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段、二模式、六分课堂”的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yd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忻州师范学院以“产出”为导向,对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将课程教学分为课前、课堂和课后三阶段,通过线上线下二模式混合教学,采用“六分课堂”教学模式和研究性教学方法,构建知识体系,加强能力培养,提高自主学习时间比例。同时,将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紧密结合,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教学模式;知识构建;考核体系
  Abstract: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to implement the quality of curriculum teaching, oriented by “output”, the molecular biology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has been actively explored. Curriculum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including classroom, pre-class and post-class, through two mode mixing teaching including online and offline, "six point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pattern and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methods, at the same time 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course of organic seepage, the cultivation of knowledge and ability, improving the independent learning time scal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process and the result of examin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Key words: Molecular biology; Teaching mod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Inspection system
  教育关系国家兴盛和强大[1]。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已由大众化转变为普及化[2],质量提升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常态,必须通过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模式和教学内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3]。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务必要提升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模式,将以“教”为主导的模式转变为以产出为导向的“学”的教学模式,结合社会需求开展课程教学改革。
  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医、农、林等学科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专业核心或基础课程,在分子水平上阐释遗传信息的复制、传递、表达、调控、突变、修复、互作等机制,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分子生物学课程知识体系更加完善,研究层次更加深入。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内容抽象难懂,而且每年都要补充一定量的科研最新成果和新技术,但课时少,采用常规教学难以实现,必须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而其实验内容又与实验经费投入和设备资源相关,尤其是普通二本院校难度更大。此外,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足、学习资源少、教师教学水平差异大等现象,导致教学效果差、就业难 [4]。
  新时期下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5,6]。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内涵,回归教育初衷,培養服务社会的高水平人才。分子生物学课程采用“三阶段、二模式、六分课堂”提升内涵教学模式,在课前、课上、课后3个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增加教学资源,集合了讲授法和讨论法的优点,提高课堂效率,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完成三维学习目标,最后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加重过程性考核和能力考核以督促学生认真学习。
  1 课程改革措施
  分子生物学课程改革将课程学习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拓展3个阶段,按学习顺序依次支撑,依次检验教学效果,反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反思整改教学方案(图1)。
  课前准备是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教材预习和线上教学安排的任务,包括阅读相关资料,如教学大纲、上课PPT、科学视频、拓展资料等。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大致了解了课堂讲授要求和内容,可以更好地在课堂上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并与教师展开讨论。课堂分为六部分(六分课堂):知识回顾、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教师讲授、当堂解疑、拓展交流,更具操作性、推广性和改造性。各环节有无和占用时间可根据大纲要求和课堂教学内容特点进行调整和灵活应用。知识回顾以师生共同完成的形式开展,教师引导知识框架,学生作答,以检测上节课的教学落实效果,同时复习上节内容的主要知识和构建知识框架,在复习中加深记忆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学生讨论主要针对上节课学生的问题和布置的综合性、开放性作业,包括知识的横纵比较、案例分析、实验设计、实践应用等,在组内和组间展开讨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锻练学生交流能力。教师讲授要根据大纲要求将教学内容分为重点、难点,重点突出、难点突破,通过问题引导,讲解知识来源,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渗透学习方法,完成三维学习目标。拓展交流是课堂知识的拓展延伸和应用,以最新的文献交流和科研成果为主,如:学习了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步骤,那么该技术在哪些领域、哪些方向如何开展应用;学习了RNA干扰技术,那么在治疗癌症方面有哪些前沿进展。课后作业是基于课堂课时有限、教学效果检测和落实知识能力的巩固和提升而设计,包括题库中的各章节题(课后训练)、综合性和开放性作业(下节课讨论)和自主查阅国内外文献,同时推荐有能力的学生阅读英文教材和英文文献资料。   1.1 优化教学模式
  1.1.1 线上教学 线上教学即网络教学,以“录播+线上答疑”或“直播+线上答疑”的形式开展,在网上提供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结合在线课程模式,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以教室为主的空间和时间限制,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7,8]。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成为了一种主要的教学方式。
  在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将线上教学作为课前预习和课后拓展训练部分,包括授课教学大纲、课件、图库、录课、微课视频、分子生物学拓展视频资料(科学历程、科研思路、前沿研究方向、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应用)、文献资源库、题库、课程思政材料、仿真虚拟实验训练、课程考核方法等教学资源,充分体现资源有趣性、实用性、前沿性、充实性等;同时,不断更新和补充线上教学资源,以满足分子生物学教学的前沿性和社会需要。但此方式也存在学生主动性不足、缺乏师生面对面交流和无法系统化呈现等问题。
  1.1.2 线下教学 线下课堂教学一直是重要的常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适时地对教学效果进行监控以便改变教学方式,师生间可以互动交流,及时答疑解惑。但课堂教学存在教师“满堂灌”、学生参与少、学生创新思维得不到锻炼等问题。因此可在课程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和案例教学法设计教案,通过问题导向、讨论式、互动式等形式实施。“对分课堂”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9],但结构较单一,无法及时解决课堂上的学生答疑,弱化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基于此,笔者提出“六分课堂”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更具有灵活性和操作性,不仅包括教师的全程指导,还包括学生的讨论、提高等环节,将课堂更加细化,适合更多的教学内容,更具有灵活性和广泛性。
  1.2 构建知识体系,加强能力培养 知识体系构建主要有系统法、网络法和移植法。系统法就是按照一个完整的体系来整理知识的思维方法。如,分子生物学中的DNA知识包括组成、合成、检测方法、功能、复制特征等,这样就把关于DNA的零散知识构建成一个完整的DNA知识体系。网状法是把知识进行整理,使其形成有逻辑顺序、结构清晰的知识体系。如,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中的知识体系可以用网络法法来构建,主要包括DNA、RNA和蛋白质三大分子,以中心法则为网络,通过转录、翻译及调控机制将三者联系起来,将整本课本构建成一个思维导图,用于构建知识框架。移植法核心是学科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应用。该方法强调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和应用,如可以将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原理和技术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原理和技术中,如显微镜的技术更新和化学的分离纯化技术等。学生通过资料获取、问题讨论、社会调查、实习实践等教学活动对分子生物学知识体系进行构建的同时,也培养了自身综合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1.3 完善教学考核 教学考核可以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反馈教学质量,因此要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在考核中逐渐加大平时过程性考核的比例,即加大学习过程评价,监督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和讨论问题,知识有效内化,提高学习效率[10]。课程考核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分别占40%和60%来核定。平时成绩由出勤(20%)、作业(20%)、课前准备(30%)和课堂表现(30%)4部分组成。课前准备和课堂表现以自我测评、组内测评打分、组间测评、教师测评4部分构成。课堂表现以小组为单位测评。作业包括学生梳理知识结构、课堂学习方法总结、知识横纵向比较、结合实际应用等,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试题从题库中筛选,每年补充20%的题量,增加科学前沿和实验技术题目。试题中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不低于30%。试题要依据大纲要求,考查范围要求全面,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题量适度,题型多样。
  2 结语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增强了师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树立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更广泛的分子生物学知识和技术,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也因学促教,提高了思政和学科素养。但在实施教改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教师教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成绩评价体系不完善、课堂节奏和时间把控不准、学生讨论失控跑题、学生反映学习工作量太大等问题。因此今后还应通过进一步实践研究逐步解决这些问題,使教学改革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的通知[EB/OL].(2020-07-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007/t20200716_473173.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EB/OL].(2017-02-0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s181/201702/t20170217_296529.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11_402759.html.
  [4]金波,陈铌铍,钱朝东,等.分子生物学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8,5(45):55-57.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EB/OL].(2018-08-2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09/t20180903_347079.html.
  [6]杨立明,纪剑辉,张云峰.提高生物学类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J].教育现代化,2016,6(15):92-93.
  [7]江波,王奕俊.MOOC透视及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4(7): 18-22.
  [8]马超,曽红,王宏祥.线上线下混合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5):185-189.
  [9]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6-10.
  [10]胡义伟,高元琪.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导向下的课程考试改革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5):134-136. (责编:徐世红)
其他文献
深圳某拆除改造项目原一层大厅拆除后扩建为四层通高中庭,原结构立面为弧形结构,新增钢结构屋面与原弧形混凝土结构相连。根据项目特点,对与钢结构连接部位原结构进行复测,在
携手中国探月CLEP,探索月球的秘密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飞行约2200秒后,成功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
较为系统地综述了常用光催化材料的特点、制备和表征方法,并对其改性方法及其在养殖、印染、焦化和制药行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了光催化技术在环境
生活毕竟今非昔比。然而世界真奇妙。终于有一天当国人打着饱嗝,剔着牙缝心满意足时,变幻莫测的现实又一次将人们推向烦恼。肥胖等于灾难,几乎一夜之间成为众多炎黄子孙之共
介绍了东海煤矿瓦斯抽放系统在采掘工作面的应用经验,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主要综合抽放方式为邻近层抽放、采空区抽放、本煤层抽放及局部抽放掘进工作面瓦斯。
如今,“心理治疗”风靡美国,因而心理治疗医师倍受青睐。多种多样的心理疗法数不胜数。然而,最近在美国波士顿的一名心理治疗师,因采用一种特殊的“妈妈疗法”,导致了她的病
李大伯是建筑公司的退休工人,身体向来很好,他自己也经常对邻居说:“我这个老头,头发虽白,但两眼不花;年龄虽大,但走路如风。嗨!托社会主义的福,看来我这老头定能活上一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