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大数据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提出改革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创新举措。
[关 键 词] 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168-02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经济结构进行升级调整,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需要具有附加值高、不可复制和难以模仿的资源才有可能立于竞争不败之林。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拥有的资源里面具有附加值高、不可复制和难以模仿等特征的核心资源。尤其是中国加入了WTO之后,中国已经完全融入世界发展进程中,发达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后期,对知识型技术型的人才需求越来越高,那么对这些人才的招聘、选拔、培训和激励就更为重要。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经和企业组织层面的战略放在同一高度,实现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高校的人力资源课程教学的重要地位就越加凸显。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理论教学,是人力资源专业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重要渠道;同时在与理论教学同步的案例和实践教学中,学生能够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去分析和解决企业组织所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学科是操作性和实用性极强的学科。鉴于以上的分析,对人力资源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势在必行。本文从现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探索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新举措。
一、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從世界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来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应该有100多年的历史,中国高校人力资源课程的教学也有30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大部分人力资源课程的体系仍然是以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薪酬、绩效和劳动关系等6大模块为核心。但现实世界的变化却是翻天覆地的,穆胜在他的《未来已来:云时代HR管理的七大趋势》一文中,提出“扁平化到极致(请注意是‘极致’),企业就成为一个平台,员工就成为无数的创客,因为高层已经没有了调配资源的权力,而是提供平台服务,而员工则成为自主决策的个体”。在这样的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之间、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边界越来越小,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组织架构、管理者和员工的职责等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化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人力资源课程,其整个教学理念和课程模块的变化微乎其微,和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组织架构的变化、管理者职能和员工职责等的变化完全不匹配。归纳起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理念陈旧
教学理念是教学层面的哲学,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起着统领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辅导等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教学过程中引导者”的理念。但是在现实的人力资源课程教学中,教师把课程教学片面理解为传授知识的舞台,而学校行政管理部门也严格用教学计划、教学进度以及相应具体教学内容的课时安排,作为检查教师是否上课、上了多少课和是否上好课的标准,从教师和管理者层面都忽视了教学的关键点和出发点应该是教学理念的构建。
(二)课程模块老化
课程模块是课程体系化、科学化、专业化的外在载体,每个模块之间和模块内在的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人力资源课程的规划、招聘、培训、薪酬、绩效和劳动关系也体现了严密的逻辑性。随着全球化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力资源课程的这六大模块和模块中的知识也应该相应地变化和调整,但纵观各种版本的人力资源课程,甚至是包括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人力资源高级、二级等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及其教材,都仍然是以这六大模块为主打。模块中每个部分的内容,如组织架构的模式,其中虽然增加了一些新型的网络型组织或流程型组织,但就怎么进行流程型和网络型组织的管理仍然不清晰,而关于大数据时代的云组织根本没涉及。同时,在云组织背景下,管理者和员工职责的定位及其管理模式和策略的变化更鲜有探讨。
(三)重理论,轻实践
在人力资源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按照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安排,然后按照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知识教学,每一模块的内容从基本概念到各种理论详细传授给学生。虽然这样可以给学生搭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知识体系,但是这样的知识学习完全可以由学生自主在课堂下完成,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是对各知识理论的最新发展的前沿介绍,结合旧理论进行评述,以及就这些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案例进行探讨。在这样重旧有知识理论教学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对知识掌握存在不准确和过时性,更不能加以灵活运用,经常是在课堂上能听懂,但是在解决企业组织的现实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时候就手足无措、无从下手,造成教学效果不好、教学目的无法达到的现状。
(四)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采用上大课的方式进行,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教学、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很少。即使有些教师的课程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但目前学生受功利主义等思想的影响,短视行为在学生中相对普遍。根据本文作者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读名著、看管理案例等作业要求以临时应付为主,学生真正愿意学习并结合企业组织的现实管理进行积极思考的人相对很少。再加之,教师上课以讲授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为主,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受到影响,整个教学效果差,无法实现把学生培养成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目标。 (五)教学考核知识性太重,而对能力考核不足
学校制订了相关的考试管理办法,要求教师在出题、考试、判卷的过程中不能有太多的主观色彩以妨碍学生之间的公平,要标准化,试卷必须有标准答案,同时利用教学事故惩罚制度、奖学金制度等强化了这一管理体制,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大数据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举措
根据以上归纳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大数据的特征,提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举措。
(一)树立建构式课程教学理念
大数据的本质是海量的信息正处于整体性地被选择或“删除”中,鉴于这样的背景,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建构知识体系并在大数据背景下进行选择或删除,这更符合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建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学生借助教师的帮助(抑或是其他学生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自己意义建构方式而得到的,因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四大属性。在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是大数据背景下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教师只是给学生提供帮助或辅导,以便学生能进行意义建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师,要树立“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教师只是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中的辅导者和帮助者,学生才是主体”这样的建构主义理念。
(二)改革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模块及其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模块及其模块下的内容都需要进行改革。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的课程,人力资源管理的很多模式随着社会发展在不断更新,就如在云组织中,每位员工都是创客,每位员工都是CEO,那么对员工的薪酬、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都要发生本质的变化,但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所编写和呈现出来的内容相对滞后。这就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能跟上时代的新理念和新知识,或教师自己要对现有的教材进行补充和完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较大的收获。
(三)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科学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之外,学校和教师都以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实践的途径。
首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提供和分析经典的企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案例,或者要求学生对自己所熟悉或感兴趣的企业组织收集各种资料,分析企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内容。其次,教师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情境模拟法和管理游戏等来设计教学,还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模块根据具体内容的匹配程度设计相应的方法。如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承担公司的一个部门进行招聘的模拟,这样可以使學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获得更直观的体验。还有教师或学校也可以和企业进行协作,给学生提供到企业中实习、实践或参观访问的机会,以及请成功管理人士来开设讲座,使学生获得更直观的生动实践知识。
(四)改变以知识为主的考核体系
高校的考核体系本身存在着诸多问题。经过本文作者在教师岗位上的调查与观察,考试本身并不存在问题,但是考试题本身是否既考核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考核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考试题本身的信度、效度和科学性还值得商榷。再加之,高校教师的考试题都是教师根据教学在课程结束的时候以笔试形式出考试题,对学生进行考核,从出考试题到最后考试结果统计都可能存在不严密的情况。因此,应改革单一以笔试为主的考试形式,而辅助以口试、案例分析、实践报告等形式来考核。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都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革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养更多起点高创新性强与时俱进的人才。
编辑 陈鲜艳
[关 键 词] 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168-02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经济结构进行升级调整,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需要具有附加值高、不可复制和难以模仿的资源才有可能立于竞争不败之林。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拥有的资源里面具有附加值高、不可复制和难以模仿等特征的核心资源。尤其是中国加入了WTO之后,中国已经完全融入世界发展进程中,发达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后期,对知识型技术型的人才需求越来越高,那么对这些人才的招聘、选拔、培训和激励就更为重要。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经和企业组织层面的战略放在同一高度,实现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高校的人力资源课程教学的重要地位就越加凸显。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理论教学,是人力资源专业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重要渠道;同时在与理论教学同步的案例和实践教学中,学生能够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去分析和解决企业组织所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学科是操作性和实用性极强的学科。鉴于以上的分析,对人力资源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势在必行。本文从现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探索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新举措。
一、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從世界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来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应该有100多年的历史,中国高校人力资源课程的教学也有30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大部分人力资源课程的体系仍然是以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薪酬、绩效和劳动关系等6大模块为核心。但现实世界的变化却是翻天覆地的,穆胜在他的《未来已来:云时代HR管理的七大趋势》一文中,提出“扁平化到极致(请注意是‘极致’),企业就成为一个平台,员工就成为无数的创客,因为高层已经没有了调配资源的权力,而是提供平台服务,而员工则成为自主决策的个体”。在这样的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之间、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边界越来越小,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组织架构、管理者和员工的职责等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化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人力资源课程,其整个教学理念和课程模块的变化微乎其微,和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组织架构的变化、管理者职能和员工职责等的变化完全不匹配。归纳起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理念陈旧
教学理念是教学层面的哲学,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起着统领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辅导等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教学过程中引导者”的理念。但是在现实的人力资源课程教学中,教师把课程教学片面理解为传授知识的舞台,而学校行政管理部门也严格用教学计划、教学进度以及相应具体教学内容的课时安排,作为检查教师是否上课、上了多少课和是否上好课的标准,从教师和管理者层面都忽视了教学的关键点和出发点应该是教学理念的构建。
(二)课程模块老化
课程模块是课程体系化、科学化、专业化的外在载体,每个模块之间和模块内在的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人力资源课程的规划、招聘、培训、薪酬、绩效和劳动关系也体现了严密的逻辑性。随着全球化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力资源课程的这六大模块和模块中的知识也应该相应地变化和调整,但纵观各种版本的人力资源课程,甚至是包括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人力资源高级、二级等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及其教材,都仍然是以这六大模块为主打。模块中每个部分的内容,如组织架构的模式,其中虽然增加了一些新型的网络型组织或流程型组织,但就怎么进行流程型和网络型组织的管理仍然不清晰,而关于大数据时代的云组织根本没涉及。同时,在云组织背景下,管理者和员工职责的定位及其管理模式和策略的变化更鲜有探讨。
(三)重理论,轻实践
在人力资源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按照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安排,然后按照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知识教学,每一模块的内容从基本概念到各种理论详细传授给学生。虽然这样可以给学生搭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知识体系,但是这样的知识学习完全可以由学生自主在课堂下完成,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是对各知识理论的最新发展的前沿介绍,结合旧理论进行评述,以及就这些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案例进行探讨。在这样重旧有知识理论教学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对知识掌握存在不准确和过时性,更不能加以灵活运用,经常是在课堂上能听懂,但是在解决企业组织的现实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时候就手足无措、无从下手,造成教学效果不好、教学目的无法达到的现状。
(四)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采用上大课的方式进行,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教学、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很少。即使有些教师的课程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但目前学生受功利主义等思想的影响,短视行为在学生中相对普遍。根据本文作者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读名著、看管理案例等作业要求以临时应付为主,学生真正愿意学习并结合企业组织的现实管理进行积极思考的人相对很少。再加之,教师上课以讲授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为主,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受到影响,整个教学效果差,无法实现把学生培养成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目标。 (五)教学考核知识性太重,而对能力考核不足
学校制订了相关的考试管理办法,要求教师在出题、考试、判卷的过程中不能有太多的主观色彩以妨碍学生之间的公平,要标准化,试卷必须有标准答案,同时利用教学事故惩罚制度、奖学金制度等强化了这一管理体制,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大数据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举措
根据以上归纳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大数据的特征,提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举措。
(一)树立建构式课程教学理念
大数据的本质是海量的信息正处于整体性地被选择或“删除”中,鉴于这样的背景,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建构知识体系并在大数据背景下进行选择或删除,这更符合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建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学生借助教师的帮助(抑或是其他学生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自己意义建构方式而得到的,因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四大属性。在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是大数据背景下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教师只是给学生提供帮助或辅导,以便学生能进行意义建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师,要树立“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教师只是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中的辅导者和帮助者,学生才是主体”这样的建构主义理念。
(二)改革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模块及其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模块及其模块下的内容都需要进行改革。因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的课程,人力资源管理的很多模式随着社会发展在不断更新,就如在云组织中,每位员工都是创客,每位员工都是CEO,那么对员工的薪酬、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都要发生本质的变化,但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所编写和呈现出来的内容相对滞后。这就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能跟上时代的新理念和新知识,或教师自己要对现有的教材进行补充和完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较大的收获。
(三)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科学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之外,学校和教师都以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实践的途径。
首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提供和分析经典的企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案例,或者要求学生对自己所熟悉或感兴趣的企业组织收集各种资料,分析企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内容。其次,教师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情境模拟法和管理游戏等来设计教学,还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模块根据具体内容的匹配程度设计相应的方法。如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承担公司的一个部门进行招聘的模拟,这样可以使學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获得更直观的体验。还有教师或学校也可以和企业进行协作,给学生提供到企业中实习、实践或参观访问的机会,以及请成功管理人士来开设讲座,使学生获得更直观的生动实践知识。
(四)改变以知识为主的考核体系
高校的考核体系本身存在着诸多问题。经过本文作者在教师岗位上的调查与观察,考试本身并不存在问题,但是考试题本身是否既考核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考核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考试题本身的信度、效度和科学性还值得商榷。再加之,高校教师的考试题都是教师根据教学在课程结束的时候以笔试形式出考试题,对学生进行考核,从出考试题到最后考试结果统计都可能存在不严密的情况。因此,应改革单一以笔试为主的考试形式,而辅助以口试、案例分析、实践报告等形式来考核。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都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革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养更多起点高创新性强与时俱进的人才。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