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通贯与演成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stde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济大学刘强教授的新著《四书通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付梓之前,笔者就有幸先行读到,深感相对于已出版的同类型之著作,此书最大的特点是以“道”通贯“四书”之教化旨归,演成“四书”之教化体系。
  为了充分演成四书之教化體系,刘强教授(以下称作者)把“道”分为十三种,即为学之道、修身之道、孝悌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义权之道、诚敬之道、正直之道、中庸之道、治平之道、齐家之道、教育之道和交友之道。读者千万不要以为有那么多“道”,“道”是整全之“一”,哪里会有歧异而区分,实则各种“道”是相互通达的。正如作者在《读法》中说:“本书所讲诸道,若登高俯瞰,好比一座园子,回环往复,义脉相通,可瞻前顾后,可左右顾盼。”这里所说的各种“道”,实际上就是在人的道德生活中演成之“道”,即人的道德生活不只是给予人一种好的生活这种意义,最终必通贯于“道”,从而达到朗澈生命、润泽万物、通化宇宙的目的。下面,笔者将根据这十三种德行,分析作者是如何贯通“道”的?即作者是如何依据这十三种道德生活演成“道”的?

为学之道、教育之道与交友之道


  “学”乃德行之初阶,亦是人生之方向,一个人若在此出了问题,不但不可能体“道”,而且连最起码的德行也不可能有。作者对“四书”为学之道的解析,有三点值得注意:其一,为己之学;其二,求智慧之学;其三,为学之境界乃在超凡入圣。作者说:“‘为己之学’是一种‘向内求’而非‘向外求’的学问。向外求,只会驰骛于名利,无休无止;向内求,则可‘学然后知不足’,深造自得,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为己之学”是孔子两千多年前提出的最为伟大的为学之道,这种为学之道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在方法上超越了一般的学习之道,而是强调为学必须与终极性的“道”贯通;若学习不能与“道”贯通,则为己之学必下滑为驰骛名利之学。唯有与“道”贯通,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并最终转化为真正的“为人之学”。古希腊谚语说: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若学习不能与“道”贯通,一个人学习再多,也不过是博物学家,不可能获得任何智慧的启迪,此即作者所言:“知识越多,反而离智慧越远。”而一个没有智慧的人是不可能达到超凡入圣之境界的。一言以蔽之,“为己之学”就是以自家生命与道贯通,既而获得智慧,达臻超凡入圣之境界,此三者同出而异名。何谓“同出”?盖同出于“道”也。
  本书的最后两讲,是“教育之道”与“交友之道”,作者认为,此二道亦可收摄到“为学之道”中,因一者,“教学相长”也,二者,交友亦不过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也是一个为学的问题。关于为学或教育,孔子的一个最重要的观念是“君子不器”,即君子不应该学习固定在一定方向上的技术,而是最终必须通达于“道”,故作者说:“其实,孔子说来说去,大意也不过两个字——‘劝学’;学什么?也是两个字——‘学道’。”

修身之道与诚敬之道


  “为己之学”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体证终极性的“道”,故“为己之学”的基本途径乃是修身。什么是修身呢?作者界定曰:“修养好己身,使之合礼、合德、合道。”即修身之最高境界是自家生命与“道”贯通。修身的结果,最终虽然要落实在家国天下,但却奠基于“向内求”的“为己之学”。作者在“为学之次第”中特别分析了下面一章: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
  孔子告诉我们,修身虽然应落在安人与安百姓之上,但其根基处却是在“修己”,“修己”的最根本的工夫是什么呢?答曰:“敬。”“敬”什么呢?当然是指终极性的“道”。程伊川曰:“毋不敬,可以对越上帝。”(《二程遗书》卷十一)这里的“上帝”实是指终极性的“道”。程伊川这句话就是在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对于终极性的“道”没有向往,他就不可能有笃实的“敬”。
  基于此,我们可以说“修身之道”首要在于当有“诚敬”。“敬”不只是一般的“尊敬”,更主要的是指“敬畏”,这是人面对终极性的“道”的一种主体感受。德国哲学家马克斯·舍勒说:“我们一旦关掉敬畏的精神器官,世界就立即变成一道浅显的计算题。”a因此,“敬”与驰骛名利的欲望根本是不相容的。孔子曰:“枨也欲,焉得刚?”(《论语·公冶长》)意思是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强,哪有刚毅之精神聆听“道”的召唤?正因为过分的欲望与“道”之不相容,作者在修身的方法中特别提到了“惩忿窒欲”与“克己慎独”。这两种修身方法在颜渊那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颜渊之所以能够做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就是因为颜渊能够不受欲望的驱使,而独自面对“道”;颜渊之乐当然不是乐箪食瓢饮,而是与“道”贯通的性天之乐。后来宋儒周濂溪告诫二程兄弟,修身首先当寻绎“孔颜所乐何事”,其见可谓卓绝也。作者在论述“诚敬之道”时说:“诚敬……让我们成己成物、尽心知命、应人顺天!”可谓知“道”之言也。

孝悌之道


  《孝经·开宗明义》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就是说,孝悌是德行的根本,是教化的始点,故儒家特别重视孝悌。但儒家之重视孝悌是不是仅仅基于孝悌是德行之初阶这种立场呢?显然不是。前面说过,任何德行若不能通达于“道”,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有力量。孔子对此有深刻的体会,他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孝经·三才》)孝悌,根本不是人主观的一种德行,而是人效法并通达“道”的结果。本书作者对此亦有深刻的阐明,他说:
  在儒学的修养工夫中,“事亲”绝非家庭内部的琐屑小事,而是关乎“知人”“知性”与“知天”的认知与实践活动。通过“事亲”,不仅可以了解“人性”与“天命”,达到对“天人关系”的最终彻悟。
  如实说来,任何一种德行,只要人行得笃实,都可以带来对“道”的通达。但孝悌之于别的德行为什么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呢?因为孝悌最能震拔扩充人的善端与道德潜能。任何人一旦出生,必然会遭遇父母与尊长,这是最基本最切实的人伦关系,人若于此地麻木而无所觉悟,必意味着道德的死亡。故清儒李光地曰:“仁之最笃处,莫过于孝。这个根剪不断的。”(《榕村语录》卷十七《孝经》)但须知,孝悌决不仅仅是一种道德的进路,孝悌必能开发人的宗教境界,故《孝经·感应》篇云:“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此种境界,乃是李光地所说的“道德顶尖处”。作者所说的“天人关系”的最终彻悟,也是就“道德顶尖处”说的,故孝悌之道,究其极,亦必是宗教性的。

忠恕之道与仁爱之道


  什么是“忠”?朱子给出了一个壁立千仞的回答:“尽己之谓忠。”(《论语集注》卷二)“己”就是“为己之学”的那个“己”,“忠”就是把真实的自我表现出来,而真实的自我一定是在与“道”通达的时候才圆满起来。孔子曾告诉曾子曰:“吾道一以貫之。”而曾子的理解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这就是说,人必须以“忠”即“尽己”的方式通达“道”,这才是孔子所追求的。基于此,作者一再批评世人之浅见,把“忠”理解为现实中的一些关系,如把“忠”理解为忠于具体的一个人或一件事,甚至以世人多有诟病的“忠君”思想来理解“忠”。忠于现实中的具体的个人与事件并非不对,但若没有对“道”的证悟与体会,这种“忠”不但没有贯彻到底的力量,也可能会滋生弊端。一旦与“道”贯通,“尽己”之极致一定又含“推己”,故“忠”之极致必至于“恕”;若“忠”不至于“恕”,则“忠”未“尽”也。因此,“尽己之谓忠”必含“推己之谓恕”,“忠”与“恕”乃一体之两面,故王船山曰:“忠恕在用心上是两件工夫,到事上却共此一事。”(《读四书大全》卷二《中庸》)为什么“忠”必至于“恕”呢?因为“忠”而“尽己”而至于与“道”贯通,从而证成了自己的神圣性。不唯此也,“忠”亦必肯认他人与万物亦是与“天”贯通之神圣存在。
  因此,作者认为,“恕”同样也不是一种具体的“宽恕”,“恕”首要的在于把他人与万物看成一种神圣存在,而不是一种工具性存在。“忠”与“恕”相较,“忠”是“尽己”工夫,“恕”是“成物”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者进一步认为,“恕”比“忠”更重要。儒者通达于“道”之教,一定不只是限于“成己”,一定还要“成物”。故孟子讲“万物皆备于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而儒家的“忠恕之道”必然关联着“仁爱之道”,由“忠恕之道”所带来的“仁爱之道”唯有推广至宇宙万物始算完成。是以作者认为,仁爱之道乃是一种宇宙精神:“在空间上无远弗届,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弥漫于天地六合之间,流贯于往古来今之际,体现了原始儒学在本体论、宇宙观、人伦与人道、天理与物理等诸多问题上的总体性认知和形上学思考。”故“尽己”的儒者的规模一定是“致广大而尽精微”的,这几乎是一种宗教性的境界。

正直之道、中庸之道与义权之道


  程子训“中庸”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意味着“中庸之道”就是“正直之道”。什么是正直呢?孔子曾有一句感叹:“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这里的“直”是什么意思呢?程子理解为:“生理本直。”而“生理本直”又是什么意思呢?《朱子语类》卷三十二记载了朱子与门弟子的一段对话:
  问:“明道云:‘“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天命之谓性”也。“人之生也直”,亦是此意。’莫微有差别否?”曰:“如何有差别!便是这道理本直。孔子却是为欲说‘罔之生也’,所以说个‘直’字,与‘民受天地之中’,义理一般。”
  很显然,在朱子看来,所谓“直”须切就“天命之谓性”处讲,亦即,“直”就是与“道”贯通。“不直”意味着没有与“道”贯通,纯粹依据经验世界的算计去投机。“直”与“不直”的区别可用《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来对比。总之,“正直”与“中庸”必须切就“道”而言,“孔子此言,实亦隐含对‘性与天道’的深刻体悟”。这是作者悟“道”的体会。这一点,作者在《四书通讲》中多有表述,例如:
  “正直”绝不仅是一种道德状态,在更深层意义上,“正直”还涵摄了一种智慧境界。
  君子所以能“时中”,关键在于“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也就是时时刻刻谨言慎行,永葆对“天命”和“天道”的终极敬畏。……
  “直”是对天道的体悟,必然会涉及人伦问题,即“直”不可因法律的公正而伤害到人道之天伦,故儒家有“亲亲相隐”之义。关于“亲亲相隐”,作者特别指出:“那种把‘亲亲相隐’视为‘腐败’之源的观点,无疑是把先贤对此一问题的‘形上’思考,不费吹灰之力地做了‘形下’处理,孔子明明是在谈‘性与天道’,腐败论者却将话题‘压缩打包’,使哲学问题降格而为政治及法律问题。”一旦通达于“道”,必能把握真正的中庸之道,即在“义”与“权”之间取得一个适度的位置,故正直之道、中庸之道必然包含义权之道。孟子曰:“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孟子·尽心上》)一个通达于“道”的人,其心中自有绝对价值,但在生活中又必能“与权”,此中自有大义存焉,有心者必有所得矣。

齐家之道与治平之道


  家庭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稳定,故齐家之道与治平之道亦是相关联的。其实,《四书通讲》的作者正是在这种家、国、天下的关联中来理解儒家的齐家问题的。他说:
  有道是“天不变,道亦不变”,从更广远的意义上说,作为“政统”符号的“家国”,在价值层级上要低于作为“道统”象征的“天下”,故无论“家”的形式和功用如何变化,其作为人类共同体的“人道”却是能够也必须守恒的,这就是所谓“以不变应万变”。
  齐家若不能通达于“道”而有一个国家与天下的视野,仅仅局限于个体家庭的圆满与幸福,这决非儒家所追求的齐家,因为这种齐家不但没有绝对的价值,且是极其脆弱的。
  儒家所讲的“平天下”不是以武力一统天下,而是指以“道”来化成天下,是以作者认为,儒家的治平之道,其根本理念来自于“道尊于势”的“天下关怀”,而这不但不是中国文化的劣势,且是中国文化的优长,因为这是中国文化“理性早启,文化早熟”的表现。但在世运还没有达到中国文化所追求的“天下关怀”的时候,往往只是现实中的“势”在起作用,“道”反而显得干瘪而无说服力,但这并非“道”的问题,只是时势还没有达到圆满显现“道”的阶段。这个时候,若我们因此即对“道”弃之不顾,纯依寡头的“势”做政治性的运作,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功利主义,甚至是专制主义。其实,我们此时只须转“理性的运用表现”而为“理性的架构表现”,转“综和(合?)之尽理之精神”而为“分解之尽理之精神”,即让“尽道”之良知暂时“坎陷”而开出事功精神。b而“道”永远作为“木铎”之声鼓舞在后,这才真正是“道势并建”且“道尊于势”的精神。此非但只是儒家之政治理想,亦当为现代政治发展之基本规模与方向,故有世界性之意义。

结语


  刘强教授此书在成书之前,曾以论文形式在《名作欣赏》杂志上连载近两年。作者通过十三种具体的“道”来演成那个终极性的“道”,从而说明“四书”的教化系统决不是世俗的知识传授,也不是世俗的道德规训,而是宗教性的感召与化成。笔者依据《四书通讲》的内容所做的评介与申述只是抛砖引玉,真正要理解“四书”教化系统之大义,大家还是要细读《四书通讲》,更要经常温习传统经典《论语》《大学》《中庸》与《孟子》。
  a舍勒:《德行的复苏》,刘小枫主编:《二十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杨德友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408页。
  b这些用词俱出自牟宗三先生。可参加拙著:《“道德的形上学”的开显历程——牟宗三精神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作 者:张晚林,哲学博士,现为湘潭大学哲学系教授。
其他文献
摘 要: 这三组诗都作于金亡之后。《俳体雪香亭杂咏》写汴京城破后诗人入览宫中所见。庄严神秘之宫,满怀深创巨痛,却以俳体写来,以笑言痛,读之令人悲戚动容。《癸巳五月三日北渡》写诗人亡国后被押往羁管地聊城路途所见。诗人以诗史之笔、绝句之体,记录亡国惨痛,以及战争造成的生灵灭绝,田园废弃,文化、社会、经济遭受的毁灭性破坏。从细节到全景,笔力非凡,字字泪血。《自题中州集后五首》是《中州集》编成后的题诗,说
期刊
上一篇,我讲了“权力选择题”,也讲了“圣贤选择题”,由此讲到了人的“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是人类伦理中道德命题能够成立的必要条件——假如人类社会只有服从以及服从以后的不遗余力,则人类与一切动物将无从分别。  人类社会的所有恶和恶德,都和权力有关——我这里讲的“权力”,不仅仅是指政治学中的组织权力,它包含一切人在特定情况下获得支配性地位之后的权力——比如一个保安他也有相应的是否允许别人停车和通过的
期刊
摘要:曹禺在垂老之年关于文艺思想的一些诗文书信当中,曲折含蓄地表现了一些真实感悟和人性火花。曹禺对于《西游记》里面的美猴王孙悟空,先是大闹天宫,然后被戴上紧箍咒替天行道保唐僧,最后得以修成斗战胜佛的宗教正果之反复思考,以及对于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爱丽儿,只想恢复自己本来面目的人生感悟,标志着他的戏剧人生和人生戏剧所能达到的最高点位。  关键词:曹禺;文艺思想;孙悟空;替天行道;爱丽儿;人生感悟 
期刊
摘 要: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作于范仲淹镇守西北抵御西夏期间。全词书写西北边塞秋日荒凉肃杀的景象,表现戍边将士深沉的悲慨情怀,风格悲壮苍凉。这首词是宋代第一首边塞词,也是最早具备豪放意味的宋词,在宋词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范仲淹 《渔家傲》 边塞词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期刊
十几年前的香港旧书店很有逛头,每去必有收获。有一回,同一天在两家书店分别买到签赠本,一为左舜生签赠“云南王”唐继尧长子唐筱萁的《近三十年见闻杂记》,一为“南天王”陈济棠三子陈树桓签赠本《陈伯南先生诗稿》。唐、陈这些西南军阀的子弟在鼎革之后,多有流寓香港者。桂系李宗仁流亡美国,白崇禧去了中国台湾,但其部曲在中国香港者甚多,如李宗仁秘书徐亮之便摇身一变为中国香港文化名流。粵军元老李济深身居国家高位,其
期刊
今年以来,我们把学人年谱“移到”头条文章之后。这样的编排,让之前只是杂志附录的学人年谱可以被进行学术检索和引用。当然这样安排后,看到的读者也多了起来,有学者主动联系编辑部,希望也能把自己的學术年谱刊出。自己给自己做年谱,这正是我们当初策划这个栏目的目的。  传统的年谱,多是后人为谱主所作,这种年谱主要参考谱主的著作、日记、自传以及他人回忆等资料而成,年谱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后人编撰的年谱,
期刊
“后花园诗丛”是花城出版社2015年隆重推出的一个系列诗集品牌,曾使沉寂多年的诗歌出版在行业内部和市场中掀起一股强劲的旋风。在线上线下多维立体宣传全覆盖的当下去回顾6年前一个营销案例的意义何在?作为这套丛书的策划人、责任编辑和营销推广人,我认为回顾的重点不在于分享技术层面的经验,而在于发扬贯穿案例始终的认真态度和执着精神。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是诗歌出版的黄金时代,自朦胧诗、第三代
期刊
一  在拜读刘强教授《四书通讲》之前,我刚看完一本书《家庭革命:清末民初读书人的憧憬》。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让人非常压抑,因为它讲述了晚清和新文化运动以来整个中国主流知识界对传统的批判,以及要从家庭和人伦的角度彻底瓦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比如,康有为设想废除姓氏和家庭,以出生的某院、某室、某日为人的名称;张东荪希望废除家庭后让儿童和老人进行共产公养,斩断父子之间的亲情,就能瓦解“家庭的弊病”;蔡元培和
期刊
一般而论,研究对象自身的深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研究到底有多大的可能性。在当前学界,鲁迅研究是一门显学。鲁迅以其“文”和“人”的格调而成为研究者热衷关注的对象,鲁迅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与“鲁学”研究者的学术耕耘密不可分,涌现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在这个“拥挤”的研究大军中,武汉大学陈国恩教授的鲁迅研究可谓自成一格,其研究着力于在“历史”的语境下找寻鲁迅传统的延传及鲁迅形象的构建,从而在历史与现
期刊
拿在手中的这本长篇传记作品《为了大地的丰收》虽不及史书典籍厚重,记录的主人公只是一位普通的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她的经历与传奇人物不可同日而语,取得的成就与学术大师、思想圣贤也无法相提并论。但这些都不足以影响这部作品的分量——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显然并不取决于题材的重要与否,恰恰相反,正因为传主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主人公身上所体现的拼搏奋进、自强不息的工作精神,乐观积极、与人为善的生活态度,乐于助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