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价格说书画收藏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9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书画成了商品,书画家也成为商品制造者了。如果说当年唐伯虎、郑板桥他们卖画还羞答答地、有些牢骚的话,现在这些文人雅负已荡涤一空,因而所有的商业运作模式都活学活用到卖画的行业中来了:包装、炒作、投机、贩运,乃至囤积套购、平仓空仓,书画家们也自我标卖,互相攀比,仿佛几钱一尺就是身价似的。想当年,那些落魄到卖画为生的文人,如邹衣白(明天启至崇祯年间画家)、程孟阳(明末清初书家)、青溪(程正揆,明末清初画家)、石溪(明末清初画家)、渐江(明末清初画僧)诸人,都是“矜重笔墨,不轻以与人”;近代绘画大师黄宾虹听到齐白石以4000法币一尺卖画也颇有微词。现在倒好,书画家们一股脑儿追求孔方兄,大众也就从方孔里看书画家,堪为艺坛一叹!
  清乾嘉时期著名诗人蒋士铨说过:“莫贫于无学,莫孤于无友,莫贱于无守。”既然文人无守了,我们就随俗逐流地谈谈书画价格。任何一种商品都是脑力或体力劳动的物化,总有一个价值尺度,价格总是围绕价值起伏,人为炒高或抑低是不能长久的,最终还得回归其本来价值。马克思是这么说的,中国画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有史可稽,书画买卖是唐朝开始的。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名价品第》,当时画价“分为三古,以定贵贱”,以汉魏三国为上古,晋宋为中古,齐梁、北齐、后魏、陈、后周为下古,越古越贵,不过这中间“有中古可齐上古,顾陆是也;下古可齐中古,僧繇、子华是也;近代可齐下古,董展杨郑是也;国朝可齐中古,则尉迟乙僧、吴道玄、阎立本是也”。你如果不惜重金一定要买画,那么,“董佰仁、展子虔、郑法士、杨子华、孙尚子、阎立本、吴道玄,屏风一片值金二万,次者一万五千;杨契丹、田僧亮、郑法轮、乙僧、阎立德,一扇值金一万”。隋以前多画屏风,没有画轴,故以屏风为准,一扇屏风相当于后来的一幅立轴。唐代初期的货币是五铢,元和后定为开元通宝,中间通行过乾封通宝。那时米价是每斗一百钱,乱世时涨至千钱一斗,缣帛是三千钱一匹,每丁赋税平均约一千五百钱一年,七品官月俸是一石二斗米。也就是说,当时一流大师如吴道子、阎立本作品,每幅值20至200斗米或6匹缣帛,基层公务员半年的工资。
  宋代画价,米芾《画史》记载:“刘子礼以五百千买钱枢密宋画五百轴,不开看直交过……”,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打闷包”:一千一轴。结果,其中卢鸿草堂图一轴就值五百千,其余是普通的画。“蒋长源以二十千置黄筌画狸猫,甚工”,“徐熙牡丹图,向李清照夫妇索二十万”,李清照夫妇喜爱得要命,只是买不起,夫妇相对叹息良久。米芾记的都是当时名贵作品的最高价格,相当于今天拍卖行的天价拍品。宋时,米价是每石二千钱(战乱时涨至三千钱一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资,从宰相枢密使到县令、簿尉分四十一等,宰相月俸300至400千,县令月俸20至10千(分大小县不等),县主簿尉月俸10千左右,最小的二千户以下县为6千。折算一下,当时最名贵的画合十石米,相当于七品县令一个多月的工资。
  明时书画行情亦越古越贵,像五代后梁的杰出山水画家荆浩的一幅山水卖得30万钱(合200两),而当时画作即便如唐伯虎、董其昌的作品也仅二三十两左右。破记录的是沈周,四幅立轴有人出200两,不过未成交(据明代唐志契编撰《绘事微言》)。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明朝开国初期,百官奉禄差别悬殊,嘉靖朝始平稳,官吏月俸从正一品到从九品分18等,正一品每月87石米300贯钱,七品每月7.5石米40贯钱(一贯钱抵一石米,折一两银),看来,当时大名家的一幅作品相当于七品芝麻官的月薪。
  明季吴门书画行业兴起后,画家就有了行家与利家之分,文人若以此为业被认为是耻辱,但因商品大潮的冲击,思想观念的转变,不论是心甘情愿还是被逼无奈,书画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到清代书画买卖已形成风气。据清嘉道年间的广东番禺人潘正炜所著《听风楼书画记》载:唐宋书画每件在几十两至200两之间;元人书画在20两至100两之间;明人书画一般几十两,但董其昌、文征明、仇英、周之冕也有100两的,董其昌《八景山水册》则高达200两;清人书画以“四王”为最,王时敏、王鉴作品几十两,王石谷、王原祁作品100两,八大山人只有14两,华岩34两。当时米价颇贵,明末画家恽向花了好几天精心创作《幽涧鸣泉》,题跋曰:“致一斛米疗吾饥即以归之”。清初米价是四两一石,到乾隆时期稳定在二两左右一石,大小官员类似于供给制,发禄米加年俸。郑板桥悲叹:“人皆以做官为荣,我今反以做官为苦,既不敢贪赃枉法积造孽钱以害子孙,则每年廉俸所入甚属寥寥”,所以,他自己开了个润格:“纸高六尺价三千”。金冬心“卖文所得,岁计千金”(清阮元辑《两浙蝤轩录》),但遇岁荒,还是把自己珍藏的陈老莲《卢仝煎茶图》托好友丁敬(浙派篆刻创始人)转卖换米。华岩晚年甚为艰难,只好写信请朋友帮忙卖画:“至于润笔,绝不敢较论,望于令友处转致增惠一二,则老人叨良友之爱多矣。”可见,即便在是书画市场繁荣的扬州,画家的生活仍是艰辛。
  清代的画家团体,从新安派、金陵派、扬州派到海上派,是随着商业重心的转移而转移的。到海上派的时候,几乎家家都订有润格,任伯年、吴昌硕、王一亭、杨伯润、王冶梅等以任伯年最高:每幅20元!后起的沙孟海也有润约:“楹贴四尺三元;屏风四尺二元……”。当时的大学教授,如鲁迅月薪200元(后来还兼了一份职,再拿200元),最低的校役月薪4元。这意味着,一个大学教授的月工资可买到10张任伯年的画,一个工人五个月工资亦可买到一张。但是,前朝的古画就贵了,民国时张大千为了买一张戴进作品,花了2000大洋!
  书画行情历来都是古画要比当代的价高,这是符合价格规律的。艺术品价值在于独一无二和不可再生性,且是历千百年历史大浪淘沙的考验而遗存下来的。可是今天却不一样了,古画作者无法自我炒作,反而不如有投机者或是本人炒作的现代画家了。近年,书画市场连续火爆,高中攀高,凡是有名气者都有冒仿作品且水平趋高。真画也出现了连古人都难以想象的场面,陆俨少超过唐伯虎、吴冠中超过王石谷,自称“走狗”的超过“主人”。四五十岁的青年“画家”也标榜每平尺上万元,似乎人民币是金圆券一般!殊不知许多百姓的月工资还在千元以下,800元“苦力”活还你争我夺呢!我真担心,长久下去,社会上稍有点艺术细胞的,女孩当“超女”、男孩当“画家”,国家还如何提升综合国力?
  宫廷画家价格总比在野画家高,这是因为王公权贵提携、上行下效的结果。今天却颠倒过来了,宫廷派中出不了大师。这是符合艺术规律的。黄宾虹关于“君学民学之分”已阐明,王国维《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已论及,当代书人画人往往急功近利,现世争卖钱,不顾身后。
  书画从唐宋时的业余活动变成明清时的专门行业之后,只是百行百业中的—项个体劳动行业,画人自谦为“末技游食”、“倡优之属”,其产值与财富远不如官吏,也不如儒林文苑。然而今天,同样是教授,美院教授半小时的业余劳动就抵得上其他专业教授一个月的辛苦。在金钱驱使下,画家热衷应酬,作品不断重复,人们称之为“画钞票”,哪有艺术可言?美术院校学费比综合或理工院校高得多,考生却人满为患。
  自从画商发明卖画论尺之后,画家们也乐意接受按尺论价,似乎是在卖布。怪不得当今作品越画越大,字也越写越大,动不动丈二匹、几百米。照此逻辑,《兰亭序》、《富春山居》二十几厘米高,王羲之、黄公望岂不亏死了?
  时下流行“与国际接轨”一说。外国某大师作品几千万美元一幅,中国画家应该拉近距离等等,这有合理的一面。事实上,中国古代大师如“苏黄米蔡”、赵孟頫、青藤、八大画价已与梵高、塞尚、毕加索拉平,但如果以这个观点来解释现代艺术家作品高价就不正确了。存世量不一样,对创作态度也不同。达芬奇一辈子画几张画,而当今的中国画家画几张?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当今的画价是偏离本身价值过远。将书画当作股市、楼市来炒,高位跟进,低位抛出,既搅乱市场,又害了投资者自己。房地产业已敲响警钟,2006年底书画市场洗牌征兆也已渐显现。人为囤购、托盘炒高的书画作品回落。价位尚不高但有艺术水准的作品则稳步上升。看来藏家们是有眼力的。不少藏家开始从狂热、盲目走向理智、专业。从今年开始,随着国家进一步宏观调控,游资流向渐趋合理,书画市场也渐趋成熟。
  书画收藏是有诀窍的。首先,收藏自己喜欢的书画。能引起自己心理共鸣的,不论价高价低都心安理得。其实,每一个人都是鉴赏家,作品美不美,谁都有些天然的悟性。只想牟利赚钱,就容易迷失心智,丧失鉴赏力,光看名头,假画就混进来了。
  其次,收藏历史上已有定论的作品,如明清书画历经几百年考验了,优胜劣汰,能流传下来的肯定是好的。活人会炒自己,古人不会再炒自己了,千万不要跟着别人炒作走。
  再次,收藏价位尚低,但升值空间大的作品,如同购买“原始股”、“潜力股”,一定有赚头。当然,这要看准,“是黄金终会发光”,只是不要把垃圾当黄金。
其他文献
2005年,“齐白石纪念馆”在齐白石老人走了半个世纪后,几经周折,终于在新落成的北京画院美术馆内开馆,得以永久陈列其生前留下的千余件珍品。  2006年,北京画院先后推出了《草间偷活—齐白石笔下的草虫世界》、《自家造稿——齐白石笔下的人物神情》两个展览,首次大规模成专题的展出院藏的齐白石工虫、人物画真迹。该院秘藏有齐白石的绘画、书法、创作图稿、手札、三百石印等千余件珍贵文物,可以说是国内研究齐白石
期刊
黄宾虹(1865-1955年)是现代山水画大师,也是传统笔墨的集大成者,与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合称“20世纪传统四大家”。出生于浙江金华,原籍安徽歙县。初名懋质,应试改名质,字朴存,号滨虹,后改写宾虹,中年后以字行,别号予向、虹若、虹庐、虹叟、黄山山中人等。早年遍历国内名川大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曾九上黄山,五上华山,四上岱岳,写生画稿以万计。同时不断探索中国画用墨、用笔的规律。对墨法,黄宾虹
期刊
最近几年,帝后宝玺越来越受到收藏界的关注,各大拍卖公司不断有成交的记录,且成交价格越来越高,备受瞩目。笔者在研究和鉴定帝后宝玺的过程中,经常有人问及有哪些关于帝后宝玺的书籍可以参考阅读。实际上,由于帝后宝玺门类较小,比较僻冷,研究工作起步较晚,成果并不是很多。这里只能把现有的相关著作做一介绍。  《明清帝后宝玺》:该书由著名宫史学者朱家×先生任顾问,徐启宪先生和李文善先生主编,1996年由紫禁城出
期刊
时下的书画市场,在悠久的中国书画鉴藏史上几无出其右者。随之,“鉴定”一词也频频亮相,分外走红。但是,又有谁能想起发生在23年前那场史无前例的书画鉴定壮举呢?翻捡当年的报道和当事者的记叙等文献,我们大致窥见当年的点点滴滴。     对全国博物馆馆藏文物的鉴定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1年前后,在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关怀下,文化部文物局组成张珩、谢稚柳、韩慎先、刘九庵四人鉴定小组,先到广州进行鉴定;复到
期刊
从香港苏富比4月初敲响第一槌,到中贸圣佳、北京荣宝、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北京瀚海、上海朵云轩、上海崇源等标志性拍卖公司的春拍情况看,艺术品市场延续了去年秋拍后的形势,调整仍在继续且力度在加大。这实质是对活跃在艺术品交易市场中的拍卖公司的盘整,呈现的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必然结果。在调整过程中,具有品牌竞争力的公司将会胜出,并将继续在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市场调整仍在继续 收缩成为市场主要特征  
期刊
1983年春节,我和我的夫人汤蕉媛有幸得到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为我们书写的两幅墨宝。由此我们萌发了将百年北大著名学者的墨迹有系统地汇集起来的想法。经过近二十年的艰辛搜集整理,由我主编的《二十世纪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手迹》于2003年5月面世。此集选编了近百年来203位北大著名学者的墨迹,其中有9位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总监督的翰墨收编入册。这里展示给藏友的四幅墨宝,为前四任京师大学堂“校长”
期刊
哪里能感受艺术品市场的冷热?除周末的旧货市场和各大酒店里的拍卖会外,还有一个选择:艺术博览会。  8月19日9点,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展厅外聚集了数百艺术品收藏投资者,等待第9届北京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的开幕。此时,距揭幕还有1个小时。展会大门打开后,迫不急待的人们一拥而入,以致形成了短暂的混乱。  相似的一幕出现在4个月前的同一地点,当时举办的是第3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    会展经济与艺术品
期刊
青花瓷以鲜明的色彩、娴熟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图案题材占据了中国元代以后瓷器生产的主流,也是现今国内、国际艺术品市场的追捧目标,历久而不衰。但并不是所有的青花瓷器都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这主要取决于它的生产年代、官窑与民窑、所用青料、器形大小、绘画技法和图案题材等诸多因素。特别是图案题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研究并谙熟青花瓷器的图案题材不仅对鉴定青花瓷器的时代与真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是评估青花瓷器
期刊
2006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之际,浙江省博物馆隆重推出了《瓷典——徐龙珍藏历代名瓷展》,揭开了《浙江民间收藏精品走进博物馆系列特展》帷幕。展览名称冠以“瓷典”二字,不仅是因为展品的年代始贯晋唐至明清,更缘于这68件经世名品几乎囊括了中国瓷器史上各个时期的典范之作,且传承有绪,在海内外久有定评。风云沧桑,它们流经了海内外众多收藏家之手,如今均归徐龙庋藏。当这些国之瑰宝汇集一堂,示诸世人之际,我
期刊
成扇是相对于已经拆裱成册页、镜片或立轴的扇面而言。辛亥革命距今快近百年,清代的书画成扇都超过了百年以上的历史。折扇一书一画可以把玩欣赏,在旧时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实用之物,在打开收拢之时极易损坏。所以,清代成扇存世数量已经不是很多,品相好、书画精的比例就更小了。但奇怪的是,清代成扇在艺术市场上价格并不高。恽寿平、华新罗或任伯年卖不过齐白石、潘天寿;四王、扬州八家拍不过傅抱石、张大干。清代小名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