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为我老了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ong89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父亲便开始在附近的中学里做语文老师。他是一个痴迷于讲台的人,即便是无需加班的周末,饭后散步的时候,也常常东拐西拐就到了学校。哪怕只是看一眼校园里的花草,听一听那些住校孩子们的读书声,他这一天,才算没有白过。
  我那时候还不知道父亲不过是一名民办教师,随时都会被学校辞去。因为他被那么多学生喜欢着,又被包括校长在内的老师们尊崇着,而且,他教的班,成绩也永远都是第一,所以学校有什么理由,将他撵出校门?况且,能够听父亲激情飞扬地讲一节课,一直都是外校许多老师们的梦想呢。只有一次,一个家长想要雇父亲给她的孩子做家教,被父亲婉言谢绝后,心里不爽,便扔下一句话说,有什么好清高的,不过是个民办老师,指不定何时就失了业呢。父亲在身后听了,没说什么,我却是有些微微的难过,扭头去看时,却发现父亲原来也是一脸的忧伤。
  我高中毕业那一年,校长终于找父亲谈了话。父亲低头默默听校长断断续续地说完,停了许久,才说:好的,我这就回去收拾东西。父亲用了一天的时间,给他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都认真地写了留言。每写一个,他的心,便会痛一次。他曾那样热爱着这些孩子,他熟悉他们稚嫩的字体,熟悉他们的单纯和任性,熟悉他们甜美的笑容,可是而今,他再怎么不舍,也终于要走了。
  这之后,父亲开始在小城里做各种工作。他跟母亲卖过糕点和咸菜,也自己开过三轮摩托给人运货;在无事可做的时候,甚至跟在一群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后面,扛过大包。有一次我去找他,看见他正红着脸,跟一个老板模样的人,推让着什么。走近了才知,原来那个老板认出父亲是自己的老师,执意要多付给他一倍的工钱。或许这个学生,是为了感激当年的一份师恩,但他却不知道,自己的好意,是多么深地伤害了父亲的自尊。一个当年被所有学生爱戴着的老师,如今,却要为了生活,给自己的学生打工。回去的路上,我像小时候那样,坐在后车座上,脸紧贴着他的后背,双手环着他的腰。父亲亦开始在阳光里,大声唱歌给我。很欢快的一首曲子,但我却知道,父亲哭了。因为,他的泪水,已将我的手臂打湿。
  在我读大学的四年里,父亲很少提及“老师”这两个字。我和母亲,亦是小心翼翼地不去触碰他内心的伤疤。我们以为他在琐碎无边的日子里,会将那些尴尬的往昔,慢慢地淡忘。可是,他还是那样倔强地在附近学校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突然放下手中的活,怔怔走到书房里去,看那一摞的教案和课本。他还是那样固执地不去走经过学校大门的柏油路,而改走远离校门的崎岖小道。甚至每天吃过晚饭,他不是去开电视看新闻联播,而是踱到书桌前,静坐上片刻。
  这样的习惯,在我大学毕业后,终于开始改变。那时我在小城的一所高中做语文老师,像一个盼着糖吃的孩子,父亲每天都渴盼我有改不完的试卷带回家来。这样他就可以带上老花镜,在灯下细细帮我批阅。起初我并没有理解他的这份迫切,反而因此觉得麻烦,不愿将厚厚的一摞试卷塞到书包里去。他知道了竟是隔三差五地便跑到学校里来找我,看我埋头于作业本里,便微笑着坐在旁边,一本本地帮我翻好了放在一旁。偶尔我请教他一个词的用法,他立刻就一脸的欢喜和雀跃。
  我以为这是因为父亲老了,所以才越来越像孩子一样的天真和单纯。直到有一天,我请父亲听我的课,中间让他给学生们讲一些感悟,他竟是又回复到当初的神采飞扬。我坐在台下,看着身边学生纯真的神情,忽然又想起了那些我曾经无限崇拜着父亲的往昔。原来,老的不是父亲,而是时光;它走得如此之快,以至于跟在它身后的我们,再也想不起像父亲一样,被中途撵下车去的一代。冬日一个阳光温暖的周末,我闲着无事,又帮父亲数头上的白发,数着数着,我突然说,爸爸,为什么你的白发我总也数不清呢?父亲便笑,说,傻丫头,那是因为爸爸老了啊。
  第一次,我站在父亲的身后,背着他,哭了许久。
  (编辑静林
其他文献
最近在厦门住了几天,发现这里最时尚的生活方式,就是“慢节奏”。第一是“走得慢”,第二是“喝得慢”,第三是“吃得慢”。没有车马的喧哗,没有人声的鼎沸。悠扬在人们耳边的,只是涛声、鸟声和琴声。  鼓浪屿岛上没有机动车,也没有自行车。无论是闲散的人,还是忙碌的人,都得安步当车。慢悠悠地走着,心就放松了下来。想想也是,急什么呀?坐在车里呼啸而过,这么好的风景不是白瞎了吗?不仅是鼓浪屿,整个厦门的人,似乎也
在我情感最空虚的时候,我邂逅了她。  我十分珍惜与她相处的每一寸时光,内心中却又十分害怕失去,毕竟在这之前我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婚姻。而我也向她隐瞒了这件事,我不敢想象,当她知道我是一个离过婚的男人,又刻意隐瞒后,她对我会有着怎样的恨。  也许是因为时间的慢慢散去,也许是因为她的爱慢慢抚平了我心灵上的伤痛,我终于清醒过来:我不能瞒她一辈予。  那天我把她约到了我们最常去的花红树下,几次欲言又止。她微
鸟常常用翅膀把自己挂在天上。  只有鸟能够做到,失去了大地却拥有了天空。  二  鸟每做一次冲向天空的飞翔,都是一次自我解放。鸟常常婉转地鸣叫着让生命的礼花在天空绽放。  三  鸟的形状是一种方向,它的头总是指示前方,它的尾总是指示后方,它的前方和后方都一样地宽广。然而,它最初的方向是天空,尔后就与天空平行着飞翔。偶尔,鸟的飞翔会触动我的乡愁,此时它就是从我心中发出的箭,把我带到远方的故乡。  四
记得在高考前夕,数学老师对我们这些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说过这样一段话:  高考试卷中60%是基础题,30%是中等题,10%是拔高题。对于那些拔高题,如果你们将题目认真地看了两遍还一点头绪都没有,那就直接放弃,多花时间在基础题和中等题上,要保证基础题和中等题90%的正确率,这样,你也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当时,我们底下是一片嘘声,我们对老师的做法感到不解,觉得老师是在误导我们,因为我们都知道,
一个周六的傍晚,我下楼散步。  在小区的超市门口,我被眼前的一幅景象惊呆了。只见超市的屋檐下,站立着一位年约六十多岁的老头,他左手握着一瓶啤酒,右手拿着一根已剥去皮的火腿肠。在凛冽的寒风中,老头旁若无人地喝着啤酒,吃着火腿肠。他每喝完一大口啤酒,然后小心翼翼地咬一小口火腿肠。老头嘴角的胡须上沾满了白花花的酒沫,在超市的灯光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他陶醉其间,一副“酒不醉人,人自醉”的神态,形成了冬日
2009年9月22日,对于82岁的袁苏妹来说,绝对是一个喜庆的日子。这一天,她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称号,学校称赞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此次与袁苏妹同台领奖的都是声名显赫的人物:原汇丰银行行政总裁柯清辉、香港富豪李兆基的大公子李家杰、曾获铜紫荆星章的资深大律师郭庆伟。  袁苏妹何许人?政绩显赫的高官?业绩惊人的企业家?杰出的文学艺术界人士?卓越的科学家?都不
5月15日,张继科在2011年世乒赛男子单打决赛中,一举夺魁。夺冠后,他激动地将身上的运动衫撕碎,堪称经典。  张继科长得眉清目秀,赛场之下话也不多,却是个国乒的问题少年。他曾被誉为“乒乓神童”,15岁前他的乒乓球之路比谁都一帆风顺。可刚到国家队没几个月,就因为违反队规,被退回了省队,天才之星似乎就要殒落。回忆起那时,教练谷青成说:“那时他特别消沉,一度萌生出国打球的想法。”受不了打击的他甚至不想
不知您发现没有,一对特别要好的朋友,往往却是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  我和我的一个亲密朋友就是这样,他性格开朗,而我却性格内向。每到聚会时他便会神采飞扬,尤其喝了两盅酒以后,更是口若悬河,妙语连珠,让别人一点儿话语也休想插得上。每到这时,我便一声不响地听他一个人说个够。有的时候,他会突然停下来,瞧着我问:“是不是我说得太多了?”我笑着对他说:“没有!尽管说下去。”于是他说我听的连续剧接着续演下去。
那一年我和森大学毕业,我不甘心与他回我们故乡的小城,做一个平庸的文员或是小报编辑。森极力挽留,最终还是没能用他想象中的安稳妥帖的小城生活,将我说服。舍不得与我分手,他便唯有与我一起去北京,寻找我梦想中的位置。  安顿下的第二天,便有一家报社同意与我们面谈。欣喜若狂中,竟忘了问清楚,究竟要怎样才能到达报社所在的大楼。怕报社那边敏感,这样一桩小事都想不周到的人,还想当什么记者,只好飞快地买了一张地图,
老妈住在县城南面的郊区,一年到头我没少“剥削”她,不过,却少有人骂我“不孝”。嘿嘿!  参加工作后,我在县城安了家,父母和弟弟仍住在郊区的老宅内。老妈虽是“名门之后”(姥爷当年曾是东北军的高级军官),却从未沾染“大家闺秀”的臭毛病,大半辈子从没离开过土地。虽然身体不太好,却也是混了个“农家通”:四季农活样样娴熟。每次回去看望父母,临走时我都会给老妈分派一些“任务”:“妈,在园子里种几垄黄瓜和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