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下的少年

来源 :少年博览·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z_wk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阳,快点啊!”领头奔跑的少年朝身后招招手,高声喊道,“卖冰棍的张叔每个星期只来村里一次,不抓紧可就没了!”
  “夏骋,你慢点!”落在后面的少年上气不接下气地应道。
  立夏的风带着热度,吹过田埂上洁白的野花,抚过南塘清澈的池水,刮过麦场上粗犷的草堆,轻吻着梧桐树上的小雀。它描绘着梧桐的绿叶,吹起少年的白衫。
  付过钱,夏骋掰开冒着白气的冰棍,递了一半给路阳。路阳接过冰棍,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嘶……真凉!”夏骋大声笑着,也咬了一口。清凉的碎冰在口中化開,甜味并不浓郁,但足以压下夏天的炎热。
  茂盛的梧桐树下,年少的时光不掺一丝杂质,明亮而纯粹。
  十月末,天渐凉,风也像夹了冰针。
  盛夏里风光无限的蛐蛐寒了胆,栀子树下的黄狗不再摇动尾巴,浓绿的梧桐树也日渐凋零。寒夜中,唯余一轮清辉明月独自徘徊云间。
  今年的秋天很冷,冷得叫人心里发慌。夏骋的心一直提着,路阳身子很弱,这样的天气对他来说,实在不好过。
  果不其然,十一月中旬,路阳病了,病得很重。
  得到消息的夏骋赶忙跑到路阳家,高大的梧桐树遮住了光,让房屋处在一片幽暗中。
  柔和的灯光下,路阳躺在床上。看见焦急的夏骋,他扯开嘴角:“你来了。”
  夏骋强忍泪水:“你总是不出门,我只好自己来了。你不是一直说,以后要当一名厉害的医生吗?那就赶紧好起来!”
  路阳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了下来:“我真的很想。可是,我好像走不到那一天了。”
  走出路阳的家,月光如霜,清冷又孤寂。忍了很久的泪水终于决堤,夏骋知道,他将永远失去自己的挚友。
  后来,见证了夏骋和路阳友谊的梧桐树被砍掉,只留下孤零零的树墩。属于梧桐树下的少年时光,也被永远埋在了梧桐叶下。
  蘑菇评:小作者用梧桐树作象征,让它伴随着少年的友谊,从繁茂到枯败,最后只剩残缺的树墩。但文章前期铺垫过于简单,以至于结尾的死别有些突兀。如果小作者能在少年们相处的细节上用点功夫,情感的起伏会更加自然。
其他文献
(一)  青森第一次见到万夜是在精灵族的地牢里。  在几个精灵族侍卫的带领下,她和妈妈走进一扇锈迹斑斑的铁笼。铁笼合上后,就开始直线下降,青森眼前一片光明的地面逐渐褪色。从未见过这么大面积黑暗世界的青森有些害怕,下意识地抓住了妈妈的手。  在精灵族居住的不夜城,人们生活的时间从来不用白天和黑夜度量。黑夜在精灵的世界里是不存在的,每当一天过去了,精灵族的长老马修瑞恩会在森林中央那棵上古的树木上刻一道
期刊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自身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工具的改进和劳动技术的提升。  时光漫漫间,简陋的紡轮变成庞大的织机,笨重的耒耜变成轻巧的曲辕犁,粗制的水桶变成壮观的龙骨水车。在这样的变化中,人们惊喜地发现,自己越来越厉害——同样的时间里,播种、灌溉的亩数变多,收获的粮食增加,纺出的织物翻倍。当然,不仅数量,它们的质量也迅速提升,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美。  有的人对此懵懂不知,有的人却见
期刊
2021年3月20日,随着“3000多年前的丝绸遗痕被发现”“大量精美青铜器出土”“神秘金面具出土”等信息的发布,成功“上新”500余件重要文物的三星堆遗址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三星堆遗址和它出土的文物到底有何本事,能成为众人的焦点?这次大规模“上新”又为何如此引人关注?就让我们一起前往巴蜀大地,看一看这片神奇的遗迹吧!  三星堆的三颗星  在四川省广汉市西北鸭子河南岸,有三个土堆,土堆北边是形
期刊
喜欢一种颜色久了,便自然而然想穿上这般颜色的衣裳。就如我,总觉得青色是大自然里最超脱飘逸的颜色,每见青竹猗猗、群松春睡时,就想将这松竹之色,染一点在自己的衣袖间。  我对青色的喜欢,源自一句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衿指的是青色的衣领,这青色从何而来呢?也许是源自《诗经》里的另一首诗:“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丰饶的草木大地上,妇人采了一天的蓼蓝,却连一衣兜也没采满)。  采蓼蓝,是为了染色
期刊
街角巷尾,一个简陋的小摊,一个小小的案板,点心师傅不动声色地展露手艺。  发酵好的碱水面团,在老式炭火炉中由小火慢熏至熟透。它自带一股焦香,内里却像普通馒头一般柔软,即使冷了吃也特别香。  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味道却甜蜜蜜、香喷喷,既能取悦食客的嘴巴,又能填饱食客的肚子。这名叫“老虎脚爪”的点心,是物质还不富裕的年代里,孩童最喜爱的食物。  只是,和很多传统点心一样,老虎脚爪做起来不仅费时费力,外
期刊
那是一个暖日。  我身处一片棉花地中,腰上围着一个大布兜。高高的棉花茎秆上,像白云一般的棉花正温柔地绽放着。走在其间,我只需轻轻一捏,仿佛就能摘下一朵“白云”——天上少了的云彩,都在凡人家。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这片棉花地为邻,看着棉花一天天地长高,慢慢地露出雪白。看久了,就想走进去,亲手摘一摘。在我的再三请求下,棉农老人终于答应让我试试。  摘棉花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有不少要求,动作不仅要快速、
期刊
“劳”字字形的发展,大致有三系。一系部首从“衣”,一系部首从“心”,一系部首从“力”。从“力”的一系,最终发展为今天我们使用的“劳”。在战国时期,关于“劳心劳力”引发的争论,背后其实是百家争鸣时代不同思想观念的交锋。  无论争论的结果如何,勤劳、踏实的作风早已刻入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基因,积淀着文明古国五千年发展力量。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说道:“通过五四运动,中国青年发现了自己的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现了自己的力量。”新时代里,中国青年想要发扬五四精神,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重要的一点便是“锤炼品德修为”。今天,我们将镜头对准亳州市谯城经济开发区里一座崭新的校园。以“诚毅俭实,敦行致远”为校训的它正着力培养新时代好少年、未来好青年。  它就是亳州市第十一中学(以下简称“亳州十一中”)。  “我呢
期刊
A.我就是喜欢你们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起床闹铃好似已经响了有一个世纪那么长,温暖被窝里的双儿条件反射地探出手来找寻闹钟,然后无力地把闹钟移到勉强睁开的眼睛前,顿时“呀”的一声尖叫:“完蛋,又要迟到了!”扔掉闹钟,一掀被子,从被窝里弹出来,二话不说往厕所冲,再急匆匆刷几下牙、把脸随便抹抹,穿上外衣套上鞋就往外面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到校门口,这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  清晨的校门口,教导主任周
期刊
北方有句老话说,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大意是,一个人,不管颠沛流离,游历过多少地方,终究要落叶归根,回到故乡。  每年春节联欢会上,我们都会看到许多海外华侨隔空发来的春节祝福。他们虽然身在异国他乡,却没有忘记故乡的节日。也许因为年岁尚小的原因,我们对“故乡”二字的理解并没有那么深刻,当有一天,我们离开这个生活多年的城市,去外地求学或者居住,在离开故乡万里之后,我们才能将这里的一草一木看得更加清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