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 劫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200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时节 你 渡鹊桥而来
  久等的泪水 下成相思的雨
  既已走得决绝 又何必以柔软的语调
  蛊惑小荷绽开
  粉嫩是羞怯的颜色
  总有一丝幽怨 经不住你用蜜语敲打
  绿色的裙裾 掀起飓浪涌漫荷塘
  和解前应有一场战爭
  厮杀的声响擂动战鼓
  风骤雨急 不闻天地梵音
  愿或不愿 就看奔腾的因子
  是否愉悦了灵魂 无论对错
  注定 是一场避不开的情劫
其他文献
凉风几应候,春雨这时多。  若是待明日,兴叹亦蹉跎。  春消息  窗外桃花艷,园中绿叶开。  静听天地动,一夜到春来。
数日子的时候 最难熬  熬过了 期待就近了  十五的满月 以往常常梦里看  隔了山 隔了海 隔了岁月  现在 我是抬头看  隔過了朝雾 隔着死生  梦里的小院子人多 菜少  每一道 都透着诱人的家乡味  人泡在这宽阔厚味里 贫穷却最幸福  围着桌子坐下的 都希望是一辈子  半辈子望乡 满月它还是满月  而我将在异乡 一个人修一座坟  框  我真是 一个悲催的笨孩子  被你锁住  忘了 世间还有一条
趁夜露未晞,沐浴更衣  到達梅岭之前,风儿已将双手揉了又揉  一片初绽的芽儿,羞涩地探出半帘春梦  依次摆开龙门阵,双手在茶垄间欢快飞舞  一掐、一提、一放,每一处运笔  都酣畅淋漓,讲述一片茶叶、一个江湖
廬山·夏  欲知庐山美,夏中必行至。  蒋公无所疑,余亦无所惧。  庐山·望云海   望云海之间灵峰秀丽  观三叠鸣泉银川飞流  叹五老神奇如似梦中  疑九奇绝顶欲摇欲坠  爱东林大佛镇立山间  喜仙人神洞洞宾点化  住牯岭别墅比肩前人  思耀邦陵园国之昌盛  今游匡庐  读古人  知今明之路漫漫  但行其中  鉴真
从长溪沟来 从何半盖来  最后一片雪花  晶莹 透明,正好把后坪轻轻地  覆盖  冬寒吹一口仙气  岩石裸露,道路封锁  所有的鸟呀虫呀,声音喑哑  随后销声匿迹  我不想把自己置于冬天,我不想  把自己全部花费在  荞花身上,从乌江上来的寒流  一片雪花便升腾为  漫山遍野的綠  雪落后坪,我落  乌江
只要看见炊烟在眼前飘荡  我的心 就回到故乡  三面环山 一面傍水的小山村  永远驻在我心里 朝思暮想  雄鸡破晓 东方露白  家家户户的女人便拉起风箱  白米饭 酸菜汤的香味  伴着炊烟在山村上空飘荡  我从睡梦中醒来  看着灶堂里燃火正旺  母亲用衣襟擦去被烟呛出的泪水  脸上挂满岁月的沧桑  少年时 总觉得肚里空空的  一聞到炊烟的味道  就有想吃饭的欲望  顿时 神采飞扬  多少年过去了
摘 要:典籍翻译是增进世界对中国智慧了解的手段之一,文化传真是典籍翻译的理想目标。本文以丁往道先生《女娲补天》译本为例,以Peter Newmark的语义翻译为理论基础,从文化概念意义、文化思维方式和文化整体风格三方面分析译文的文化传真。通过分析,发现丁往道先生的译本从以上三方面成功地做到了文化传真,语义翻译在文化传真方面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语义翻译;文化传真;丁往道;《女娲补天》  
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  每天麻麻亮  就用一条鞭子,把牛赶进田间  闻着那缕清新的泥土香  比碗里的老白干過瘾  中午他总喜欢背着太阳  留下日子的吻痕  傍晚 他拽着太阳的尾巴  拉弯了自己的脊梁
你 一袭青衣  定格在锦瑟华年  窈窕柔美  宛如出水芙蓉  那一低头的温柔  婉约了一个江南  你 挽着乌黑的发髻  撑起一把油纸伞  婀娜娉婷  走在烟雨里  踏在青石板  是一帘幽梦  是行走的江南  我 在宣纸里走笔  勾勒这一抹天青的淡艳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你嫣然一笑  許我一世相恋
摘 要:作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坛的小说家,米兰·昆德拉以其睿智的思考形成独树一帜的智慧风格。本文通过探讨昆德拉的复调小说理论与小说史观,探究昆德拉对于存在的认识,分析其对不确定性的思索与实验。  关键词:不确定性;存在;复调小说;小说史观  作者简介:杨潇仪(1994-),女,山东威海人,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文学与文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