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读后献疑

来源 :安徽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y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读了黎汝清同志的长篇历史小说《皖南事变》之后,觉得有几个问题值得商榷:一、作者在小说的“代后记”中说:“我在1964年9月,开始写提纲时,便自认为已经把握了皖南事变的来龙去脉。”把皖南事变历史“自认为弄得一清二楚后才动笔却是实情。”这是否言过其实?现举二例说明作者并未把皖南事变历史弄得“一清二楚”: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及血管内皮功能探讨天麻钩藤饮治疗老年高血压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氨氯地平、缬沙
一位朋友曾对胡适说过,“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对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祥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对此,胡适认为“很深刻”
安宁河发源于四川冕宁菩萨岗南,南流经西昌、德昌、米易,在米易以南汇入雅砻江,其地下断裂延伸至云南北部一些地区。安宁河断裂带所涉地上面积1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万左右,以彝
如果生活在五四前后的中国,只要向任何一个知识青年提问:“你喜欢读什么杂志?”他会毫不迟疑地告诉你:“《新青年》杂志.”如果再问他:“你最敬佩的人物是谁?”他同样会毫不迟疑地
一、国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大学问我最近去了一次北京,逗留了20天。正值季羡林、任继愈两老相继仙逝,大家在深以大师已去,后继乏人为忧的时候,不免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例如“国学”
今年6月28日是我的祖父李炳英逝世50周年纪念日。值此我永远敬仰的祖父逝世5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缅怀、纪念他老人家!祖父生于1889年5月15日,原名李江灵,字蔚芬,四川省中江县杰兴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国大陆的政党关系不断发展,构建出了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内容的和谐政党关系。这一发展历程,根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的制度化程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中国共产党实现历史性转折,恢复并发展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和谐关系,和谐政党关系朝着制度化建设发展(1978-1989)  1978年12月18日
四川绵竹汉旺广场上那座著名的时钟,永远定格在灾难来临的那一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那个灾难降临的瞬间。时间的脚步没有停留,而我们的心灵却永远铭记了大地震时发生的一切。  5月12日下午,都江堰市区家中,正在看电视的我的先生尼玛泽仁准备继续上午的绘画创作。我刚把他所需要的画笔拿上楼,准备好,对他说“电视好看吗?笔准备好了,我呆几分钟就走……”说话间,房子突然剧烈地上下抖动
奥运福娃脱胎于惠山泥人阿福吧?从阿福的憨厚,到福娃的活泼,能看出时代的变迁。艺术造型虽然大不相同,在审美的文化心理方面(说白了就是爱娃娃),二者之间却显现出一脉相承。所谓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