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植物保护专业是国家农科教育的长线专业,是培养“植物医生”的专业。进行植物保护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通过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的锻炼,可以使学生获得实践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以期产生良好的应用效果和社会影响。
[关键词]植物保护 实践教学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9-0156-02
宁夏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建立于1984年,经过长期建设发展,培养了近千名专业技术人员,已成为宁夏农业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撑学科专业。但2000年前后,随着国家乡镇机构人事调整,农技推广站所合并,乡镇植保技术人员大量流失,对新毕业的学生基本没有需求,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就业遇到困难,部分学校植保专业的招生受到影响。另外,与农业相关的各类公司对植保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需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型复合实用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企业最为看重的是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1]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从2009年起开展了植物保护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实践教学是本科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和根本途径。同时,实践教学也进一步推动了理论教学的发展。[2] [3]
专业要生存就必须根据人才市场需求重新定位[4],实践教学的目标逐渐由科研能力主题型向农业生产实践型转变,有利于毕业生逐渐向生产服务一线转移,能够贴近市场需求。为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环境,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力培养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5] [6]植物保护专业以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为契机,进行了植物保护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一、教改目标与实施方案
目标:
构建植物保护综合实践教学新体系,建立多方位的实践教学模式,建成验证、综合、研究、创新以及科研活动等实践教学平台,形成“自主、开放、创新”的实习实践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精神,进而提高学生独立选题设计、归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
方案:
1.教师集体讨论实践教学内容,确定总体模式。
2.搭建多种实践教学活动平台(提供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课程实验和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开放性实验、创新实验、教师科研)。
3.除必修实验外均为师生互选。
4.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5.实践活动的结果形式(实验、实习报告、科技论文、标本等)。
6.实践教学的反馈(教师、学生的收获)。
方案说明:
结合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在实验教学中,对实验项目进行整合,增加综合性实验比例;积极指导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同时,在实验教学中采取走出去的做法,直接到田间地头、温室大棚中进行调研,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病、虫、草、鼠害对农林植物的危害,并请经验丰富的植保技术人员对宁夏农业病、虫、草、鼠害基本情况做介绍和实际指导。
建立综合实习实践教学模式。过去学生进行课程实习的做法是主要课程都安排有教学实习,但是每门课程实习都是由任课教师单独带领学生进行,这样就造成了实习时间短,经费不足,实习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难以使学生对生产实际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无法将所学知识完整有机的联系起来。面对这种情况,在专业课学时压缩的情况下,将普通昆虫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和植物化学保护课程的教学实习合并为植物保护综合实习(Ⅰ、Ⅱ),要求所有相关课程教师都要参与其中,通过一次教学实习,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充分锻炼,如植物病,虫害分类、鉴定,农药稀释配制与施用,毒土制作,土壤消毒,种子种苗消毒,植物病原生物分离培养,主要作物病虫害如麦蚜、稻飞虱、玉米螟、稻瘟病、小麦锈病等的田间调查、综合防治等,通过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在专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掌握对各项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结合生产、科研安排综合实训内容,主要有农作物、果树等生产管理、病虫草鼠防治等主要技术环节等。这样既解决了经费紧张的矛盾,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大量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重视实训基地建设。积极与区内相关单位合作,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明确实践项目和内容,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动手能力的场所,既能弥补实验室教学的不足,又能为农户提供服务,力求产学研结合。
二、实施过程
1.根据课程特点和实习实验内容,教师做好总体方案和预案;
2.实验大纲以外开设的实验均由教师提供材料,师生互相选择,以科研试验为主;
3.综合实习:教师确定协调好实习地点,组织学生开展有序高效的实习实践活动;
4.毕业实习:围绕教师课题开展,结合农业产业中出现的各种病虫害问题进行实习工作;
5.撰写实习、实验报告。
三、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
(一)通过大量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专业意识
实践活动中,强化学生不断接触病虫、杂草等植保实际问题,使得学生逐渐意识到所学专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打破课程界限,构建综合性、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
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涵盖了农科基础课程综合实习(Ⅰ、Ⅱ)、植物保护综合实习(Ⅰ、Ⅱ)、毕业生产实习、大学生创新实验等不同层次和必修、选修、综合性实验、开放实验和科技活动等模块,解决了以前课程实验相对分散,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孤立脱节,系统性差的困局,利于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三)广泛收集实验材料
结合专业实习特点,要求学生实习后上交一定量的病虫、杂草标本,采集的各种标本充实了教学标本的同时,也增加了标本室的收藏量。
(四)集中实习节约经费,科研项目助推教学
综合实习使得划拨的实习经费充分发挥作用,做到少花钱、多做事;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经费均由科研经费支出,从而有效补充了实习经费。
(五)教师积极参与,师生能力共同提高
积极鼓励教师下点调研,招聘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教师在解决各种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时,也得到了良好的锻炼,从而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
(六)实践成果反哺基地
教师为教学实习基地单位的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服务,同时要求学生树立良好实习形象。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专业技术问题及时反馈给实习单位,实习单位从中得到相应的病虫害数据或解决办法,从而能够积极配合各种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和长期合作。
四、应用与推广
自2009年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与实施以来,植物保护专业综合实践环节不断完善,开设各类实验120个,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大于80%。其中,综合实习3个,2008级、2009级、2011级共计85人参加了各类实践活动,学生在基本实验方法、操作技能、综合分析和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获得优秀实习生1人,优秀毕业论文2篇,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21项,获得一等奖1项,学生参与发表论文4篇,教师获各类教学奖10项,主持完成教改项目2项。每年采集昆虫标本近10000号,制作病害及杂草标本约500件,补充了教学用标本和科研用标本。学生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达20项,教师科研人力资源得到充分保证。
[ 注 释 ]
[1] 王保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对策的深层次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109-112.
[2] 饶家辉,王宏娟,张乃生.基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4(2):76-79.
[3] 李俊龙,徐翔,胡锋,等.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24-26.
[4] 沈超,郭鹏.如何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118-120.
[5] 纪宝成.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五大困境[J].中国高教研究,2013(5):4-8.
[6] 刘明贵.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0(2):6-9.
[责任编辑:钟 岚]
[关键词]植物保护 实践教学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9-0156-02
宁夏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建立于1984年,经过长期建设发展,培养了近千名专业技术人员,已成为宁夏农业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撑学科专业。但2000年前后,随着国家乡镇机构人事调整,农技推广站所合并,乡镇植保技术人员大量流失,对新毕业的学生基本没有需求,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就业遇到困难,部分学校植保专业的招生受到影响。另外,与农业相关的各类公司对植保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需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型复合实用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企业最为看重的是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1]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从2009年起开展了植物保护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实践教学是本科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和根本途径。同时,实践教学也进一步推动了理论教学的发展。[2] [3]
专业要生存就必须根据人才市场需求重新定位[4],实践教学的目标逐渐由科研能力主题型向农业生产实践型转变,有利于毕业生逐渐向生产服务一线转移,能够贴近市场需求。为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环境,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力培养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5] [6]植物保护专业以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为契机,进行了植物保护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一、教改目标与实施方案
目标:
构建植物保护综合实践教学新体系,建立多方位的实践教学模式,建成验证、综合、研究、创新以及科研活动等实践教学平台,形成“自主、开放、创新”的实习实践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精神,进而提高学生独立选题设计、归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
方案:
1.教师集体讨论实践教学内容,确定总体模式。
2.搭建多种实践教学活动平台(提供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课程实验和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开放性实验、创新实验、教师科研)。
3.除必修实验外均为师生互选。
4.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5.实践活动的结果形式(实验、实习报告、科技论文、标本等)。
6.实践教学的反馈(教师、学生的收获)。
方案说明:
结合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在实验教学中,对实验项目进行整合,增加综合性实验比例;积极指导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同时,在实验教学中采取走出去的做法,直接到田间地头、温室大棚中进行调研,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病、虫、草、鼠害对农林植物的危害,并请经验丰富的植保技术人员对宁夏农业病、虫、草、鼠害基本情况做介绍和实际指导。
建立综合实习实践教学模式。过去学生进行课程实习的做法是主要课程都安排有教学实习,但是每门课程实习都是由任课教师单独带领学生进行,这样就造成了实习时间短,经费不足,实习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难以使学生对生产实际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无法将所学知识完整有机的联系起来。面对这种情况,在专业课学时压缩的情况下,将普通昆虫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和植物化学保护课程的教学实习合并为植物保护综合实习(Ⅰ、Ⅱ),要求所有相关课程教师都要参与其中,通过一次教学实习,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充分锻炼,如植物病,虫害分类、鉴定,农药稀释配制与施用,毒土制作,土壤消毒,种子种苗消毒,植物病原生物分离培养,主要作物病虫害如麦蚜、稻飞虱、玉米螟、稻瘟病、小麦锈病等的田间调查、综合防治等,通过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在专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掌握对各项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结合生产、科研安排综合实训内容,主要有农作物、果树等生产管理、病虫草鼠防治等主要技术环节等。这样既解决了经费紧张的矛盾,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大量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重视实训基地建设。积极与区内相关单位合作,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明确实践项目和内容,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动手能力的场所,既能弥补实验室教学的不足,又能为农户提供服务,力求产学研结合。
二、实施过程
1.根据课程特点和实习实验内容,教师做好总体方案和预案;
2.实验大纲以外开设的实验均由教师提供材料,师生互相选择,以科研试验为主;
3.综合实习:教师确定协调好实习地点,组织学生开展有序高效的实习实践活动;
4.毕业实习:围绕教师课题开展,结合农业产业中出现的各种病虫害问题进行实习工作;
5.撰写实习、实验报告。
三、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
(一)通过大量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专业意识
实践活动中,强化学生不断接触病虫、杂草等植保实际问题,使得学生逐渐意识到所学专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打破课程界限,构建综合性、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
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涵盖了农科基础课程综合实习(Ⅰ、Ⅱ)、植物保护综合实习(Ⅰ、Ⅱ)、毕业生产实习、大学生创新实验等不同层次和必修、选修、综合性实验、开放实验和科技活动等模块,解决了以前课程实验相对分散,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孤立脱节,系统性差的困局,利于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三)广泛收集实验材料
结合专业实习特点,要求学生实习后上交一定量的病虫、杂草标本,采集的各种标本充实了教学标本的同时,也增加了标本室的收藏量。
(四)集中实习节约经费,科研项目助推教学
综合实习使得划拨的实习经费充分发挥作用,做到少花钱、多做事;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经费均由科研经费支出,从而有效补充了实习经费。
(五)教师积极参与,师生能力共同提高
积极鼓励教师下点调研,招聘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教师在解决各种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时,也得到了良好的锻炼,从而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
(六)实践成果反哺基地
教师为教学实习基地单位的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服务,同时要求学生树立良好实习形象。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专业技术问题及时反馈给实习单位,实习单位从中得到相应的病虫害数据或解决办法,从而能够积极配合各种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和长期合作。
四、应用与推广
自2009年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与实施以来,植物保护专业综合实践环节不断完善,开设各类实验120个,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大于80%。其中,综合实习3个,2008级、2009级、2011级共计85人参加了各类实践活动,学生在基本实验方法、操作技能、综合分析和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获得优秀实习生1人,优秀毕业论文2篇,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21项,获得一等奖1项,学生参与发表论文4篇,教师获各类教学奖10项,主持完成教改项目2项。每年采集昆虫标本近10000号,制作病害及杂草标本约500件,补充了教学用标本和科研用标本。学生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达20项,教师科研人力资源得到充分保证。
[ 注 释 ]
[1] 王保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对策的深层次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109-112.
[2] 饶家辉,王宏娟,张乃生.基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4(2):76-79.
[3] 李俊龙,徐翔,胡锋,等.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24-26.
[4] 沈超,郭鹏.如何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118-120.
[5] 纪宝成.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五大困境[J].中国高教研究,2013(5):4-8.
[6] 刘明贵.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0(2):6-9.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