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激光在千万人心灵中闪光

来源 :影响力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78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8月18日,秋风送爽,北京人民大会堂也显得分外庄严神圣。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华民族和谐发展促进会、影响力人物杂志社、中国影响力人物传媒网、中国时代新闻人物征评活动组委会主办的“中国骄傲·第五届中国时代新闻人物颁奖盛典”在这里隆重进行着,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出席大会,满面笑容地向获奖代表颁奖,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代表和首都媒体代表的阵阵掌声欢快无穷。
  就在这领奖的代表中,有一位今年64岁,高高的个头,待人和蔼可亲,双目炯炯有神,早已传遍全国的耳鼻喉激光专家,他就是河南省周口鼻喉医院院长王银邦。此时此刻,他身披着鲜红的“中国时代十大卓越人物”授带,精神抖擞地来到主席台前,深深地鞠了一躬,从中央领导手中接过了“中国时代十大卓越人物”的大红荣誉证书,激动得两眼热泪盈眶,一桩桩往事在心中浮现出来。
  
  千里迢迢学激光
  
  1943年,王银邦出生在河南省郸城县宜路镇的一个农民家庭。上初中时,他从宜路来到东风,大约有10多里路远。那时候,人们生活比较艰苦,他在路过的豌豆地里,饿得掐豌豆上的尖叶吃。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使他从青少年时期就磨练出了坚强的意志,这意志似钢铁般强硬。
  


  初中毕业后,他回到村里务农,亲眼看到村民们看病难的问题。尤其是当母亲得了重病时,找不到技术高明的医生治疗,使母亲受到很大的痛苦。他多想一下子当一名出奇的好医生,为天下病人解除痛苦,让患者得以康复,那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啊!
  1967年,史无前例的“文化革命”开始了,他得到了红卫兵串联的机会,就想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拜名师学医。他带着铺盖卷,从郸城来到千里之外的陕西铜关。由于学医心切,一不小心上当受骗了,行李也被别人骗走,自己难为得痛哭流涕。但是,他脑海里学医的愿望不但没有熄灭,而且越烧越旺。
  不久,他来到四川省成都停留下来,游览了这里几处名胜古迹,慢慢地对成都熟悉了。一连几次,他来到四川医学院,看到这里使用先进的激光技术给人治病,一下子看入迷了,就想到自己要是学会这神奇的激光技术行医,就能创造出光辉业绩,在人生的道路上放射光彩。他把自己的想法,向这里专家教授讲了出来,确被专家教授们吸引着了,没过几天就被他们收为徒弟。那时候,他虽然没有举行拜师仪式,可对专家教授们却恭恭敬敬,逐渐引起了陈传真、詹宗玉等8位专家教授的高度重视,使这位8位专家教授在“文化革命”的狂风暴雨中,依然呵护着这棵成材的幼苗。在这8位专家教授的耐心辅导下,他顶得住那些“文化革命”的风风雨雨,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使自己的学业一步步得到迅速提高。
  3年过去了,王银邦在这里学会了一整套激光医疗技术,不断地发挥激光医学在人体的应用。由于他十分敬业,勤勤恳恳,在这里一个劲地干了下去,一干就是多年,成为医学院的一位著名医学专家,深受党和人民的爱戴。
  
  为乡亲回周口行医
  
  光阴荏苒,转时间到了1992年春节,祖国大地上正是香气扑鼻。他从四川医学院回到家乡探亲,和亲人们一起团聚。这时候,许多乡亲闻讯后慕名而来,他感到非常高兴。但当他发现不少耳鼻喉等疑难杂证患者,由于不能治愈而给欢乐的节日增添不快时,心中暗暗想到:如今我国激光医学这么发达,当地却没有一家医院利用激光医疗技术为广大患者治病!我这次回到医学院,干脆辞职回乡,在家乡办所激光医疗诊所,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奉献。
  王银邦说话办事干脆利索,想干的事一定去干,不但要干,还要干好。就在春节过后不久,他从家乡回到了四川医学院,向领导辞去原来舒适的工作,要回到家乡河南周口。当时领导怎么也不理解,就再三去做他的思想工作,可当了解到他真的是为了发展祖国的激光医学事业,为家乡人民做贡献时,也只有忍痛割爱了。他回到家乡河南周口,到郸城、周口等地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周口繁华的八一路南段这块风水宝地,开办起了激光医疗诊所,开始利用激光为家乡的耳鼻喉、肛肠、疝气等疑难杂症患者治病。从此,他开始了在周口利用激光治病的不平凡之路,并且脚踏实地的往前走。
  周口位于豫东南方向,是个新兴城市。在当时来说,过去一直没有激光治病,这下子却填补了此项空白。许多疑难杂症患者来到这里,经过他的精心施治,被神奇的激光治愈了多年的顽症,这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周口的大街小巷,把他传成了一个神医。可他却向患者不断地解读自己,说这神多半来自激光治疗本身。因为激光治疗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手术、痛苦小、随治随走,既省钱、又节省时间,且治愈率高,疗效确切。
  从此,他的激光医疗事业在周口大地上生根开花,赢得了广大耳、鼻、喉等疑难杂证患者的好评。同时,他开创性地工作,用激光医治了大量患者的事实,感动了周口的父老乡亲,感动了周口的领导和同志。周口地区科委领导深入到这里,进行观察和总结经验,大力宣传王银邦所长的先进事迹。为了把这一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地区科委党组研究,向该所拨发10多万元扶持资金,组织技术力量成立了周口地区激光医学研究所,并任命他为所长,担负全区利用激光医疗技术攻克疑难杂症的研究课题。在这一鼓励鞭策下,他的精神更加抖擞,前进的步伐迈得更加矫健了。
  到2000年,为了能给众多患者提供一个更好的就医环境,方便更多患者前来就医,在周口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他又多方筹资数百万元,将原来的激光门诊扩建为周口激光医院。于是,周口乃至豫东南地区第一家以激光治疗为主的专科医院诞生了。2003年,周口激光医院正式更名为周口耳鼻喉医院,成为周口市唯一一家经过市卫生局批准的耳鼻喉专科医院。
  
  一项项善举赢得民心
  
  王银邦从办激光诊所开始,就实行了多项善举,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心。在办院开始时,他首先注意招聘人才,从各地挑选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来院上岗。在人才招聘之后,他带领全院医务人员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度》、《学习制度》、《奖罚制度》等。这些制度让大家讨论制定,让大家共同遵守。
  周口是农业大区,在改革中干部职工工资比较困难。王银邦尤其注意这一点,他把职工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待,在制定职工们的工资时,让全体职工工资高于当地同行业和其它行业人员的工资,并且经常坚持按时发放,逢年过节向职工们发放奖金福利。谁家有了困难,他都登门看望,采取多种多样的办法给予照顾,给全体职工干好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工作中,他经常鼓励职工们刻苦学习,长期坚持集体学习政治时事制度,定期进行集体业务学习,让职工们坚持自修,外出学习给予经济补贴,对发表论文或写出专著者给予奖励,使全体职工个个努力学习,在每次业务考核时都保持优异成绩。
  在改革开放中,他看到社会上有人行医失去了医疗道德,给社会上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心里就产生了一种想法,下决心在为构建和谐社会,解决这一难题上狠下功夫。他经过大量调查,带领全院职工采取积极的措施:1、凡从1992年起来院就医的患者,凭门诊病历可享受终生免费检查、免费治疗;2、城乡贫困户凭基层证明来院就诊者,可享受50%的优惠,终生免费检查、免费治疗。为了把这一举措落实下去,他通过电视台、电台和报刊等新闻媒体常年对外宣传,在当地达到家喻户晓,使广大患者从四面八方赶来,医院里患者常常是排队就诊。这样,从办院以来,为广大患者节省资金达到300多万元。
  在他的带领下,医院一年年得到发展,经济状况保持良好。在每年春节之前,他都坚持带领医务人员到周围社区看望慰问军烈属、困难户和当地在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去年,当他得知市老年协会急需发展,可资金有了短缺时,他一下子拿出4万元资金,送给了老年协会,支持老年协会的工作。
  他尤其关心热爱文化宣传工作,不知有多少次,他和周口日报社、周口电视台、周口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的编辑座谈,经常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每当医院有所节余时,他都要拿出资金给予支持。他常说:“有钢要用到刀刃上,有钱要花到正地方,新闻媒体都是党的喉舌,咱要经常关心和支持啊!”
  正是这样,去年他仅为河南电视台开办的《梨园春》栏目,周口电视台举办的《情系梨园》、《百姓舞台》栏目,拿出的资助宣传费就达到数十万元。
  
  光辉业绩照人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银邦在从事利用激光治疗疾病的工作中,几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创造出了光辉业绩。2002年,他撰写出题为《C02激光治疗声带良性病变72例》的长篇论文,在湖北省暨武汉市激光学会、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在2003年元月举办的武汉市激光医学学术交流大会上进行宣读并获一等奖。2003年,他撰写的长篇题为《激光治疗肛门尖锐温疣148例分析》的学术论文,在湖北省暨武汉市激光学会、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在10月29日举办的全国暨湖北省激光医学学术交流大会上进行宣传并获奖。
  这样,他年年写出新的学术论文。直到2006年,他撰写的学术论文在当代中国医学研究编纂委员会举办的评奖活动中,荣获“2006全国临床医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多年来,他先后在报刊上发表激光治疗的学术论文10多篇,并在全国激光学术会议上交流宣读,获得四项国家级学术论文奖,三项地、市级科技成果奖,完成四项周口市科委医疗科研项目。这些论著已收录到《中国专家英才库》、《中华魂·中国百业英才大典》、《疑难杂症诊治指南》等书籍中,受到海内外许多著名专家的广泛关注。
  2006年8月16日上午9时,在风景秀丽的世界级自然地质公园焦作云台山脚下,来自全国各地的激光医学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全国激光医学学术交流研讨大会隆重举行。他代表周口市激光医学界同仁出席了大会,并在大会上宣读自己的激光医学临床研究成果《利用激光治疗鼻炎疾病》,掌声此起彼伏,受到全体与会专家们的高度赞扬。
  2004年5月,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中国万里行活动组织委员会在健康中国万里行活动中,认定该院为健康中国诚信医院,并向该院颁发了荣誉证书。
  2006年12月,世界中医药学会评委会、国家卫生部《生命与健康》编委会,经河南省卫生主管部门和今日安报社名医名院形象展示组委会联合推荐,鉴于该院在激光治疗耳鼻喉诸方面疑难杂症所具备的雄厚实力和良好口碑,授予该院“中国知名特色专科”荣誉称号,并颁发了荣誉证书。
  在获得这些荣誉的同时,周口耳鼻喉医院还多次受到周口市卫生局的表彰。2005年,在全市卫生系统评比检查中,荣获了周口市卫生局颁发的“医院管理先进单位”的奖牌和荣誉证书。2006年,在参加周口市行业民营医疗机构的专业知识竞赛中,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三人心肺复苏术分别荣获第2名,径口气管插管术荣获了第3名的优异成绩,分别受到市卫生局表彰。
  在该院获得许多集体荣誉的同时,王银邦院长本人也多次受到表彰和奖励。2004年5月,健康中国万里行活动组委会聘任他为健康中国教育顾问;2005年12月,河南医药产业论坛组委会聘请他为河南医药产业论坛特邀健康专家。2006年12月,世界中医药学会评委会、国家卫生部《生命与健康》编委会授予他为“中国特色医疗专家”荣誉称号。他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后被增补为周口市川汇区政协委员,并连年获得周口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多年来,周口日报、周口电视台、周口人民广播电台和河南电视台、河南省科技报等20多家新闻媒体对该院竞相报道。2005年4月,中央电视台记者来到院里,对王银邦院长和全院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报道,多次播放后在全国乃至海外引起了很大反响。
  
  喜迎明日更辉煌
  
  今日的河南周口,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张名片,在八一路南面的火车站里,已是繁花似锦,每天通往北京的火车来来往往。就在这火车站北面300米路西的地方,楼上方面朝东悬挂着那块“周口耳鼻喉医院”的门牌金碧辉煌,院里医务人员经常是忙忙碌碌,来看病的患者经常是成群结队。周口耳鼻喉医院在院长王银邦的带领下,全体医务人员踏着时代的节拍前进,把整个医院发展得真正和那南边的火车站能够比美。
  现在,周口耳鼻喉医院已发展成为规模化的高科技的耳鼻喉医院,拥有现代化激光医疗设备10多台(套),专业救护车一部,具有高、中级职称的医护人员16名,设施豪华的就医场所1000多平方米,开设有激光放射室、化验室、心电图室、观察室、治疗室、耳鼻喉科、肛肠科、疝气科、疑难杂症等多个科室,主要治疗头痛、头晕、鼻窦炎、上额窦炎、鼻息肉增生、鼻甲肥大、过敏性鼻炎、中耳炎、胆瘤型中耳炎、补耳膜穿孔、咽炎、扁桃体肥大、滤泡性咽火,内痔、外痔、肛瘘、直疝、斜疝、鞘膜积液、睾丸炎、腋臭、胎痣血管瘤等100多种疑难杂症,来治病的患者也从河南、河北、安徽等省逐步发展到全国各地的20多个省、市、自治区,治愈患者达到6万多人次。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王银邦和全院医务人员没有骄傲、没有止步。他把所取得的业绩看作是昨天,从零起步。现在,他带领全院医务人员已制定出雄伟的发展蓝图,把扩大医院规模作为医院的大事,要在全国开办医院连锁店,把医院办到全国、办向海外。这里,他和全院医务人员热烈欢迎四海宾朋给予支持帮助,欢迎有识之士加盟合作,共同把周口耳鼻喉医院创造得更加无比地光辉灿烂。最后,用一句广告语作为文章的结尾:
  头疼头晕哪里看,周口耳鼻喉医院。
其他文献
董事长周桂生是一位投身环保事业30多年,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工程经验的老工程师和老专家,曾先后荣获苏州环保先进工作者称号、苏州市劳动模范称号、2002-2006年度上海南汇区科技工作先进工作者、上海市重大工程实事立功竞赛杰出贡献奖、2006、2007年度获上海市第二十届优秀发明实施推广金奖和发明二等奖、2007年获3项发明专利及2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在他的努力下2006、2007被上海市科委评定
期刊
应该说,我是通过重庆市商委领导认识李德建的,那是去年5月,我有幸和重庆市商委主任秦文武、副主任陈国华一起喝酒,席间,我读到了秦文武写的《重庆火锅赋》。老秦是学中文出身,是重庆商业的掌门人,武文弄墨,雄文劲采,痛快淋漓,让人惊叹不已。“重庆有火锅上万家,谁最成功?”我问道。“重庆德庄的李德建算一个。”陈国华是师级干部转业,是老秦的得力副手,他的回答让我对重庆德庄的李德建有了印象。以后,我进德庄吃后火
期刊
钢城大地,人才荟萃;建设成果,辉煌一片。  江南名城马鞍山市原本是个只有78户人家的小村庄,  1956年10月12日建市至今,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一百多万人口的以钢铁工业为主体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如今的钢城美丽隽秀,成为国家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旅游城市。  2001年7月,天气十分炎热。我从北京乘飞机来到了马鞍山市当涂县新博镇人民政府。镇党委书记郎平同志得知我来采访,热情地握着我的手,一边向
期刊
郭黎明18岁当浮宫联发码头总经理,如今离而立之年还有四年,却创造出令人叹服的业绩:固定资产从17万元发展到现在2000多万元;年产值从30万元发展到3000多万元;年创利润达300多万元,并安排村里l00多名闲散劳力就业。  他勤劳致富,不忘人民,乐为社会做奉献。近几年,他捐资助学、扶贫济困、赈灾、修路、兴办公益事业共赞助10多万元。群众称他是“充满爱心的杰出青年”。2006年5月,他被评为“龙海
期刊
奇迹这东西既无专利,也无专业经营者,更无管理机构。当在一个无足轻重的平民身上发生意料之外的大事后震憾人们时方知奇迹的定义并非由权威机构评判或认定的。  ——题记  昔日颇受人冷落甚至歧视而憨厚得有些“苕”的朱隆元如今成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名人,其大名也被人们化分为四个对等式。  A、朱隆元=良知回归的表率;  B、朱隆元=道德教育的楷模;  C、朱隆元=知荣明耻的典范;  D、朱隆元=中医彰显的奇才。
期刊
共产党员是人民的服务员,一切为人民利益着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打造和谐社会多做贡献是无尚光荣的。   ——摘自主人公讲话稿  在我国农村千千万万村干部中,有一个始终牢记入党宣誓,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8年没拿一分钱的工资,以饱满的热情奉献青春的人,被市委、市政府荣记三等功,他就是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于家村副主任,党支部委员于世乐。  
期刊
傅彪,字兴中,硕士学位,原籍重庆开县人,中国改革十大杰出人物、北京市职教体协主席、北京市青联委员、当代青年诗人、书法家、武术家、教育家、北京少林武术学校校长兼总教练、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协会副会长、北京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昌平区政协委员、昌平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昌平区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昌平诗词协会副会长、昌平社会力量办学学会副会长、第六届北京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获得者、昌平区十大优秀青年、北京书剑雄才
期刊
家乡在陕西省周至县尚村镇的陈联喜,是个典型的关中汉子,大个子,直性子,心软,人善。  关中人恋家,恋得出了名。有人说,这是传统,带有祖根性。  陈联喜不但恋家,更恋家乡。我和他是乡党。他越恋家乡,我们见面的机会也就越多。记得头一回见他,就在周至乡间。  那是一个夏日的夜晚。受朋友之邀,我去辛家寨乡高庙村看皮影戏。戏台虽然简陋,但台下观众却密密麻麻一大片。其时天热,又有蚊虫叮咬,人们全然不顾,都在聚
期刊
一     李白一生浪迹天涯,创作很多描绘当涂山水的壮丽诗篇。记得我第一次拿到李白诗集一口气就把它读完了,心里充满是如饥似渴的感觉,就像一个人无意间来到一个以前没有见过的美丽地方,总想一下子把这个地方跑遍似的。一个人在沼泽地带的树林中,在那些长满青苔的土敦上走了很久,突然有一片干燥的林边草地在眼前展开,那里满是鲜花和阳光。一时间的心情满腔幸福和喜悦。说实话读一本好书就像一对热恋中的人,用心灵在交流
期刊
闻名遐迩的阳美玉器专业村,位于广东揭阳市区206国道西侧。每天人来客往,车水马龙,门庭若市。这日,一辆远道而来的小轿车驶近夏建周住寓的玉器门市停下来,客人既不像港、澳商贾与海外侨胞,也非红毛白发高鼻老外。听语音,原来是潮、普、揭同安善堂前洋明庆社的善士长老,他们上前握着夏建周的手说:“感谢夏老板诚心为我堂社精工刻制玉皇大帝印鉴,不胜感激,我等今天驱车特来接印酬谢!”说着,随从人员搬下车上的镜屏等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