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语言助教有奇效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en8431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有声语言与形体这一无声的语言,去辅助教师传递知识信息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就能收到相互补充,声形并茂,有效地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作用,提高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兴趣的奇效。
  形体语言是非常丰富的。教师的衣饰穿着,梳妆打扮、举止动作、眼神表现,都是形体语言。这些丰富的形体语言,经过教师的精心提练优化,再经过教师根据有声语言传递语文知识信息的需要,进入精心的调配后,据情使用,合理配合,就能产生强烈的直观认知功能,就会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形象的思辨活动,而且可以取到有效地帮助教师组织和调控教学活动的作用。
  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主要是靠学生学得、习得、悟得,而不是单靠教师教得。也就是说语文要靠教师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创造情景交融,富于感染的优化的课堂环境,积极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去悟、去学、去得。语文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是:在于不能只是如何教学生去学教材,而是要借助教材去教学感知、悟知、认知,最终落脚于用知。
  小学生的兴趣是丰富的,但又富于趋附性。他们还不太懂得学习是为了需要,他们的学习动力多是凭兴趣的刺激而引发。他们也不太懂什么是语文,只知跟着教师认、读、写。小学生由于年龄和认识的局限,对于教师有声的教学语言不可能完全理解,只知道不自觉地盲从教师的教学。但是,小学生对于具体的形象却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声形结合的教学语言,就能创设出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快、趣味盎然的教学环境。在美好的环境氛围中,教师充分调动优美准确的有声教学语言,配以生动形象的无声的形体教学语言,将抽象的语言知识变成可视可感的直观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有形的世界进行生动形象的直观感悟,享受丰富的语言知识的无限趣味和美感,就会渐渐积累语文知识。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形体教学语言辅助有声教学语言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既优化了教师的课堂调控,优化了教师的课堂应变,优化了教师的教学交流,又优化了师生情感的交流,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传情传神传知,更有利于学生领悟教师的传情传神传知,进入个体的形象思维,达到领悟知识的目的,收到教者愉悦,学者轻松,兴趣浓厚的效果。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运用无声的形体教学语言,必须紧扣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精心的构思,制作最富表演力的,而且最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形体语言,进行最佳的组合,选择好与有声教学语言配合的切入点,使用得恰到好处,自然得当,不漏痕迹,就能增加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教低年级学生认识“唱”字,教师就可边表演边唱几句欢快的儿歌,接着动用有声教学语言给学生介绍“唱”的读音和“唱”字所包含的意义,引导学生进入刚才教师的形体表演的情感氛围,领略“唱”的美好意境。给学生教识“舞蹈”一词时也可采用上述的方法,学生不仅乐于学、乐于记,而且容易理解,掌握得牢固。又如在教《拔苗助长》一课时,教师预先准备好一个小花钵,在钵内栽上一棵小玉米苗。另外准备一把锄,一条汗巾和一个斗笠。上课前教师先将苗钵放在讲台上。上课了,教师打扮成一位农民,肩扛锄头,腰系汗巾,头戴斗笠走进课堂,来到苗钵前,俯身细看小玉米苗,接着摇头叹息,拄锄弄腮,而后点头微笑,放下锄头小心地将小苗向上拨出土面,高兴地走开了。稍后,“农民”又荷锄走向苗钵,只一看就丢掉锄头,两手抱头,顿足长叹,痛苦不堪。表演完毕,教师下装,恢复原貌,引导同学们自由议论教师刚才所表演的“剧情”和含义。然后,教师请学生代表讲述教师表演的故事情节,发表对故事意义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才在黑板上板书“拔苗助长”,然后复述同学们总结的故事情节和故事所包含的意义,最后引导同学们领悟“拔苗助长”一词的含义。教师的一场表演,同学们看得有趣,想得积极,悟得顺理,收获得轻松。
  实践证明,在现代化教学手段十分落后的贫困地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无声的形体语言辅助有声的教学语言,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提高学生语文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416714湖南省永顺县石堤镇中心完小)
其他文献
作为教师,特别是小学斑主任,时常都会遇到学生之间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问题,需要我们去调解,去帮助不良行为改正,去抚平受伤的心灵。如果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言语举止不当,可能会给学生造成心灵创伤,这创伤也许困扰他们一生,也许会促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肩负重任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虽然时时都在为自己的工程设计实用的、美好的方案,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对待某些问题的处理,就事论事还真会惹出麻烦。在我不断学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人们常说,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让学生从广阔的课外阅读中吸取营养,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
期刊
语文世界丰富多采、意蕴深厚,面对90后的新生崇尚新奇、自主意识强的特点,如何把学生领进这浩瀚语文知识的殿堂,让他们尽情撷取精华,吮吸营养,是我们每个一线语文教师应特别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语文的奇特在于诗意、在于情趣,语文教学也应追求诗意语文、情趣语文。诗意是一种浪漫的情怀、精神的追寻、感性激情的投入,情趣是一种人生的态度、生活的艺术、感知生命之乐的文化。语文教学就要牢牢把握诗意和情趣,采用
期刊
【摘要】鲁迅一生大多时间生活在动乱年代,对旧中国的社会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小说人物的形象入木三分,人的景况和社会环境层层紧扣,恰如其分塑造人物形象来针贬时弊,唤醒国民,引起疗救。通过其小说里人物(主要是新旧知识分子、农民)形象的浅析,可以看出鲁迅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为唤醒和改造国民性格弱点所作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鲁迅 小说 人物 形象 分析  鲁迅小说数量虽然不算多,但涉及到的人物形象却栩
期刊
古文游记始于魏晋,兴盛于唐宋,是我国古代文学园地中一朵绚丽的奇葩。义务教育阶段的古文游记在人教版教材中主要集中在八年级下册,如《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这些文章都是古文游记中的经典篇章,理解这些经典并能从内心深处体悟这些古文游记的美,进而使之成为自我阅读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是我们语文教师在古文游记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初读课文解决字词,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精读课文赏析文本,这是古文游记的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也强调:“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学生从出生到长大,生活总是与其形影不离。让作文与生活同行,学生向生活投射孩子认识世界的独特眼光,体味生活实际,回味生活乐趣,从而就会用他们稚嫩的笔来书写色彩斑斓的生活,享受成功的快乐
期刊
探索生活化的习作途径、方法,使学生充分感到作文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作文。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生活化习作的途径、方法:丰富生活,提供写作素材;再现生活,丰富写作内容;走向生活,拓宽写作视野;感悟生活,提高写作水平。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作文的材料是取之不尽的。而为何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时却无从着手呢?究其原因,我想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缺少生活实践,另一方面缺乏兴趣,平时不注意观察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期刊
时光如流水,我努力地耕耘着,默默地奉献着。我享受着语文教学带来的快乐,享受着同学们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成长的喜悦。同时,语文教学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困惑与思考。  困惑一: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何不再浓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
期刊
如何让小学生把语文学习得更好呢?这是教师们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并一直为之寻求答案。而学生把语文学得好,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兴趣教学”是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的有效教学方式。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全体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发展的教育。实施兴趣教学的重点在课堂教学,而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师生双方各自对教学活动的情感、态度、双方的人际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教学的方法相
期刊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可以达到“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在抑扬顿挫表情传神方面多多用功夫,使听者移情动容。”说明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教朗读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朗读课文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掌握朗读课文的艺术,把朗读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朗读上狠下功夫。  “听、说、读、写”是学习语文的四个基本要素,也是衡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