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類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266-01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双向参与、积极进行教学活动的最好方法,是维系课堂教学活动的纽带。课堂上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
1.1 提出问题平淡,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要表现是问题缺乏启发性,表述的语言形式、语气等,不生动,没起伏,缺少鼓动性、号召力。
1.2 提问过于频繁,问题数量过多。如果一堂40分钟的课程,被诸多问题所包围,那么学生就只能疲于应付回答,对于问题思考的时间就会大大减少。
1.3 提问偏离语文学习目标。具体表现是围绕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常常脱离文本情境,以致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只是依据课文的一些表面信息展开联想,泛泛地谈论自己的感悟,连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深入理解也达不到。
1.4 问题表述笼统,对学生思维没有指向性。很多老师为了突出语文学习的感悟性,往往提出一些过于笼统的问题,难以做到事倍功半。
2.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2.1 教學关键处提问
2.1.1 在课文难点处质疑。教材中的难点,往往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容的障碍所在,抓住难点进行设问,能化难为易,点要害,通关隘,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围绕文章的难点设问,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1.2 在课题题眼处质疑。课文的题目有提示课文主要内容的,有点明课文中心的,而题目中的关键词又有表情达意的突出作用,抓住题目及其关键词提问,不仅能使学生了解故事梗概,直入中心,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直奔课文中心,还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伏笔作用。
2.1.3 从课文内容处质疑。如《科利亚的木匣》一课,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科利亚怎样埋木匣?怎样挖木匣?从埋木匣和挖木匣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解答,学生既读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明白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自己也受到了启发。
2.1.4 从中心思想上质疑。如读了这篇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课文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课文表现了人物什么品质?
2.1.5 拓展内容质疑。如《坐井观天》这篇寓言故事,运用拟人手法,在描述了飞翔的小鸟和井底之蛙关于天的大小争论之后,末尾写到小鸟劝执拗的青蛙跳出井口便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教学时,有意的设置悬念问:“后来,青蛙有没有跳出井口看看天呢? 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对他们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共同完成这个悬念,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渗透。
2.1.6 结构巧妙处提问。如《美丽的小兴安岭》采用总分总结构,就可以让学生先找出中心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提问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文本内容,很容易就能理清文章的思路。
2.1.7 在课文的矛盾处提问。如《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第十五自然段这一句“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和结尾段“童年又重临于我的心头”可提问:“童年‘一去不还’和‘重临于我的心头’矛盾吗?”然后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两个句子,理解作者“实际的童年过去,让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的感情。
2.2 语言精华处提问
2.2.1 从语言反复处质疑。有些课文作者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来强调某种感情的强烈和深沉,课文中某个句子,某一点在文中反复出现,就是要以反复地写来突出人物的性格和全文的主旨,如《难忘的一课》这篇文章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共出现过几次? 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2.2 从语言修辞手法入手。如《狼牙山五壮士》中的“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的头上砸去。”对这一句的理解可以设计提问:这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雹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比呢? 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层次清晰的提问,让学生理解这样比写出了石头砸下的非常密集、迅猛,可以体现壮士们杀敌的决心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2.2.3 从重点词语中提问。如《赵州桥》课文里有一句“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首先提问“游动”是一个什么词,学生自然知道是动词,但是刻在桥栏上的东西又不是活的,它怎么会动呢?是真的在动吗?继而会找到“似乎”一词,“似乎都在游动”也就是说龙其实没动,但看起来像是在动,结合下一句“真像活了一样”就让学生自然体会到图案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而这样“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东西是谁创造的呢?自然是古代的劳动人民。这样一追问,自然就让学生感悟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3.优化提问方式,追寻立体式提问
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呈现立体模式,立体性问题的提出,不是以一个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时空与机会,发散学生的思维,具有巨大的求异性与包容性。
4.注重及时反馈,争取有效评价
课堂上,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课堂的气氛、教学的效果。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予以及时的反馈。对于答对的学生,要积极的肯定,对于答错的学生,要适当地鼓励,使学生能够对问题,对自己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定位。
5.提问原则
5.1目的性。提问必须为教学服务,备课时就要描述出提问的明确目标,为引出新课,为突出重点,为总结归纳,为使学生精力集中等将问题设计好。
5.2启发性、引导性。对精选的启发性问题,如果教师加以引导,就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教学时要抓住课文的突破口、节骨眼来设计问题,才会引发学生思维的多项探测。
5.3逻辑性。逻辑性是指提问和教材间具有的内在逻辑联系。提问要按教材内容合理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逐步提高,体现了思维的连续性。
5.4适度性。适度性是所提问题难易适中,不贪大求全,防止过浅。
6.结语
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是无穷无尽的,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全成长,为了全方位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探索向学生激疑设问的方法,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认真对待课堂提问,是上好每节课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每位语文教师都应精心设计好课堂提问,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简介:顾素芳(1972-),女,平定县实验小学,小学高级教师。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双向参与、积极进行教学活动的最好方法,是维系课堂教学活动的纽带。课堂上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
1.1 提出问题平淡,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要表现是问题缺乏启发性,表述的语言形式、语气等,不生动,没起伏,缺少鼓动性、号召力。
1.2 提问过于频繁,问题数量过多。如果一堂40分钟的课程,被诸多问题所包围,那么学生就只能疲于应付回答,对于问题思考的时间就会大大减少。
1.3 提问偏离语文学习目标。具体表现是围绕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常常脱离文本情境,以致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只是依据课文的一些表面信息展开联想,泛泛地谈论自己的感悟,连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深入理解也达不到。
1.4 问题表述笼统,对学生思维没有指向性。很多老师为了突出语文学习的感悟性,往往提出一些过于笼统的问题,难以做到事倍功半。
2.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2.1 教學关键处提问
2.1.1 在课文难点处质疑。教材中的难点,往往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容的障碍所在,抓住难点进行设问,能化难为易,点要害,通关隘,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围绕文章的难点设问,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1.2 在课题题眼处质疑。课文的题目有提示课文主要内容的,有点明课文中心的,而题目中的关键词又有表情达意的突出作用,抓住题目及其关键词提问,不仅能使学生了解故事梗概,直入中心,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直奔课文中心,还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伏笔作用。
2.1.3 从课文内容处质疑。如《科利亚的木匣》一课,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科利亚怎样埋木匣?怎样挖木匣?从埋木匣和挖木匣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解答,学生既读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明白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自己也受到了启发。
2.1.4 从中心思想上质疑。如读了这篇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课文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课文表现了人物什么品质?
2.1.5 拓展内容质疑。如《坐井观天》这篇寓言故事,运用拟人手法,在描述了飞翔的小鸟和井底之蛙关于天的大小争论之后,末尾写到小鸟劝执拗的青蛙跳出井口便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教学时,有意的设置悬念问:“后来,青蛙有没有跳出井口看看天呢? 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对他们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共同完成这个悬念,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渗透。
2.1.6 结构巧妙处提问。如《美丽的小兴安岭》采用总分总结构,就可以让学生先找出中心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提问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文本内容,很容易就能理清文章的思路。
2.1.7 在课文的矛盾处提问。如《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第十五自然段这一句“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和结尾段“童年又重临于我的心头”可提问:“童年‘一去不还’和‘重临于我的心头’矛盾吗?”然后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两个句子,理解作者“实际的童年过去,让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的感情。
2.2 语言精华处提问
2.2.1 从语言反复处质疑。有些课文作者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来强调某种感情的强烈和深沉,课文中某个句子,某一点在文中反复出现,就是要以反复地写来突出人物的性格和全文的主旨,如《难忘的一课》这篇文章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共出现过几次? 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2.2 从语言修辞手法入手。如《狼牙山五壮士》中的“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的头上砸去。”对这一句的理解可以设计提问:这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雹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比呢? 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层次清晰的提问,让学生理解这样比写出了石头砸下的非常密集、迅猛,可以体现壮士们杀敌的决心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2.2.3 从重点词语中提问。如《赵州桥》课文里有一句“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首先提问“游动”是一个什么词,学生自然知道是动词,但是刻在桥栏上的东西又不是活的,它怎么会动呢?是真的在动吗?继而会找到“似乎”一词,“似乎都在游动”也就是说龙其实没动,但看起来像是在动,结合下一句“真像活了一样”就让学生自然体会到图案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而这样“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东西是谁创造的呢?自然是古代的劳动人民。这样一追问,自然就让学生感悟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3.优化提问方式,追寻立体式提问
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呈现立体模式,立体性问题的提出,不是以一个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时空与机会,发散学生的思维,具有巨大的求异性与包容性。
4.注重及时反馈,争取有效评价
课堂上,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课堂的气氛、教学的效果。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予以及时的反馈。对于答对的学生,要积极的肯定,对于答错的学生,要适当地鼓励,使学生能够对问题,对自己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定位。
5.提问原则
5.1目的性。提问必须为教学服务,备课时就要描述出提问的明确目标,为引出新课,为突出重点,为总结归纳,为使学生精力集中等将问题设计好。
5.2启发性、引导性。对精选的启发性问题,如果教师加以引导,就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教学时要抓住课文的突破口、节骨眼来设计问题,才会引发学生思维的多项探测。
5.3逻辑性。逻辑性是指提问和教材间具有的内在逻辑联系。提问要按教材内容合理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逐步提高,体现了思维的连续性。
5.4适度性。适度性是所提问题难易适中,不贪大求全,防止过浅。
6.结语
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是无穷无尽的,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全成长,为了全方位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探索向学生激疑设问的方法,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认真对待课堂提问,是上好每节课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每位语文教师都应精心设计好课堂提问,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简介:顾素芳(1972-),女,平定县实验小学,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