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为基 单元为线 重整教材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guaig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标与教科书的变化
  1.课程标准——高屋建瓴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在前言部分明确提出本次课改的两大变化是:“1.凝练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整合……2.更新了教学内容。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1]课程标准高屋建瓴地指出此次课改我们要树立学科大概念,以主题为引领,落实历史五大核心素养。
  2.教材内容——浓缩概括
  李晓风老师认为,本次课改是我们历次改革中力度最大,教材内容最多的一次。《中外历史纲要》与上海华师大版教材(2018版)相比,中国史增加了多元一体的华夏文明的形成等板块,世界史增加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发展等板块。中国史突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逐渐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世界史突出了世界是一个休戚与共的人類命运共同体,各种文明在世界文明发展过程中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中华文明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独特作用。《中外历史纲要》是对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一个高度浓缩概括,语言凝练,仅《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课的内容,从距今170万年前的史前文明一直讲到西周时期,相当于过去华师大版教材一个半单元的内容;时空跨度特别大,一课中包含的专有名词非常多,仅第一课,据上海市特级教师朱志浩老师统计,达17处之多。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需要在一年时间内完成必修上下19个单元52课的学习,对于刚刚升入高一的同学来和我们老师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此,进行单元整合非常重要。
  3.学生学情——基础薄弱
  按照目前上海现行的中考制度,学生在初二以开卷考试的形式结束初中历史学习,初三不再安排历史学习。因此,部分学生的历史学习是断层的,甚至个别同学是空白的。新教材是基于初中已经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高中阶段进一步探究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并进一步思考怎样评价和认识这些历史事件。我们高一开课之前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中(见下表)发现,部分同学认识到课前预复习的重要性,但苦于不知道如何预习。所以进行单元整合,帮助学生在温故知新中形成新的认识,具有现实意义。
  二、教材整合思考
  1.整合依据:依托历史课程标准,落实核心素养
  《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是教师进行整合的根本依据。在课程标准中提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我们以史料实证为例,《课标解读》详细指出史料的定义、史料的分类、史料实证的基本方法以及坚持的五大原则。如根据课标的提示,《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一单元的内容主旨,我们尝试表述为“根据目前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探究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第一课的内容主旨表述为:“依据传世文献和甲骨卜辞、铭文的记载的相互印证,探究夏朝的世袭制、商朝的内外服制和西周的分封制的演变……”将史料实证的落实方法逐渐下移。
  2.整合的措施
  (1)根据单元目标进行合并设计
  我们通常以课为小的单位,以单元为大的单位,从单元整体设计出发,而不是局限于一课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节约课时,而且能够理清前后联系,加深学生对于这一块知识的整体把握。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和隋唐王朝的鼎盛局面,认识这一时期制度演进、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发展等新成就。”[2]在长达700年的历史中,虽然民族交融体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比较多,但隋唐实际上是民族交融的结果。制度创新虽然在隋唐时期比较明显,但是魏晋南北朝是其奠基阶段。所以此单元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错发展,因此,我们在此单元的设计时,不拘泥于一课,而是将其打散,按照三国至隋唐的政权更迭和制度创新、经济开发、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思想文化成就四个专题重新架构课程,不拘泥于时序。这样既符合课标要求,又能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考察。
  (2)适当取舍,凸显重点
  一节课的课程容量非常大,面面俱到,每个点都讲一遍,显然是不可取的,一方面时间不足,另一方面知识碎片化,学生也记不住。因此,我们根据课程标准围绕学科大概念进行大胆取舍,凸显核心概念,淡化细枝末节。如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一课,核心概念是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但是本课第一目的标题是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包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币制改革、改订新约等促进国计民生的内政外交政策,但从本课的设计和构建来看,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更多凸显其一党专政、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从而大失民心,为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提供契机和可能。所以在课程设计的时候,重点体现国民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弊大于利的一面。
  (3)丰富细节,提升兴趣
  针对《中外历史纲要》多结论少案例的现象,我们适当补充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探索,一方面增强课程的生动性、趣味性;另一方面借此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综合能力。如讲明朝的时候,引入朱元璋两幅画像,思考哪个画像才是朱元璋本来的面目,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通过微信群推送给学生相关的史料,比如官方的《明史·太祖本纪》、民间的陆容《菽园杂记》等,请学生辨析史料真伪的前提下,进一步思考出现这种差异背后的原因,分辨哪一幅画像更为可信。巴合同学和周同学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通过对出现的原因、创作者的身份、史料的来源等多个角度分析,最终得出自己的认识。虽然可能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但是通过这种生动有趣的案例,一方面渗透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为solo题的撰写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这种整合方式可以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4)进行跨学科的整合
  历史新教材的内容和政治、语文等学科都有交集。通过和其他学科交流合作,可以避免知识的重复,也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丰富和完善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如讲辛亥革命时,语文老师已经讲完《与妻书》,我们就引入这部作品,从历史的角度看,革命者留下的书信,是我们了解那段烽火硝烟岁月的一手史料,除了能够体悟革命者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品格,更能从平民视角,窥见清政府的腐朽,清政府最后被推翻也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再如政治老师探讨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如果学生能够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积淀,即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阶层探索革命道路相继失败,向西方学习,照搬苏联都不成功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的实际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那么政治老师再进行理论概括,凸显道路自信就水到渠成。
  (5)编制学历案,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除了教师的合理编排重组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非常必要。为了引导学生预复习,我们编制了学历案。学历案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预习,通过提炼跟单元相关的几个重要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在此基础上结合时空线索的梳理,构建学生的整体认知;第二部分学习完单元知识后,进行及时的检测和反馈;第三部分是学习之后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回顾。学生完成若干单元内容的学习之后,我们再进行跨单元的整合设计,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宏观的把握。
  总之,依据课标,通过增、删、换、整、组等手段,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历史教材内容多与课时短之间的矛盾,还能改变传统以知识传输为主的课堂,形成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课堂。
  【注释】
  [1][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4、13页。
其他文献
《求索时空》是已故著名历史地理学教授谭其骧的论文集,由他的学生葛剑雄教授整理出版。近日拜读了该书中的多篇论文,感觉谭先生在研究历史地理问题时所渗透的时空观念,对中学历史教学有很大启发。下文结合有关课堂实践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俯视——构建整体的历史时空  在《中国历代政区概述》一文中,谭先生首先从长时段的视角将二千年来政区的演变分成六个阶段,即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开元前)、唐(开元后)五代
地处东莞市东南端的凤岗镇,东、南、西三面紧邻深圳,区位优势明显。  近年来,凤岗发挥毗邻深圳优势主动融入大湾区都市圈,成效初显。在具体操作时,主要是从八个方面融入,打造平台积极主动承接深圳外溢产业。对接深圳优势突出  “凤岗三面临深,整个镇好像一颗心脏一样嵌在深圳东西部中间,分别紧邻龙岗、龙华,换句话说,就是渗进深圳里面的凤岗。”凤岗镇党委书记张耀洪表示,对接深圳,凤岗首先是区位优势突出,从地理位
从2014年以来,为解决农村看病难问题,湖北省宜昌市出资订单式培养大学生村医。  目前,宜昌已培养大学生村医1275名,毕业上岗的有779人,为全市30多万农民建立了详细的电子健康档案,与全市20多万老年慢性病患者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大学生村医正成为农民的新一代健康守护神。  让村医进得来、退得出、稳得住,必须建立完善村医队伍优化准入、流转、退出机制,宜昌未雨绸缪,破解村医身份之困,提高村医待遇,为
中小学的研学旅行是作为学校课堂之外的一种教育活动,是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研学重在研和学,它既是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又是一种研究性体验性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把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深度融合,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1]  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历史与社会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本学科特性的必备人文品质和关键综合能力,主要由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社会实践等要素构成。[2
议论文要做到议论精辟是一大难点,也是阅卷老师在批阅议论文时最为关注的内容。所谓精辟,是说见解、主张或看法深刻透彻。考场议论文,能不能精准地理解观点,或独特、富有预见性地分析理解周遭事物与现象,就显得特别重要。精辟议论考查的是考生对事物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识见能力,而很多考生恰恰不注意这一点,或者缺乏必要的议论艺术,导致议论文的写作貌合神离、流于现象的罗列,或者思维混乱、强拉硬扯,致使事与理严重分
“九寨归来不看水”,是对九寨沟景色真实的诠释。在这里,可以看到泉、瀑、河、灘,美不胜收。  天空、森林像装在了湖里一样,颜色丰富、多变,浓郁得好似油画中的调色一般,身处其中就仿佛到了梦境。人入画中游客观景拍照  编辑:郭梁 美编:陈荔
2015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高考命题要贯彻落实“一点四面”要求,即“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突出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能力”的理解和践行。鉴于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将“一点四面”要求融入高中历史教学,探索“一点四面”思想有效渗透高中历史教学的途径、方法和策略,不但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能够渗透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本文尝试以中学历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已愈来愈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时代急需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教育来培养。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得好:“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1]根据“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教学体会,笔者认为在追求素养教育的今天,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大有必要。以下就本课教学的创新教育体会抛砖引玉,企盼专家、学者和同仁指导。  
在当前基础教育领域,核心素养研究已成为“显学”。依据最新研制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態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新课标对家国情怀的解释主要是对国家、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对这个解释说明,一线老师们有两个疑问:一是家国情怀在中国史
“因果联系”是议论文着重体现的语意关系。论点要站得住脚,论证要合乎逻辑,论据要丰赡饱满,都取决于“揭示原因”艺术的巧妙运用。而“揭示事物产生的原因”往往可以使议论文走出流于“平面说理,泛泛而谈”的怪圈,走上深刻概述、透辟分析、深入说理、深层立论的轨道,从而凸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行文脉络。  “揭示原因”的文字可以出现在文章的任意位置。开头,概述事例,分析说理,结尾等部分都可以缘意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