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改革起点之教师管理体制改革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wil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的逻辑可以理解为通过从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出发,推动形成一个良好的治理结构,从而保证大学理念的实现。大学理念常辩常新,但一直保留着知识传授和知识创造的功能。教师队伍的好坏很可能直接决定一所大学的发展。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创造者,也是大学治理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以教师的管理体制改革为起点,分别从教师的选拔与激励两个方面的改革入手,推动整个大学的改革及其发展,以期实现大学的理念。
  关键词:大学理念  教授治校  教师管理体制  大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4(c)-0140-03
  The Reform of Faculty Management System at the Beginning of University Reform
  MA Shuzhen
  (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 and Media,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41004  China)
  Abstract: The logic of university can be understood as starting from the reform of teacher management system,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a good governance structure so as to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university philosophy.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is always new, but it retains the function of imparting knowledge and creating knowledge. The quality of the faculty is likely to directly determine the development of a university. Teachers are the imitators and creators of knowledge, as well as an organic part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Therefore, starting from the reform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eachers,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reform of the selection and incentive of teachers, aims to promot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universit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ncept of university.
  Key Words: University concept; Professorial governance; Teacher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of the university
  2017年10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祝贺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当前,党和国家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1]。当今世界,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若想跟上时代脚步,尽早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反思我国的大学,在反思中求改革,在改革中求发展。
  1  大学的理念
  大学身份由过去的“象牙塔”转变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在这一进程中,一直保留着“知识传授”和“知识创造”的功能。
  1.1 大学的知识传授
  大学对学生提供知识传授的服务,学生一方面是大学的客户,同时也是大学的产品。
  学生作为客户,教师为满足学生获得知识与发展的需求提供服务。第一,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生负责,不能一味根据学生喜好进行授课,甚至不能贪图学生对自己的“好评”而迎合学生,故意出一些简单的题目放低作业及考试要求。第二,学生还是一个未完善的正在求发展的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些能够促进其人生发展的有意义的知识。第三,教书育人是教師的首要责任,教师本身要有创新意识,不仅体现在其观念上,还要体现在其授课方式以及与学生的相处模式上。然而,现在国内的大学中还存在对着陈旧知识照本宣科的老师,不仅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对学生的发展及知识的获得感毫无意义。
  学生同时也扮演着产品的角色,这一特性决定了学生不仅关注大学的质量和价格,还关注其校友的质量。这便是“马太效应”,即一个大学包括过去和现在已经产生很多优秀的人了,那么便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去上这个大学。由此大学便会是一个基业长青的组织,学生和大学本身的利益是牢牢粘连在一起的,便会不遗余力地维护自己学校的利益。“但是一个真正的长生不老的大学、研究型大学很难是赢利性的”[2],大学要维护其品牌与质量,必须保证招来的学生一定是优秀的学生,不能依靠金钱的标准来决定一个人是否能上大学。“一个好的大学治理结构应该保证我们始终不偏离我们的核心理念,不偏离我们的基本目标[2]。”
  1.2 大学的知识创造   大学同样应该注重知识的创造,知识创造不仅需要思想自由也需要学术自由。一方面,思想自由是知识创造的基础,要充分保证每个学者有自由探索以及言论自由的权利。作为学者,自身应该有内发的对知识及未知事物探求的兴趣及好奇心,另外在关注自己研究的同时,还应注重和同行同水平学者之间的交流,通过思想碰撞摩擦出新的火花,创造更多的新知识。另一方面,学术自由可以进一步保障知识创造沿着正确的方向行进。所谓大学学术自由性的积极作用,是指大学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创造,并在知识的传播与创造过程中,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3]。要保障学术自由,需要从多方面配合形成合力。首先,学者自身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水准,掌握研究领域前沿;其次,大学内部要树立明确的学科规范标准,建立学术规范监督机制,对任何学术不端现象采取零容忍措施,保证学术自由享有健康绿色的运行机制环境;最后,要厘清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政府要进行权力下放,并充分信任并支持大学改革,以促进大学内部竞争力的焕发,使其在学术竞争中真正实现学术自由。
  知识创造具有个性化和远效性的特点,外行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精准的判断,其评价便只能依靠同行评议来完成。但是,同行评议依然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除了以论文发表的数量为依据,还应该重视其论文的质量,不能为了论文而论文,最后产生出一堆无人引用的空洞文字,便是本末倒置了。
  无论是知识传授还是知识创造,都表明大學是不适合作为一个赢利性机构而存在的,大学要以知识为核心,通过知识来影响社会。“在我们现在的市场上,在教育产品越来越多元化的情况下,我们不应该忘记自己在做什么,我们做的产品的特点是什么[2]。”
  2  教师,大学的核心力量
  2.1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知识的创造者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职能,因此教师应将教学作为首要责任,通过知识的传授向社会传递合格的人才。教师的质量决定了学生的质量。教师须是优秀的研究者,有创新意识并能紧跟学科前沿动态,同时乐于将其传授于学生,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大学教师作为学术人,以学术共同体的“共在”身份而存在于学术场域中,以学术权利与学术义务共生的基调为轴心,开展学术交往活动[4]。只有当教师是真正热爱教学,对教学与科研的探索具有内发动力,才会寻求最适合学生且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当前,我国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不高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质量不过关有关系。
  一个合格的教师要平衡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自洪堡创立柏林大学起,大学开始承担科学研究的任务。在时代发展进程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逐渐走向失衡,理论上来讲,二者的关系应是相互促进的。教学与科研都指向于高深知识的,教师通过对高深知识的传授与探索,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同时自身素质也能获得较大的提高。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教师的评价受各种外部因素影响,如论文发表数量以及重大课题立项等,以及教师内部学术能力、教师素养参差不齐,导致大学在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时,不自觉地忽视了教学活动而将重心偏向了科学研究。然而随着对教育重新回归于人的强调,需要教师这一主体不断反思与调整,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2.2 教授治学
  教授治学作为大学学术治理的基本形式,反映了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理念、根本特征,是中国特色大学治理的必然趋势,教授治学体现依法治校、学术为本等理念[5]。大学是一个非赢利性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其治理结构应该要综合来自于不同方面的声音,要了解社会的需求、学生的需求、教师的需求,甚至包括来自于校友的需求。教授治学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听从教授的意见,相反却保证了大学不完全以教授的权益为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重点指出要完善“教授治学”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6]。
  3  教师的选拔与激励
  “如果一个大学的教授队伍不是由真正具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学者型人才组成,教授不以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为天职,这个大学就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不可能真正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声誉。教授的选拔和激励制度是大学治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1]。”
  3.1 选拔的标准与范围
  现在选拔教授的基本要求首先是要接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要符合严格的学术标准。另外,因知识的专业性以及知识产品的特殊性,学术标准只能是由学术界内部且具有较高水准的学者建立,由此学术评价也只能是由教授及其同行人员做出,进而免受“武大郎开店”这一威胁。“学术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评价原则和指标体系,对某一学术成果做出相对准确的价值判断[7]。”学术有一定共性,即会有一个共同的标准。为了保证评价的公开公平,引入外部人评价就显得十分重要。选拔与评价一个好的教授,不能只局限于自身的认同,还应该得到海内外同行的共同认可才做数。
  3.2 终身教职的取得及激励
  我国大学在教师聘用制度改革时,致力于打破过去的“铁饭碗”,引进了美国的Tenure制度。1940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将终身教职定义为:“教师或研究人员在试用期结束后应当获得永久性的或持续的终身职位,他们的服务只有在有充分理由如退休或财政危机等特殊情况下才能终止[8]。”此制度为教授提供了终身职位,有利于充分保证教授的学术以及思想自由,使教授敢于发表真实意见;有利于用更为公正开阔的心胸去选拔优秀的人才,进而形成真正有竞争力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刘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新时代天津党校工作新局面[J].求知,2018(12):11-14.
  [2] 孙绵涛,李莎.是“绩效”还是“效能”——中国“双一流”建设评价标准的价值取向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20(10):18-28.
  [3] 陈亮.新时代大学教师的学术责任精神及其培育[J/OL].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10[2020-11-2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3.1381.G4.20201027.0839.002.html.
  [4] 杨岭.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基于自由与秩序平衡的视角[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0,36(2):1-12,109.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s://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l.
  [6] 李纪华.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青年教师职业规划策略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5(1):105-109.
  [7] AAUP.1940 Statement of Principles on Academic Freedom and Tenure[C]//Joughin,Louis ed. Academic Freedom and Tenure:A Handbook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Madiso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69:33-46.
  [8] 李晖旭.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口语课程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16(1):107-112.
其他文献
摘 要:《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在幼儿园体育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幼儿标准缺乏较高的使用率、测量系统部分内容缺乏科学性、评价与反馈系统具有滞后性、缺乏规范的测试程序、幼儿体育活动设计与实施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在幼儿园体育教育中的实施效果。对此,该文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究得出如下对策:提高幼儿体质测定的普及性、对幼儿体质测试项目进行科学规范、构建完善的评价和反馈系统
摘 要:大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未来,是社会进步的后备力量,科学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引领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以及远大的奋斗目标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该文探讨了新媒体的概述以及相关特征,分析了新媒体对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研究了利用新媒体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高中地理教学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主要变化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方面。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断提升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学生在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地理思维、培养核心素养。该文通过一系列教学实践,展现了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在小
摘 要:高等数学作为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为各个专业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广泛的应用性。然而,其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导致学习难度增加,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进而降低学习效率。因此,该文从思想、理论和实践三个方面探究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旨在实现高等数学教学目标,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关键词:高等数学 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 数学建模  中图分类号
摘 要:高校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大学生重要的课程教学,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方式。为此,该文就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创新型策略,挖掘新媒体的积极作用,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 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摘 要:高职院校应将“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内容与企业管理课程相结合,使企业管理课程具有技能性、实践性、专业性等特点。“课程思政”教育应贯穿于人才教育体系,应广泛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应将“课程思政”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当中,应重视课程建设。因此,如何有效地引入“课程思政”因素是高职企业管理课程教育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高职 企业管理课程 思政元素 實践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3
摘 要:近年来,国家推动各地各高校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大多数高校都已建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但是新建本科高校在管理、制度、内涵等方面均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该文通过对新建本科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内涵建设研究,对教师发展中心进行定位,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的教师发展中心,进而达到传承校园文化、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从而逐步形成特色教师培养体系。  关键词:教师发展中心 教师发展 新建本科
摘 要: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成果的取得、转让和许可也日渐频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也成了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所拥有的科技成果是高校科研人员智慧的结晶,但是不应只把成果的产生作为终极目标,科技成果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实际的应用,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该文分析了自办企业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两种主要的高校科技成果转换模式,分析了两种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3种对策建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社会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实践证明,“以赛促学”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增量的有效路径。民办高校更需要加强教学和比赛的结合,通过各种类型的专业化比赛活动督促学生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该文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出发,基于“以赛促学”的现状和可行性分析,就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和优化路径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加强竞赛活动
摘 要: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打造高质量的智慧图书馆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之上,能够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很好地模拟人脑的思维和动作,科学、高效、精确地处理数据信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为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了可靠支持,是推动智慧图书馆智能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该文首先讨论人工智能技术与智慧图书馆的基本内涵与相互关系,其次探讨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