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科版《声现象》教学过程中的能力渗透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rbeyo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苏科版教材中,把声现象设置在八年级物理的第一章,是学生正式接触物理学的起点.熟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如果把握好声现象的教学,不仅会决定着本章的学习效果,还会影响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激发学生正确的物理思维和探究方法的形成.因此,本章教学过程中,物理学习能力的渗透和转变是至关重要的.
  在实施教学行之前,我们首先对苏科版教材的设置和苏科物理教学理念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解析:(1)声现象的知识特征.声音涉及振动和波,属于复杂运动.为什么初中物理的多数教材都将其安排在首章?从内容看,声音是生活现象,学生有感知基础;从要求看,入门学习的关注点不是抽象概念、复杂规律的深入理解与记忆(实际也做不到),而在于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简单实验和探究活动激发认知兴趣;(2)声现象的能力要求.声现象中所有知识认知都来自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认知,本章的教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对原有生活经验和认知进行整理和归纳,让学生注重自己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应用能力等进行无意识的应用和提升,从而在一种较为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掌握该掌握的知识与规律,并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物理学科的价值性和物理学习的科学性.而由这两点分析,正体现了苏派物理一直提倡的“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从实验中来,到应用中去.因此,本章教学过程中,重点是在情感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能力上注重学生已有能力的激发和激活,在兴趣和能力同时得到提升的过程中自然的了解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并把掌握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和社会生产中.因此,这一章的教学要真正达成能力的渗透,应该促使学生以下实现两个层面的转变.
  1生活经验向物理学习的转变
  学生已有的丰富的生活经验是本章学习的基础.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声音的产生及传播.学生自己在说话时,都会感觉到自己的声带在振动,学生平时交流的过程中,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而且学生在钓鱼的时候,都不会高声说话,怕自己的声音被鱼听到而把鱼吓跑,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固体传声,比如隔墙有耳等常识就说明固体能传声.而且知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很快,因为在平时的说话时,声源发声和听到声音几乎是同时的,但是打雷时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小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乐音三特征.学生在生活中能通过自己的听觉判断声音的大小和高低,比如生活中常说的轻声细语和震耳欲聋这两个其实分别在表示响度的大和小,学生也知道女生的声音尖,男生的声音较粗犷,其实就是在说音调的高与低,再比如学生都熟知的闻其声知其人的道理,这就是说明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
  (3)噪声的认知和控制.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休息中,都会对某些声音感到“刺耳难听、令人烦躁”,而这些声音中还包括半夜里的卡啦ok,白天的机器轰鸣声等等,这些声音既包括了物理意义上的噪声,也包括环保角度的噪声.而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也学会了各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比如邻居家产生了巨大的噪声,这时我们可以选择和邻居去交涉,让他降低音量,也可以关紧自己的家的门窗,也可以用棉花球塞紧耳朵,这些方法其实就涵盖了我们控制噪声的三种方法.
  (4)控制变量法的前概念.学生在学习物理以前,特别在日常生活的游戏活动中,为了体现游戏的公平性,学生在无形之中就采取控制变量法.
  这些生活经验在学生的脑海中已经沉积,只是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理论性,而物理教师则需要将这些知识在第一章的物理学习中逐渐转变,采用物理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这些经验的收集和整理,对这些经验的分析和归纳,并通过教学行为让学生的经验得到有效的转变,并初步感受到这种转变的方法和快乐.
  (5)设置贴近学生的情景.要激发学生对经验的回顾和兴趣,我们就要通过教学行为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比如在音调的教学过程,我们就可以通过播放《青藏高原》,并让学生试唱,学生都会发现有些地方是很难唱上去的,这就是这些地方的调子太高,和响度是不一样的.
  (6)巧用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思维.比如在研究听到卡片木梳齿发出声音时,我们就问学生,用卡片快速地拨动梳子齿时,我们应该用几把梳子呢?为什么?问题的提出,立刻激发学生对研究细节的关注,从而凭借生活中潜在的控制变量法的意识来初步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2接受知识向探究知识的转变
  物理学习的主要特征就是探究式学习,学生在本章的学习过程中,将初涉探究性学习,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重点培养和提升.
  2.1观察能力
  很多物理规律需要学生通过对现象的认真仔细的观察,然后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归纳得出相应的结论或规律,这些结论或规律的得出离不开学生的认真观察.而这种观察能力学生原先就存在,只是缺少目的性和系统性,而失去原先观察的价值.而本章的教学就是要把这种能力得到有效的渗透和激活.比如学生在观察“收音机声音会使烛焰晃动”的实验和观察用力去敲击鼓面时,都会发现鼓面上那些小纸屑的振动幅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些细微的实验现象都是需要学生用心用脑去观察体验的.
  2.2归纳能力
  观察到的现象存在一些的共同点,这些共同点是否能被学生所发现,这就要求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比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中,学生如何发现发声的物体有个共同的特征并归纳为“振动”,再比如通过实验发现声音能够在空气、液体、固体中传播,并结合老师的演示实验发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等等,这些由现象到规律的过程,都需要学生去分析和归纳.
  2.3实验操作能力
  探究性学习在本章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重点,而是一个起点,因为在本章的学习过程,我们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探究性的小实验让学生来逐渐提升实验的兴趣和实验的技能,比如学生动手操作来感受声音能在空气、液体、固体中传播,并感受到固体的传声效果更好一点,再比如土电话的制作,让学生在制作和体验的过程中收获声现象中的相关知识,或者把相关的知识得到验证.
  在这些能力的激发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无论是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是归纳能力,还是实验分析能力等,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的激发,我们如何让学生主动思考生成“转换法”的思想方法.比如在响度的教学过程中,在桌面上放一个鼓,教师提问,怎么样敲能使鼓声更响一些?学生很快都会回答敲重一些,而教师再次追问:此时的响度与鼓面的振动情况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自然想到振动的幅度发生了改变.教师再次追问,幅度的改变你能看得清吗?在教师的引导下,或者学生在自发的思考过程已经感受出:鼓面的振动情况确实很难用肉眼来察觉,从而想到在鼓面上放一个乒乓球或放一些米粒,通过乒乓球或米粒的跳动来反映鼓面的振动,从而潜意识的生成转换法思想.
  由此可见,本章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很好的注重这两个方面的转变,对于学生后阶段的物理学习而言,可以重点起到以下两个主要作用: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和规律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生活,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价值,还服务了学生的生活;其次就是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初步体验实验探究的注意点和实验操作的细节,让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实验探究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这些学习能力的达成,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既做好了思想准备,又做好了技能准备.
其他文献
2011年江苏高考物理卷有一道关于相对论的试题.  原题如图1所示,沿平直铁路线有间距相等的三座铁塔A、B和C.假想有一列车沿AC方向以接近光速行驶,当铁塔B发出一个闪光,列车上的观测者测得A、C两铁塔被照亮的顺序是  A.同时被照亮  B.A先被照亮  C.C先被照亮  D.无法判断  1错解举隅  关于该题的解答,一些教辅资料上给出的解释均是错误的,列举如下.  解答1由“同时”的相对性可知,
亲爱的爸爸:rn您在他乡还好吗?此时此刻,我已压抑不住内心澎湃的感情,想要告诉您:我很想您!在我认为这个世界已没有了色彩的时候,是您给了我信念与希望……
隐性课程也可以称之为潜课程,因其具有隐蔽性、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的特点而常常被教育者所忽视.显性课程资源是有限的,其使用也受到环境的制约,而隐性课程资源是可以不断生成不断创造,是没有限制的.多年的教育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会存在一定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你越是要求他好好学习,认真学习物理,他偏不爱学,强制的手段一定不会取得好的效果,而将物理隐性课程的优势表现在把物理相关情景营造出
1问题提出  笔者在“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节后,布置了一道课后习题.  原题火车沿长直坡路向下行驶.开始时速度表上的读数是54 km/h,以后每5 s读取一次数据,见下表1.  表1时间t/s1015110115120125130速度v(km/h-1)154159165170176181186速度v(m/s-1)(1)、(2)略.  (3)作出表示列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这是一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物理实验是学生建立概念、探究规律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一些农村初中物理教师还存在着“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思想,这种思想直接影响了农村初中物理实验的开课率.笔者一直从事农村初中教学物理教学,我认为有两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导致了这种思想
“丁零零,丁零零……”电话响了,“准是老爸催我们去玩呢!”我赶到电话前一看,咦,不是爸爸的,好熟悉的号码——哦,是爷爷奶奶家的。
期刊
“达人”是指在某一领域非常专业、出类拔萃的人物或是指在某方面很精通的人,即某方面的高手。后来这个称呼被越来越多的网友接受和喜爱,成为流行用语。在不同的语境下,“达人”的意思也会有所不同,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英语中的“达人”怎么说吧!  ●“达人”的第一个意思是“在某一领域非常专业、出类拔萃的人”。英语可以译为 expert, talent, geek。例如:  *这位美丽达人在护肤、护发、健康、时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们学校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目标,通过将近一年的实施,笔者确实感受到,运用高质量导学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题目时,我们常遇到时间的多值问题和时间的正负问题.同学们难以取舍,结果往往正值全部保留,负值一律舍去,这种做法是十分不妥的.时间为正值,不一定是题目的解;时间为负值不一定没有物理意义,不能一律舍去.单凭数学上的正确运算还不够,必须结合具体的物理运动过程去进行检验取舍,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下面在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题目时,我们常遇到时间的多值问题和时间的正负问题.同学们难以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