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病因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2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女性40岁之前因不同原因过早发生卵巢功能减弱并衰竭,非生理性闭经、月经异常、生育力降低甚至不孕,临床上称之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其伴随出现的围绝经期症状和远期并发症给女生身心健康带来了困扰.但其病因繁多,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未明确.本文就其病因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为其临床预防及诊治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虽然TKA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疼痛,但也可能发生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目前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国外报道的发生率依然在1.0%左右[2],国内报道的感染率约为1.5%[3],一旦发生假体周围感染,对人工关节来说通常是毁灭性的.目前,假体周围感染通常采用反复手术清创、抗生素间隔物旷置(Spacer假体)再手术等处理,需要反复手术.这不仅增加了医患纠纷的风险,使患者和家属丧失了对医生的信任,
期刊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效果,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选取90例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腹直肌分离的产妇,通过问卷调查相关病例资料,采用腹部触诊法检查产妇治疗前后腹直肌分离的距离,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 通过6~12次治疗,共49例产妇腹直肌间距恢复正常,治愈率为54.44%(49/90),未恢复41例,未愈率为45.56%(41/90).在2.7 cm≤腹直肌间距<4 cm组,治愈率为90.91%;4 cm≤腹直肌间距<5 cm组,治愈率为50.00%;腹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160例CI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实施冷刀锥切术(CKC)治疗,研究组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术后6、12个月人乳头瘤病毒(HPV)转阴率及妊娠结局.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12个月HPv转阴率分别为52.50%、78.75%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相关不孕患者合并子宫内膜息肉(EP)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107例因不孕症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且经腹腔镜检查及术后病理证实为EM患者,根据宫腔镜检查及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是否合并EP分为EP组(60例)与非EP组(47例).研究两组临床资料,探索EM不孕患者合并EP的高危因素.结果 107例EM不孕患者中EP的发生率为56.1%.单因素分析显示:EP组年龄均值低于非EP组(P<0.05),EP组年龄≤36.5岁比例、子宫内膜厚度均值、子宫内膜厚度≥10.0 mm比例及原发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联合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性生活的影响.方法 选取7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Ⅱ ~ Ⅲ度子宫脱垂伴(不伴)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研究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联合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对照组患者接受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盆底不适调查简表-20(PFDI-2
目的 研究卵巢囊肿患者应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例行手术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8例)与研究组(12例).对照组应用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后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E2、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更年期是指妇女从生殖期至非生殖期的过渡阶段,当妇女进入更年期后,其生殖器官(如卵巢、子宫等)功能会明显下降,且在该阶段内会出现多种临床体征.同时随着卵巢功能下降,其体内雌激素水平也随之降低,导致妇女身体和心理功能受到不良影响,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很大程度上也会引发疾病.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多,我国进入更年期妇女人数也逐渐增多,约1/5妇女已进入该年龄阶段.因此,在女性更年期期间保持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营养健康对其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讲解-模拟-实践-沟通-支持(ESPCS)与营养健康教育在
围绝经期综合征指的是女性在围绝经期前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出现变化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目前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为此,本文综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为日后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宫腔镜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患者均实施宫腔镜下活检或分段诊刮术,对刮出组织行病理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诊断符合率,并分析宫腔镜检查对各疾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92.00%,Kappa值为0.90,一致性较好.对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类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均处于较高水平.结论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宫腔镜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及时明确病因,
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健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宫颈基因甲基化程度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为宫颈癌早期筛查提供了新的方法.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并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应用宫颈癌基因甲基化检测对于降低阴道镜转诊率、减少患者过诊过治、节约医疗资源、减少女性的恐慌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宫颈癌基因甲基化研究,以便进一步了解宫颈癌发生、发展的过程,指导基因甲基化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