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在肝外梗阻性黄疽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波在肝外梗阻性黄疽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60例自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肝外梗阻性黄疽患者,所有肝外梗阻性黄疽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在手术病理确诊前均实施超声波检查,分析超声波检查符合率及对肝外梗阻性黄疽的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超声波检查发现胆总管结石患者34例、胆管肿瘤患者16例、炎症病变患者7例,诊病总符合率95%(57/60):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查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超声波诊断定位上段、中段、下段定位结果与术中定位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超声波在肝外梗阻性黄疽诊断过程中,敏感度98.3%(57/58)、特异性33.3%(1/3)。结论:在肝外梗阻性黄疽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超声波诊断,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对肝外梗阻性黄疽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同时此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超声波;肝外梗阻性黄疽;临床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1-165-02
  梗阻性黄疽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由于肝内胆管阻塞或肝外胆管阻塞引起的黄疽,前者为肝内阻塞性黄疽,后者称为肝外阻塞性黄疸[1]。肝外梗阻性黄疽主要是由于胆总管与肝总管出现机械性梗阻所致,属于肝脏外科最常见的病症,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尽早发现、尽早诊治,对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在临床诊断中,多采用超声波及CT影像学检查。但由于不同的仪器,诊断效果也不尽相同,再加上下段胆管解剖位置较深,管径细且具有弯曲性,在临床检测检诊断中,易受胃肠气体的影响,致使图像结果模糊不清楚,从而影响诊断效果。因此,本次研究基本以上背景,主要针对超声波在肝外梗阻性黄疽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60例自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肝外梗阻性黄疽患者,所有肝外梗阻性黄疽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在手术病理确诊前均实施超声波检查。60例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0-66岁,平均年龄(53.6±10.5)岁,病程3-19周,平均病程(11.0±5.5)周。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巩膜黄染、恶心呕吐、发热与皮肤瘙痒等症状。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均了解本次研究方案,并与医院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之后均实施超声诊断:应用超声诊断仪与相应的穿刺导向仪,探头频率5.0MHz,于检查前,要求患者空腹状态,采取相应的仰卧体位,实施纵切、横切、徐切等方式对患者右上腹及右季区实施全方位检查,反复对肝外胆管、胆囊、肝脏内胆管进行查看对比。如发现肝内胆管有扩张现象,可对其进行连续性查看对比,同时跟踪性检验胰腺部位、远端部位、壶腹部位等情况,确定梗阻及相关定位[2]。针对显示不清情况,可进行变化体位检查,改成右前斜体或半卧位,同时采用加压探头,让图像显示更加清晰。
  1.3 分析指标
  分析超声波检查符合率及对肝外梗阻性黄疽的敏感度及特异性。以手术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并与超声波检查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分析,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计数资料,行检验,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6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发现,胆总管结石患者35例、胆管肿瘤患者17例、炎症病变患者8例。
  2.2 超声波诊断结果
  60例患者经超声波诊断发现,胆总管结石患者34例、胆管肿瘤患者16例、炎症病变患者7例,诊病总符合率95%(57/60)。其与手术病理诊断相比,差异不明显,=3.077,P>0.05。
  2.3 超声波定位诊断与术中定位诊断对比
  超声波诊断定位上段、中段、下段定位结果与术中定位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2.4 超声波检查对肝外梗阻性黄疽的敏感度及特异性
  超声波在肝外梗阻性黄疽诊断过程中,敏感度为98.3%(57/58)、特异性为33.3%(1/3)。
  3 讨论
  肝外梗阻性黄疽属于临床常见病,主要是胆管出现不同程度的阻塞、梗阻等所致,对患者产生严重影响,属于临床最常见的肝脏黄疽病变。因此,及时、有效、准确的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疽,对梗阻部位实施准确的定位及定性,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临床实践发现[3],超声波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疽效果显著。
  超声波是一种微创、无创伤检查,其具有微创、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等优点,同时在梗阻性黄疽性质、病变部位及症状的鉴别诊断中发挥着较高的诊断价值,通过定位、定性诊断,可有效检查出患者的病变部位,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肝外梗阻性黄疽病变是由肝脏器官发生的病变,临床实践表明[4],引发此病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即:结石:结石是引发肝外梗阻性黄疽的主要病因,结石多发生于胆总管下端,易阻塞胆管的狭窄位置;肿瘤:肿瘤病变会导致肝胆出现梗阻性黄疽病变,从而产生缩窄性梗阻及外压性梗阻;炎症:当胆管及其周围组织产生炎症时,会也产生梗阻性黄疽,主要是由于炎症会使肝胆管出现水肿,使其周围器官出现肿胀,从而引起外压性狭窄[5]。通过超声波分段手段,对上段部位、中段、下段进行检查,查看肝内胆总管梗阻情况、胆总管扩张情况、肝内外胆管扩张情况,实施定位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疽在手术治疗前,先确定患者病因、性质等方面,对病变准确性进行定性,通过超声波的定性,有效提高诊断敏感度,进一步提高病变参考与鉴别效果。通过定位及定性诊断,有效提高病变部位的诊断效果。通过超声波图像特点对肝胆外梗阻性黄疽情况进行评价,超声检查肝胆梗阻性黄胆的声像会因不同病变产生不同的临床特点;其中胆总管结石会表现出规整的强回声光团,并伴有大部分声影,分界较为清晰;胆管肿瘤会表现为中一低等回声肿块,其与胆管壁分界较为模糊,形态表现出规则不一,同时不会出现移动性;胰头肿瘤癌变表现出低回声肿块,形成为不规则,边界不清,后方回声逐步衰减;炎症会因其他病因表现出胆管内突起或光泽带[6]。通过超声波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疽,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效果。同时为提高超声波诊断效果过程中,还应在检查前充分做好检查准备,将检查仪器调节到最佳状态,选择合适的深度,检查时可多角度进行观察,同时通过加压的方式提高超声波声像效果,进一步提高诊断符合率。
  综上所述,超声波在肝外梗阻性黄疽临床诊断中符合度较高。为了有效、准确的鉴别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疽病变,在检查过程中,需将超声波检查仪器调至最佳状态,选择合适的聚焦深度,通过横、縱、斜三个切面、多角度实施检查与观察;在胆总管下段检查中,可通过调节轴长与运转方向,通过加压方式提高超声波声像效果,进一步提高诊断价值。由此可知,超声波可作为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疽的常用方法,其可对病变部位及病因进行准确判断,进而提高诊断符合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乔艳,于先标.超声检查诊断梗阻性黄疽的临床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2):85-86.
  [2]王丽萍,郭宏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外梗阻性黄疽中的声像图分析及临床价值[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03):95-96.
  [3]张菊丽.超声波在肝外梗阻性黄疽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32):178-179.
  [4]李季.超声诊断肝外阻塞性黄疽的价值与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87-88.
  [5]王玲,滑少华.超声诊断360例肝外梗阻性黄疽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32)2522-2524.
  [6]王焕侠,刘锐洪,何瑞琦,等.超声检查用于梗阻性黄疽诊断价值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1):97-99.
其他文献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87岁,因“反复发热、咳嗽、咳痰8年余,腹胀半年,加重伴纳差8天”。于2009.08.03急诊以“肺部感染,前列腺癌术后,重度营养不良”收入科。入院查体:体温:37.8℃,血压120/50,脉搏86次/分,呼吸21次/分,恶病质,神志清楚,听力丧失书写后提问可语言交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睑结膜苍白,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罗音,双下肺呼吸音消失,舟状腹,双足
期刊
摘 要目的:對临床科室护理工作做出科学客观的分析,为科室效益分配和对士长的评价供依据。方法:构建基于三维绩效分析的护理评价体系并对本院科室护理工作进行评价。结果:科室护理质量不断提升,护理收益不断增加,护理效率不断提高,护理缺陷及护理投诉逐年减少。结论:应用三维绩效分析的护理评价方法,评价科室护理工作,能够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实现提升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管理目标。  关键词三维绩效
期刊
关键词脑室;脑室扩大    脑室扩大是由好多因素引起的单一脑室或多脑室扩大的症侯群,由于引起脑室扩大的病因较多,涉及各个年龄段人群,加上病因不清,发病机制复杂,部分患者起病隐匿,治疗效果不一,增加了工作难度。现在将我院收治的68例脑室扩大的患者作一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搜集我院2002至2006年共68例脑室扩大的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23例年龄17~78岁之间
期刊
关键词老年人;糖尿病;营养治疗;健康教育    我科2006年会诊糖尿病患者共计130例,60~69岁78例,70~99岁有12例,50~60岁有22例,50岁以下18例,男性大于女性,体重超过标准体重者占多数。  1 概述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或胰岛素的生物效应降低引起糖、脂肪、蛋白、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临床上出现烦渴、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表现,即常说的“三多一少”症状
期刊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因此睡眠质量直接决定着人的生命质量。鉴于睡眠的重要意义,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人生。  随着社会竞争和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受到睡眠障碍这样一种心身疾病的困扰。今夜无人入眠唱出的是群体的喜悦与兴奋;夜夜无法入眠表达的则是个体的痛苦和不堪。失眠是睡眠障碍的最常见表现形式。失眠可以作为一个疾病类型单
期刊
摘 要本文总结我院心脏ICU48例心律失常病人抢救时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探讨组织科学、高效的抢救团队的方法,分析如何提高抢救成功率、节省抢救时间的方法,为将来进一步提高抢救水平、降低患者死亡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心律失常;抢救;护理;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过程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在人员数量暂时无法满足的情况下,靠人员质量弥补数量上的不足,尤其是紧急状态下管理和使用好现有人员,是
期刊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1岁,因多尿、多饮2个月,伴烦躁不安、皮下瘀斑1周,于2009年8月1日入院。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尿多,昼夜排尿达7000多毫升,与此同时伴有多饮,每天饮水量达5磅水瓶约4瓶之多,且喜冷饮。无其他不适。入院前一周开始出现烦躁不安,全身皮肤出现皮下瘀斑,无鼻腔、牙龈出血,无畏寒发烧。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体温37.8℃,脉搏123次/分,呼吸23次/分,血
期刊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肺内外疾病袭击后出现的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特征包括呼吸频速和窘迫,进行性低氧血症,X线呈现弥漫性肺泡浸润。其治疗上常常需要建立人工气道,并行机械通气。其气道护理对其预后县得尤为重要。而普通的吸痰方法因需反复脱开呼吸机,不能维持有效的PEEP和氧供而影响治疗效果,本人对比了普通吸痰管和封闭式吸痰管两种吸痰方法对于ARDS病人的不
期刊
摘 要目的:护士长通过加强临床护理管理, 控制和消除不安全因素,减少护理缺陷和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护士长通过对病区硬件方面如环境、基础设施、物资设备和药品的管理,软件方面:如加强护士职业道德修养和安全护理理念的培养,狠抓核心制度的落实,建全病区质控网络体系,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等措施。结论:护士长规范化管理是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的关键,对促进医院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
期刊
摘 要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一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治疗目标是防止急性糖尿病并发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