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字产品运营中编辑的角色转变

来源 :出版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srabbith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的发展,带来的是整个媒体环境的变化,编辑作为信息内容的制造者,无疑是这一转型中受到最大挑战的一个群体。在这样的环境下编辑需要角色转变,目前传统出版社最缺的是复合型编辑。编辑要成为先进教育理念的倡导者,成为优质教育内容的继承者,成为新兴技术应用的引领者,成为课程教学开展的协同者,成为优质教育成果的推广者。
  角色一:先进教育理念的倡导者
  传统出版中,编辑的工作主要包含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等,在数字化教育不够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了解跟踪教育教学改革,把握课程发展动向,从而在观念上引导,在实践中帮助教师,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老师并不是万能的,数字化教育大家都知道好,但是需要资源、平台、服务,单靠老师一人,是无法实施的。这给我们转型升级留下空间,我们可以抓他的痛点。
  某医学院《分子生物学》是这个学校的学位必修课,学生包括在职研究生、短期培训班,将近八百人,每次上课的学生分两个班,一个班四百人,学生积极性不高,出勤率越来越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不了解。高教社编辑在和课程老师探讨后,教师决定改变一下教学方式。出版社提供平台、内容和服务,教师把课程搬到网上,学生平时成绩60%跟平台挂钩,40%是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课程基于讨论式、小组式的学习模式,学生积极性极得到调动,学习成绩大幅度提升。这门课从那时起没有离开高教社的平台,收益比高教社卖这个班学生的教材要高得多。而且到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的时候,只需要维护成本。对老师来说也有了教学改革成果,提高了教学效率,提升了教学质量。通过这些,使得我们的编辑真正地走进了课程。
  角色二:优质教学内容的集成者
  编辑必须了解资源建设发展的趋势。资源建设首先要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有些录像,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在给他的学生上课,而不是教师在给看这些视频的学习者上课,视频中PPT基本看不清楚,推导过程看不清楚。这些资源的价值并不大。
  資源建设要有序。一是结构化课程、碎片化资源。存量资源的碎片化,必须结合课程学习的需要、结合商业模式的需要。碎片化成本很高,无目的的碎片化是没有意义的,一定要有需求驱动,要想清楚商业模式。二是资源建设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不能理工是理工的标准,文科是文科的标准。三是精心制作,提高学习者的体验。
  前面的资源都可以大面积低成本推进的。怎么低成本推进资源建设?要通过机制创新。要创建共建共享机制,单靠我们自己不行。
  我更希望看到出版社发挥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作用,重点开发支撑学习者认知的工具、系统。到现在为止我最欣赏的是培生,他们有80个学科的lab。如MyMathLab,机器可以自动判解主观题,学生不会做的时候,不是简单地给一个提示,而是把这个题再分解成若干个小步骤,每一个小步骤又是一道题,当学生把这道题走一遍的时候解决的是一类问题。在学生解题过程中,提供多媒体教学资源支持,此时资源可以做到精准服务、个性化服务。老师可以根据系统记录学生在每个知识点上的学习行为,调整教学节奏。另外,现在很多出版社也开始建设AR教学资源,但我们一定不要把AR作为炫酷的东西,要作为认知工具。
  角色三:新兴技术应用的引领者
  当前技术井喷式发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增强现实层出不穷。传统出版社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往往忽视技术的作用,认为技术是可以外包的。很多出版社通过外包建设了一批互联网产品,项目验收之时,也是项目终止之日。互联网产品的特点是不断迭代开发,在用户体验中不断提升产品的价值。如何没有一支长期运营的技术团队,是不可能开展互联网业务的。因此我们的出版社一定要获得技术、掌握技术。获得技术、掌握技术的方法可以根据各出版社实际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技术一定是支撑传统出版转型升级的那条腿,内容是王,但是技术也是王。在获得技术的同时,我们也掌握了技术带来的新理念,现在很多创新产品都来源于技术创新。因此需要编辑了解新技术、运用新技术。
  教育技术有一个地平线报告,描绘未来三到五年技术和教育融合的变化。其中有望1-2年内被广泛应用的两项技术是自带设备和学习分析,有望在2-3年获得普遍应用的技术是创客空间和增强现实;基于手势计算、语音识别等技术发展,情感计算可能成为未来4-5年进入教育主流领域的重要技术。
  角色四:课程教学开展的协同者
  信息化教学单靠一个教师较难持久,需要一支从资源建设、技术开发到日常服务的队伍进行支持服务,也就是构建一个数字化教学的生态系统。在给课程提供整体教学解决方案时,编辑充当了为教师提供支持服务的角色,在课程搭建到实践的各个环节提供有力的支持。表1展示了高教社在课程搭建和实施的过程中编辑如何在各个环节配合教师完成在线课程教学的。
  角色五:优质教学成果的推广者
  课程实施结束后,出版社通过版权保护机制和正规出版物形式提供课程出版与推广服务,扩大优秀教学团队影响力和辐射示范作用。一方面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肯定,另一方面激励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信息化教学日常化,并带动身边其他教师也参与到信息化教学中,提升整个学校和区域教育教学质量。
  此外,作为正式出版物的课程本身除了课程内容结构外还包含了大量学生学习过程中沉淀的生成性资源。课程成为新的资源可参与到后续其他定制课程的建设流程中,整体实现了资源内容的有效利用和良性循环。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介绍了《天坛古树》一书内容、读者对象、出版意义,对依托于天坛的古树文化地位、价值加以分析,使人们认识到“保护天坛的古树,就是保护了一种历史文化——古今中外独一无二的敬天文化。”  历经无数风雨寒暑,至今依旧傲然挺立的百年古树,是活的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古树具有很高的科学、历史、生态、观赏的价值,是国家宝贵的财富。目前,专门研究古树及古树文化的图书不多,《天坛古树》的出版是古树文化、保护方
期刊
摘要:《民法分典》作为《中华大典·法律典》六部分典之一,是一部中国古代民法法律制度史料的大型类书,其编纂工程宏大且艰巨,鳊纂过程复杂且繁重,是一个系统的史料整理过程。《民法分典》的出版对创建中国古代民法史料库、促进中外民法学理论研究、推动中国现代法治进程等具有重大意义。  中华法制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仅反映着中华民族对社会、人性等根本性问题的思考和选择,也维护着中国传统社会的持续发展,它在中
期刊
摘要:“红帆船”是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原创儿童文学的品牌书系,历时18年。“红帆船纯美小说”是其继诗歌、散文、童话之后,再度扬帆推出的又一子系列。图书秉持不忘丰富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生态的初心,一如既往地力推原创新作,并不断追求文质与装帧兼美。  初接手“红帆船纯美小说”系列时,说实话心里会觉得有些诧异。作为从事图书出版十余年的编辑,出版节奏是这些年我的编辑生涯中不断萦绕耳边的词汇。“红帆船纯美小说”
期刊
摘要:新媒体犹如一座桥,出版需借助它,从传统的此岸,到达未来的彼岸。正如出版本身也是一座桥,沟通了作者和读者。所以,我们可以把传统媒介和新媒体之间的差别,看作是建造桥梁的材料变化了。如何使用新的材料,建造更便捷、更坚固、更美的桥梁?我们在探索。下面将一个真实的案例提供给大家,希望能够对同行者有所帮助。  图书缘起:跨媒体图书的无限力量  做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我们为什么会在2015年策划出版VR图
期刊
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平台产品的构建,并非朝夕易事。对于数字出版还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的各大出版社来说,数据库产品在建成之后的运营之路则更为艰辛和漫长。  热词:数字出版 资源库 平台 运营 盈利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涉足数字出版。而作为迎接数字出版时代的第一步,各大出版社纷纷试水各自的数字出版资源库建设。再加上国家财政资金对出版行业转型升级的大力扶持,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借助国家财政资金进行自身内
期刊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下,以黑龙江教育杂志为例,来认识当前出版体制改革背景下教育类期刊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试图论证教育类期刊能否采取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发展路径,并构建教育类期刊的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  热词:教育期刊 可持续发展 转型  教育期刊是我国媒体产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类别,读者群包括教育管理工作者、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等。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为教育
期刊
12个基地(园区)工作优秀单位与15家优秀基地(园区)获总局表扬  2月7日,首次全国新闻出版产业基地(园区)管理工作会在京举行。会议对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等12个优秀单位、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等15家优秀基地(园区)进行了表扬。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发布《关于对2016年度新闻出版产业基地(园区)工作优秀单位和优秀基地(园区)予以表扬的通报》。通报指出,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期刊
长篇历史小说一直是河南文艺出版社的优势和特色,从二月河的《康熙大帝》《乾隆皇帝》到孙皓晖的《大秦帝国》,河南文艺出版社有着浓厚的历史小说情缘。为了延伸长篇历史小说品牌图书,《大秦帝国》之后,今年推出了此部长篇历史巨制《汉家天下》。  作者复原了逼真的时代场景  清秋子是近年来蜚声文坛并活跃于网络的著名作家。本书以宏大、深刻、公允的历史观作为主线,鲜活地复原了那个时代的逼真场景与历史人物命运。  清
期刊
“温小平温情私语系列”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温小平倾情奉献的一道专门煲给少女群体的心灵鸡汤。作者作为责任编辑,受到这颗少年心的熏染与感召最多,也因此在儿童文学领域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写出了两本小书。  热词:心灵鸡汤 儿童文学 编辑手记  “温小平温情私语系列”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温小平倾情奉献的一道专门煲给少女群体的心灵鸡汤,送给12-15岁的女生,成长没有魔法,但可以有情趣和创意;成长没有绝招,但可以有沟
期刊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莫言、余华、贾平凹等作家的笔触牵动了时代的脉络,一场魔幻荒诞却又无比贴近现实的文学风暴席卷全国,正是这类文学的兴盛把幕后的影响者推向前台。于是,马尔克斯“乘着马孔多的飞毯”把《百年孤独》引向国人。  荒诞故事中的群体宿命  初读本书,读者会感到新奇和困惑,尤其是相似度极高的人名使人不得不将关注点放在复杂的人物区分和情节梳理之中,稍有放松就不得不从某处重新开始。故事中现实生活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