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川泛指陕西、中国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地带。我国著名作曲家、竹笛演奏家马迪的经典作品之一《秦川抒怀》,蕴含着八百里秦川的西部风情,体现出陕西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格特点,其使用了揉音、循环换气等演奏技巧,用压揉模仿板胡的压弦奏出“腕腕腔”的效果。
随着音乐艺术的日益普及与发展,竹笛演奏作为一门艺术表演形式,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20世纪中叶之后,竹笛演奏家们水平不断提升,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演奏家如冯子存、陆春龄、赵松庭、刘管乐、王铁锤、马迪等,将笛子演奏艺术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髙度。20世纪60年代,音乐学家初步认定中国竹笛的南、北两派,并以南派曲笛、北派梆笛为标志。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建立竹笛教学理论的重要性,各种教学方式方法也越来越丰富,各种教学理論也相继出现,随之而来的是采用各种地方风格音乐素材创作的笛曲开始走上舞台。当时创作乐曲的表现内容与形式,大多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的热爱与赞美。这种热度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人们意识到寻找音乐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与内涵的重要性,作曲家开始参与到竹笛音乐的创作中,突破了由演奏家编创作品的单一局面。本文对《秦川抒怀》进行个案研究,拟从其曲目的创作背景、音乐分析和演奏技术分析三方面来论述北方竹笛乐曲的艺术特色和演奏要点。
一、创作背景
《秦川抒怀》是由竹笛演奏家马迪于1980年创作的一首竹笛独奏曲。这首笛曲取材于陕北地方戏曲——秦腔,抒发了作者对巍峨秦川的赞美之情。乐曲曲意激昂、婉转、动人心扉,具有浓郁的西北秦腔风韵。《秦川抒怀》多次被指定为国内及国际竹笛大赛的必选曲目。1989年4月,马迪创作的《秦川抒怀》荣获“全国民族乐器电视大奖赛”优秀作品奖。
秦腔也属于北方梆子腔,梆子在其伴奏乐器的武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此外,文场乐器有板胡、笛子、月琴等,其板式主要有慢板、有板无眼、散板等。马迪创造性地把陕西秦腔中伴奏乐器板胡的压揉音和滑音技巧运用到《秦川抒怀》中,使竹笛能够吹奏出类似板胡压弦和滑音的效果,创造出在竹笛上演奏揉音的技巧,使乐曲具有浓郁的陕西秦腔特色。
二、音乐分析
《秦川抒怀》是由引子和一个三部曲式构成,拍子变换频繁,E徵七声调式的笛曲。《秦川抒怀》除引子外的部分是一个由A、B、C三个乐段构成的三部曲式。从八乐段开始记小节数,全曲共158小节(按马迪演奏谱)。一般来说,sol(g1)到de(c2)纯四度音是最能代表力度感和庄严性的,如《国歌》和《国际歌》中的第一乐句。由sol、do、re三音组成的由慢渐快的连续十六分音符是用吐音技巧来完成的。
A乐段是第1~25小节的慢板,若以两小节为一个乐句,A乐段共有十一个乐句。第一句中sol、fa、do、bsi、la的出现使人一听就感受到显著的秦腔风格,第23小节为散板,从第24小节始,节拍变换成2/4拍。本乐段仍以主音sol开始,4/4拍,是—个旋律十分优美动听的慢板。A乐段综合运用连奏、揉音、叠音、上波音、滑音、颤音、打音等演奏技法,从一开始柔美地演奏到第13小节激动地演奏再到第24小节热烈的快板,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音乐层次。
B乐段是从第26小节开始到第129小节结束的快板乐段。2/4拍,仍由主音sol开始。本乐段综合运用吐音、花舌音、揉音等演奏技法。
C乐段是从第130小节开始到第158小节结束的快板。节拍变换为2/2拍,比起前段的快板,C乐段更为舒展地向前发展。本乐段音符少了许多,节奏型也较为稀疏。第151小节的突慢使前面热烈紧凑的音乐戛然而止,经演奏者徐缓地演奏完第152小节后,乐曲又转向了原来快板的速度,表现了秦川人民对美好未来充满信心,更表现出秦川人民愿意为美好未来不懈奋斗的豪情壮志。八拍半的颤音sol之后,以低音re到中音sol的历音结束全曲。
三、演奏技术分析
(一)引子
《秦川抒怀》要求用E调竹笛筒音作re来演奏。开始几个音的上方均标记有重音记号“>”,下方标有“ff”。一开始就要激昂、有爆发力地演奏出引子的第—句,每个音都要清晰有力。
演奏时注意fa音的指法:打开第一孔和按第二孔的半孔,其他音孔都用相应手指按上;吹这个fa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音准,右手三指可按半孔后伸直并稍贴右手食指。通常情况下初学者容易把这个音吹高,这是由于缺少针对性的练习。
一强一弱形成对比的sol、sol、re三音用双吐来演奏,要求清晰准确、力度到位。
由慢渐快的sol、do、re三音构成了许多十六分音符,乐句用一口气加吐音来完成,切忌开始时把各音断开来吹。
揉音bsi的指法是:左手按上第六孔和第五孔的半孔,其他手指都抬起来。然后左手食指正面大约三分之一处有一个在笛子上的支点,同时左手食指也要紫靠三指,形成bsi和do之间的揉音。此时可先吹出bsi长音,待吹准确以后再模仿板胡等弦乐器的揉弦技巧。吹揉音时不能用颤音来代替,揉音记号是“U”,习笛者可以多观察演奏拉弦乐器者的揉弦手法,这或许会对竹笛上的揉音有所帮助。
(二)A乐段
第1小节中有滑音、连音、揉音的技法。这里尤其要注意本小节中的第一个音十分重要,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头音处于强拍位置,其音头要用单吐音演奏,这种吐音是连奏着的轻吐音,强调一个“点”,这就像书法和国画的起笔的那个点一样。第三拍处于次强音位置,mi音同样用轻吐演奏,如此演奏可以使乐曲具有骨感,板眼清晰。
do音的指法多用半孔指法。这是揉音si、do和la之间滑音的需要。
本乐段又可分为两个小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12小节,音乐徐缓悠扬,像是与好友聊天般娓娓道来。旋律线条起伏自然,耐人寻味。第二部分是第13~25小节,力度上要很强。第14小节出现了高音fa(d3),其指法是开一、三、四孔,同时第二孔和第五孔按半孔。注意要把这个fa(d3)吹准确,演奏此音时手指和气息要密切配合。
(三)B乐段
四二拍的快板使乐曲欢快活泼,其中又有对话性的乐句,还有更加奔放的旋律,有抒情的连奏乐句,也有轻快地双吐音部分,不同奏法和音乐情绪相继跃出。长音re的循环换气要自如。马迪演奏的长音re共有41拍,演奏时要注意按照循环换气的要领,换气要及时,速度要快,痕迹要少,口劲和口风要配合得当,保持稳定的风门来演奏高音。
关于历音的演奏,要保持松弛自然的演奏状态,手指更要自然灵活。首先是re(b)到sol(e2)的历音,充足的气息与手指均匀地运动,紧密配合,使其产生快速的re(b)到sol(e2)的音阶上行级进;然后再从sol(e2)到mi(c1)的快速下行音阶级进。后面的历音要把sol(e2)换为do(a2),演奏要求与前面一致。
(四)C乐段
二二拍的节奏和再现般的音乐材料使乐曲更加舒展自如。此乐段开始是以4小节为一乐句,接着以宫和徵为骨干音使乐曲壮阔地向前发展。换气时注意要按乐句来换气,145小节之前的部分是每4小节一换气。
四、结语
马迪不仅继承了传统笛子演奏风格,也在竹笛的表现形式上有了进一步提高,从而成为中国西部竹笛艺术家的代表,无论在演奏技能上还是在作品创作上都形成了其独特的音乐风格。
(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
随着音乐艺术的日益普及与发展,竹笛演奏作为一门艺术表演形式,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20世纪中叶之后,竹笛演奏家们水平不断提升,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演奏家如冯子存、陆春龄、赵松庭、刘管乐、王铁锤、马迪等,将笛子演奏艺术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髙度。20世纪60年代,音乐学家初步认定中国竹笛的南、北两派,并以南派曲笛、北派梆笛为标志。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建立竹笛教学理论的重要性,各种教学方式方法也越来越丰富,各种教学理論也相继出现,随之而来的是采用各种地方风格音乐素材创作的笛曲开始走上舞台。当时创作乐曲的表现内容与形式,大多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的热爱与赞美。这种热度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人们意识到寻找音乐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与内涵的重要性,作曲家开始参与到竹笛音乐的创作中,突破了由演奏家编创作品的单一局面。本文对《秦川抒怀》进行个案研究,拟从其曲目的创作背景、音乐分析和演奏技术分析三方面来论述北方竹笛乐曲的艺术特色和演奏要点。
一、创作背景
《秦川抒怀》是由竹笛演奏家马迪于1980年创作的一首竹笛独奏曲。这首笛曲取材于陕北地方戏曲——秦腔,抒发了作者对巍峨秦川的赞美之情。乐曲曲意激昂、婉转、动人心扉,具有浓郁的西北秦腔风韵。《秦川抒怀》多次被指定为国内及国际竹笛大赛的必选曲目。1989年4月,马迪创作的《秦川抒怀》荣获“全国民族乐器电视大奖赛”优秀作品奖。
秦腔也属于北方梆子腔,梆子在其伴奏乐器的武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此外,文场乐器有板胡、笛子、月琴等,其板式主要有慢板、有板无眼、散板等。马迪创造性地把陕西秦腔中伴奏乐器板胡的压揉音和滑音技巧运用到《秦川抒怀》中,使竹笛能够吹奏出类似板胡压弦和滑音的效果,创造出在竹笛上演奏揉音的技巧,使乐曲具有浓郁的陕西秦腔特色。
二、音乐分析
《秦川抒怀》是由引子和一个三部曲式构成,拍子变换频繁,E徵七声调式的笛曲。《秦川抒怀》除引子外的部分是一个由A、B、C三个乐段构成的三部曲式。从八乐段开始记小节数,全曲共158小节(按马迪演奏谱)。一般来说,sol(g1)到de(c2)纯四度音是最能代表力度感和庄严性的,如《国歌》和《国际歌》中的第一乐句。由sol、do、re三音组成的由慢渐快的连续十六分音符是用吐音技巧来完成的。
A乐段是第1~25小节的慢板,若以两小节为一个乐句,A乐段共有十一个乐句。第一句中sol、fa、do、bsi、la的出现使人一听就感受到显著的秦腔风格,第23小节为散板,从第24小节始,节拍变换成2/4拍。本乐段仍以主音sol开始,4/4拍,是—个旋律十分优美动听的慢板。A乐段综合运用连奏、揉音、叠音、上波音、滑音、颤音、打音等演奏技法,从一开始柔美地演奏到第13小节激动地演奏再到第24小节热烈的快板,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音乐层次。
B乐段是从第26小节开始到第129小节结束的快板乐段。2/4拍,仍由主音sol开始。本乐段综合运用吐音、花舌音、揉音等演奏技法。
C乐段是从第130小节开始到第158小节结束的快板。节拍变换为2/2拍,比起前段的快板,C乐段更为舒展地向前发展。本乐段音符少了许多,节奏型也较为稀疏。第151小节的突慢使前面热烈紧凑的音乐戛然而止,经演奏者徐缓地演奏完第152小节后,乐曲又转向了原来快板的速度,表现了秦川人民对美好未来充满信心,更表现出秦川人民愿意为美好未来不懈奋斗的豪情壮志。八拍半的颤音sol之后,以低音re到中音sol的历音结束全曲。
三、演奏技术分析
(一)引子
《秦川抒怀》要求用E调竹笛筒音作re来演奏。开始几个音的上方均标记有重音记号“>”,下方标有“ff”。一开始就要激昂、有爆发力地演奏出引子的第—句,每个音都要清晰有力。
演奏时注意fa音的指法:打开第一孔和按第二孔的半孔,其他音孔都用相应手指按上;吹这个fa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音准,右手三指可按半孔后伸直并稍贴右手食指。通常情况下初学者容易把这个音吹高,这是由于缺少针对性的练习。
一强一弱形成对比的sol、sol、re三音用双吐来演奏,要求清晰准确、力度到位。
由慢渐快的sol、do、re三音构成了许多十六分音符,乐句用一口气加吐音来完成,切忌开始时把各音断开来吹。
揉音bsi的指法是:左手按上第六孔和第五孔的半孔,其他手指都抬起来。然后左手食指正面大约三分之一处有一个在笛子上的支点,同时左手食指也要紫靠三指,形成bsi和do之间的揉音。此时可先吹出bsi长音,待吹准确以后再模仿板胡等弦乐器的揉弦技巧。吹揉音时不能用颤音来代替,揉音记号是“U”,习笛者可以多观察演奏拉弦乐器者的揉弦手法,这或许会对竹笛上的揉音有所帮助。
(二)A乐段
第1小节中有滑音、连音、揉音的技法。这里尤其要注意本小节中的第一个音十分重要,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头音处于强拍位置,其音头要用单吐音演奏,这种吐音是连奏着的轻吐音,强调一个“点”,这就像书法和国画的起笔的那个点一样。第三拍处于次强音位置,mi音同样用轻吐演奏,如此演奏可以使乐曲具有骨感,板眼清晰。
do音的指法多用半孔指法。这是揉音si、do和la之间滑音的需要。
本乐段又可分为两个小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12小节,音乐徐缓悠扬,像是与好友聊天般娓娓道来。旋律线条起伏自然,耐人寻味。第二部分是第13~25小节,力度上要很强。第14小节出现了高音fa(d3),其指法是开一、三、四孔,同时第二孔和第五孔按半孔。注意要把这个fa(d3)吹准确,演奏此音时手指和气息要密切配合。
(三)B乐段
四二拍的快板使乐曲欢快活泼,其中又有对话性的乐句,还有更加奔放的旋律,有抒情的连奏乐句,也有轻快地双吐音部分,不同奏法和音乐情绪相继跃出。长音re的循环换气要自如。马迪演奏的长音re共有41拍,演奏时要注意按照循环换气的要领,换气要及时,速度要快,痕迹要少,口劲和口风要配合得当,保持稳定的风门来演奏高音。
关于历音的演奏,要保持松弛自然的演奏状态,手指更要自然灵活。首先是re(b)到sol(e2)的历音,充足的气息与手指均匀地运动,紧密配合,使其产生快速的re(b)到sol(e2)的音阶上行级进;然后再从sol(e2)到mi(c1)的快速下行音阶级进。后面的历音要把sol(e2)换为do(a2),演奏要求与前面一致。
(四)C乐段
二二拍的节奏和再现般的音乐材料使乐曲更加舒展自如。此乐段开始是以4小节为一乐句,接着以宫和徵为骨干音使乐曲壮阔地向前发展。换气时注意要按乐句来换气,145小节之前的部分是每4小节一换气。
四、结语
马迪不仅继承了传统笛子演奏风格,也在竹笛的表现形式上有了进一步提高,从而成为中国西部竹笛艺术家的代表,无论在演奏技能上还是在作品创作上都形成了其独特的音乐风格。
(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