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生态移民村落研究——以果洛州玛多县河源新村为例

来源 :中国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国务院将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头地区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实施了以退牧还草、移民搬迁、体牧和轮牧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其中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从2004年开始实施,主要涉及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杂多县、称多县、曲麻莱县;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班玛县、玛多县、达日县、久治县;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同德县、兴海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泽库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以及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本文是基于笔者2015年初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生态移民村落开展的社会调查,就该生态移民村落的基本情况、目前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了企业家阶层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两个重要论点:一是市场力量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正在逐渐减小家支对诺苏彝族企业家的影响。尽管家支在新企业的起步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它已渐渐成为企业的一种负担。二是企业家在传统的传承者与现代先锋的角色之间摇摆。诺苏彝族与汉族企业家之间界线的划分是民族认同的重要表现。认同是一种个体和集体的过程,因而只有在与其他群体(汉族)进行交互作用时,企业家阶层才能对认同产生影响。当企业家之间以及其他彝族人之间存在强烈的文化民族主义时,诺苏彝族企业家的民族意识就将得到发展,以期
史书中仅有寥寥数笔提及冯德遐,许多学者将"突厥、吐谷浑皆尚公主","吐谷浑王入朝","吐蕃进攻吐谷浑"作为确定冯德遐入蕃时间的依据。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将此作为判定冯德暇出使时间的依据或多或少存在逻辑混乱。冯德遐使蕃前后是唐朝两击吐谷浑,蕃使两次朝贡。据此,文章将冯德遐使蕃时间确定在唐朝第二次击溃吐谷浑之后、蕃使第二次朝贡之前,即贞观九年夏秋之际,其出使目的是向吐蕃阐述唐朝在吐谷浑问题上的政策。
期刊
<正>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成立于1994年,它的前身隶属于历史宗教研究所。包括藏传佛教、民间宗教及苯教研究、梵文文献研究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目前,宗教研究所有12位科研人员,其中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4人,博士后2人,博士6人,硕士5人。多年来藏研中心宗教研究所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宗旨,这就是以西藏及其他藏区的宗教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作为己任,运用科学的立场、
<正>2004年3月21日,中央编制办批复中央统战部,同意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成立藏医药研究所,核定编制40人。建所之初,藏医药研究所仅有科研人员2名,经过历年的人才引进、调动和应届毕业生招聘,全所现有在职职工1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人(含正高级技术职称3人,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2人)。科研人员的专业组成以藏医、藏药为主,兼有中医、中药、宗教文献等其他相关学科。其中,有2
此文为多杰才旦同志的遗作。文章认为,吐蕃时期是藏族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时期,在藏族历史研究中应该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史料相对欠缺,且藏文历经变革,故留下诸多空白及存疑之处。作者就其中几个"具有典型性的问题",分别阐述了个人意见和看法。
本文从经济视角来调查与研究西藏墨竹工卡县藏传佛教宗教经济活动。通过对宗教经济与寺庙经济的比较以及不同宗教经济理论研究的比较,并结合西藏藏传佛教宗教活动所具有的高比例信众、高垄断地位和高度政府参与等区域特征,构建了西藏藏传佛教宗教经济活动研究的框架体系,此体系包括宗教需求、宗教供给、宗教交易与宗教市场规制。在此框架体系指导下,通过墨竹工卡县三个寺院、一个村庄和若干驻寺干部的调研访谈,得出当前西藏藏传佛教宗教经济活动在需求、供给、交易和规制领域都存在的若干特征。
乾隆年间,大小金川土司势力强大,经常侵扰邻近土司,使得各土司之间攻伐不断。清政府在调解震慑无效的情况下,先后两次对大小金川地区发动了战争。战争结束后,乾隆皇帝对该地实施了一系列的善后措施。其中,在宗教改革方面,清政府采取的是"废苯兴黄"的政策,主要是在该地推行藏传佛教格鲁派,禁止苯教继续传播。
西藏自治区藏语新词术语规范工作的初创时期从1987年一直到2003年,时间跨度20年之久。其间有五个重要节点,直接影响了藏语新词术语的规范化工作和进程。本论文指出,西藏藏语规范初创时期的工作,以语言立法为根本出发点,以全区藏语新词术语工作会议为抓手,以制定出台相关工作规则为工作重心,极大地推动了西藏自治区藏语规范化工作的进程,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正>第二届中国藏学珠峰论坛于2015年10月30-31日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是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推进和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的背景下举办的一场重要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青藏高原与一带一路",与会专家学者为西藏和四省藏区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共同构筑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建言献策,加强了交流,深化了认识,达成了共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一次开放的、成功的论坛。