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终将会被新时代的潮流所淘汰。少数民族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稳定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及客观环境的限制,造成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现状,本文主要以云南楚雄紫溪彝寨为例,探讨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教育 对策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必须具备两种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而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最重要的途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落后已经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繁荣和综合实力的提升
一、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各个民族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除汉族外,我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众所周知,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强,各民族的了解也在不断加深,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也越来越多,而且少数民族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而且对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也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只有通过不断加强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才能保障和推动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不断缩小与全国教育水平的差距,全面实现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权利。
二、少数民族地区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农村教师水平远远低于城区教师水平。虽说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学历是通过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规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回来的还是比较少。反而外调城镇的几乎全是骨干教师,以致走访的几所小学几乎都没有高级教师。
(2)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已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是公办教师,但是音乐、美术,微机等教师严重不足。
(3)由于59.3%的农村学生一般都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自觉能力差,对学习不够积极和热情,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4)少数民族学生知识基础差,自暴自弃;民族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差,校舍简陋;师资水平低,缺乏师资力量,引进人才困难;教学质量差;家长观念落后,认为学校学习的知识不实用。这些都影响了少数民族家长送子女上学和民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云南省楚雄州紫溪彝寨在教育中存在问题的特殊性
(1)农村家庭子女辍学现象严重。孩子们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却没有去上学,只是呆在家里或者下田。虽然国家在农村地区已经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但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辍学现象依然严重;
(2)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期望不高,孩子们也没有求学的欲望,因为父母也是农民,所以不清楚教育的重要性;
(3)小学的教师不多,在西部地区,环境贫乏,条件恶劣,很少教师愿意进来支教,而且大部分教师都想走出去,导致了小学教育逐渐暗淡,无人重视。
(4)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 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去搞信息化达标、远程教育、示范工程等等,耗资大、成效少。
四、给出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要提高农村家庭子女教育覆盖面,首要使家长的思维发生改变,让家长真正意识到教育对子女的未来和对家庭、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点燃孩子们受教育的渴望,让孩子们知道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的道理。
(2)加大对小学教育的投入 ,发动政府和社会慈善机构、企业对贫困农村进行捐款,完善小学的设施,扩大教育空间,发展孩子们自身的天赋。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我们应该广泛采纳集中措施:1)切实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经费的体制,增加教育投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年预算和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障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推动新增财力向教育倾斜,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教育费附加制度,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算教育资金的政策,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拓展社会投资渠道。推动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推动有关部门出台教育捐赠便利性措施,落实公益性捐赠所得税前扣除政策。支持设立各种形式公益性教育基金会和学校基金会,拓宽社会教育捐赠的渠道。完善教育捐赠经费的监督管理制度;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制订非义务教育阶段收费标准调整的程序和办法。各级学校收费标准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依据经济发展状况、培养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逐步加以调整。2)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鼓励教师走进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施教,给更多孩子教育。3)因此应大力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以切实扩大小学的办学规模,解决少数民族小学教育匮乏的问题。4)宣传小学教育的意义,鼓励孩子们上学,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
综上所述,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必须具备两种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而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最重要的途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落后已经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繁荣和综合实力的提升。只有高素质的人才与富饶的资源、特色产业相结合,才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促進云南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规模的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从日本、中国台湾和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近几十年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力证明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教育和经济发展是辨证关系,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特别是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只有经济和教育协调稳定发展,才能有效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立鹏.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J].民族教育研究,2006.
[2]曾满超.云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挑战和政策.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教育 对策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必须具备两种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而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最重要的途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落后已经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繁荣和综合实力的提升
一、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各个民族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除汉族外,我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众所周知,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强,各民族的了解也在不断加深,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也越来越多,而且少数民族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而且对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也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只有通过不断加强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才能保障和推动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不断缩小与全国教育水平的差距,全面实现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权利。
二、少数民族地区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农村教师水平远远低于城区教师水平。虽说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学历是通过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规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回来的还是比较少。反而外调城镇的几乎全是骨干教师,以致走访的几所小学几乎都没有高级教师。
(2)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已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是公办教师,但是音乐、美术,微机等教师严重不足。
(3)由于59.3%的农村学生一般都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自觉能力差,对学习不够积极和热情,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4)少数民族学生知识基础差,自暴自弃;民族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差,校舍简陋;师资水平低,缺乏师资力量,引进人才困难;教学质量差;家长观念落后,认为学校学习的知识不实用。这些都影响了少数民族家长送子女上学和民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云南省楚雄州紫溪彝寨在教育中存在问题的特殊性
(1)农村家庭子女辍学现象严重。孩子们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却没有去上学,只是呆在家里或者下田。虽然国家在农村地区已经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但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辍学现象依然严重;
(2)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期望不高,孩子们也没有求学的欲望,因为父母也是农民,所以不清楚教育的重要性;
(3)小学的教师不多,在西部地区,环境贫乏,条件恶劣,很少教师愿意进来支教,而且大部分教师都想走出去,导致了小学教育逐渐暗淡,无人重视。
(4)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 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去搞信息化达标、远程教育、示范工程等等,耗资大、成效少。
四、给出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要提高农村家庭子女教育覆盖面,首要使家长的思维发生改变,让家长真正意识到教育对子女的未来和对家庭、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点燃孩子们受教育的渴望,让孩子们知道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的道理。
(2)加大对小学教育的投入 ,发动政府和社会慈善机构、企业对贫困农村进行捐款,完善小学的设施,扩大教育空间,发展孩子们自身的天赋。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我们应该广泛采纳集中措施:1)切实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经费的体制,增加教育投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年预算和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障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推动新增财力向教育倾斜,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教育费附加制度,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算教育资金的政策,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拓展社会投资渠道。推动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推动有关部门出台教育捐赠便利性措施,落实公益性捐赠所得税前扣除政策。支持设立各种形式公益性教育基金会和学校基金会,拓宽社会教育捐赠的渠道。完善教育捐赠经费的监督管理制度;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制订非义务教育阶段收费标准调整的程序和办法。各级学校收费标准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依据经济发展状况、培养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逐步加以调整。2)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鼓励教师走进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施教,给更多孩子教育。3)因此应大力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以切实扩大小学的办学规模,解决少数民族小学教育匮乏的问题。4)宣传小学教育的意义,鼓励孩子们上学,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
综上所述,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必须具备两种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而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最重要的途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落后已经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繁荣和综合实力的提升。只有高素质的人才与富饶的资源、特色产业相结合,才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促進云南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规模的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从日本、中国台湾和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近几十年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力证明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教育和经济发展是辨证关系,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特别是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只有经济和教育协调稳定发展,才能有效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立鹏.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J].民族教育研究,2006.
[2]曾满超.云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挑战和政策.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