在北京。他们当然也经营家庭客栈。现在,进门两边和楼上围绕天井的一圈,都是客房。晦暗中,从极高极陡极窄的楼梯爬上去,打开房间,打开一尺见方大小的小木窗,阳光瀑布一般涌入,照耀着微尘的颗粒星星一样在空中飞翔。一片黑糊糊的老屋顶在窗外参差着,错落着。一群麻雀叽叽喳喳,在摇弋的野草里觅食。这让人想起乌镇,想起刘若英和黄磊,《似水年华》的剧情,似乎即将上演。
饱饱地睡了个午觉,醒来,老婆早就带着儿子到后门外的“前边溪”摸鱼捉虾去了。中午,儿子把主人家鱼缸里的小鱼虾玩死了大半,他说过他要自己捉鱼来赔。
偌大的老屋寂静无人,便自己下楼,泡一杯黄山毛峰,穿过厨房,来到后院。其实这里是和大厅平行,并且临街。院子很小,但也有简单的花草和盆景。马头墙下,白璧上布满雨迹和苔痕,浓浓淡淡,像宣纸上的晕染。不知名的藤蔓稀疏地爬在上面,就像吴冠中那些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线条。临街的门半开,游客们由导游率领着在门外穿梭般去去来来。但他们与我半点关系也没有,近在咫尺,却是远远的背景。心绪像杯里的茶叶一样慢慢沉淀下来,院子就显得静。背后的自鸣钟嘀嗒有声。这时,我感觉自己就像徽州那些古代隐士,但是带了一点大隐隐于市的意味。
身后是饭厅,门大开,阳光斜射在一幅对联上: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道天外云卷云舒
靠在老式椅子上,捧一本书,对联正好为我作注。
我读的是新到的《人民文学》,第九期,头条是海飞的小说《麻雀》。60年前血雨腥风的上海滩,中共,汪伪,国民党军统,各路特工斗得惊心动魄,与我悠闲的慢生活形成强烈反差。
天渐渐暗下来。地上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出一只拇指大的蟾蜍。正想抵近了看,却突然不见了——它就像老宅里的什么精灵,悄然而来,倏忽而逝。
那时,我心里猝然一惊。
那些牌坊
租一辆车,从槐塘、棠樾、郑村一直跑到唐模。这是一个整天的牌坊之旅。
每个古村镇都少不了一座或多座牌坊。它们常常立在村口,是徽州人为我们端出的第一道招牌菜。
雄伟的造型,精美的细节,遗世独立的姿态,让它们成为点睛之笔,将它所在的村庄从庸常中超拔出来,亮出令人尊敬的身份和出身。
雕塑是凝固的音乐。但我觉得,牌坊们顶天立地地站在村口,面对远方来客,更像是一个张开双臂激情放歌的歌者。它们不是邓丽君,不是周华健,更不是周杰伦。它更近似杨洪基,唱的是“滚滚长江东逝水”那样的宏大主题,充满岁月的沧桑况味和特殊美感。
徽州是程朱理学的出产地。近水楼台,昔日的徽州人,洗脑最为彻底。因此,践行主流价值观的“先进模范”人物越多,牌坊就立得越多。小小的歙县,现存牌坊近百。
当然,徽州的牌坊应该远不止这些。因为上世纪60年代,一个村庄有十几座牌坊,在徽州并不稀罕。据说还有二十几座牌坊的村庄。徽州的牌坊们骄傲地走过了几个朝代,但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成为它们躲不过的劫。红色风暴中,牌坊们纷纷被推倒。现存的这些,在当时,身上要么涂了油漆,泼了大粪,要么乱七八糟地写上了标语,像是一些随时可能拉出去砍头的死囚。它们居然幸存,实在是一个奇迹。也许,这些牌坊是牌坊中的牌坊,精品中的精品,人们心疼,下不了手?或者,传统在这里扎根太深,人们对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还心存敬畏,只能放它一马?
人的生命不过百年。村中无论什么材质的民居,即使不断修缮,也难以陪伴石头的牌坊一路同行到底。所以,牌坊又是一个村庄兴废的目击者。它既讲述坊主的故事,讲它自己的故事,也讲述一个村庄甚至一個时代的故事。
故事形形色色,都惊心动魄,演绎的都是忠孝节义的宏大主题。其中,最多的是贞节牌坊。
歙县水竹坑柯钺的女儿,幼时许配给李鸿章的儿子——应该是李经毓吧。她本来是未来侯门的女主人,哪知道李公子早夭。小小的未婚夫死去也就罢了,双方父母却不由分说,要“成全”她当节妇,让她和一个灵牌子成婚,也让她抱着灵牌子终老。
其实,柯家小姐并不孤独。在歙县古城新南街,我见到了建于上世纪初的“孝贞节烈坊”,上面赫然记载“徽州府属孝贞烈节六万五千零七十八名”。就是说,即使清廷行将崩溃,官方推动的争创“节妇烈女”的大业依然按部就班,坚持不懈,仅这一次就有六万五千多人受到集体表彰。
在宏村的敬修堂,我和曾经的房东的八世孙汪经三交谈,并让他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下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突然,我感到背上凉丝丝的,像是有电子眼在扫描。回头,与一位老妇人没有表情的目光相遇。她年过八旬,一袭黑衣,捧一只小巧的描金白瓷茶壶,端坐于后门一侧的阴影里,让人依稀看到她年轻时的美貌与雍容。 她是汪先生的母亲。不知怎么,那一刻,我总觉得她就是那些“节妇”的形象代表。
驾一叶扁舟追寻李白
练江侧畔的鱼梁古镇,是徽商出发的地方。
一条小街沿河岸蜿蜒,狭窄的鹅卵石路面经千年的脚步踩踏,光洁如玉,无声诉说先人们的创业艰难。古镇仿佛自古如此。街口古旧的廊柱,街道两旁一律的木板房,似乎还是唐宋格局,明清模样。只是,它太过老朽。徽商们一去不返,带走了精气神。仅凭几个晒太阳的老人,太稀薄的人气,怎能滋养一个古镇的繁华?缓缓走过老街,就像面对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让人心生不忍。
小镇尽头,一个“李白问津处”的小亭让人眼前一亮。一个徽州尽人皆知的故事,重新植入原产地,它顿时丰满,鲜活,可以身临其境。
天宝三年,李白在长安混不下去了。因为他太自我,太任性,太天马行空,在李隆基眼里根本不是当官的料。仕途彻底没戏,他只好申请走人,揣着不大不小的一笔遣散费离开长安,开始漫游。到洛阳,他在客栈墙上看到了一首詩:
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
樵人歌垄上,谷鸟戏岩前。
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这可是仙人所作的诗啊。李白惊叹一声。一打听,诗的作者许宣平,果然是隐居徽州城南山中的高士。他活到一百多岁,须发飘拂,还行走如奔马,经常挑柴进城换酒喝。酒醉而归,扁担上酒葫芦摇晃着,且行且吟唱,潇洒极了。许宣平粉丝无数,其中包括这个喜欢涂鸦的人。他偶然入住这里,将偶像的诗随手写到墙上,许宣平其人其事因此在洛阳广为传诵。因为皇帝痴迷,求仙访道是大唐一朝最大的时髦,从来就不安分的李白,早被席卷其中,哪里见得这个,立马决定专程拜访。到徽州,在练江边一个客栈扔下行李,就往城南赶去。鱼梁镇外,一渔舟泊于江上,船头插一竹篙,一老叟正在船上钓鱼,李白就上前打听许大仙。老人信口说道:“门前一竿竹,便是许翁家。”李白一听,忙心急火燎地追寻而去。走了好久都不见长竹的地方,他突然醒悟,刚才那位老者船头插的篙竿,不就是“门前一竿竹”吗?那老者,定是许宣平无疑。可是,匆匆返回原地,哪里还有大仙的影子?李白心有不甘,一住半月,虽然进山找到了许宣平的茅庐,甚至在他壁上题诗,孤傲的许宣平始终没有露面。
老街下面就是渔梁坝。这个号称仅次于都江堰的古代水利工程,始建于隋唐。坝上,船通徽州六县;坝下,直达杭州。历经千年风雨,大坝已经斑斑驳驳,凹凸不平,但石质的“元宝钉”如同石锁,把一块块吨余的麻石紧密相扣,依然固若金汤。
几只乌篷船系于坝上,没有鹭鸶,没有渔网——这不过是貌似渔舟的游船。我决定浪漫一把——坐乌篷船返回上游五里处的酒店。艄公就是那个独钓船头的蓑笠翁了。他姓姚。虽然没有垂至脚踝的须髯,但面貌清癯,多少有些仙风道骨,花五十元,姑且请他冒充一回许宣平。只不过,当年是李白从上游太平桥头的酒肆出发,到鱼梁来寻访许宣平;而今,我跟着“许宣平”逆向而行,追寻抱憾而归的李白。
夕阳西下,天色转眼就暗了下来。暮色让景物变得朦胧、老旧,有过往的味道。一叶孤舟,被轻易地剥离出当下,向古徽州靠拢,向李白和许宣平靠拢。鱼梁坝是一座滚水坝,让这一段练江变得烟波浩渺,成为真正的秋水长天。江面薄雾缭绕,飘散的似乎都是诗歌的分子,让我激情汹涌,感觉越来越像一个诗人。于是,我在半途使出“诗人”性子,向姚老汉要过篙竿,自己当起了艄公。水其实不深。人立船头,将装了铁尖的篙竿钉进卵石累累的河床,发力撑船前行,很容易被一种披坚执锐、所向披靡的幻觉激励。左一竿右一竿,我居然无师自通,像老手一样驾船,在徽州一个最著名的典故里鱼一样游动。
晚上,一道“太白鱼头”,延续了李白的故事。
太白鱼头是徽菜名菜,也是我下榻的披云山庄的招牌菜。歙县人吃这道菜,其架势就把我镇住。大厅里,一桌人——包括两个老外,端坐着,看圣物一样看着一个冒着热气的硕大瓦钵。瓦钵盖着,贴了红纸的封条,必须由席中最有分量的贵宾开启,方可一饱口福。
据说,当年李白最后一次寻找许宣平未果,满怀沮丧。回到客栈,晚餐时间已过,厨房只剩一个鱼头和两块豆腐。店家带着歉意,将就现有食材,精心地做了个鱼头炖豆腐。菜上桌后,李白见汤汁浓白,鱼肉滑嫩,鲜美异常,一扫愁肠,接过店家自酿家酒就开怀畅饮。微醺之际,乘兴作诗一首:
天台国清寺,天下称四绝。
我来兴唐游,与中更无别。
卉木划断云,高峰顶参雪。
槛外一条溪,几回流碎月。
鱼头豆腐,让一个故事物化、固化,是多情的徽州对失意的谪仙小小的补偿。
因为李白,也为了犒劳自己,我们一家也要了太白鱼头。鱼头果然鲜美,名菜实至名归。
不过,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现在的太白鱼头,显然比李白当年吃的奢华多了:鱼头来自限量供应的千岛湖“淳”牌有机鱼;豆腐是用新安江流域著名的黄豆“六月黄”磨制;水,据说是出自徽州四大名泉之首的五明寺泉水。并且,配料很多,其加工烹饪也更加复杂,并且有春夏秋冬多个版本。我相信,假如李太白来吃“太白鱼头”,断然吃不出当年味道。
在李白当年下榻的客栈原址上,后人修建了阁楼“太白楼”,两层,就在披云山庄侧下。清早,那里刚开门我就去看过,很逼仄。逼仄,少了填充文物的好多麻烦,但是也容纳不了多少我们关于李白的怀想。
就是那些李白故事本身,丰富,活灵活现,但未必可靠。
回到客房,已是皓月当空。走上客房外的露台,近处的太白楼,对岸的徽州古城,静谧中如入梦乡。只有练江中的一团碎月,在江面上缓缓流淌。
李白越走越远。哦,至少这月亮,可以确信是李白在徽州亲自用过的。一枚永世纪念的“徽”章,似乎伸手可及。
少时曾经学画,所以徽州一直令我神往。
徽墨、歙砚和宣纸,这些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装备,都是从这片山地上长出来的,黑的白的,都在时间的深处闪着迷人的幽光。似乎,只要提起徽州,抽抽鼻子就可以闻到来自墨、砚和宣纸的芬芳气息。
生产墨、砚和宣纸的作坊都深藏在那些古村古镇。
白壁、黛瓦、马头墙,祠堂、街弄、高牌坊。这在徽州成为一种制式,也是它鲜明的标记。它们以青山绿水为背景,古朴简约,别具美感却充满人间烟火气。即使艺术气质很重,但在当年,它们不过是承载徽州人日常生活的寻常村落。只是,兵火、匪患以及自然或者社会的大灾难大浩劫,将其他地方的同类扫荡一空;而这里,因为偏僻闭塞,因为运气,因为某个高人灾难来临时的急中生智,或者干脆就说是上苍的有意安排,一个时代的场景,就完整或者相对完整地遗存下来。它们像化石,像出土文物,具有历史标本的意义。它们的珍贵,除了本身的质地,更是因为过于稀缺。它们还因为媒体、影视和绘画而被无限放大,身价百倍。面对它们,我们做不到无动于衷。
徽州之“徽”,意为美好。太多历史文化的元素集于一地,它想不“徽”都不行。今秋,我用了中秋小长假再加四天公休假,整整一个星期,我都在徽州大地上游走,从容地过了一小段徽州人的日子。
古老的小村小镇小城,每天,都被灿烂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轮番照耀。这是徽州对我的格外关照,将自己充分袒露在光明之中,让我里里外外把它看个清楚。
被一个的士司机带进徽州
早晨,屯溪。阳光明媚,映照着清清浅浅的新安江。近岸处,几个浣衣美女穿红着绿,鲜亮耀眼。“梆梆”的捣衣之声,像清丽的小令,成为立体音画的绝配。我们一家三口刚出酒店,背着行囊,拖着拉杆箱,在车水马龙的路边没有了方向,却对河边小景看得出神。突然,一辆出租车开到我们身边,猛地刹住,司机伸出头来,老朋友一样打招呼。
没想到如此之巧,他就是昨天深夜从机场送我们到酒店的老胡!并且,他现在是空车。
坐老胡的车踏实。因为昨晚他的收费比我们事先打听的价低好几块,还送了我们一张本地地图,帮我规划了接下来几天的行程。现在说起去西递,他的要价又比我们刚才在前台的询价整整少了50元。还犹豫什么呢!我们立马就决定了,打他的车直奔西递。
老胡名永忠,精瘦,精神,年近五十岁,是我认识的第一个有名有姓的徽州人。胡姓是绩溪大姓。但是他强调,他不是戚继光顶头上司胡宗宪胡大帅那个胡,更不是前任党的总书记那个胡。他的胡,与胡适和做徽墨的胡开文靠得更近,与西递的胡氏同宗。
我理不清老胡所在姓氏的纷繁谱系,但他介绍的西递胡氏的来历却引人入胜。那是唐昭宗时,握有重兵把持朝政的朱温威逼昭宗皇帝李晔迁都洛阳。途中,何皇后产下一个男婴。这是李晔的第一个儿子,且为皇后所出,当立太子。但是这时的李唐王朝已经式微,李晔预感此去凶多吉少,就秘密将孩子托付给一个婺源籍胡姓官员带回老家抚养,并取名胡昌翼。不久,朱温果然篡位,将李晔满门诛杀,唯有隐居皖南的胡昌翼一脉幸存。170年后,昌翼公后人胡士良偶然路过西递,见这里风水、地势俱佳,便将全家移居这里,成为西递胡氏的始祖。
这是一个徽州版的《赵氏孤儿》,一个至今活着的传奇,脉络清晰,还有这位活生生的老胡为证,其真实性似乎毋庸置疑。
“金枝玉叶”的老胡出生于上世纪跳“忠字舞”的年代。母亲希望他永远忠于祖国,忠于伟大领袖。但是现在,他强调自己名字的真正寓意是诚信,是孝顺,是忠义,很有些敝帚自珍的味道。自此,他把他的车变成了“百家讲坛”,从孔子、朱熹讲到我闻所未闻的几个徽州大儒,从道家讲到佛学,从《三字经》讲到《弟子规》。开始我还有几分兴趣,附和着与他讨论这些很崇高很形而上的话题。我甚至还拍他马屁,说从他身上看到了徽州的深度。但是,我毕竟是游客,兴趣点根本不在他这里。但是,他诲人不倦,没发现我的呵欠不断。
出屯溪,与一条叫横江的小河同行。据说这是新安江正源。河水清浅,逶迤,与青黛的远山、油黑的田野以及散布其间的黄灿灿草垛,水彩画一样铺展在车窗外,让人心醉。尤其是齐云山,它没有纳入我的日程,但毕竟是全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粗砺的红褐山岩让我远远地就感觉到了它的道骨仙风。于是我借机转换话题。但是,我发现要让他停止布道,这比抽刀断流还难。因为我曾经的表扬,更因为他自觉地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我已被他虚拟为礼崩乐坏时代芸芸众生的代表,他不得不苦口婆心。
后悔莫及,不甘心当小学生。但是,我还要装得礼貌,有教养。最终,我只好以闭目养神走完了去西递的后半程。
再度想起老胡的时候,我已在西递的胡氏宗祠。炫目的日光从天井里斜射进来,明暗反差强烈,让宏敞森严的祠堂更能够释放宗法规制的余威。站在浓重的阴影里,听导游讲西递胡氏引以为傲的那些先祖時,“胡永忠”立刻从我脑子里跳了出来。因为前者不过是一些与我无关的抽象人名,只有胡永忠,他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存在。这时,静下来,在新的语境中,我才慢慢体会出这个人的可爱与可敬。一个处于底层的普通人,却不遗余力地弘扬传统,身上散发着不同凡俗的气质。他是徽州古风的现代样本。因为他,我对西递胡氏源自大唐皇室更加深信不疑。
那一刻,看着老屋里活动着的那些人影,就想起了我老乡李白在西递写的诗:
黟县小桃园,烟霞百里间。
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老 屋
走进西递,被一条大街引向古村深处。
大街之“大”,也宽不过两米。七八十条更小的巷道胡乱穿插,最窄仅两尺。房子都不是新建,甚至不是翻新,保留着原初的风貌。巷道逼仄,石板小路在高墙夹峙下随意地扭来扭去,宽宽窄窄,开合不定,永远无法预料它的走向,为外地人制造着迷宫。拉杆箱带着夸张的隆隆声走过碎裂的青石板,就像开着MINI小车在乱石滩上狂奔,生怕颠掉娇小的轮子。 街边的门都黑洞洞地开着。站在高门槛外,依稀可见神龛两边,太师椅上早年的故人已经作为工笔画像挂在壁上,泛黄的对联意境清旷豁达,透露出追求淡泊宁静的心境。案上少不了自鸣钟。那是经商或者为官的主人从外地带回,当年的奢侈品,代表时尚,也是身份的象征。就像我们曾经追逐的彩电,今天向往的豪车。正看得新奇,当的一下钟响,回荡在空旷的厅堂,更凸显了寂寥。
街头巷尾,写生的学生无处不在。他们像是一片水域突然飞来了无数候鸟。这里是古建筑的博物馆,是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旧与新生,主人与过客,临摹与被临摹,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氛围,跨越时空,在幽深的巷道里弥散。
我们一家住的地方叫耕乐堂,据说是清代一位户部尚书的宅邸。没传几代人,新中国建立,翻天覆地,重新洗牌,易主到现在主人余斌的爷爷手上。这一代的余姓,据说都是秦桧的后裔。但是,他们都耻于与遗臭万年的先祖同姓,就将秦子上面三横去掉,改姓余。余斌家上溯几代都是普通农户。但是他们一旦成为老屋主人,天天呼吸的是富贵的气息,斯文的气息,渐渐被新的环境洗脑,因此他们努力向风雅靠拢。雕花的大床,精致的窗棂,还包括那些古董,即使在那场红色风暴中,他们也舍不得毁坏。现在余斌务农,和老婆种了五亩地。儿子在城里上高二,他们希望他读中国科技大学,儿子的梦想却在北京。他们当然也经营家庭客栈。现在,进门两边和楼上围绕天井的一圈,都是客房。晦暗中,从极高极陡极窄的楼梯爬上去,打开房间,打开一尺见方大小的小木窗,阳光瀑布一般涌入,照耀着微尘的颗粒星星一样在空中飞翔。一片黑糊糊的老屋顶在窗外参差着,错落着。一群麻雀叽叽喳喳,在摇弋的野草里觅食。这让人想起乌镇,想起刘若英和黄磊,《似水年华》的剧情,似乎即将上演。
饱饱地睡了个午觉,醒来,老婆早就带着儿子到后门外的“前边溪”摸鱼捉虾去了。中午,儿子把主人家鱼缸里的小鱼虾玩死了大半,他说过他要自己捉鱼来赔。
偌大的老屋寂静无人,便自己下楼,泡一杯黄山毛峰,穿过厨房,来到后院。其实这里是和大厅平行,并且临街。院子很小,但也有简单的花草和盆景。马头墙下,白璧上布满雨迹和苔痕,浓浓淡淡,像宣纸上的晕染。不知名的藤蔓稀疏地爬在上面,就像吴冠中那些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线条。临街的门半开,游客们由导游率领着在门外穿梭般去去来来。但他们与我半点关系也没有,近在咫尺,却是远远的背景。心绪像杯里的茶叶一样慢慢沉淀下来,院子就显得静。背后的自鸣钟嘀嗒有声。这时,我感觉自己就像徽州那些古代隐士,但是带了一点大隐隐于市的意味。
身后是饭厅,门大开,阳光斜射在一幅对联上: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道天外云卷云舒
靠在老式椅子上,捧一本书,对联正好为我作注。
我读的是新到的《人民文学》,第九期,头条是海飞的小说《麻雀》。60年前血雨腥风的上海滩,中共,汪伪,国民党军统,各路特工斗得惊心动魄,与我悠闲的慢生活形成强烈反差。
天渐渐暗下来。地上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出一只拇指大的蟾蜍。正想抵近了看,却突然不见了——它就像老宅里的什么精灵,悄然而来,倏忽而逝。
那时,我心里猝然一惊。
那些牌坊
租一辆车,从槐塘、棠樾、郑村一直跑到唐模。这是一个整天的牌坊之旅。
每个古村镇都少不了一座或多座牌坊。它们常常立在村口,是徽州人为我们端出的第一道招牌菜。
雄伟的造型,精美的细节,遗世独立的姿态,让它们成为点睛之笔,将它所在的村庄从庸常中超拔出来,亮出令人尊敬的身份和出身。
雕塑是凝固的音乐。但我觉得,牌坊们顶天立地地站在村口,面对远方来客,更像是一个张开双臂激情放歌的歌者。它们不是邓丽君,不是周华健,更不是周杰伦。它更近似杨洪基,唱的是“滚滚长江东逝水”那样的宏大主题,充满岁月的沧桑况味和特殊美感。
徽州是程朱理学的出产地。近水楼台,昔日的徽州人,洗脑最为彻底。因此,践行主流价值观的“先进模范”人物越多,牌坊就立得越多。小小的歙县,现存牌坊近百。
当然,徽州的牌坊应该远不止这些。因为上世纪60年代,一个村庄有十几座牌坊,在徽州并不稀罕。据说还有二十几座牌坊的村庄。徽州的牌坊们骄傲地走过了几个朝代,但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成为它们躲不过的劫。红色风暴中,牌坊们纷纷被推倒。现存的这些,在当时,身上要么涂了油漆,泼了大粪,要么乱七八糟地写上了标语,像是一些随时可能拉出去砍头的死囚。它们居然幸存,实在是一个奇迹。也许,这些牌坊是牌坊中的牌坊,精品中的精品,人们心疼,下不了手?或者,传统在这里扎根太深,人们对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还心存敬畏,只能放它一马?
人的生命不过百年。村中无论什么材质的民居,即使不断修缮,也难以陪伴石头的牌坊一路同行到底。所以,牌坊又是一个村庄兴废的目击者。它既讲述坊主的故事,讲它自己的故事,也讲述一个村庄甚至一個时代的故事。
故事形形色色,都惊心动魄,演绎的都是忠孝节义的宏大主题。其中,最多的是贞节牌坊。
歙县水竹坑柯钺的女儿,幼时许配给李鸿章的儿子——应该是李经毓吧。她本来是未来侯门的女主人,哪知道李公子早夭。小小的未婚夫死去也就罢了,双方父母却不由分说,要“成全”她当节妇,让她和一个灵牌子成婚,也让她抱着灵牌子终老。
其实,柯家小姐并不孤独。在歙县古城新南街,我见到了建于上世纪初的“孝贞节烈坊”,上面赫然记载“徽州府属孝贞烈节六万五千零七十八名”。就是说,即使清廷行将崩溃,官方推动的争创“节妇烈女”的大业依然按部就班,坚持不懈,仅这一次就有六万五千多人受到集体表彰。
在宏村的敬修堂,我和曾经的房东的八世孙汪经三交谈,并让他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下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突然,我感到背上凉丝丝的,像是有电子眼在扫描。回头,与一位老妇人没有表情的目光相遇。她年过八旬,一袭黑衣,捧一只小巧的描金白瓷茶壶,端坐于后门一侧的阴影里,让人依稀看到她年轻时的美貌与雍容。 她是汪先生的母亲。不知怎么,那一刻,我总觉得她就是那些“节妇”的形象代表。
驾一叶扁舟追寻李白
练江侧畔的鱼梁古镇,是徽商出发的地方。
一条小街沿河岸蜿蜒,狭窄的鹅卵石路面经千年的脚步踩踏,光洁如玉,无声诉说先人们的创业艰难。古镇仿佛自古如此。街口古旧的廊柱,街道两旁一律的木板房,似乎还是唐宋格局,明清模样。只是,它太过老朽。徽商们一去不返,带走了精气神。仅凭几个晒太阳的老人,太稀薄的人气,怎能滋养一个古镇的繁华?缓缓走过老街,就像面对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让人心生不忍。
小镇尽头,一个“李白问津处”的小亭让人眼前一亮。一个徽州尽人皆知的故事,重新植入原产地,它顿时丰满,鲜活,可以身临其境。
天宝三年,李白在长安混不下去了。因为他太自我,太任性,太天马行空,在李隆基眼里根本不是当官的料。仕途彻底没戏,他只好申请走人,揣着不大不小的一笔遣散费离开长安,开始漫游。到洛阳,他在客栈墙上看到了一首詩:
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
樵人歌垄上,谷鸟戏岩前。
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这可是仙人所作的诗啊。李白惊叹一声。一打听,诗的作者许宣平,果然是隐居徽州城南山中的高士。他活到一百多岁,须发飘拂,还行走如奔马,经常挑柴进城换酒喝。酒醉而归,扁担上酒葫芦摇晃着,且行且吟唱,潇洒极了。许宣平粉丝无数,其中包括这个喜欢涂鸦的人。他偶然入住这里,将偶像的诗随手写到墙上,许宣平其人其事因此在洛阳广为传诵。因为皇帝痴迷,求仙访道是大唐一朝最大的时髦,从来就不安分的李白,早被席卷其中,哪里见得这个,立马决定专程拜访。到徽州,在练江边一个客栈扔下行李,就往城南赶去。鱼梁镇外,一渔舟泊于江上,船头插一竹篙,一老叟正在船上钓鱼,李白就上前打听许大仙。老人信口说道:“门前一竿竹,便是许翁家。”李白一听,忙心急火燎地追寻而去。走了好久都不见长竹的地方,他突然醒悟,刚才那位老者船头插的篙竿,不就是“门前一竿竹”吗?那老者,定是许宣平无疑。可是,匆匆返回原地,哪里还有大仙的影子?李白心有不甘,一住半月,虽然进山找到了许宣平的茅庐,甚至在他壁上题诗,孤傲的许宣平始终没有露面。
老街下面就是渔梁坝。这个号称仅次于都江堰的古代水利工程,始建于隋唐。坝上,船通徽州六县;坝下,直达杭州。历经千年风雨,大坝已经斑斑驳驳,凹凸不平,但石质的“元宝钉”如同石锁,把一块块吨余的麻石紧密相扣,依然固若金汤。
几只乌篷船系于坝上,没有鹭鸶,没有渔网——这不过是貌似渔舟的游船。我决定浪漫一把——坐乌篷船返回上游五里处的酒店。艄公就是那个独钓船头的蓑笠翁了。他姓姚。虽然没有垂至脚踝的须髯,但面貌清癯,多少有些仙风道骨,花五十元,姑且请他冒充一回许宣平。只不过,当年是李白从上游太平桥头的酒肆出发,到鱼梁来寻访许宣平;而今,我跟着“许宣平”逆向而行,追寻抱憾而归的李白。
夕阳西下,天色转眼就暗了下来。暮色让景物变得朦胧、老旧,有过往的味道。一叶孤舟,被轻易地剥离出当下,向古徽州靠拢,向李白和许宣平靠拢。鱼梁坝是一座滚水坝,让这一段练江变得烟波浩渺,成为真正的秋水长天。江面薄雾缭绕,飘散的似乎都是诗歌的分子,让我激情汹涌,感觉越来越像一个诗人。于是,我在半途使出“诗人”性子,向姚老汉要过篙竿,自己当起了艄公。水其实不深。人立船头,将装了铁尖的篙竿钉进卵石累累的河床,发力撑船前行,很容易被一种披坚执锐、所向披靡的幻觉激励。左一竿右一竿,我居然无师自通,像老手一样驾船,在徽州一个最著名的典故里鱼一样游动。
晚上,一道“太白鱼头”,延续了李白的故事。
太白鱼头是徽菜名菜,也是我下榻的披云山庄的招牌菜。歙县人吃这道菜,其架势就把我镇住。大厅里,一桌人——包括两个老外,端坐着,看圣物一样看着一个冒着热气的硕大瓦钵。瓦钵盖着,贴了红纸的封条,必须由席中最有分量的贵宾开启,方可一饱口福。
据说,当年李白最后一次寻找许宣平未果,满怀沮丧。回到客栈,晚餐时间已过,厨房只剩一个鱼头和两块豆腐。店家带着歉意,将就现有食材,精心地做了个鱼头炖豆腐。菜上桌后,李白见汤汁浓白,鱼肉滑嫩,鲜美异常,一扫愁肠,接过店家自酿家酒就开怀畅饮。微醺之际,乘兴作诗一首:
天台国清寺,天下称四绝。
我来兴唐游,与中更无别。
卉木划断云,高峰顶参雪。
槛外一条溪,几回流碎月。
鱼头豆腐,让一个故事物化、固化,是多情的徽州对失意的谪仙小小的补偿。
因为李白,也为了犒劳自己,我们一家也要了太白鱼头。鱼头果然鲜美,名菜实至名归。
不过,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现在的太白鱼头,显然比李白当年吃的奢华多了:鱼头来自限量供应的千岛湖“淳”牌有机鱼;豆腐是用新安江流域著名的黄豆“六月黄”磨制;水,据说是出自徽州四大名泉之首的五明寺泉水。并且,配料很多,其加工烹饪也更加复杂,并且有春夏秋冬多个版本。我相信,假如李太白来吃“太白鱼头”,断然吃不出当年味道。
在李白当年下榻的客栈原址上,后人修建了阁楼“太白楼”,两层,就在披云山庄侧下。清早,那里刚开门我就去看过,很逼仄。逼仄,少了填充文物的好多麻烦,但是也容纳不了多少我们关于李白的怀想。
就是那些李白故事本身,丰富,活灵活现,但未必可靠。
回到客房,已是皓月当空。走上客房外的露台,近处的太白楼,对岸的徽州古城,静谧中如入梦乡。只有练江中的一团碎月,在江面上缓缓流淌。
李白越走越远。哦,至少这月亮,可以确信是李白在徽州亲自用过的。一枚永世纪念的“徽”章,似乎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