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竹笛曲《秦川抒怀》的创作背景与演奏技巧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f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川泛指陕西、中国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地带。我国著名作曲家、竹笛演奏家马迪的经典作品之一《秦川抒怀》,蕴含着八百里秦川的西部风情,体现出陕西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格特点,其使用了揉音、循环换气等演奏技巧,用压揉模仿板胡的压弦奏出“腕腕腔”的效果。
  随着音乐艺术的日益普及与发展,竹笛演奏作为一门艺术表演形式,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20世纪中叶之后,竹笛演奏家们水平不断提升,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演奏家如冯子存、陆春龄、赵松庭、刘管乐、王铁锤、马迪等,将笛子演奏艺术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髙度。20世纪60年代,音乐学家初步认定中国竹笛的南、北两派,并以南派曲笛、北派梆笛为标志。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建立竹笛教学理论的重要性,各种教学方式方法也越来越丰富,各种教学理論也相继出现,随之而来的是采用各种地方风格音乐素材创作的笛曲开始走上舞台。当时创作乐曲的表现内容与形式,大多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的热爱与赞美。这种热度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人们意识到寻找音乐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与内涵的重要性,作曲家开始参与到竹笛音乐的创作中,突破了由演奏家编创作品的单一局面。本文对《秦川抒怀》进行个案研究,拟从其曲目的创作背景、音乐分析和演奏技术分析三方面来论述北方竹笛乐曲的艺术特色和演奏要点。
  一、创作背景
  《秦川抒怀》是由竹笛演奏家马迪于1980年创作的一首竹笛独奏曲。这首笛曲取材于陕北地方戏曲——秦腔,抒发了作者对巍峨秦川的赞美之情。乐曲曲意激昂、婉转、动人心扉,具有浓郁的西北秦腔风韵。《秦川抒怀》多次被指定为国内及国际竹笛大赛的必选曲目。1989年4月,马迪创作的《秦川抒怀》荣获“全国民族乐器电视大奖赛”优秀作品奖。
  秦腔也属于北方梆子腔,梆子在其伴奏乐器的武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此外,文场乐器有板胡、笛子、月琴等,其板式主要有慢板、有板无眼、散板等。马迪创造性地把陕西秦腔中伴奏乐器板胡的压揉音和滑音技巧运用到《秦川抒怀》中,使竹笛能够吹奏出类似板胡压弦和滑音的效果,创造出在竹笛上演奏揉音的技巧,使乐曲具有浓郁的陕西秦腔特色。
  二、音乐分析
  《秦川抒怀》是由引子和一个三部曲式构成,拍子变换频繁,E徵七声调式的笛曲。《秦川抒怀》除引子外的部分是一个由A、B、C三个乐段构成的三部曲式。从八乐段开始记小节数,全曲共158小节(按马迪演奏谱)。一般来说,sol(g1)到de(c2)纯四度音是最能代表力度感和庄严性的,如《国歌》和《国际歌》中的第一乐句。由sol、do、re三音组成的由慢渐快的连续十六分音符是用吐音技巧来完成的。
  A乐段是第1~25小节的慢板,若以两小节为一个乐句,A乐段共有十一个乐句。第一句中sol、fa、do、bsi、la的出现使人一听就感受到显著的秦腔风格,第23小节为散板,从第24小节始,节拍变换成2/4拍。本乐段仍以主音sol开始,4/4拍,是—个旋律十分优美动听的慢板。A乐段综合运用连奏、揉音、叠音、上波音、滑音、颤音、打音等演奏技法,从一开始柔美地演奏到第13小节激动地演奏再到第24小节热烈的快板,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音乐层次。
  B乐段是从第26小节开始到第129小节结束的快板乐段。2/4拍,仍由主音sol开始。本乐段综合运用吐音、花舌音、揉音等演奏技法。
  C乐段是从第130小节开始到第158小节结束的快板。节拍变换为2/2拍,比起前段的快板,C乐段更为舒展地向前发展。本乐段音符少了许多,节奏型也较为稀疏。第151小节的突慢使前面热烈紧凑的音乐戛然而止,经演奏者徐缓地演奏完第152小节后,乐曲又转向了原来快板的速度,表现了秦川人民对美好未来充满信心,更表现出秦川人民愿意为美好未来不懈奋斗的豪情壮志。八拍半的颤音sol之后,以低音re到中音sol的历音结束全曲。
  三、演奏技术分析
  (一)引子
  《秦川抒怀》要求用E调竹笛筒音作re来演奏。开始几个音的上方均标记有重音记号“>”,下方标有“ff”。一开始就要激昂、有爆发力地演奏出引子的第—句,每个音都要清晰有力。
  演奏时注意fa音的指法:打开第一孔和按第二孔的半孔,其他音孔都用相应手指按上;吹这个fa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音准,右手三指可按半孔后伸直并稍贴右手食指。通常情况下初学者容易把这个音吹高,这是由于缺少针对性的练习。
  一强一弱形成对比的sol、sol、re三音用双吐来演奏,要求清晰准确、力度到位。
  由慢渐快的sol、do、re三音构成了许多十六分音符,乐句用一口气加吐音来完成,切忌开始时把各音断开来吹。
  揉音bsi的指法是:左手按上第六孔和第五孔的半孔,其他手指都抬起来。然后左手食指正面大约三分之一处有一个在笛子上的支点,同时左手食指也要紫靠三指,形成bsi和do之间的揉音。此时可先吹出bsi长音,待吹准确以后再模仿板胡等弦乐器的揉弦技巧。吹揉音时不能用颤音来代替,揉音记号是“U”,习笛者可以多观察演奏拉弦乐器者的揉弦手法,这或许会对竹笛上的揉音有所帮助。
  (二)A乐段
  第1小节中有滑音、连音、揉音的技法。这里尤其要注意本小节中的第一个音十分重要,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头音处于强拍位置,其音头要用单吐音演奏,这种吐音是连奏着的轻吐音,强调一个“点”,这就像书法和国画的起笔的那个点一样。第三拍处于次强音位置,mi音同样用轻吐演奏,如此演奏可以使乐曲具有骨感,板眼清晰。
  do音的指法多用半孔指法。这是揉音si、do和la之间滑音的需要。
  本乐段又可分为两个小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12小节,音乐徐缓悠扬,像是与好友聊天般娓娓道来。旋律线条起伏自然,耐人寻味。第二部分是第13~25小节,力度上要很强。第14小节出现了高音fa(d3),其指法是开一、三、四孔,同时第二孔和第五孔按半孔。注意要把这个fa(d3)吹准确,演奏此音时手指和气息要密切配合。
  (三)B乐段
  四二拍的快板使乐曲欢快活泼,其中又有对话性的乐句,还有更加奔放的旋律,有抒情的连奏乐句,也有轻快地双吐音部分,不同奏法和音乐情绪相继跃出。长音re的循环换气要自如。马迪演奏的长音re共有41拍,演奏时要注意按照循环换气的要领,换气要及时,速度要快,痕迹要少,口劲和口风要配合得当,保持稳定的风门来演奏高音。
  关于历音的演奏,要保持松弛自然的演奏状态,手指更要自然灵活。首先是re(b)到sol(e2)的历音,充足的气息与手指均匀地运动,紧密配合,使其产生快速的re(b)到sol(e2)的音阶上行级进;然后再从sol(e2)到mi(c1)的快速下行音阶级进。后面的历音要把sol(e2)换为do(a2),演奏要求与前面一致。
  (四)C乐段
  二二拍的节奏和再现般的音乐材料使乐曲更加舒展自如。此乐段开始是以4小节为一乐句,接着以宫和徵为骨干音使乐曲壮阔地向前发展。换气时注意要按乐句来换气,145小节之前的部分是每4小节一换气。
  四、结语
  马迪不仅继承了传统笛子演奏风格,也在竹笛的表现形式上有了进一步提高,从而成为中国西部竹笛艺术家的代表,无论在演奏技能上还是在作品创作上都形成了其独特的音乐风格。
  (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
其他文献
广东省陆丰市正字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有着深厚的戏剧文化底蕴。在建国以后的半个世纪左右,陆丰正字戏的发展十分乐观,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也比较大。然而,在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冲击下,导致陆丰正字戏剧人才不断流失,接班人才缺乏,使得正字戏的传承、发展、革新越来越艰难。  陆丰正字戏是中华戏剧文化历史记忆中的重要表达,蕴含着几百年来陆丰市人民在生活劳作中产生的智慧结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价值。然而,
期刊
“报告文学”从字面来看,它由两个方面构成:“报告”即内容必须真实,“文学”即艺术化的表现手法。由此可以看出,报告文学的实质应该是文学性的新闻报道、真实性的文学作品。但是,纵观整个报告文学的舞台,真正做到“报告”与“文学”完美结合的还是少之又少,像活跃在报告文学文坛的大家基希、埃德加·斯诺、刘宾雁等,基本上常常是报告压倒文学,区别于一般的小说、诗歌与散文,其报告文学的可阅读可欣赏性稍差。所以笔者一直
期刊
现代话剧剧作家曹禺在其代表作《雷雨》中塑造了极具个性的女性形象繁漪,她成为评论界讨论的焦点。她性格中的复杂性与局限性,“自我”无意识的存在,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她悲剧的命运。  曹禺在《雷雨》序言中这样介绍繁漪这个人物,“这类(象繁漪一样)的女人许多有着美丽的心灵,或为着不正常的发展和环境的窒息,她们变得乖戾,或为人所不能了解的”,“她的生命里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她拥有行为上许多的矛盾,但
期刊
访谈类节目是如今电视荧屏上颇受欢迎的节目形态,在访谈类节目制作过程中,主持人的语言特色直接影响节目的效果。2017年,在全国热播的“访谈+朗读”形式呈现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其主持人董卿的语言表达可圈可点。为此,本文以主持人董卿的语言运用为分析对象探讨董卿的语言艺术。  2017年2月18日起,一档以“访谈+朗读”形式的大型文化情感类季播节目《朗读者》陆续在央视综合频道、综艺频道播出。节目一改现
期刊
戏曲是由古代的祭祀活动演化而来。祭祀活动的根本是祭神,表达人们对神的敬仰以及期望神为人们降福。在祭祀中固然有表演成分,但是更多的是表达真实的需求,表演是为了配合祭祀活动的目的。其发展到戏曲,已经完全脱离了祭神的目的,转变为一种形式上的模仿。戏曲表演就是借助古代祭祀的形式,将艺术内涵赋予其中的新型文化形态。随着戏曲的不断发展,它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艺术形式。戏曲表演具有明显的艺术特征,每一个角色都有
期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和演奏家青睐于少数民族元素在古筝作品中的应用,古筝曲《西部主题畅想曲》就是一首西域曲风极其浓厚的作品,其主要融入了极具新疆地区风格特点的木卡姆音乐形式。木卡姆艺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新疆地区乃至世界的艺术瑰宝。本文就木卡姆元素在《西部主题畅想曲》中的应用为出发点,探讨少数民族元素在古筝作品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音乐各方面的普及,古筝这门乐器已
期刊
台湾自康熙时期清军入台以来,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学较之前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文学方面,儒学兴起,书院渐多,且有识之士有机会参加福建乡试,走上仕途。到了乾隆年间,文学之风更盛,陈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陈辉是一个高产诗人,也是同时期中一位优秀的台湾诗人。但遗憾的是他留下的诗只有48首。好在留下的诗首首精品,无论是诗歌的内容还是主题。都耐人寻味。本文主要通过《全台诗》中记载的陈辉的诗歌和其他相关文献对陈辉
期刊
冯梦龙辑录《情史》,列卷四为“情侠类”。因为与中国传统侠文化所体现的精神气质有着高度的吻合,所以属于侠类文化;冯氏命之为“情侠”,是因为此类侠者行事为人皆出于情,即“因情而侠”,由此可见冯氏的情侠观:肯定、赞美情与侠,尤其强调情对侠的重要影响。  《情史》中情侠的一般特点,诸如勇敢追求、突破礼法、放诞风流、成人之美、知恩图报等,都与中国传统侠文化高度契合。但两者的本质是否契合,还需要认真梳理,厘清
期刊
音乐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是人们精神情感的另一种表达。正如《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心之所动,物使之然也。”这充分说明,音乐是从人的情感中来,音乐的欣赏也就是对创作者情感的体验。获得情感体验是欣赏音乐艺术的初衷,也是人们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提高的重要方式。  一、音乐作品欣赏中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一)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的基础  黑格尔曾说:“音乐是人的精神和灵魂,它为自己发声,并让自己从
期刊
王念孫(1744-1832年),字怀祖,号石臞先生,江苏高邮人。精于校雠,所著《读书杂志》,可谓“一字之微,征及万卷”。  《读书杂志》八十二卷,有“逸周书杂志”四卷,“战国策杂志”三卷,“史记杂志”六卷,“管子杂志”十二卷,“晏子春秋杂志”二卷,“墨子杂志”六卷,“荀子杂志”八卷、又补遗一卷,“淮南子内篇杂志”二十二卷、又补遗一卷,“汉隶拾遗”一卷。书中系统考辨了《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