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凄美壮观的旷世浩劫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2s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灾难片之王”之称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继《哥斯拉》《独立日》《后天》等灾难影片之后,2009年又推出了他的新作《2012》。影片在全球上映3天,即豪取2.25亿美元的收入。而在我国,也出现了多年难见的、排长队争相观看的观影热潮。本文试图通过简要分析《2012》的叙事结构、对人性的深刻表现、精彩的画面语言以及其中所展现的中国元素,来探寻此片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2012》;叙事结构;人性;中国元素
  
  提到灾难片,人们不禁会想到罗兰·艾默里奇。德籍的艾默里奇1955年生于斯图加特,在西德接受教育。“1977年,到慕尼黑电影电视学院学习制片与导演,毕业作品《诺亚方舟的法则》史无前例地在1983年获选为柏林电影节的开幕片,但也是德国有史以来制作成本最高的一部学生作品。”[1]此后,他又执导了《哥斯拉》《独立日》《后天》等大制作的灾难影片。艾默里奇擅长特技特效,恰恰灾难片题材为他展现完美的特技提供了最佳的表现空间。艾默里奇自从加入好莱坞,其灾难片制作都是“大手笔”:高成本、高科技、高票房。网友戏称:艾默里奇总喜欢把蔚蓝色的星球折腾得翻天覆地。
  5年前,艾默里奇执导了《后天》,该片所展示的因自然灾害而引发的灾难极为夸张,但是对于艾默里奇来说,《后天》只是一次“试水”。早在《后天》拍摄之前,他就完成了《2012》的剧本,苦于找不到投资方,于是他就拍摄了《2012》的缩小版即《后天》,却创造了5.4亿美元的票房。2009年,在哥伦比亚公司近两亿美金的资助下,艾默里奇执导的《2012》拍摄成功,他再一次为我们展现了一场由自然灾害引发的关于世界末日的旷世浩劫。
  
  一、叙事策略和叙事结构
  
  《2012》的故事起源于玛雅文明的立法预言。玛雅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玛雅人曾在天文历法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他们的预言显示:2012年12月21日将是现代人类文明终止的日子。鉴于玛雅人对各种天文现象的预言一贯准确,所以这一天也被很多星相学家和科学家推论为“不可检测”的日子。在《2012》这部电影里,艾默里奇将眼光瞄准了玛雅文明曾作出的“末世预言”:在2012年12月21日,世界将陷入永无止境的黑暗,而滔天的洪水则将淹没整个地球……
  《2012》展现了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以小说家杰克逊为中心展开的。杰克逊带着两个孩子在黄石公园度假,意外地从查理那里得知了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的消息。随后,接踵而来的地震和海啸不断印证着此消息的正确性,于是杰克逊带着家人开始他们的亡命之旅。另一条线索是以艾德里安博士的主观视角为叙事中心,致力于预测世界末日到来的准确时间,建立海上“诺亚方舟号”,得以让世界各地的财富精英和领导人在灾难中存活,并重建地球文明。两条线索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以关注小人物的命运为中心,而后者则以艾德里安博士的主观视角为中心,关注所谓的精英人士。而这两条线索并不是割裂的,叙事镜头不断切换,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叙事整体。比如,在杰克逊带着家人逃亡的段落中插入艾德里安博士说发生十级地震的镜头,使原来并不相关的画面有了意义上的统一,那就是:因为发生十级地震,所以杰克逊得带着家人逃亡。“电影叙事之为一种话语,其有趣之处在于,它运用对切镜头——视域(镜头A)/观者(镜头B)依次向我们呈现出双重舞台的存在。”[2]
  在两条线索的单线叙述中,穿插了更多的故事,增强了影片的可看性,也为灾难中各个阶层的人性凸显提供了一个契机。比如,杰克逊的老板——亿万富翁——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放弃了自己一直支持的拳击手,抛弃了情人,但最后为了救儿子的性命而牺牲;艾德里安博士的好朋友——最早发现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的印度建筑天体物理学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别人,自己却毁灭于印度海啸中……影片在叙事过程中大量使用预叙、中断、补叙、重叠等叙述技巧,使影片呈现出强烈的节奏感,从而给人一种断裂驳杂的印象。这与传统叙事理论所强调的结构整一性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在这里,电影叙事采用了一个多元叙事的复调结构,每一条线索都不足以构筑完整的叙事,多条线索的交替出现为观众展现了一个立体的读本,看起来支离破碎的影像,在影片结束时却能留给人们完满统一的印象。
  
  二、《2012》中关于人性的凸显
  
  在灾难片中,人性主题向来是导演较为关注的一笔。只有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人性才会暴露无遗。影片中的人性美多是从小人物身上表现出来的:杰克逊一家自始至终不离不弃,甚至包括对妻子的男朋友戈登;杰克逊冒着生命危险去黄石公园寻找地图,而一家人焦急地等待;当戈登准备起飞的时候,儿子断然阻止:“我们必须等他,他是我爸爸。”最后的紧要关头,杰克逊必须去修电缆,儿子勇敢地追随,本来有代沟的父子,在灾难面前生死相依。还有,艾德里安的父亲拒绝了儿子的赠与;西藏僧人将机会留给了弟子;飞行员萨沙为了让大家先安全着陆,放弃了自己生存的机会;即使自私自利的亿万富翁尤里,在最后时刻为救儿子也牺牲了自己……这些剧情虽然没有脱离俗套,甚至是“主旋律”,但是观众的共鸣依然存在,因为它所表现的正是人们所期待的普适性的价值观。
  与之对立的人性则在国家领导人和财富精英那里得到表现。10亿欧元的一张船票注定不是每一个人都可登上方舟,这就预示着救赎过程中人性本身的自私和社会的不公平。让我们来看几个细节:八国集团的峰会,为救赎人类达成了一致,那就是救赎“优等人”,一般民众一开始就未被列在计划之内;虽然,在最后时刻各国领导人同意打开方舟大门,似乎表现得很富有同情心和民主色彩,但是我们却看到,那么多的国家只有两个国家的总统愿意和人民站在一起,最终能登上方舟的人们是权力(国家领导人)、金钱(财富精英)、智慧(以杰克逊和艾德里安博士为代表)的集合体。可怜的人类,在世界末日来临时还要进行最后一轮“优胜劣汰”的选择。在影片中我们还看到这样的镜头:飞机吊着动物运往方舟,贵妇抱着小狗登上方舟。试问:在此危急时刻,是多救一个人更能让我们接受还是多救一头大象更为重要?面对这场旷世浩劫,我们人类还能在不顾同胞死活的同时,去顾及物种的延续?电影中所有关于人性的对比,都能用艾默里奇曾说的话来概括:“我痛恨残酷,在我的电影里你永远不会看到任何人被折磨或者殴打流血,这样的事让我恶心。我所有的电影都有某种哲学的寓意,总是关于人类如何团结起来面对共同的敌人。” [3]
  但是,在这部影片中关于“团结”的主题似乎很暧昧,除了八国峰会上由各国领导人集体决定公民生死权之外,并没有体现“合作”抑或是“团结”。如果艾默里奇想通过“各国的合作”来表现“人类如何团结起来面对共同的敌人”这一主题的话,那么不得不说,在这一方面堪称灾难片经典之经典的《2012》,无疑是一个败笔。
  
  三、凄美壮观的灾难画面
  
  对于《2012》来说,没有什么比凄美壮观的灾难画面更让人震撼的了。
  首先是洛杉矶城覆灭的部分。约翰·库萨克扮演的男主角杰克逊开车载着一家人朝机场逃亡,公路在起伏、断裂,高架崩塌,别墅被夷为平地,高楼倾覆。尤其是加长林肯穿过最后一栋大楼的段落,车子的顶部擦着即将倒塌的柱子疾驰而过,火花四溅。一家人在小飞机上俯瞰,到处都是飞舞的汽车、正在倒塌的高楼以及俯冲下去的列车!脱险后的一家人遥望覆灭的洛杉矶,偌大的城市瞬间沉入大海。
  接着是一家人到黄石公园找查理拿地图。杰克逊和查理站在山上,看黄石公园的地喷。黄石公园的地面接二连三地出现犹如火山爆发的景象:熔浆喷发,蘑菇云腾空而起,活像氢弹爆炸,鲜红的火焰似乎使银幕燃烧了,巨大的爆炸声响令人揪心。嚣张的火焰迅速地蔓延,追赶着杰克逊的车,伴随着小女孩的尖叫声——世界末日已经来临了。杰克逊获助于俄罗斯亿万富翁尤里,带着家人登上了俄罗斯制造的为车展运载车辆的超大飞机,赶赴地图中的诺亚方舟所在地——中国。在不断倒塌的楼群中,拥有六个引擎的飞机开始滑行了,庞大的机身摇摇晃晃地避开阻碍,在烟尘滚滚中艰难飞行,机尾一不小心把埃菲尔铁塔削了顶。飞机穿越了已成一片火海的夏威夷……最终迫降在中国西藏的冰川上,之后载着满舱的名车,冲进了深不见底的冰涧中,最终化成一团冲天的火焰!
  美国的洛杉矶沉入了大海,印度和日本被海啸袭击,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也难逃厄运。这场末日灾难以最为强悍的力量席卷了中国西藏地区。铺天盖地的海啸汹涌而来,漫过了喜马拉雅山,冲毁了山顶的寺庙。西藏僧人在洪峰来时敲响了钟,古老悠远的钟声随着洪水漫过而消失……
  然而,作为一场旷世浩劫的灾难影片,我们所看到的震撼镜头绝非只有这些:“肯尼迪号”航空母舰在惊涛骇浪中翻滚,冲向陆地,最终砸向白宫和美国总统;萨沙的飞机沿着峭壁滑入冰涧,最后化为熊熊火焰;梵蒂冈的最高建筑滚向那些信徒;“创世纪号”被巨浪掀翻,最终淹没在浩瀚的洪水中;方舟在飘摇中与时间赛跑,与海啸对抗,差点儿就撞进了喜马拉雅山的山脊……所有这些,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视听刺激。在这部影片中特技效果被运用得淋漓尽致,难怪艾默里奇自己都说:“现在我终于完成了《2012》,我想我不会再拍灾难片了。” [4]
  
  四、关于《2012》之中国元素的“意义”
  
  影片进行到8分半钟的时候,就出现了中国西部喜马拉雅山脉2010年的画面,接着就出现一名拿着喇叭的解放军,用标准的普通话说:“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大家重建家园。”这个关于中国元素的段落,实际上是为后来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即最后拯救人类的方舟在中国制造。小人物天钦的出现也为以后小人物之间的故事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的一个画面是,一群坐飞机逃难的美国人迫降在中国雪山,正绝望时,中国人民从天而降,又一次充当了救世主:解放军救了有绿卡的尤里和两个儿子;尼玛和奶奶解救了杰克逊一家。电影又讲述各国支持把中国作为兴建诺亚方舟的基地,因为“交给其他国家是不可能完成的”。电影最后,当美国临时决策人看到海啸将至而拒绝让更多人进入方舟时,中国是首批同意打开方舟大门的国家之一。甚至,片中西藏僧人的话也被人们津津乐道:“像这杯子,你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猜疑,如果想看到智慧之光,你必须要四大皆空。”在这部影片中,似乎灾难中的中国人泰然自若,中国人似乎变成了救世主。电影不断表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在电影院里,不时有观众的笑声和欢呼声响起。
  好莱坞大片难得对中国形象有这么好的塑造,所以,《2012》似乎让中国的影迷和中国官员很兴奋(因为影片显示只有两处被剪)。但是,我们还是需要理智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投资两亿美元的《2012》怎么样才能赚钱?单是靠一个美国肯定是不行的,艾默里奇的电影历来是海外市场的票房宠儿。1996年,他执导的经典灾难片《独立日》在全球创下8亿多美元的票房,其中5亿多来自海外;2004年前面世的《后天》全球票房5.4亿美元,海外市场贡献了2/3;2008年那部在美国被评价为“烂片”的《史前一万年》,其海外收入也是北美市场的两倍。再说2009年的这部《2012》,上映3天即在全球豪取2.25亿美元,迅速收回了成本。
  中国有13亿人口,这么大的市场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相比的,投资两亿的哥伦比亚公司当然看重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两亿美元的成本对刚经历金融风暴的哥伦比亚公司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想要有回报当然就要有市场。为了方便在中国的上映,最大限度地吸引中国观众,添加能够取悦中国人民的噱头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事实证明,选择取悦中国是正确的,因为在对该片进行审核时几乎没怎么剪。在中国,《2012》上映首日票房超越了《建国大业》首日票房。
  
  五、结语
  
  毫无疑问,在特技和宏大场面上,到现在为止,没有哪一部影片可以和《2012》相提并论。正因为这一点,影片让我们在震撼中感受到了巨大灾难的破坏力,接近完美的制作给我们呈现了一场凄美壮观的视听盛宴。只不过,主题才是一部影片的灵魂,再完美的制作如果不能准确地表达主题,那也是一种遗憾。虽然,对于灾难片没有必要吹毛求疵,但是要弘扬人性美就要站在一个合适的角度完成这个目标;如果要走大制作的路线,不要求一定引发人的思考,最起码也要平稳过渡,总体上要么统一于赞扬,要么统一于批判。而我们在《2012》的整体阴暗面中只看到了附着于小人物身上的一点光亮,我们是该绝望呢,还是该寄希望于能力有限的小人物?
  此外,影片还留给我们一些关于现实的思考。6年前的《后天》启示人们更加关注温室效应,更加注意环境保护。那么,6年后的这部《2012》,其关于2012年世界末日的预言会不会引起人们的恐慌呢?2009年11月9日,美国宇航局(NASA)在官方网站上公开声明:2012年12月21日不是世界末日。如果不是在人们之中产生了恐慌情绪,美国宇航局何必多此一举?希望以后灾难片的制作者们在考虑市场效益和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不要遗忘了人文关怀。
  
  注释:
  [1] 滕飞:《罗兰·艾默里奇和他的灾难之路》,《电影》2008年第7期。
  [2] 戴锦华:《本文的策略:电影叙事研究》,《电影艺术》1994年第1期。
  [3][4] 《导演罗兰·艾默里奇:人类正走在一条危险小径上》,金羊网—羊城晚报(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09-11/12/content_ 654036.htm),2009年11月12日。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电影市场一直都是大片当道,小成本电影一直都在困境中寻求发展。2006年《疯狂的石头》的成功为小成本电影的突围带来了一线生机。从此之后,小成本电影开始因不同于大片的奢华而有所发展,让小成本导演以及投资方甚至所有人都开始相信,小成本也会有大回报。但是,小成本电影还存在很多问题,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以便为小成本电影在困境中的突围开辟一条道路。  关键词:小成本电影;突围;回报
期刊
摘要:库布里克作为美国的怪才导演,他以别样的风格在国际影坛独树一帜。在其近二十部的作品中,本文重点从其代表作“未来三部曲”入手,在形式与角色的层面集中解析了其创作的怪诞美学色彩,期望通过这种解读对以后的电影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库布里克;“未来三部曲”;形式;角色    绪论    在世界电影大师的行列中,有一些人似乎很少被人想起,但提起他们又往往会令人肃然起敬,大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便
期刊
摘要:电影《风声》作为中国现代谍战大片,以其扣人心弦的悬疑情节和出色到位的演员表演,揭开了庆祝新中国六十华诞的华丽序章,为战争年代默默奉献的英雄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赞歌。本文通过“老鬼”顾晓梦的形象,将女英雄的塑造结合在国家、社会、家庭以及亲情、友情的大气氛之中。  关键词:《风声》;矛盾;审美特性    电影《风声》改编自麦家的同名小说,导演陈国富与高群书联袂出击,精心营造出凝重的气氛、紧张的推理和
期刊
摘要: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开篇之作《永远的尹雪艳》被欧阳予称为“是最‘冷’的一篇”。尹雪艳所说的“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仿佛是对书中描写的众生之相的一种开脱,有了这个借口,那些人便心安理得起来,他们中意于去尹雪艳那里寻找逝去的欢乐,到那个世外桃源中去躲避今昔的衰败,发泄对现实的不满。然而尹雪艳却冷眼旁观那些活在“过去”的人们,看着他们家破人亡,看着他们麻木地搓着麻将,看着他们沉溺于温柔乡
期刊
摘要:媒介系统依赖理论是立足受众、媒介、社会三角结构对效果研究的整合尝试。但随着传播手段和格局的不断发展,依赖理论自身暴露出较明显的局限性并通过诸如依赖关系转向来适应新的变化。去年下半年以来媒介关于经济危机的传播即是依赖理论凸显与转向的最好实证。  关键词:危机传播;受众;依赖性;目标定向    正如英国传播学者麦奎尔、温德尔等所指出的:“大众传播理论之大部分研究的是效果问题”[1]。从 “魔弹论
期刊
摘要:诗歌是有声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画面,谱写出美妙的乐章;诗人是哲思的情人,总是在低吟浅唱间叩问人生的真谛。郑愁予与苏轼——相隔千年之久的两位诗人——都使用主、客的结构方式,抒发对人生天地的永恒与虚无的慨叹。    关键词:《崖上》;《前赤壁赋》;主与客;永恒与虚无;古与今    一位是辉煌于北宋时期的豪放派词人苏轼,一位是出生于20世纪的现代诗人郑愁予。虽然相隔近千年,他们却透过自己的作品穿越
期刊
摘要:本文从多个方面读解了峻冰的诗集《行吟韩国》,阐述了诗人字里行间所表现出的对都市的踟蹰、观望、怀疑和警惕,对乡土生活的亲近,对大自然山山水水的无限向往以及对丰厚的历史文化的叩问和追索。此外,本文还从诗人在异国行走的记录中捕捉到了诗人笔下人类与自然、都市与自然所发生的疏离现象。    关键词:峻冰;《行吟韩国》;城市    作为语言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诗歌是所有艺术范式中最具灵性的一种,同时也是
期刊
摘要:王宏印先生的《新诗话语》跳出传统诗论的窠臼,浅近不失雅丽,平白暗含学理,以一种朴实的普世情怀引导普通人群走进新诗,享受诗歌带给人们的审美愉悦。    关键词:王宏印;新诗话语;解读新诗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在民族艺术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进入20世纪后,诗歌开始游走在有体与无体之间,形式的求变求新使得对诗美的探求与小说、散文、戏剧等艺术形式相比显得更为复杂与艰难。从理论上探寻新诗
期刊
摘要: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作为一匹黑马,成功横扫2009年第8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8项大奖。这样一部低成本的影片一改传统好莱坞的商业大片模式,走出了一条创新路线,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本文主要从叙事层面探讨影片所体现出的苦难与奋斗的诗化情结,进而分析该片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苦难;奋斗;诗化情结    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英国导演丹尼·博伊尔继《猜火车》(1996)之后的又
期刊
摘要:“情节”这一叙事元素从西方文学的源头到现实主义一直为传统作家们所倚重,到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则出现了完全摒弃情节、大量拼凑细节描写的现象。自然主义文学强调冷静客观地描绘细节,要求通过繁细具体的细节描写来追求一种自然科学式的齐备。自然主义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它在西方文学从重视情节走向重视细节的过程中,必然会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自然主义;情节;细节;作用    自然主义产生于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